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我那经济学稀烂的皇爷爷

A+A-

    唐太宗在前,都不想着比肩,只想着超越!



    好!好!好!



    有这份心思,做什么事情做不成?



    就是咱也没想着,能一下子把大明变成贞观盛世的那般规模!且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少年就该有这份意气!



    朱元璋躺在棺材里。



    听着蓝玉等人离去,听着常升去而复返,听着朱允熥那一番慷慨之言尽显少年意气。



    一时之间觉得自已都变年轻了一般。



    完全忘了自已现在,正直挺挺地躺棺材里



    唯一不同的时候,自已年轻时候可没有这孩子这么坐得住,人都贴脸上来了,还能这么稳!更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的道道和技术。



    不过这太监的对!



    大明立朝以来,咱也不是不想让大明变成那样的盛世,可是想做的事情太多国库里的钱又少



    但现在条件却不一样了,怎么不能想着超越唐太宗?



    也不知道允熥这孩子是怎么做到的,居然发明了批量制造琉璃的方法!



    想到这些。



    朱元璋心里一阵阵的舒坦。



    不过这种舒坦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有一盆冷水浇在了他的头上。



    “无限的财富?想屁吃。”



    只听得朱允熥那熟悉且温润的声音,没什么感情地吐槽了一句那个叫做“三宝”的太监。



    朱元璋不由眉头一蹙。



    想屁吃?



    那太监的话和他想的一样。



    这子骂太监想屁吃,岂不是也在骂他想屁吃?



    朱元璋不服气地咬了咬牙,暗道:这兔崽子在气死咱这方面,还真是从不让咱失望!



    “啊?不是吗?”



    “那些国公爷、侯爷们什么好东西没见过?看着陛下搬出来的一箱琉璃眼睛都在发光。”



    “陛下现在随就能造出品质如此之高的琉璃,用的东西却只需要一堆石头而已”



    “这不是无限的财富是什么?”



    外面传来太监马三宝无比疑惑的声音。



    这自然也是朱元璋心中的疑惑,朱元璋努力让自已的情绪平静下来,竖起耳朵听着。



    只听朱允熥淡淡开口道:“咱们先不提琉璃,咱们一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马三宝不明白这俩有啥联系。



    朱允熥挑了挑眉,慢悠悠地开口道:



    “洪武八年,我皇爷爷设宝钞提举司,立钞法,发行大明宝钞,一贯大明宝钞,可如同一千文铜钱一般,自由使用。”



    “我平日里不去外面走动,倒是你经常替我在外面走动,你倒是,到如今的洪武二十五年,一贯大明宝钞,能当多少铜钱用了?”



    被这群淮西武将一闹,朱允熥的困劲儿也过去了。



    这时候脑子一阵清明,甚至有点饿,转身在摆放牌位的桌案上,随挑了块点心丢嘴里,吃了起来。



    马三宝顺着朱允熥的话茬仰着头认真思索起来。



    “大明宝钞”



    “现在大概能当二百文到二百一十文左右的铜钱使用。”



    他每天早晨都按照朱允熥的要求去逛早市,偶尔给自家主子买些糕点、糖果,因此立刻就给出了答案。



    话出口之后。



    



    马三宝才瞪大了眼睛一阵哑然。



    “一千文两百文怎么差了这么多!?”



    大明宝钞的价值是慢慢往下在掉的,这个时代的人,又基本没什么经济学的概念,自然很难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最多也就是抱怨两句“大明宝钞一年不比一年好使了”之类的。



    而如今被朱允熥这么一提。



    马三宝才惊觉不对劲——洪武八年到洪武二十五年,拢共也就十七年的时间,大明宝钞居然缩水了这么多!



    与此同时。



    躺在棺材里竖着耳朵的朱元璋顿时心头一跳。



    十七年的时间。



    大明宝钞一千文铜钱变成了两百文



    朱元璋勤政,对国事抓得紧,对银子也抓得紧,户部的情况自然了然于胸,虽然之前没有关注过这一点,可他太知道,朱允熥提出来的这一点没有任何错。



    是啊为何变成了这样??不知不觉间,咱精心设计的大明宝钞就变得不值钱了。



    朱元璋把之前的不快抛诸脑后,一时之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总觉得自已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但细想又没什么太大的头绪,没办法完全想明白其中的缘由。



    顿了顿。



    外面的那兔崽子又开骂了。



    “大明宝钞本身没什么问题,但现在这玩意儿能贬值成这样,这得拜我那经济学稀烂的皇爷爷所赐。”



    “他穷啊,没钱。”



    “搞出来个大明宝钞,就以为自已发现了财富密码,印钱,疯狂印钱,却不知道钱这东西也是会贬值的。”



    “市面上的米面粮油拢共就这么点,大明宝钞多了,这些实打实的东西却不会多。一来二去,大明宝钞自然而然就不值钱了。”



    “我那皇爷爷也是天真,天上哪儿有掉馅饼的事情?”



    “老朱你是吧。”



    朱允熥不以为意地吐槽道,完还曲指敲了敲摆放着牌位的桌案,轻轻嗤笑了一声。



    此刻。



    朱元璋内心只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大逆不道的兔崽子!



    你他娘的骂谁呢!



    稀烂?穷?咱堂堂大明皇朝的开国皇帝,把咱得跟个叫花子似的!



    朱元璋当皇帝这么多年,被自家的孙儿翻来覆去、变着花样儿地骂哪儿受过这种委屈??



    当然,他心里骂归骂,可朱允熥把这件事情讲得十分简洁明了,朱元璋当然知道——这兔崽子的话,一个字不假!



    大明朝,缺钱。



    他只能多印宝钞,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才推行得下去。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已这个行为在十七年之内几乎把大明宝钞变成了废纸。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里也有些发堵——他是皇帝,他肩上的担子是整个大明皇朝,他也难啊!



    正当这时候。



    他又听到朱允熥敲着他放牌位的桌案,还朝自已发出了一声灵魂质问



    朱元璋顿时气得头皮都麻了。



    又叫“老朱”!



    一天天的,“老朱”是你这兔崽子能叫的!?



    大明缺钱咱也没办法!不印宝钞事情怎么做下去?你能耐你倒是给咱一个解决方案啊!



    朱元璋在心里暗暗骂道。



    可与此同时又暗暗有些期待,希望这主仆二人能聊到这所谓的“解决方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