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官制变革

A+A-

    未央宫,御书房内,女帝一脸清冷凝望着坐在侧首位的叶墨。



    生产后的女帝,依然是高冷贵气,甚至比之以前,更多了一丝沉稳。



    良久,姜梦璇才缓缓开口:“两日前,林飞从汴京送来战报,北伐大军已经攻克金国上京,



    上京城内完颜贵族几乎死伤殆尽,金国已是名存实亡,



    岳飞更是将被掳掠至北国的赵佶、赵桓父子,以及赵氏宗亲解救出囫囵,



    金国残存势力也支撑不了多久,今日朕找你过来,是想听听叶相意见,



    宋金两地并入我大楚国土后,如何在当地重立官署?”



    叶墨眉毛一挑,拱回道:“回禀陛下,自然是举荐贤良之才于各地就任,好安抚住民心。”



    “举荐贤良?”



    姜梦璇凤眉微蹙。



    “叶相,如今我大楚拥有直属国土包含了吴、宋、金三地,再以楚地举荐推行官署政策,确定他们的悲剧不会继续重演?



    何况打理这么大的一块疆域,以现有的举荐官僚制能顺利实施下去么?”



    叶墨点点头:“确实如陛下所言,传统举荐制已经无法适应眼下变化,那么敢问陛下又该如何推行新的官僚变革法案?”



    姜梦璇:“抛弃成见,士庶同朝。”



    叶墨眉头一皱:“陛下的意思,是要废除已经施行了数百年的举荐制?”



    姜梦璇优雅地端起玉盏,轻滑一下茶盖,吐出一口幽兰。



    “叶相以为呢?”



    “臣,不敢苟同。”



    姜梦璇端茶的微微一怔,凤目微阖。



    叶墨拱回道:“陛下,老臣并非迂腐之辈,举荐制弊端老臣比谁都明白,但眼下若是改制,士族子弟必将强烈反弹,



    陛下怕是不知道,自从陛下永久废除民间徭役,各地世家子弟都颇有微词。”



    “颇有微词?”



    姜梦璇一听,重重盖上茶盖,清冷的面容仿佛被覆上一层薄霜。



    “徭役废除与否,和他们有何干连?”



    叶墨低眸回道:“陛下何必明知故问呢,虽然徭役规定不可用于个人,但这条规矩自诞生之初就如同一张废纸,



    世家大族早已习惯对地方百姓压榨盘剥,如今解除徭役限令一出,



    他们再也不能明目张胆寻找免费劳力,这要没有半点微词是不可能的。”



    姜梦璇闻言,顿时笑了:“看来,是朕对这些世家太包容了,江南盐税案都没让他们看清局势?”



    叶墨:“废除徭役他们都颇有微词,陛下觉得要是连这入朝为官的特权都被剥夺,就不怕闹出更大的事来么?”



    姜梦璇:“叶相以为,朕真就拿他们没办法么?”



    “陛下英明睿智,自然是不惧这些世家施展段,但眼下大楚处于上升发展期,要是因为举荐官制废除引发不必要的混乱,实属不智之举。”



    “是么?那么叶相告诉我,什么时候才合适呢?”



    “再等数年,等我大楚工业完全成型后,再改也不迟。”



    姜梦璇陷入沉思当中,脑海里回忆起沈浪离开前跟自己的那番话。



    



    其实姜梦璇去年从南洋回来后,就已经和沈浪提起过官制变革问题。



    沈浪当时也让姜梦璇再等等,时没有成熟。



    但随着大楚国力愈发上升,姜梦璇是一刻都不想等。



    她甚至提出过,胆敢有人反对官制变革,大不了就杀他个人头滚滚。



    这要是刚登基之初的姜梦璇,是绝对没有这种杀伐果决的态度,只能韬光养晦,隐忍个几十年,或者忍到郁郁而终。



    可现在,这句话不是空谈。



    目前她握四十五万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只要一声令下,那些胆敢忤逆的叛党必然血流成河。



    可沈浪是坚决反对,世家存在自有他的优势存在,如果全杀了,最后只会损耗大楚国本。



    他的建议是徐徐图之,冒进过于极端,对大楚未来的规划发展极其不利。



    在沈浪准备动身太极国前,姜梦璇又提出了官制变革问题,打算用强硬态度逼迫叶墨就范。



    而沈浪给的建议是,先打好基础再摊牌,直接使用段不会起到任何效果。



    现在,姜梦璇被叶墨一句“再等等”彻底冷静下来。



    仔细一想,觉得的确不适合现在推行改制。



    就算不考虑滥杀世家造成的后果,即便叶墨和世家集体答应,那这官制变革依然只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数字。



    除了在史书上写一笔“大楚女帝璇,与宣盛元年变革官制,着士庶同朝”外,根本没有半点卵用。



    因为这其中有一个巨大的弊端,那就是根据礼部统计数字得出:大楚的平民阶层,有八成以上几乎不识字。



    这就是沈浪迟迟没有执行官员改制的原因,毕竟这种局面推行跟没推行基本没有任何区别,受利的依然只是世家,何必再去惹一身骚呢?



    想通这点后,姜梦璇又道:“叶相所言甚是,倒是朕思虑欠妥了,



    此事暂且作罢,另外有一件事,朕要和叶相商议一下,



    这两年我大楚财政宽裕,国事之强一日胜过一日,



    往后民间很多事物难免需要用到识字的地方,所以朕打算在民间设立识字学堂,



    免费招六到十二岁的孩童少年,无论男孩女孩都可以入学识字,



    毕竟,只有识字才能懂得王道教化,才能提高民间素养,叶相觉得如何?”



    叶墨起身回道:“陛下此举无异于仁君典范,百姓会铭记陛下此举的,只是如果开设识字班,



    免费招募孩童入学的话,所需费用不少,尤其是纸张书本刊印”



    姜梦璇:“这点叶相不必担心,朕先在京师设立几处试点,若是合适有效,未来再大力推广,



    朕要让大楚所有国民,不再过那种目不识丁的日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昂首挺胸。”



    叶墨:“老臣一定鼎力相助陛下,愿意出资四十万两白银,算是给陛下建造学堂费用。”



    姜梦璇笑着没有拒绝:“那就多谢叶相了,此事还请叶相多多帮衬。”



    “老臣遵旨!”



    开设扫盲学堂,本就是沈浪给姜梦璇规划的一部分。



    早期没有施行的原因就是楚国财政匮乏,没有多余的资源去搞这些民生教育。



    如今局势不同以往了,通过殖民和对外战争获得的财富,让王朝财政宽裕许多,可以有底气开设扫盲班。



    名义上是要提升百姓的精气神,实际是为日后官员变革改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