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相处

A+A-

    谢玉琰走进院子,就听到一阵争吵声。



    “不可能造这么高,烧不好就会爆开。”



    “所以这里,要做成腰鼓形,依我看这没问题了,可以一试。”



    “一张嘴就试,出了事你担着?”



    “从前弄错过,现在就不敢试了?全都用巴掌大点的炉,每日能炼出多少铁水?”



    “那也比你烧到半路爆开要好。”



    “来来来,你跟我出个道理,今天不明白,别想走出这个门。”



    铁匠的嗓子都已经沙哑,显然争吵了许久。



    “大娘子,我们郎君在那里。”



    桑典带着谢玉琰走进旁边的屋子,那原本是村民存放秸秆和柴禾的屋子,被修葺了一下,暂时作为盐铁司处置公务之所。



    帘子掀开。



    谢玉琰立即看到坐在里面的王晏。



    他面前的案上,堆积了许多公文,以至于写字时臂都受限,再加上旁边只有一个透光的窗口。



    多多少少看着有些委屈。



    谢玉琰径直走进去,坐在旁边的杌子上,伸靠近泥炉烤火。



    桑典端了热茶,然后退出去。到了门口,他又向里面看了一眼。实话,他还没见过谁与郎君相处时,这般随意。



    当然贺郎君除外。



    他家郎君与贺郎君从一起长大,情分总归不同。



    谢玉琰一路走过来,鞋底沾了雪,多多少少浸湿了些,她干脆将脚向前凑了凑,好让炉火将鞋底烤干。



    王晏抬起眼睛,看到谢玉琰眉眼舒展的模样,好似比他还要自在。若非见识过高山,也不能无论何时都如此泰然处之。



    “大人看清楚了没有?”



    清越的声音响起,谢玉琰抬起头对上王晏的视线,他已经看了她许久,她一直没有转头与他对视,也是在暗中揣测他。



    “不曾。”



    淡淡声音回应。



    谢玉琰微微皱起眉头。



    王晏的是“不曾”,听起来的意思就像是“从未有”。仿佛他们从前就相识一般。



    谢玉琰能确定眼前这个年少英气的王晏,不是那个她前世认识的老谋深算的宰辅,两个人的目光完全不同。



    眼前的王晏少了些古井无波般的平静。用王淮的话,那时的宰辅早就将一切看透,没有什么事能让他动容。便是族中有人求他为子弟铺路,再扶王氏一族一程,他也不肯应允。



    如此推断,王晏不太可能和她一样从后世而来。经历过的总会留下一些痕迹,只要他流露出些许蹊跷,她就能看出来。



    更何况,前世的王晏即便在眼前,也不可能认识她,她与他仅仅见了几次,两人之间也没太多言语,现在又换了个身份,无论如何王晏也猜不到她是谁。



    所以王晏那种颇有深意的目光和试探的言语到底从何而来?谢玉琰想不明白。



    她也不会开口询问。



    因为这本身就是个解不开的局,她不会出自己的来历,也就没法问出实情。



    除非,他们二人之间,有一个人会先一步看清全貌。



    “那大人就慢慢看,”谢玉琰道,“不过莫要看得太久,免得被人诟病,不合礼数。”



    她是在提醒他,身为王家人,如何能这般盯着一个寡妇?



    王晏淡淡地道:“娘子若是在意这些,也就不会孤身进到屋中。”



    本就不是寻常女子,却要用这些约束他,未免行不通。



    似是想到了什么,她的嘴唇微微扬起,就像她思量王晏的那般,从前的经历也在她身上留下许多无法磨灭的痕迹。



    谢玉琰点了点头:“大人得没错,但在我这里,素来都是我做得,旁人做不得。”



    



    王晏那平直的嘴角也微微有了些弧度,目光清亮:“我记得娘子才来时,也曾借用贺檀与我的庇护。”



    谢玉琰道:“眼下也是一样。”



    但那时是借用,现在是交换,中握着东西,也就不必那般示弱。



    王晏站起身,绕过桌案向谢玉琰走来。



    高大的身影渐渐向她倾袭而来,她却一动不动。



    他蹲下身,伸出了。



    修长的指离她很近,仿佛下一刻就会握上她的脚。



    她依旧没动。



    他最终挪动了地上的泥炉。



    “烤得太久,不知不觉中就会烫伤。”



    他的松开,她的脚也自然而然地收回到裙底。



    谁也没惊诧,谁也没退缩。



    都是一样的镇定和平静。



    四目相对,彼此的目光中都闪过旁人看不懂的光亮。落入彼此眼中,光亮太盛反而更加深不见底。



    她好似笃定他绝不会贸然伸。



    他也知晓她绝不会畏缩。



    莫名其妙的了解彼此,只要不破,对方都永远猜不到缘由。



    “我们就去问问大人,那图样是谁画的?到底能不能将炼铁炉砌高三丈。”



    两个工匠终于争吵到王晏门前。



    桑典将二人拦在门外。



    “大人”



    二人显然急于得到回应。



    王晏没有犹豫地开口:“图样是我画的。”



    到这里,王晏看向谢玉琰:“就要三丈。”



    三丈是她的。



    王晏道:“从前没有过,但以后会有。”



    他的神情似是在询问她,又似笃定地重复结果。



    “你们只需推演,过些日子还会有人前来帮忙。”



    两个工匠得了这话,只得偃旗息鼓应承下来。



    工匠们离开,王晏看向谢玉琰:“有了高炉就能多造甲胄和兵器,这是大功一件,衙署应该为娘子请功。”



    谢玉琰淡然:“妾身不过商贾,功劳落在身上未免可惜。”



    王晏道:“那娘子觉得应该如何?”



    谢玉琰看向王晏桌案上的公文:“还差一步。”



    王晏听着她的后文。



    谢玉琰接着道:“天下太平不如亡羊补牢。不出事,就不会大动干戈去修补,有些人也就不会被问责。”



    “既然有这么好的刀,为何不多杀几个人?”



    若是有人送好刀给她,她必定要多寻几个脖子来砍。



    王晏来问她,她就是这个答案。



    王晏走回桌案旁,将家书送入信封中,递给了门口的桑典:“送回家中,就是我的意思。”



    桑典向屋子里看了看,从前他就不愿进郎君的书房,郎君做事时总是很吓人,现在有了谢大娘子,就更可怕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