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爱读《齐民要术》的奇女子

A+A-

    大房的长子便是刘家现任族长。他虽是晚辈,却与刘老爷子在席首并排而坐。年纪看着跟刘绰的祖父差不多大,身体也康健不少。



    他见刘绰大大方方倚在刘主簿怀里,也不怯场,笑着道:“五叔父,绰绰的相貌在咱们家的女孩里可是拔尖的,又是灶君弟子,厨艺精湛,听十九弟,这孩子的棋力都快赶上四郎了。长大了上门提亲的必定踏破门槛,她的婚事可得好好挑选啊,哈哈哈哈哈。”



    二房的九郎赞同道:“是啊,真不知道,将来是谁家儿郎能把咱家绰绰娶走。不别的,那必定是个大有口福之人啊!”



    三房的十二郎又盛了一碗桂花酒酿圆子,却并不急着吃。



    “那可不是一个人有口福,是他们全家人都有口福。我听这道蛋羹五叔父和十九弟可是日日都能吃到的。都是自家人,我也不藏着了,哎呀,馋的我啊!今日不仅吃到了鸡蛋羹,又尝到了这碗甜羹,我非得吃到撑不可。五叔父还有兄弟们可别笑话我!”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刘主簿道:“十二兄惯会开玩笑的。谁还能拦着你吃了?你若喜欢,便常来我府上坐坐。让你侄女再做给你吃。”



    桌上的人便起哄,十九弟、十九兄的响成一片。“这可是你的。”



    刘绰四叔的声音绵里藏针道:“大兄,蔗糖可不便宜,你这话一,就不怕我们日日来把你给吃穷了?先好,到时候你大棒子往外轰人可不行。”



    刘绰将脸埋进刘主簿怀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刘主簿那话不过就是客套话,谁还会真的天天上门叨扰的。何况,今日是有二房和六房的人远道而来,族长作陪,马上又是刘珍的婚事,这才做了这道甜点,又不是天天在家熬糖吃。



    这年头甘蔗产量低,制糖工艺又落后,非甘蔗产地的地方,蔗糖不便宜。



    可她用的也不是昂贵的蔗糖啊。她如今屋里吃的糖,可都是自己做的麦芽糖。



    刘老爷子瞪了刘绰的四叔一眼。



    屋里的沉默震耳欲聋。



    刘绰转身甜甜地道:“诸位叔伯都是绰绰的长辈,能有这个尽孝的会,侄女自然是要好好表现的。这道桂花酒酿圆子羹做法简单,用料便宜,叔伯们想吃,自己在家就能做。里头用的米酒是我阿娘自己酿制的,这圆子就是糯米粉和面一个个搓出来的。桂花是秋日里自家院子里采了存下来的。至于糖,我用的是饴糖而非蔗糖。”



    饴糖大街上就有卖的,比从南方运来的蔗糖可要便宜多了。只不过饴糖跟蔗糖入菜后口感上还是有差别的。



    刘二十一郎笑着接话道:“这是用饴糖做的?看羹汤的成色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啊。”



    李二也低头看了碗里的羹汤一眼。



    他自就常吃甜食,蔗糖对他来自然不是什么稀罕物。



    真正让他喜欢的是这个做法。酒酿味浓甜润,圆子软糯,汤品甜香。



    他自认也是吃过不少好东西的,这羹却是第一次吃。本以为制作极为复杂,听她这一介绍,倒真是制作简单,老少咸宜。



    心中暗暗想着,桌上的菜除了那道鸡蛋羹,这碗汤羹也很适合广陵王家的世子吃。



    刘绰的四叔声嘀咕道:“饴糖也不便宜啊。”



    刘氏并非贫苦人家。各家都有不少田地,银钱或许有不凑的。粮食却有的是。



    刘绰这道甜点,不过就是耗点粮食。便是天天吃,在座的也都是吃的起的。



    



    席上之人都尴尬地压根不去看他。



    刘老爷子气急,干咳一声以作警示。



    刘绰道:“二十一叔,侄女嘴馋,在家闲着无事,便照着齐民要术饧哺里的琥珀饧法试着做。做出来的饴糖,果然内外明彻,色如琥珀。好存储,吃着也方便。生水时放入,开锅时糖便融了。”



    尴尬了片刻的族长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惊叹道:“绰绰还会做糖?瞧瞧,瞧瞧,她年纪竟看起齐民要术来了,咱们这帮老的,竟还不如绰绰博学呢。”



    刘二十一郎道:“大兄,你可真是过谦了。咱们刘家耕读传家,怕是除了我,诸位兄弟都是饱读诗书的。便是我家纯儿也是随了我,整日里只知道舞刀弄枪的。一坐到书桌前,那屁股上就跟生了钉子似的。”



    场面重新活络了起来。



    刘谦忙明贬暗褒的炫耀妹妹道:“绰绰跟我大兄一样,整日里都捧着书。害得我总被阿娘,哪知道她就是嘴馋,看得都是些怎么做好吃食的杂书。”



    一看书就头大的刘纯不免有些惭愧,十分认真地看着刘谦追问,“五妹妹真的日日捧着书读?难怪她那么聪明啊!”



    刘谦看了眼李二,将声音又提高了一个音阶道:“自然是真的。绰绰做了张日程表,每日读书,习字,学画,学棋,研制美食,忙得很。纯兄弟,咱们刘家老宅的女孩教养可都是极好的。”



    刘纯一面点头赞同,一面暗暗发誓,自己以后也一定要多读书。



    齐民要术是一本农学着作,以科考为目标的读书人自然不会去读。



    正文分成0卷92篇,概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



    其中涉及饮食烹饪的内容占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列举的食品、菜点品种约达三百种。至于菜肴的烹饪方法,多达二十多种,有酱、腌、糟、醉、蒸、煮、煎、炸、炙、烩、熘等。



    在古代,农业是最主要的产业。这种先贤总结的人类文化遗产,前世她处在技术更发达的年代,衣食无忧,自然可以不了解。现在,可是要好好学习的。



    其实不光饮食烹饪,便是如何饲养牛马鸡鸭鹅这些家畜的知识,各种果蔬植物的栽培技术,她也是要学习了解。



    所以,齐民要术成了刘绰每日雷打不动的必读之物。



    这本书其实很好看。她越读越入迷,越读便越觉得,贾思勰真是个伟大的人。



    他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体系,对以实用为特点的农学类目作出了合理的分类总结。对开荒、耕种到生产后的加工、酿造和利用等一系列过程详细记述,同时还论述了种植学、林学以及各种养殖学。



    齐民要术堪称一本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读了之后,她发现,原来古人是如此的智慧。她的很多来自于后世的新奇点子都能在书中找到行事依据。



    族长笑骂,“刚他棋力快让绰绰赶上了,这是在这等着呢。绰绰这孩子要真是个男娃,怕真是能去长安城考个进士回来。这孩子我是越看越喜欢,不是我偏向自家姑娘,这得是什么样的郎君才能配得上咱们绰绰?她的夫君咱们一家人可都得擦亮了眼睛,好好选啊!”



    长辈们一起儿孙们的婚事便滔滔不绝。



    到郎君,刘绰趴到刘主簿肩头,光明正大地看向李二。



    “哎,一定要挑个长得好看的郎君,否则就生不出这么好看的孩子来。真是羡慕他的父母啊,每日看着这么好看的孩子,心情得多么愉悦啊,饭都能多吃几大碗。”刘绰母爱爆棚地想。



    李二觉察了她的目光,有些不自在的回看。



    “她怎么又用这种看儿子似的眼神看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