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武昭国3

A+A-

    “没错,还记得当年我的有关骑兵和步兵,两者之间的文明差异是什么?



    冷兵器时期两军交锋,步兵中除开少部分特种精锐,撇开其他因素,



    在平原野战中,综合而言对上骑兵基本是败多胜少,这是客观因素,



    骑兵高效的动率是步兵绝对达不到,步兵对阵骑兵也只有结阵固守不让骑兵破开阵型才能抵御对抗,



    可即便这样,却也只能确保步兵在与骑兵交战过程中不败而已,



    步兵想要大规模歼灭骑兵基本不可能达到的事,



    但步兵会随着技战术和装备的更新换代,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快转型,这是骑兵所不具备的特性,



    就比如现在的大楚上下,持步枪,装备火炮能持续远距离输出,



    完全可以压制骑兵的冲锋和袭扰,但骑兵的上限也就摆在那里,



    即便现在的索伦部骑兵装备了先进步枪,但他本质和步兵之间也就多了一个动性的优势,



    其余各方各面已经全面被步兵集群所碾压了,



    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是,骑兵训练周期和成本投入都十分巨大,



    一骑能抵二十兵,拼消耗根本拼不过步兵,



    更别提步兵文明在技战术成本大幅降低后,步兵的生产训练和招募条件都已经能实现流水化量产,



    我大楚目前的状况,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事,前线兵力不足情况下,



    可以在最短在一周时间内训练出数万懂得使用枪械的步兵投入战场,这是骑兵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当海量的步兵成建制投入战场后,骑兵生存空间自然会被无限压缩,



    这就是文明选择的最大差距,回武昭国,他的军事体系十分扭曲割裂,



    是典型的步兵文明国度,如果施行征兵制,



    那大量的人口足以让他在最短时间内集结起一支庞大到我大楚都要窒息的步兵集群,



    哪怕他们只是持冷兵器对抗,我楚国对上也会十分头疼,



    可偏偏他们却选择了以精英为核心的骑兵文明,以



    少量武者精锐和外藩部落投诚的骑兵为核心国防力量,



    又以大量地方官军为炮灰军团,这种倒反天罡的行为,



    是世所罕见的,也是武昭国一遇战事,战争规模无法持续扩大的本因,



    之前提的武昭几场战斗,正面战场九成都是精锐部队打先锋,



    而普通地方官军的作用却只是负责后勤和壮势的,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明明拥有几十万兵力的武昭大军,



    在姜国战场上,却往往会被数千人包围陷入死战的场面,



    据班定远从姜国使团处得来的那段战争记载,武昭国的武者部队悍勇无敌,



    往往百十人为一队就能对我几百人形成巨大压迫感,



    但武昭国的官军却是士气低迷,甚至连基础的军阵排布都不会,往往相隔数里他们就会不战而溃,



    而且一旦遭遇战事不利,武昭国的武者和骑兵会殊死抵抗,但那些地方官军则逃的漫山遍野都是,



    往往姜国一队人马突袭,就能很轻易冲散武昭国的成千上万的官军,



    他们不像是军队,反而像是一群没有经历过任何训练的流民,和那些武者大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好似两个极端的割裂,本就不该出现在同一战场之上。”



    听完沈浪的话,姜梦璇叹息一声:“终究还是武昭国的方向错了,只是这么多年过去,武昭国就没发现这个缺点么?”



    沈浪摇摇头:“其实,李弘怕是早已知晓武昭国的军事方针有巨大问题,但还是选择继续维持精兵策略,我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考量。”



    刚完,姜梦璇的玉足便不老实的揣进沈浪腹一顿摩挲。



    沈浪头皮一麻,立马握紧她的玉足不让她继续刁难自己。



    姜梦璇则娇嗔地看了他一眼,柔声道:“继续,我在听啊。”



    沈浪开始在姜梦璇足底来回摩挲,惹的她玉颊惹上一抹嫣红。



    “第一个,几百年的军制早已固化,想要变革定会遭遇各方刁难,李弘虽然是武昭国有史以来最具腕的帝王,



    但也不好同时得罪那么多权贵,尤其军制变革改用步兵为核心,定会触及旧部利益,李弘没有做好和整个军事集团抗争的心理准备。”



    姜梦璇脚底奇痒难耐,用力将玉足从沈浪魔爪中抽离,皓齿紧咬下唇,幽怨地看了沈浪一眼,继续道:



    “那朕怎么就成了呢?”



    “根本不一样,楚国国情和武昭国大相径庭,



    楚国的军制变革,是在尽量避免大规模损害世家的利益情形下进行的,



    而且南北两地的军队待遇普遍一致,变革只会让他们得到利益,



    所以军队一经变革,阻力自然就的多,



    外加军队变革也不会影响世家在经济上所获得的利益,



    反而也能从每次战争中获得更多利益,又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而武昭国早早使用科举制来废除世家举荐制,



    世家的权力尽数为皇家剥夺,对那些权贵阶层而言,变革与否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改变?



    失去世家有力支持的变革,李弘就要独自面对军队可能引起的哗变,这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场面,



    二者,精锐和官兵的待遇相差十倍之多,除开那些精锐部队,地方官兵的军饷自武昭开国至今为止,



    真正满饷的只有短短三年,其余年年拖欠,至今他们都没领到过一次满饷,



    时间一久,精锐和普通官兵之间的矛盾早已积怨已久,精锐对普通官兵拥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



    天生就觉得他们命贱,不配跟自己相提并论,



    试问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支持李弘进行军制变革,让自己的优越性荡然无存。”



    姜梦璇点点头,重新把脚放到沈浪膝盖上,并给了他一个“不要胡闹”的眼神。



    “第二个呢?”



    “第二个,成本巨大超出了李弘的预期。”



    姜梦璇满脸不可置信:“武昭国的财政收入可是十分可观的,朕也看过相关的报表,每年至少有两千万两黄金的收入啊。”



    沈浪摇摇头:“这里的成本不单是指给军队提升的待遇和装备费用,而是李弘所需承担的后果,



    武昭国是怎么建立的,李弘祖辈曾是明昭国的家将,本身也是外族人,趁着明昭国内乱起家反叛,



    又是踩着明昭国亿万百姓的鲜血坐上的皇位,他们得位本就有诸多争议,万一提升了地方官军的地位,



    严格操练成一支合格的军队后,他们会不会某天想起自己先辈所遭受的磨难奋起造反推翻自己?



    这也是李弘最感到害怕的一点,虽然已经过去几百年,很多仇怨都已经被世人逐渐遗忘,



    可谁又不能保证这份仇恨会在某一天被人翻开重提,然后让整个武昭国分崩离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