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竹编也能挣外汇?

A+A-

    李向阳的话让老支书等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原本满脸的愁容瞬间消失不见。



    老支书有些激动的道:



    “向阳,你有法子?”



    李向阳点头,紧跟着道:



    “咱们是没钱修路竖井,但别人有啊。”



    老支书闻言,略一思考,便开口道:



    “你是咱们去贷款?”



    道这里,老支书顿了顿,紧接着又继续道:



    “这倒也是个法子。”



    “只是公社的信用社也没有多少额度,咱们去贷款也贷不出多少钱来。”



    “这中间恐怕还是有不的缺口。”



    石匣村原本就是贫困村,全靠种点粮食过活。



    这靠天吃饭,总有老天爷不赏脸的时候,要是哪一年的收成不好。



    石匣村粮食不够,就只有去信用社贷款。



    所以老支书对这倒是颇为熟悉。



    钱能借,但是借了还是不够。



    李向阳听见这话确是微微一笑,摇头道:



    “不是贷款,是跟人合作。”



    “合作?”



    办公室里,老支书几人看向李向阳,眼神中都带着些许疑惑。



    李向阳接着解释道:



    “咱们之前不是跟军工厂就已经开始合作了吗?”



    “这次咱们村上单独开发煤矿的资金不够,完全也可以再跟军工厂合作。”



    之前合作收粮的时候,栾正平对石匣村也是十分照顾。



    所以现在老支书以及几名村干部对军工厂的观感都十分不错。



    尤其是刘宝福,他每天带着民兵去送蔬菜的时候。



    甭管带了多少人,军工厂食堂可是把午饭都给解决了的。



    这做的那叫一个大气。



    同样,李向阳能出这些话,也是基于对栾正平的了解。



    所以老支书都没多想,直接便答应道:



    “行,就按你的办。”



    “只是合作的事情,我们不上话。”



    “还得辛苦你跟栾书记商议商议。”



    对于李向阳来,就算老支书不。



    他也会把这件事给拦下来。



    “老支书,什么辛苦不辛苦的,你放心交给我就是了。”



    李向阳罢,顿了顿又接着道:



    “咱们现在还是先商讨一下合作的细节。”



    “我才好找栾书记谈这件事。”



    老支书点了点头。



    反正现在村里的干部都在场。



    商讨出细节来,也能尽快的跟军工厂方面谈。



    总共也没商量多久,也就大半个钟头的时间,就商议出了结果。



    其实这中间大多数时候还是李向阳在讲。



    老支书和其余的村干部都在听。



    这主要还是几人都没有经验,再加上又对李向阳十分信任。



    这就成了李向阳出一个想法,他们只点头同意就行了。



    这把李向阳也搞得有些无语。



    不过李向阳也没什么,老支书和别的村干部支持他,总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好吧。



    那样的话还怎么谈合作的事情。



    谈好煤矿的事情,李向阳也没有忘了在京城遇见霍连山的事。



    当时他可跟霍连山可好了的。



    李向阳便接着道:



    “老支书,还有一件事。”



    老支书听见这话,忍不住挑了挑眉。



    李向阳每次跟他谈事情,可从来没有过坏消息,全都是有利于石匣村的事。



    



    现在李向阳还有话要,难不成是还有什么好事?



    老支书连忙朝着李向阳问道:



    “向阳,有什么事你尽管就行了。”



    李向阳旋即道:



    “前些日子我去了趟京城,想必大家也都知道。”



    “在京城的时候我意外结识了一个来自香江的商人。”



    “他是通过倒腾一些工艺品到香江卖钱。”



    “我一想,咱们村里不是有许多好艺的老篾匠嘛,我就跟他谈了,他也同意收购咱们的竹编。”



    老支书听到这里,愣了愣神。



    “竹编?”



    “那玩意儿能值几个钱?”



    老支书倒不是没听明白李向阳的话,相反他十分明白李向阳口中的工艺品竹编是什么东西。



    那不就是用竹子编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出来嘛。



    这年头村里孩没有玩具,大人们空闲下来,有时候也会给自家孩用竹子编那么几个玩意儿。



    那样的玩意儿也能卖钱?



    而且听李向阳话中的意思,好像还不少。



    老支书是没想明白。



    李向阳却能理解。



    其实这也不是老支书愚笨。



    主要还是环境造就的,在前不久石匣村的村民都还是考虑着怎么填饱肚子。



    自然是理解不了这种心态的。



    但那些外国人不一样,他们占着工业革命早上许多年的优势。



    在全球掠夺了许多的财富。



    过得日子自然不是一般的舒坦。



    尤其是那些顶尖的资本。



    首要的问题,填饱肚子早就已经解决。



    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想要开始追求什么精神上的东西。



    李向阳笑了笑,也就回道:



    “具体多少钱,现在还没数。”



    “反正做的越精美,这价格自然也就越高。”



    “而且那个商人来自香江,最后的结算也是用外汇。”



    “外汇?!!”



    听到李向阳的话,众人都不由的瞪大了眼睛。



    这



    这也太夸张了吧?!!



    原本有着煤矿打前阵,老支书和几名村干部对竹编的事情也没太大的关注。



    反正在他们看来,李向阳牵线,他们只要照做就是了。



    但这用外汇结算着实是震惊到他们了。



    这年头能赚到外汇是什么概念?



    之前就有一个先例。



    一个村子靠着他们那特产的一种中药材,一年下来也就挣了几百的外汇。



    就这还在报纸上宣传了好几次。



    现在李向阳竹编也能创收外汇,自然是把几人给惊的够呛。



    老支书连忙站起身,道:



    “这件事交给我。”



    “我亲自安排人去做。”



    老支书做事李向阳自然放心。



    所以李向阳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现在两件事都已经商议完了。



    李向阳也离开了办公室。



    这会儿教室那边已经下课。



    村里的孩子们都在广场上玩耍。



    李向阳大致看了看,上学的孩子要比前段时间多上了好几个。



    这应该是合作收粮之后,村民们日子好过了许多,自然也就愿意让孩子们来上学了。



    要是等到后面煤矿开始正式开采,以及第一批合格的竹编生产出来。



    石匣村的收入再翻上好几番。



    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将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