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迎光

A+A-

    “妈呀!”



    那动的老匠人突然惊叫一声。



    姜临等人也看了过去。



    只见那一凿子落下,青金石好似豆腐一般,直接被削下来一块,切口平滑无比。



    “这还是石头吗?怎么比豆腐还软和?”



    老匠人不可思议的摸了摸,然后拿敲了敲,那坚硬冰凉的感觉告诉他,这就是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石头。



    可方才那一凿子下去,也不是假的。



    真的就好像豆腐一般,直接被削下来一块。



    姜临和老龙王对视一眼,后者微微摇头。



    石软如酥的法术,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神通,不要有三千年修持的老龙王,就是姜临,想学会也不过是眨眨眼的事情。



    但眼前这块青金石,是要给王灵官造像的,用法术反而不美。



    可现在摆在姜临眼前的,就是这么回事。



    “石头没有问题。”



    老龙王迎着姜临探究的目光,轻声道:“也没有察觉到任何的法力波动。”



    姜临也凑近了一些,轻声道:“道观之内,也不可能有什么东西捣乱。”



    二人罢,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看向那描绘着简单粗陋的王灵官形象的石头。



    “道长,您的意思是”



    老龙王暗戳戳的示意了一下正堂。



    姜临摇摇头,道:“不是帝君老爷,我没有感知到气。”



    “那就是”



    老龙王又指了指石头上那王灵官的粗绘画像。



    “八九不离十了。”



    姜临点点头。



    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帝君老爷敕命法旨,让自己先造灵官爷的塑像了。



    原来,是真的有灵官爷照临!



    “难不成,难不成是”



    老匠人哆嗦着,颤巍巍的跪倒在石头面前,不住的叩头。



    “是灵官爷爷显灵了?!!”



    此话一出,一众匠人都跪在了地上,一个一个的磕头不休。



    姜临和老龙王对视一眼,没想到,这些匠人倒是误打误撞的猜到了最有可能的答案。



    “诸位,既然灵官爷显灵,还是先塑像吧,免得耽误久了,再跑了灵气。”



    姜临轻声细语的道。



    “道长的是,的是!”



    老匠人站起身,道:“老兄弟们,灵官爷爷显灵,这一尊塑像,务必不能出一点差错,谁要是哆嗦下错了刀,老夫可不饶!”



    一众匠人纷纷应是。



    姜临笑道:“劳烦诸位,待神像造就,这第一柱头香,贫道带着诸位一块奉。”



    闻言,一众匠人更是激动。



    一个个活力十足,下却稳如泰山,心翼翼。



    塑造石像,最难的就是在于石头坚硬,不好切削,凿出粗样之后,甚至要一点点的打磨,最后才能成型。



    这完全是一个水磨功夫。



    但现在不一样了,这石头,只要是工具落上去,一削就是一块,切口平滑无比。



    如此一来,工期完全能够大大缩短。



    这些匠人晚上也不睡了,一个个的鼓足精神,点着火烛,愣是用一晚上的功夫,就把粗形给整了出来。



    第二天一早,老龙王差人采买了三屉纯肉馅的馒头,一个个肥的流油。



    匠人们吃的也津津有味。



    吃饱喝足之后,匠人们憩了一会,保证精神头最足的时候,开始最后的打磨塑形。



    其实都不用如何打磨,只是把粗形多余的石头削下去就好。



    可就是这一步,在匠人们的精益求精之下,愣是用了一整天的功夫才做好。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老匠人才抹了一把汗,有些哆嗦,但眼睛却亮的出奇。



    这可是显灵的神灵塑像,他雕了一辈子的神佛塑像,还是第一次碰见。



    这要是不把看家本事都拿出来,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又熬了大半夜,把彩绘都细细的描了上去,一众匠人这才停。



    “道长,我们的活到这一步就算是完事了。”



    老匠人站在姜临面前,带着几分盼望的问道:“不知道长准备何时为这灵官爷的神像迎光入室?”



    所谓迎光入室,顾名思义,就是给神像开光后迎入神龛,不过那是整个流程的最后一步。



    “此神像是镇门法相,迎光但不入室,就放在此处,身前置一大香炉,以此为神龛就好。”



    姜临笑着道。



    灵官爷在天庭镇守的是通明殿,再往里,就是玉皇大天尊的凌霄殿。



    职责之重,可见一斑。



    而在姜临这道观里,灵官爷的神像做的也是这活计。



    只不过从守卫玉皇老爷,变成了守卫紫薇老爷。



    严格来,这是有些犯制的,但既然有帝君老爷法旨,姜临自然是百无禁忌。



    更何况,自家道观在姜临还在襁褓的时候,门口就有一幅灵官爷的画像。



    要犯制,早在师尊做住持,甚至更早的时候就犯了。



    如今姜临也不在乎这些。



    “好好好。”



    老匠人点点头,问道:“那,不知道长选的什么吉时?”



    姜临掐指算了算,道:“就今日,辰时,开法坛,迎灵官!”



    “还有一段时间,几位先睡一觉,等醒来,随贫道一块敬香就是。”



    “不必不必。”



    老匠人摇摇头,道:“我们商量好了,既然是头香,自然要虔诚,不知道长能否允许我们几个在一旁静坐?”



    “自然可以。”



    姜临痛快的点点头,道:“待贫道布置一番。”



    罢,看向身后的老龙王和敖润,轻声笑道:“不知贫道可否有幸,请二位观礼?”



    “道长的哪里话?”



    老龙王哈哈一笑,道:“便是道长不,老夫死皮赖脸也要和润儿留下来观礼。”



    “无量天尊。”



    姜临笑眯眯的点头,而后道:“那两位稍候,只待辰时。”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



    所谓辰时,就是早上的七点到九点。



    十二元辰属龙,天干为甲,乃甲辰之相,又谓之少阳。



    乃万物生发,暗合神灵眷顾万物生之意。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



    姜临也在灵官爷的神像之前,摆下了一方祭坛。



    摆好祭坛之后,姜临开始调制朱砂。



    要为神像开光,其中一步名为“点朱砂”。



    这朱砂也不是单纯的朱砂,要掺进别的东西。



    七分朱砂为主,另有高粱酒一分,暗和社稷之意。



    红墨一分,取神灵堂皇之兆。



    另有老桃树粉一分,这更有讲究。



    一般而言,以神灵职责不同,取不同处的桃树部分研磨做粉。



    若是天神,以桃树顶枝为佳。



    若为地神,如城隍,河伯,土地,亦或者人间大德神灵,如关二爷之类,以桃树主干为佳。



    若是阴神,则自然是以桃根为最佳。



    只不过,姜临这次用的有些特殊。



    一般道门用桃树,以雷击桃木为上选,再往上就只有雷击枣木了。



    可为神灵塑像开光,一般不会用雷击木,毕竟雷霆震荡,有惊扰神灵之嫌。



    但王灵官不一样,这位爷本身就是雷将,甚至是雷将之首的“太乙雷声应化尊”。



    所以,用雷击桃木,反而相得益彰。



    调制好了朱砂之后,姜临抬头看一眼天色。



    天光破晓,红日初升。



    辰时,到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