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自信

A+A-

    谢家四处陶窑都开始烧泥炉,却还是不够卖的。



    大名府下辖的馆陶、魏县都有人前来买。



    谢家上下一片忙碌,谢崇海借着这会,特意将谢七叫出来做事,一来是面对杨家人,总得有个人出面,二来刚好暗中盯着谁与谢七走得近些。



    谢七没让他失望,杨家下人被抓走的那日,谢七就在场。为了能稳住局面,谢七不惜与杨家人大打出。



    谢崇海想看到的就是谢七和杨家对立。



    稳住了陶窑,谢七又开始寻会去瓷窑,私底下设宴请了几个管事前去。让谢崇海没料到的是,有些管事是谢家的家奴出身,居然也为谢七效命。



    谢崇海愈发庆幸,幸好他想到这个法子来试探,否则将来就算他掌管整个谢氏,一样会被这些人暗中算计。



    谢崇海翻看着账目,唯一不好的是,泥炉的只能照谢玉琰定的价钱去卖。



    “烧了这么多出来,却没赚到银钱?”谢崇海看向账房。



    账房应声:“其实,账面上亏钱。”



    “什么?”谢崇海瞪圆了眼睛。



    账房点头:“每日给雇工的工钱太多,虽石炭价钱低,但也要花一些银钱,再就是七爷给补的银钱和每日一顿的饭菜。这些也就罢了,咱们家每个月还得有孝敬银子。”



    在刘家身上就花了不少。每次烧出来的泥炉,都要挑最好的给刘家送去,这些都是要本钱的。



    在刘家眼里这些都是寻常,因为从前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可这次的泥炉不同,他们没那么多银钱能赚。



    之前觉得缺口不会太,实际上,刘家的胃口格外大。



    谢崇海道:“兴许过了这阵子就好了。”刘家总不能一直要泥炉。



    再谢玉琰总归会撑不下去。



    想到这里,谢崇海道:“杨家那边的泥炉如何?”



    管事抿了抿嘴唇:“人比之前少了许多。”有些话不能直,万一引起二老爷的怒火,谁都不好过。



    谢崇海松口气,然后追问:“卖不出去了?”



    管事吞吞吐吐:“倒也不是,就是外面排着的人少了。”



    谢崇海皱起眉头,城里他们又开了卖泥炉的铺子,谢家那边自然排队的人少了。这算什么比以前少许多?



    其实管事还有所隐瞒,真正的情形是,城内许多人还是喜欢去杨家的铺子买,发现卖完了,才会到他们家的铺子来。



    城外来的人倒是听到了一些杨家不好的传言,都直奔谢家的铺子。



    谢崇海挥挥,吩咐账房和管事退下,他要自己看看账目,至少他得清楚,一直这样下去,他们谢家能撑多久。



    管事正要出门,厮就进门禀告:“刘家来人了,明日要我们至少送五十只泥炉过去。”



    “多少?”谢崇海登时炸了毛,“五十只?你没听错?”



    门口的厮慌忙道:“的没听,那边了就是五十只。还若是能多送,有多少他们要多少。”



    谢崇海虽然不敢拒绝,心中的怒火还是发放出来。



    “他们要许多泥炉做什么?这两日送去多少了?她拿去吃不成?”



    谁也不敢接话。



    那可是刘知府府上,谁敢闲话?嫌命长不成?



    厮声音发颤:“是刘家宴席上用。”



    刘家已经摆过宴席了,不止是在宴席上用,还会送给宾客。



    



    显然他们是要将大名府的达官显贵都请上一遍。



    这个刘二娘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



    厮道:“刘家管事还让我转告老爷不可失失不再来,刘家帮着咱们推泥炉,咱们送去的越多,好处也就越多,让咱们自己思量。”



    谢崇海耳边一阵“嗡”“嗡”作响。



    有这话,他就不能送去五十只,至少要一百只,那可能还会被刘家嫌弃。



    “去几个陶窑一声,要挑最好的出来,明日一起送去刘家。”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刘二娘玩几次也就腻烦了。



    “这么一来,陶窑还得连夜做活儿,”管事低声道,“七爷又要另给工钱。”



    谢崇海听得磨牙。



    “让他给。”



    这阵子谢七也不从自己那里拿钱了,直接从公中支,他问起来,谢七:“那些都是父亲给的,我不敢动的太多,再这是族中的活计,将来赚多少都要送去族里,我插了,将来恐怕不清楚。”



    谢崇海冷笑,什么话都让他了,真的这样想,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明明是觉得拉拢到了人心,就不愿意再用自己的银钱。



    真是个心眼多的畜生。



    幸好他们早有准备,就让谢七得意一阵子,否则后面的棋还不好走。



    “让人盯着点杨家,”谢崇海道,“别让他们在这时候又闹出事来。”



    管事应声:“您放心吧!那边现在安静得很。”



    没有了谢玉琰,杨家还真的啥也不是。谢崇海希望谢玉琰病得再重些。



    完这些,谢崇海看向桌案上的报。



    还有一个令他高兴的事,他让人在坊间四处散播,杨家人打人、水铺卖水的也与人起冲突,将谢玉琰和下一群人,成是为非作歹、欺行霸市之人。有些人不信,有些人半信半疑,还有些人,见到杨家生意红火,就觉得其中必然有蹊跷,完全信了那些话。



    这就是为何大名府外的人,会直接来谢家买泥炉。



    写报的那些秀才,见此事压不住了,竟然就将杨家人被抓的事写了出来。不过,就算这样,他还是有法子,让人散布,报有意为杨家人遮掩。



    他做的这些也算有了用处,街头巷尾开始有人报的闲话,质疑上面的文章是否属实。



    照这样下去,谢玉琰是如何也翻不过身了。



    不光她的泥炉买卖会被谢家取代,她的报也办不下去。



    



    谢玉琰看着面前一碗汤。



    这是今日第三碗了。



    “还有吗?”谢玉琰看向张氏。



    张氏笑道:“喝完这一碗,就还有一碗了。”



    谢玉琰摇头:“我这病已经差不多了。”



    也就嗓子还疼,鼻子堵得厉害。



    “不行,”张氏道,“老太医了,你身子亏空的厉害,必须要好好调养,至少要将王大人送来的药吃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