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安都、牧原、乾州

A+A-

    而李源又是何时看透这隐晦之事的呢?



    李安第一次接受大道至理洗礼的时候,那时的李源,正封于仙力之茧中。



    也算是蹭到了缘,彻底明悟了天道本意、大道至理。



    哪怕李源并不知此缘从何而来,还以为是自己顿悟。



    但究其源头,那可是三界究极大佬天帝,亲赐下的大道洗礼。



    而今,李源给桓山山神讲述此间道理,心中也是不希望这老登继续作怪。



    免得安月皇帝一怒之下,真叫人挖毁了桓山。



    在这个有神仙的世界,挖山断河,相当于毁了某位仙神。



    算是大逆不道之事。



    要被诸多仙神忌讳的。



    世间之事,最惧因果。



    安月毕竟刚立乾州,若是初来乍到就与仙神对着干,怕是会两败俱伤。



    乾州各地还有许多山神河神,仙神和凡人之间,都需要一个长治久安的未来。



    当然,安月与李源,也不会任由这些仙神欺压。



    所以,李源才会找上桓山讲理。



    要么你听我的话,乖乖做好仙神本职。



    要是搞动作惹急了我们



    别的仙神会怎么想,我们不管了,先铲了你再!



    若是山都被铲平了,山神也就失去了神职的载体,会沦为野神,不再是天庭正神。



    这也是李源发现凡人最逆天之处。



    平时,好像妖邪恶神谁都敢来踩一脚,但要是被惹急了



    凡人一怒,甚至可以避过天道,强行将仙神都给弄残弄死。



    就例如:安月皇帝当初凝聚大月之国运,一剑诛杀的恶神,是真真切切的死去了。



    连半点残魂都剩不下。



    天道都不带挽救的那种。



    李源不是个喜欢打打杀杀的人,所以,他也希望桓山山神能够明悟。



    若是不悟,桓山将从世间除名。



    而且,李源还会先暴打一顿对方再。



    毕竟,浪费了他的苦心。



    好在,桓山山神虽然因当初万仙大会、好友被罚之事,对当事人李源隐隐抱有敌意。



    但,还算是分得清局势。



    “心诚,香火自浓呵呵”



    桓山山神也不知想到了些什么,笑容有些复杂。



    “我等可是仙神啊,与天同寿,万古不朽”



    桓山山神似是有些感触,深深地望了一眼山外的人间,缓缓往桓山上走去。



    “安月之事,我不再干扰。”



    桓山山神的背影有些佝偻,仿佛心中的某些想法在动摇。



    “李源,你和其他仙神不一样。”



    “但你的心诚,迟早会害死你的。”



    李源本来嘴角掀起了一抹微笑,听到后面这句话,顿时不爽:



    “喂,老登,话归话,咒我干嘛!”



    桓山山神几步间,已经登上了山腰。



    他回头看着山下的李源,嘴唇微微蠕动,呐呐自语。



    “异类之理念,不会被其他仙神接受的”



    “不合群的,终会被抹灭。”



    可惜,他声音很低,山下的李源根本听不见。



    不过,桓山山神的让步,也让李源稍稍松了口气。



    打得过归打得过。



    但,凡人与仙神之间,还是别结仇怨为好。



    一月之后。



    经过李源的调解,安月皇帝得知了桓山山神已让步之事。



    安月皇帝再度在桓山上举办祭天大典,向天地与万民宣布自己接管乾州,为一国正统。



    桓山是乾州京城附近最高的山峦,在周围群山之中堪称极巅,对乾国百姓有着难以言喻的意义。



    安月皇帝于祭天大典上宣告诸多事宜,这一次,并未再有狂风暴雨。



    祭天大典顺利进行,直到安月皇帝完成一切仪式下山,中途也没再出过任何问题。



    百姓们先前担忧的心,也放了下来。



    远远观望的李源,也算放心了。



    至此,乾州之事,算是稳当了。



    安月建国不足二十载,就已经拥有了三片辽阔之地。



    



    安山地界、荒原地界、以及乾州地界。



    尤其是乾州,比安山和荒原两地加起来都要大。



    一切皆是因缘际会之下的结果,也是安月崛起大势的体现。



    将乾州之事稳定之后,安月皇帝并没有选择将国都迁往乾州。



    即使乾州有现成的恢弘皇宫。



    安月皇帝认为,国不能忘本。



    安山之地,才是国之根基所在。



    更何况,安山地界的边缘,三面天险,易守难攻。



    只要把握住乾州地界,安山之地,就不会遭遇外难战乱。



    而且,乾州毕竟紧挨着旭国,若是将国都迁至乾州,到时两国相战,少不了风险。



    安月皇帝是铁了心,迟早要打灭旭国。



    他绝不容许,旭国这样的掠夺型国家,在自己的附近存在。



    好在乾帝生前最后一令,是以密军,斩了乾国腐败官员权贵,没有调动边境军队。



    并且,还严禁了边境的出入,确保信息不被泄露出去。



    否则,旭国那边,不定还会看出点什么苗头来。



    当安月皇帝结束乾州的事情,再次回到安山地界时。



    迎接他的,是欢呼雀跃的百姓,和喜出望外的群官。



    安月前不久才收了荒草之地,开展了畜牧的大潮。



    如今又纳入乾州后,粮食也不会再紧缺了!



    乾州各地,水土丰沃,十分适宜种植各种粮食,气候也稳定。



    畜牧大业和种粮大业的发展。



    一下,就解决了安月百姓的食粮问题!



    民以食为天,唯有粮食充足,百姓才不会陷入忧患,国家发展才能真正进步!



    安月皇帝回到行宫,史官紧随其后,记录着安月蜕变的大势。



    安月的图横置桌台,已经被敏的大臣加入了荒草之地和乾州的地图地貌。



    安月皇帝摩挲着这已然变大许多倍的国土图,眼神中满是感慨。



    曾经艰苦迁移,官民同心,共渡难境。



    如今,终究算是脱离贫瘠,迈向了壮大的第一步。



    而且这一步,无比的稳当。



    地图之上,被特意留下了几处空白,分别在三处地界的中心。



    仿佛在等待谁去命名。



    安月皇帝拿起墨石笔,在地图的三处空白之上,分别写下了大字。



    安山地界,被称为安都。



    荒草之地,被称为牧原。



    乾州嘛,则还是叫乾州。



    史官确认安月皇帝落笔完成,连忙在竹简上刻写,笔锋不停。



    安月皇帝放下墨石笔,望着这辽阔的图,心中也是豪气万丈。



    这般国土,已然不输当年的大月。



    他们,终究是熬过了一切的苦难,走向了昌盛之路!



    “传朕令!”



    “往后,安月与乾州百姓,当互相往来,交融一家!”



    “他们,都是安月的子民!”



    安月皇帝有大容之心,要让两地百姓亲如一家,共存同一片天地之中。



    百姓都希望和平繁荣,大家都有着同样的心愿。



    安月皇帝相信,融合之事,不会太难。



    只是,需要些时间去习惯而已。



    “史官!”



    安月皇帝轻呼。



    史官连忙上前听旨。



    “记朕之言!”



    “今日,也就是朕从乾州平定诸般事宜、回归之日!”



    “便定为安月的乾宁节!”



    “凡是乾宁节时,安月所有百姓,当阖家团圆,庆祝安平喜乐,祷告国泰民安!”



    “以此节日,纪念乾帝之大义,纪念安月之壮大!”



    安月皇帝不愿乾帝被后人遗忘,特意定下了这般纪念的节日。



    乾帝斩尽国之蛀虫,让百姓重获新生,不再被腐朽体制所压迫,让乾州摆脱腐烂大势,实为惊世之壮举。



    这位庸碌半生的帝王,临终之时明悟大势,做出大义斩腐之举。



    终究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算得上,千古流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