第591章 蒋干说城

A+A-

    在宜城集合部队之后,士颂领着自己“二十多万”大军,对外号称三十五万部队,兵临襄阳城下。



    “主公,真的不考虑一下那乐进的提议?”



    “和我军演练一二次攻防,假作城池被克,他父子二人被擒,不得不降的戏码吗?”



    蒋干在士颂身边,再次提起了他和乐进之间商议的密谋。



    他和乐进,在暗组的安排下,在襄阳城内见过一面。



    当时乐进提出,只要士颂接受他们投降,他就会为士颂保全这座城池。



    毕竟,按照乐进的法。



    “此城在楚侯离去之后这数年,变化并不大。楚侯应该不想玉石俱焚,让我把他苦心经营的城池付之一炬吧。”



    不得不,乐进愿意有条件的投降,让士颂可以全须全尾,没有任何损伤的拿下襄阳城,还是让士颂有些意外的。



    而且乐进的投降条件,在士颂看来,也十分的低。



    只需要士颂和他演几场戏,好像是他不敌楚军的进攻,襄阳城破,他不得不降。



    他不过是希望借此,保全自己远在河北邺城的家。



    但士颂却没准备同意乐进这看似卑微的请求。



    不知为何,士颂总觉得乐进可能有诈,即便是现在曹魏崩溃已成定局,他还是怀疑曹魏这边有人有后准备。



    他不想再次犯错,那颍水之殇,若是再来一次,他自己只怕都会精神崩溃。



    曹丕自然不用多提,但是曹丕身边,还有个司马懿啊。



    “心驶得万年船,你拿着这封信,去见乐进。”



    “这就是我能给出的条件,若是他同意,我便接受他的投降。若是他不愿,那便开战。只是开战之后,城内曹魏之兵,我一个不留。”



    “至于他所谓的襄阳城内百姓,建筑。他若是敢杀敢毁,他日我军到了邺城,他乐进九族之人,我一个都不会留下。”



    士颂用最平淡的口气,出了最冷酷的话。



    屠灭九族,这种事情,哪是从前的士颂会的话。



    但是此刻,士颂身上那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令蒋干完全不敢多什么,只能是低头领命,接过士颂的书信。



    而后,他作为楚军使者,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地走向了襄阳城。



    在数万人的目光中,被乐进放入城内。



    城楼上。



    蒋干面不改色心不跳,面对乐进父子,以及他们周围的曹魏副将们,呈上士颂的书信,出了士颂的条件。



    “楚侯,投降的会,只有一次。”



    “若是此刻不降,开战之后,绝不留一个活口。即便是襄阳城内再无一个活人,也在所不惜,曹操会屠城,老子也会!大不了老子重建一座襄阳城就是了。”



    士颂的这话,是给乐进听的。



    让他明白,他所谓的威胁,对于士颂而言,并没有多少作用。



    “至于若是选择投降,乐将军以及诸位需要做什么,可以得到什么,楚侯的书信上,写的很清楚。还请诸位考虑清楚。”



    蒋干也真是胆子大,只身入敌营,还如此大放厥词,不把对方主将放在眼里。



    也就是他这种学纵横术的人,敢这么做了。



    也不想想,若是乐进反悔,心一横,老子死也要拉个垫背的,即便是城外有二十多万楚军,又哪里来得及救他呢。



    “楚侯的意思是,要么现在就降,要么就死的?”乐进身边,一个曹魏副将恨声道。



    “时也,势也!”蒋干嘴角微微翘起,显然,有着赤壁大胜,二十多万大军强势压来,作为客的蒋干,也是底气十足。



    “能战便战,不能战便守,不能守则逃,不能逃则降,不能降就死。”



    “这么简单的道理,诸位跟着那曹操,南征北战多少年了,应该都懂吧。”



    周围的曹将,脸色都不好看,他们之中,其实也不乏曹操的死忠份子。



    只是即便是这样的人,他们也知道曹操死后,中原元气大伤之余,已经没有能力在抵挡住南面三家的反击了。



    别的不,这荆州,这襄阳城,多半是保不住来的。



    他们不是没有给乐进进言突围,但是襄阳这边想要突围北撤,那就要渡过汉水。



    但曹魏的水军精锐,早就已经覆灭在赤壁。



    再加上陆逊早就完成了对襄阳城的包围,别看陆逊上不过五万南蛮军的主力,打着楚国旗帜北上的他们,沿路获得了各种“起义军”的加入。



    随着曹操兵败身亡的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的部队,加入进来。



    陆逊布置疑兵,更是让曹魏部队不敢轻易突围。



    尤其是上次乐进准备良久,想要声东击西的突围,却一头撞进陆逊的埋伏里,折损了许多人马。



    若不是撤的快,只怕都回不来襄阳。



    现在的襄阳城内,虽然这些武将们没有明,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襄阳被攻克,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只要渡过汉水,北面的樊城之中,就有和乐进一样,逃得性命的曹仁在组织部队。



    但是曹仁眼中,汉水以南的地盘,是默认被放弃的地盘。



    是的,即便是他知道襄阳城内还有大批的军械钱粮,还有一大批的文武将领,但是他根本不敢率军渡江支援。



    在看到汉水南岸的楚军旗号后,他下达了全军死守樊城的军令。



    然后,把城外的各项物资都撤回城内集中。



    同时派出股传令兵偷偷南下,让襄阳城内军队放弃城池,全军向北突围。



    只是可惜,他的传令兵,没有一个能突破楚军的防备,冲入城内。



    曹仁甚至不知道南面的襄阳城内,主持防务的正是“五子”之一的乐进。



    一如乐进不知道,近在眼前的樊城之中,就有一股可以接应他的部队。



    乐进看完了士颂的“劝降信”后,脸色一沉,但是很快就在蒋干面前恢复了正常。



    他把信件交给儿子,自己来回踱步,好似喃喃自语一般。



    



    “楚侯的意思是,让我军上下,直接开城投降,不愿意和我军演一场城破的戏码,若是开战,那就是真的开战?”



    “然也。”



    蒋干双交叉胸前,闭上了眼睛,也不看左右环境,淡淡回复。



    “为了安我等之心,楚侯,会让楚国麾下暗部北上,尽全力营救我等家眷,但能救回来多少,就看我等各家家眷的运气了。”



    乐进微微摇头,他有些看不明白了。



    既然都不愿意演戏,为何又去救他们的家人。



    但身边的乐綝倒是看得明白,他质问蒋干道:“楚侯这是在要挟我等吧,楚侯的意思是,我等若是投降,他麾下的暗部北上,便是营救我等家眷。我等若是不降,北上的暗部,就会对我等家眷下。是也不是?”



    蒋干心中一惊,他还真没有想到这一块。



    但是从最近士颂的改变来看,只怕还真是这个意思。



    现在的士颂,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标准的儒生了,而是对自家人便是仁义之儒学传承,对于敌人,那就是仿佛地狱归来的恶魔。



    “我主乃仁德之君,对于自家子民,自然是百般照顾。”



    蒋干的话了一半,后面的话,他可什么都没有。



    至于对方不投降之后的后果,他算是默认了。



    他蒋干可以沉默不语,但是现场的曹魏将领立刻炸了锅,现场忽然就变成了闹市。



    “安静!”乐进一声大喝,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



    “我知道尔等心中,多有不甘。楚侯士颂,当年我们跟在曹公身后,和他作战,虽然艰难,但是整体而言,是连战连胜的。”



    “现在局势所迫,不得不投降过去。心里多少,唉。”



    “但是你们想想看吧,若是我等在此死战而亡,北面许昌也好,邺城也罢,我们的家眷,真能得到曹家后继者的关照和保护吗?”



    乐进是个明白人,他的话,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



    投降士颂,自家家眷可能会面对曹魏的后继者的报复,但是士颂为了收复他们真心效力,暗组会北上捞人。



    不投降士颂,自己战死不,士颂麾下的暗部,还会北上把自己家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若是从前,他们或许还不会相信一向标榜道德仁义的士颂会这么做。



    但是看了最近武陵传语上的宣传,知道士颂对曹操身边文武动时的暴虐,他们知道,这种龌龊事,士颂真做的出来。



    而士颂的暗组北上杀自家家眷时,自家的家眷是没有人通知他们心防备的,而且曹魏势力更不会,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保护他们的家眷。



    投降,自己和家人,还有一丝活下去的可能。



    不降,那就是自己和家眷一起全都死掉,而且还要在士颂主持编撰的书籍里面留下骂名。



    是的,助纣为虐,跟从曹贼一起叛汉的从犯。



    就是士颂编撰的建安人儒叛将录里面对他们的定义。



    对于乐进也好,还是周围的统军副将们也好,自己的家人,是他们心中不能忽视的牵挂。



    当然,还有不少人其实和乐进一样,对于曹操的还是有着一股忠义之心的,



    若是曹魏形势大好,若是曹操正常亡故,传位其子孙,乐进一定也会是曹魏势力的忠实拥护者。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曹操兵败身死,根本都没有留下任何指示。



    其曹家子弟,只怕和袁绍的儿子们一样,将会乱起。



    曹魏这条船,眼见就要沉了。



    若是他在后方,还可以和曹魏集团的文武们商议一下,看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



    想到这里,乐进就更加头疼。



    曹魏集团的中枢力量,数得上的文武,都在曹操身边,被士颂给一锅端了。



    荀攸,程昱,董昭,华歆等等,都是曹魏集团内部掌握实权的人物。



    这些人一起死了,曹魏的后方,不曹家子弟,就是那些世家子弟,只怕也会为了这些人空出来的位置和权力,发生争斗。



    而“草根”出身的乐进,虽然忠心于曹操,但是对于曹魏势力范围的那些世家,内心多少有些不满和抵触。



    而士颂这边的政策,显得更加的“公平”。



    至少对于普通的庶民百姓而言,更有希望。



    在了解到楚国这边的情况后,乐进其实也动过心思,想要曹操也能学习和借鉴士颂那边的政策。



    但是他不是傻子。



    他知道世家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



    士颂的行为,显然有悖于世家的利益,是把世家垄断的知识,财富等资源,都给了底层,让这些底层,有了取代世家的力量。



    这种做法在曹魏势力内部,显然是行不通的。



    这一次,乐进选择找士颂商议投降,其实很大程度上来,也是因为士颂的这种政策,得到了他发自内心的认可。



    “子翼先生。”乐进拱了拱,算是示好。



    他问道:“我等若是愿降,城内还有不愿投降之人,楚侯打算如何处置。毕竟都是多年的同袍,若是因为我等开城,导致其他人被屠戮,我等心中颇有不忍。”



    “大谬!诸位归顺楚侯,乃是上顺天意,下和民心之举。”



    “那些顽固不化之人,自然是要处置掉。甚至不是每个人的投降,楚侯都会接受的。”蒋干本来还想逼迫一番。



    但转念一想,其实也还有一种办法。



    他停顿片刻,道:“这样吧,只要不是当年楚国叛臣,只要是你乐进认可的军中同袍,我们拿下襄阳后,我南楚保证不屠戮这些人。”



    “但放这些人走,也是不可能的。”



    “这些人会成为战俘,送往交州和南疆都护府戍边,为我大汉和那些蛮夷作战,将军以为如何?”



    “若如此,乐进愿降。”对于乐进而言,心中最后的一点疑惑也消掉了。



    不会因为他的投降,导致那些从前的同袍丧命。



    这,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