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朱厚照逼迫之下的大宋江湖!

A+A-

    伴随着数日前鬼谷子在朝堂的一番话。



    大宋汴京的六分半堂、金风细雨楼率先臣服。



    紧随其后的就是李沉舟的权力帮、上官金虹的金钱帮。



    这两个帮派势力哪怕是势力庞大至极。



    可在面对赵匡胤这位武帝的意志以及数尊陆地神仙的威慑之下。



    他们又怎么可能有什么抵抗之力。



    尤其是在赵匡胤将大明那边即将攻伐大宋的消息传出后。



    李沉舟也好。



    上官金虹也罢。



    尽皆都放下了自身的恩怨。



    转而开始为此次大战做起准备。



    只因在传出的消息之中。



    朱厚照若是对大宋江湖动。



    第一时间便会找上李沉舟跟上官金虹这两人。



    因为他们掌握着极为庞大的江湖势力。



    若是能够收服这两个。



    整个大宋的江湖情报或是消息尽皆都会被朱厚照所掌控。



    因而李沉舟、上官金虹两人只要稍微有点见识。



    就不可能反抗赵匡胤的招揽。



    更何况还有鬼谷子、荀子这些人在。



    就连逍遥派的天崖子、李秋水等人都已站在朝堂这边。



    他们又怎么可能螳臂当车逆大势而为!



    



    二日之前。



    少林寺亦是立刻响应了赵匡胤的号召。



    以玄澄、玄慈、玄辈、玄苦、玄难的玄字辈高僧尽皆前往汴京。



    一同前往汴京还有少林寺数千武僧。



    相较于大宋之中的各方势力。



    少林寺明显更加能够看清局势。



    尤其是这段时间。



    朱厚照覆灭北少林、镇杀活佛、破山伐庙。



    更是让这些佛门之人深知朱厚照的性情。



    若是大明真的吞并大宋。



    其他的帮派或许还有存活的可能。



    但他们这些少林之人绝对没有好下场。



    因而此次少林寺也是真正的倾全寺之力而来。



    也就是那传闻之中的扫地僧未曾出现而已。



    丐帮、青城派、蓬莱派这些帮派亦是第一时间派遣高前往汴京。



    在朱厚照的威压之下。



    这些大宋武林之人尽皆都感受到了危。



    只因朱厚照在大明的所作所为早已传遍了整个九州大陆。



    那般血腥镇压。



    将江湖收为镇武司鹰犬的做法。



    早就引起天下议论。



    更是没有多少武林之人想要沦落到那般下场。



    



    汴京皇宫之中。



    赵匡胤看着面前的黄裳。



    他笑着道:“未曾想到短短数日江湖势力便已尽皆臣服。”



    哪怕是此前鬼谷子的极为自信。



    但是赵匡胤也没想到这江湖各方势力会这般听话。



    国师黄裳道:“这其中恐怕更多还是数位陆地神仙的镇压。”



    “尤其是逍遥派的天崖子、李秋水、巫行云的站队。”



    “更是极大程度震慑了整个大明江湖。”



    这三人在大宋江湖之中的地位。



    相当于张三丰、谢晓峰、何足道的地位。



    他们这般之人都已站在了朝廷这边。



    各方江湖势力又怎么可能有什么想法?



    不过这些人如今还不算是真正臣服。



    只是能够勉强一用而已。



    赵匡胤笑着道:“若非是国师率先招揽这三人也未必能够这般顺利。”



    此前黄裳第一时间选择天崖子等人明显也是为了收拢江湖做准备。



    



    对于这般功劳。



    黄裳却是轻轻摇头:“臣也只是做些分内之事而已。”



    “要论功劳,鬼谷子、荀子的功劳却是远超过臣。”



    “甚至便是大明那位皇帝的功劳也是比臣更多的。”



    “若非是他召集大明江湖高,意图宣战大宋。”



    “这江湖之人又如何会这般顺遂?”



    “少林寺也不会这般着急站出来。”



    “便是大理那边的天龙寺亦是传消息过来愿意协助大宋。”



    “大理国主段正明更是接连发来国书表明立场。”



    “这一切更多还是朱厚照带来的压迫!”



    大宋如今的格局要功劳还真就是朱厚照占据了大半功劳。



    无论是江湖势力的顺遂。



    还是天崖子等人愿意协助做事。



    或是鬼谷子、荀子、绝无神、老天皇这些人。



    甚至是少林、大理这些势力。



    他们尽皆都是因为朱厚照的一举一动方才产生这般效果。



    否则真让赵匡胤自身去收拢大宋江湖势力。



    他还真做不到这点。



    不然此前大宋之中又哪来的什么井水不犯河水。



    江湖、朝堂各自安分守己的局面?



    金风细雨楼、六分半堂这般势力又如何能光明在的在汴京?!



    还不是因为赵匡胤并未有收拢江湖的实力?!



    



    赵匡胤亦是知晓这点。



    他道:“大世之争当真是不同凡响。”



    “一年之前谁又能想到大明会出现朱厚照这般帝王?”



    “登基不过短短数月时间。”



    “其威势便已能够令大宋江湖为之颤栗。”



    “大明境内更是一言令下,莫敢不从。”



    “这般帝王”



    赵匡胤眼眸之中甚至浮现出一丝羡慕。



    他虽是早在十多年前便已黄袍加身。



    成为大宋的开国皇帝。



    但这般皇帝真要威望却是远远不及朱厚照。



    也就是在朝堂、军权之上。



    赵匡胤拥有绝对的权威。



    可在大宋江湖之中。



    谁又将他这尊武帝当做什么?



    哪怕赵匡胤有陆地神仙级别的实力。



    可也不敢真对大宋江湖做什么。



    甚至连一些改革变法都做的极为心翼翼。



    这固然是大宋江湖势力极为复杂。



    但更多还是赵匡胤本人不够强。



    大宋建国时间亦是太短。



    未曾积蓄下足够的底蕴。



    国师黄裳正要开口安抚几句。



    赵匡胤却是抬阻止。



    他眼眸眺望天空:“你天地异变之后。”



    “既有诸多高出现在大宋之中。”



    “为何却未曾有大宋未来的名臣、国士出现?”



    “若是能出现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狄青、岳飞、韩世忠。”



    “这般名臣武将。”



    “朕又何须这般谨慎微?”



    其实以赵匡胤陆地神仙的实力以及开国帝王的威名。



    他本是远远凌驾于李二、朱厚照、汉武帝这般帝王的。



    行事更是可以肆无忌惮。



    但赵匡胤在建国之后却是并未肆意妄为。



    反而是大肆压制五代十国的桀骜武夫。



    更是求贤若渴。



    所行所为。



    那里像是一个五代十国杀出来的桀骜武夫?!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