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疫鬼横行,遥祝即可!

A+A-

    张夫人没想那么多,只顾着哄自己女儿了,听了张敬则的话后才有些后怕。



    那李二她今夜见过了,明白了女儿为什么那么喜欢。



    尤其是李二在处理这件事上的态度,让她更加满意。



    大部分男人碰上了这样的事都不会拒绝的。



    “那难道就这么算了?咱们的蔓儿怎么办?”



    “不算了还能怎样?剩下的我来处理,你不用管了。她既了是夜游症,便是顾全了我们张府的颜面。



    你们还不知道见好就收,竟还想着明媒正娶地做李二郎的正室嫡妻?刘绰年纪轻轻就有生祠,你们母女俩是哪座庙里的菩萨?”



    张夫人怯生生道:“郎君,这事真的能瞒得住么?否则,咱们的蔓儿以后可不好亲了!要不等野诗将军回来,就把他们的婚事定下来?”



    “阿娘,”



    没等张七娘表达不乐意,张敬则已然道:“晚了,野诗良辅已经有心上人了。”



    “心上人?谁?野诗将军怎会突然就有了心上人?”



    张七娘有些傻眼。



    她可以看不上野诗良辅,却轮不到他不喜欢她。



    “郎君,你不是野诗将军一心想多立些战功,没有考虑过”



    张敬则哼了一声,“刘员外身边的一等婢女。他这次出征前,还要我帮忙多照顾着些。”



    “什么?一个婢女?连个婢女他都要?果然是个眼皮子浅的!”



    张七娘心里又急又气,嘴上却不能软上半分。



    他明知道父亲在为她择选郎婿呢,居然在这档口看上一个婢女,还要父亲照顾些。这不是存心下她的脸面么?



    “是啊郎君,为蔓儿择婿的事,这野诗将军莫不是还不知道?他还没有正头娘子,就要先收个妾室了?”



    考虑到绿柳和菡萏刚刚康复,赴宴时刘绰没带着她们。张夫人想起那个跟在刘绰身边的婢女,倒有些理解野诗良辅了。



    今晚就是那姑娘把自己女儿从李二榻上拎下来的。



    虽看着冷漠粗鲁了些,模样倒是不错。瞧着也是个练家子。



    “妾?他聘礼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明媒正娶,刘员外回长安前,这亲事许就定下来了!”



    张夫人大惊失色,“啊?他不要前程了?好歹,他也是夫君你下的一名将,再怎么想着靠自己,也该找个良籍平民。



    一个奴,非但于他的前途无助力,官身与奴婢通婚可是要坐罪的啊!郎君,这孩子追随你多年,忠诚可靠。他不懂得这些,你可得提醒着他点儿!”



    张敬则冷笑,“你还是好好想想该怎么管教女儿吧,这就用不着你操心了!”



    “我”张夫人也突然明白过来。



    等级森严,他若真要求娶,刘绰定是要将那婢女放归良籍的。



    张七娘语带讽刺道:“阿娘,哪就没有助力了?他这是觉得娶了个婢女就能巴结上那个刘绰了!人家可是圣人面前的红人,不得能帮着他一飞冲天呢!



    谁他老实本分了?我看此人最是处心积虑地要往上爬!为了攀上刘绰,脸都不要了!”



    张敬则看着女儿那刻薄又口是心非的样子,又想起绿柳那进退得宜又落落大方的样子,直恨不得仰天长叹!



    



    这会儿她倒聪明起来了!她哪来的脸?



    他恨恨地剜了一眼自己的夫人,好好一个女儿,怎么就被她养成了这样?



    “你闭嘴!还有脸别人!从今天起,你给我在祠堂里头面壁思过,没有我的允许,不得踏出祠堂半步!待他们离开凤翔府,我便送你到山上去清修。什么时候想清楚了,什么时候再回府。”



    张夫人一听,忙跪下,抱住张敬则的腿劝道:“郎君,蔓儿她知道错了。她是你的亲生女儿,你不能这样对她。她只是一时糊涂,她会改的。”



    “慈母多败儿!的就是你!”张敬则指着自己的夫人,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不止她,你也给我好好待在房间里思过,管家的事先交给秦姨娘!”



    大年初一,瘟疫未消的凤祥城显得格外冷清。街道上行人稀少,家家户户门前挂着艾草和菖蒲,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香气,人们用这种方式来驱散疫气,祈求平安。



    城中的医馆和药铺成了最忙碌的地方,医师们不分昼夜地为病患诊治。



    富贵人家还好,贫苦人家为了讨生活每日都要劳作,根本不可能为了躲避传染就停了往来穿梭。



    除了号召大家不要囤积急用药草外,刘绰还特地通过刺史府发了防疫妙招的告示,以提高百姓的防疫意识。



    建议大家缝制面巾,在外出时捂住口鼻,勤洗,水务必烧开了才能喝,用雄黄和石灰对环境进行消杀等等。



    根据范忠怀的反馈,这次瘟疫传染率比以往的低了很多。



    为了表达对刘绰的谢意,不少路过的百姓都自发地在驿馆外充满敬意地行礼,再道一句新春安康。



    有的人家还特意煮了鸡汤,或者制作了糕点,拜托守卫带进去给刘绰。



    “刺史府有严令,任何来历不明的吃食都不能往驿馆里头送,走吧!刘员外吃得好着呢!”戴着面巾的军士一边拦人一边道。



    同样带着面巾的百姓不想走,“军爷放心,我没病。多亏了刘员外庇佑,我们全家都没得病。这吃食您放心往里头送就是。”



    另一个被拦住的百姓则直接唱起了那首告示上的顺口溜。



    “疫疠横行需警惕,吾等防范要记牢。



    面巾遮面掩口鼻,丝线密织防邪招。



    朝夕洗不懈怠,清泉涤净病尘消。



    饮水必经火煮沸,热汤暖腹毒自逃。



    雄黄石灰遍洒扫,邪气不侵家宅宁。



    艾叶菖蒲常焚熏,净化四隅正气盈。



    食物烹煮熟透食,生冷之物莫贪嘴。



    邻里互助共守望,疫鬼无门侵不得。



    官命如山须遵循,同舟共济渡难关。”



    “军爷,我们都牢牢记着呢。我等前来给刘员外拜年,哪敢拿不干净的吃食过来?这鸡汤还热着,您通融通融送进去吧,凉了可就不好喝了!”



    那军爷实在被磨得受不了了,答应了进去问问。百姓们见状,忙将吃食放到地上就走了。



    一发便不可收拾。



    没多久,驿馆外立了块木牌子。



    上面写着八个大字:



    “疫鬼横行,遥祝即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