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邪不自知

A+A-

    姜临看着那身穿道袍,头上却顶着六个闪亮戒疤的修行者,一时间有些傻眼。



    三界不是没有佛道同修的法脉,佛道同修更不是什么邪道,也谈不上罪过。



    佛也好,道也罢,其中都有糟粕,也都有引人向善,秉持正道的正法。



    无论是道还是佛,都是通天的大道,都能够达到淬炼自身,乃至于普渡世人的目标。



    可问题也出在这里。



    正儿八经的佛道同修,必然要有一方作为主体,而后从另一方侧引旁征,作为辅助之用。



    就是因为二者都是通天大道,所以必然只能选其一而行。



    光姜临知道的,就有同时供奉药师佛与天医大神,也就是孙思邈先生的法统,但很显然,这是以药师佛为主导,以天医法为辅助,救民驱病的上善法脉。



    亦或者,同时供奉关圣帝君和韦陀护法,走的是斩妖镇邪,以证自身的路子,显然是以关圣帝君为主导,辅以韦陀降魔的忿怒金刚之相。



    谁能这样的法脉不是正统?走的不是正道?



    你可以开着佛门的车,走道门的路,也可以开着道门的车,走佛门的路,没有人会什么,只要持身正大,就是正门正法。



    即便是姜临自家的黑律法脉,也只是限制门下弟子,不可去了解佛门经典,但也并不限制门下弟子与真正有修持,有功德的高僧正常接触。



    可是,你不能把道佛的车打散然后重新组装,最后沿着道佛之间的马路牙子一路狂奔。



    这玩意多少有点抽象。



    而且,想要二者兼得,最常见的下场就是二者皆不得。



    可修行者却以为自己得了



    那得的是什么呢?



    姜临心里想着,看向那走出普陀观的修行者,酆都法眼睁开。



    漆黑鎏金光芒却并没有出现,而是隐没在眸子之中。



    登仙之后,姜临所修持的的一切法门都自然而然的有了进益。



    现在的酆都法眼,已经没有了什么外显的威势,而是将一切都收敛了起来。



    黑白分明的眸子,落在了那打扮怪异的修行者身上。



    下一刻,姜临皱了皱眉头。



    只见那修行者的道行显化在姜临的眼中,乃是道门清福炁与佛门金刚炁混杂,不仅没有同时得到二者的精髓,反而变成了污浊的灰白,简直一言难尽。



    一般来,佛道同修,一者为主,一者为辅,或道皮佛心,或佛皮道心,从未有这般诡异的共存。



    是的,姜临只能用诡异这个词来形容。



    眼看那修行者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姜临并没有跟上去的意思,依旧立足在那普陀观的不远处。



    看着那“普陀观”三个怎么都觉得不对劲的大字,姜临突然想到了这地界的名字。



    雷音国



    莫非真的是曾经在西行路上的那个雷音?



    看来自己不仅仅已经离开了周国地界,就连南赡部洲都已经离开



    不过,还需要再确定一下。



    姜临想了想,迈步朝着普陀观大门走去。



    ‘笃笃’



    到了门口,姜临很有礼貌的敲门。



    不多时,门户从里面被打开,走出来一位身穿道袍,严肃规整,一丝不苟,却偏生顶着一个闪亮大光头,戒疤清晰可见的道僧?



    一时间,姜临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一号奇葩。



    “福生无量菩萨。”



    那道僧见了姜临之后,先是一愣,而后双合十见礼,一开口,就让姜临再次难绷。



    啥玩意就福生无量菩萨?



    姜临强忍着心里吐槽的心思,还礼道:“福生无量天尊,这位道友,有礼。”



    “哈哈哈哈!”



    道僧见状,不由得哈哈大笑,道:“道长不是我雷音国人士吧?”



    着,不等姜临回答,便自问自答道:“想也不是,不然不会是这般模样。”



    姜临闻言,嘴角隐晦的抽了抽,道:“贫道确实非此地之人,乃是自赤县神州中土大周云游而来。”



    “哦?竟是中土人士,失敬失敬。”



    道僧听了,有些惊讶道:“自南赡部洲至我西牛贺洲,隔着茫茫大海,道长能一路云游而来,可见道行深厚,我等不及也。”



    “不过是撑着一口气罢了。”



    姜临闻言,神色一动,而后行礼道:“这不,到了此处,困乏无比,厚颜叩门,还请贵观容贫道挂单几日。”



    “当然可以,道长请进。”



    道森很痛快的侧身指引,请姜临走进了普陀观之中。



    路上,道僧给姜临解释着。



    道僧道:“我雷音国修行者,与中土迥异,并非单奉一家,而是道佛皆有,更有甚者,乃是俗门百艺,同供仙尊佛陀。”



    “对了,在下法号普成。”



    “贫道法号玄应。”



    姜临笑着点点头,也注意到了普成的自称,不由得挑了挑眉毛。



    “哦,我等雷音国修行者,因道佛皆修,故而互相之间以同道相称,自称却用在下,毕竟不管是自称贫道还是贫僧,都有些不贴切。”



    普成笑着道:“干脆,带上几分红尘气,毕竟到底,你我都是在这红尘之中打滚。”



    “的是。”



    姜临含笑点头,话间,已经来到了普陀观的正堂。



    这普陀观虽然占据着这个绿洲镇最繁华最中心的位置,但占地却不是很大。



    其内建筑,也正如普成所,乃是佛道混杂,有一种让姜临感觉到很别扭的既视感。



    单那正堂之前的大路两侧,一排是枣树桃树混杂,另一排只有一颗菩提树。



    看起来不仅仅不规整,而且也没有什么“道气儿”或“佛气儿”,反而在阳光照耀下,那阴影洒下,带着几分诡谲。



    普成却显然早已经习惯,或者在他的心里,这就是他修的“正道”体现。



    “道长,这就是我观的正堂,其内供奉三茂真君。”



    普成指着正堂对姜临道。



    “三茅真君?”



    姜临好像没听清一般反问。



    “不不不,是三茂真君。”



    普成笑着纠正了一句,而后抬推开了正堂的门户。



    姜临眯着眼睛看过去。



    只见那正堂之内,一侧是十二雷将,另一侧则是十八罗汉。



    在正中神龛之上,则是一尊丈高的塑像。



    这塑像竟是以通体黄金浇筑,而不是单单一层金箔。



    这简直



    豪奢。



    姜临不由得眨眨眼,真要起来,让他单用黄金给帝君老爷塑像,也不是做不到,但神灵不会喜欢。



    黄金虽贵,但正是因为太贵,所以对大多数神灵来,往往都嫌这玩意太过招摇。



    不过总有那么一部分“仙神”特立独行,眼前这位姜临未曾听闻过的所谓三茂真君,想来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这普陀观是怎么搞出这么多黄金的?



    姜临心里想着,目光上移,却眉头一皱。



    只见那所谓三茂真君货真价实的金身之上,却顶着一个木头脑袋。



    如果三只可以算是脑袋的话。



    



    没错,这三茂真君的肩膀上顶着的,并非是头,而是从脖颈之中,延伸出三个掌来。



    左右两侧的,位于前方,做阿弥陀根本印,而中间的却笔直抬起,做道指。



    整体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道佛合流的融洽,虽然事实上也确实不存在这种法。



    但这所谓三茂真君的塑像,却突兀到了极点,没有一点神像该有的慈悲或者威严,简直



    沦为邪道一般。



    “道长应该是没有听过三茂真君的吧?”



    “所谓三茂者,取自精气神三花皆茂盛开放之意。”



    一旁的普成笑着解释道:“此三者,乃是人之根本,是以,三茂真君并非是具体的某位大神,而是代指修者之精气神。”



    姜临闻言,面上神色不动,心里的荒诞越发的浓郁起来。



    道不道,佛不佛,没有一条路走对。



    精气神乃是人身根本,这一点确实没错,不管是儒释道,还是民间俗家百艺法脉,对这一点都是完全认可的。



    可问题是,从没有听过有谁家正经法脉,去拜精气神这个概念,甚至于还构想出了一尊神灵来作为具体体现。



    伱的精气神成了神,那你自己又是什么?



    精气神要抟炼,要孕养,要蓬勃生发,而不是被放置在神龛之上膜拜。



    “雷音国的寺观,都拜三茂真君?”



    姜临若有所思的看向普成,而后者却微微摇头,道:“我等法观,供奉的乃是三茂真君,而佛庙,供奉的是六合菩萨。”



    “六合者,自然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听着普成的解释,姜临微微点头。



    看得出来,这普陀观,或者雷音国的修行者们,想要在佛道之间选一条通天大道,这个野望很大,但做的显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而且



    姜临抬头看向那三茂真君塑像,臂之上传来一阵阵的灼热感,他感知到了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甚至让酆都九泉号令都自发的响应。



    且再摸一摸底细



    姜临心里想着,暂时压下了酆都九泉号令。



    “师父!”



    这时,一个童子走了过来,对普成道:“师父,供养驼队来了。”



    “哦?”



    普成点点头,对姜临歉意的道:“道长,在下有些事要去处理,请我的徒弟带道长去休息,如何?”



    姜临却不答,只是问道:“贵观只有阁下二人?”



    “倒也不是,只是其他的门人与住持都在修行,今日是我轮班。”



    普成笑着回答。



    “既然如此,贫道也去帮帮忙,总不能白白挂单。”



    罢,不等普成拒绝,姜临便朝着普陀观的门口走去。



    “实在是麻烦道长了。”



    普成有些不好意思的跟了上来,正门口已经被打开,隐约可见一个驼队。



    他笑道:“这是我们这里的规矩,凡是雷音国寺观的一应消耗,都是百姓们供养。”



    着,普成叹息一声,道:“起来,我们这地界也不太平。”



    “除了寺观修者之外,还有不少的妖人戕害百姓,也得亏有首阳庙和兰陀观的两位住持大人牵头,这才遏制了妖人,好歹让百姓们安康了些。”



    “也正是因此,雷音国的百姓对我等很是崇敬,供养已经成了惯例。”



    普成大致的给姜临介绍着。



    “原来如此。”



    姜临点点头,将“首阳庙”与“兰陀观”这两个词记在了心里。



    “正巧,有一位师兄的法器前些日子与妖人对拼时损坏了,也不知这次有没有合用的材料。”



    普成嘟囔着,来到了驼队首领的面前,值得一提的是,这驼队正是姜临先前在大漠中见过的那个。



    “见过仙人!仙人福寿无疆!”



    见了普成露面,在驼队首领的带领下,所有的驼队成员都跪拜在了地上。



    这让姜临皱了皱眉头。



    不仅仅是因为这首领的态度太过于恭敬,也因为这些百姓脸上的表情。



    谄媚之下,透出难以隐藏的害怕与惊慌,似乎生怕普成对他们做什么。



    总之,绝不是面对“恩人”该有的表现。



    “嗯。”



    普成笑着点点头,却没有去搀扶,反而是居高临下的问道:“这一次,除了日常所用,法材有几个?”



    法材?



    姜临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普陀观,目光径直落在了正堂之内的三茂真君塑像之上。



    “回禀仙人,一共有三个。”



    驼队首领心翼翼的着,而后见普成皱眉,连忙慌乱的从众人身后,拽出来三个孩。



    每一个,都是不足十岁的孩童。



    “仙人请看,这是我们最好的法材了,实在是没有多的啊!”



    驼队首领颤巍巍的着。



    “嗯”



    普成看向那三个眼神茫然,仿佛丢了魂的孩子,抬在其中一个的脸上掐了掐。



    “不错,确实勘用,这三张皮剥下来,正好给师兄修复法器所用。”



    普成满意的点点头,道:“便算你们这次过关了。”



    “这是法材?”



    这时,普成突然听到了那位玄应道长的声音,冰冷,淡漠。



    他有些纳闷的转身点头,道:“当然是法材,哦,道长有所不知,我们这里的修者,都是这般祭炼法器,当然,其他的也不会浪费,肉身做丹,魂魄做灵,各有用”



    姜临抬起头,打断了普成的话,眸子之中一片漆黑,面无表情的看向普成。



    “生人血炼,此乃邪道。”



    “道长这是什么意思?我等修行,皆是如此,不能与你们中土迥异,就打入邪道吧?”



    普成皱眉道:“道长有些题大做了。”



    他着,却突然发现,玄应道长的身后,弥漫出大片的,漆黑的魔气来。



    姜临没有再话。



    修行邪法,生人祭炼并不可怕,了不起一刀斩了。



    可怕的是,走邪道而不知,行邪法而不醒,甚至自以为所行乃是正道,以至于引为惯例。



    若是换了其他法脉的人在此,或许会下大功夫,去纠正这种惯例,不厌其烦的将这些修者引入真正的正道。



    但对于姜临来,邪就是邪,走错路是咎由自取!



    所以,处理方法只有一个!



    “封戾魈何在。”



    姜临声音淡漠无比,他已经不想再继续去摸这雷音国的古怪了,如果这地界的所有寺观修者都是这种,那么,都斩了就是!



    其他的,干道爷甚事!



    “封戾魈,请法主敕命。”



    伴随着低沉的吼声,封戾魈的身影出现在了姜临的身后。



    三翼展开,魔气弥漫。



    “此地修者,一个不留,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