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犒劳

A+A-

    王晏不止送医送药,还送了塔给她。



    确实应该回礼,而且不能随随便便备一份礼物。



    张氏道:“我想着,两位大人正旦不能归家,不如送些家中做的点心前去,却又怕太简单了些。”



    “咱们家又不似那些大家族,还有私酿的好酒。秋日里有些果子酒,那都是族人们随便尝尝,远远不及官酿。”



    谢玉琰仔细思量:“我看家中买了蜜饯。”



    “有,”张氏笑道,“今年准备的格外齐全。”



    “娘将那青梅拿来,再看看有没有紫苏,”谢玉琰道,“不如做个梅子紫苏蒸排骨,再来一罐香枨元。”



    张氏从来没听过有这样的吃法,再



    “香枨元是什么?”



    谢玉琰忘记了,现在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



    “就是将金桔洗好用糖来熬,但不能熬得太久,皮要软些却还得脆,一咬就满嘴清香。”



    “还有我事先让人准备的锅子拿来一套,切一些新鲜的肉和菜一并送去,这些都是外面没有的,也算我们的心意。”



    “等晚些时候,让钦哥儿带着山跑一趟。”



    张氏松口气,她想了那么久,谢玉琰一来三两句话便解决了。



    “我现在就去找蜜饯,不过到底要如何做,你要从旁看着。”



    谢玉琰点头,她不会动,却听厨娘讲过如何才能做成。她就照原样复述出来,做出来好不好吃,能不能合贺檀和王晏的胃口,就不是她能掌控的了。



    眼看着张氏将东西备齐了,谢玉琰也怀念起这道菜的味道。



    “娘不如多做些,让大家都尝尝。”



    张氏欢喜地应了,平日里她什么都帮不上,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过正旦,她总算是有了伸的会。



    “还想吃什么,娘给你做。”



    可能是病好了,就有了胃口,谢玉琰还真的有想吃的菜。



    谢玉琰道:“盘兔糊。”



    张氏只觉得这些菜名都很奇怪。



    “那是如何做的?”



    “只要有兔肉、面条、萝卜就行。”



    这些菜谢玉琰都认识,但怎么将它们做成一道菜,她也是有法子没有艺。



    谢玉琰道:“一会儿我可以帮娘煠面条。”



    杨钦从童先生那里回来的时候,就闻到院子里一阵香气,他跟着味儿找到了灶房,还没进门就听到谢玉琰的声音。



    “娘,快,快”



    张氏道:“别急,还能用。”



    杨钦立即掀开帘子,就瞧见他娘和阿嫂站在锅前,娘急着从锅中捞出一团东西。



    “这是?”杨钦没有见过。



    而且这些东西的旁边,还有几团差不多的物什,只不过更加焦黑。



    张氏道:“这是你阿嫂煠的面条。”



    完这话,谢玉琰和张氏互相看一眼,再也忍不住笑出声。



    张氏笑得眼泪都淌下来。



    谢玉琰兴致勃勃地动,结果一次不如一次。



    不对,最后这次没有全黑,看起来还能用。



    谢玉琰甚至觉得很好,这一刻她忘记了在宫宴上,瞧见的盘兔糊是个什么模样。



    “能用吗?”谢玉琰认真地看着张氏。



    张氏想了半晌点点头:“用吧!”比起谢玉琰动做其他东西,这团面条反正只是铺底用的,也不会入口。



    



    不然做了这么久,全都丢掉,谢玉琰难免会失望。



    至于王大人那边张氏也想得开,那么多好吃的,王大人总不会想不开偏要去尝这面条。



    谢玉琰看向杨钦:“等一会儿我们准备好了,你和疆哥儿一起去趟巡检衙门,将这些饭菜交给贺巡检或是王主簿。”



    杨钦爱做这事,尤其是听王主簿就是那个王家人之后。



    上次王主簿带着太医来家中,他还偷偷盯着瞧了,只觉得王主簿看着就不一般。不过那时候阿嫂生病,他也没心思与王主簿多话,这次至少要谢谢王主簿。



    



    天快黑的时候,贺檀总算回到二堂。



    这一整日忙下来,他都快忘记了,今日是正旦。



    看着仍旧写公文的王晏,贺檀道:“你前日离开大名府到底去做什么?”



    王晏没有抬头:“去别院拿些东西。”



    贺檀知晓王家在邢州有处院子,原来王晏去了那边:“什么东西那么着急?”



    王晏淡淡地道:“无关紧要的物什。”



    才怪,王鹤春会因为一个物件儿,自己动身去邢州?那么快就回来,恐怕都没有在邢州停留。



    “东西呢?”贺檀走过去。



    王晏道:“送人了。”



    这就更奇怪了。



    “鹤春,”贺檀道,“你这不对你送给谁了?这是给人的年礼?”



    “不是年礼,就是个”



    发现贺檀越靠越近,王晏住了口,然后从贺檀眼睛中看到了浓浓的好奇,这话不能下去,否则永远没完没了。



    就算他承认送给了谢大娘子,接下来贺檀的问话就会从送给谁,变成为何要送给她?



    王晏不肯接着下去,贺檀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琢磨如何将实话套出来,肚子就“咕噜”一阵作响。



    两兄弟目光撞在一起,贺檀伸拍了拍王晏的肩膀:“这若是在家中,不定要多热闹。”神情颇为怀念从前。



    王晏却不在意:“不在族中也好,省了许多麻烦。”



    贺檀知晓王晏最讨厌的就是族中那一套,每次他回到王氏,要么祠堂祭祖,要么被拉着做各种事,总之规矩、礼数没完没了。



    “走,”贺檀道,“咱们去别院,让厨娘做些吃食,虽然不在家中,为兄也不能让你饿肚子过正旦。”



    王晏放下中的公文,站起身就要与贺檀一同离开,却在这时陈举走进来。



    “两位大人,”陈举道,“杨家两位哥儿来了,给大人带了吃食。”



    贺檀一怔,没想到杨家还有这样的心思,当真是难得,他看向王晏:“看来有人还知晓咱们无处可去。”



    着他看向陈举:“将人请进来。”



    片刻功夫杨钦和杨疆走进门。



    两个人拿着食盒,身后还跟着个厮搬着一只奇怪的锅子。



    贺檀目光被那锅子吸引:“这是什么?”



    杨钦还没开口,王晏道:“拨霞供。”



    这名字是从御营前街的集市上传开的,永安坊的人就在那里卖这个,只不过锅子要比这个大得多。



    贺檀道:“为何叫这个名字?”



    “煮开的时候,锅中的汤会滚起来,腾起的烟气就像云霞,于是起这名字。”王晏知晓这名字的来历,不过他也猜到,不是源于永安坊的人而是谢玉琰。



    杨钦得意地点头:“还有几道菜,名字也好听,都是我阿嫂取的。”



    王晏看着杨钦打开食盒。若不是他昨夜先送去木塔,兴许就没有这些饭菜了,所以不能等着她先想到这些。



    杨钦将菜肴一样样取出。



    最后到“盘兔糊”的时候,王晏的目光落在垫在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