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磨石磨木机、木活字!万事俱备!

A+A-

    “着印刷发行报纸!?”



    朱雪宁一惊,瞪大了一双眸子,满脸都是意外之色。



    朱允熥要求的第一报纸内容,她倒是已经捣鼓出来了没错,但她觉得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最大的问题在于。



    大量发行报纸,有没有足够且低价的纸,还有雕和印刷的难处,最后便是要让百姓去关注这东西。



    不过。



    朱雪宁也只是微微愣了一瞬。



    因为她很快想起来。



    之前朱允熥和她提出报纸的构想之时就曾过,她只需要负责报纸内容,纸张、印刷他都会解决



    莫非几天前卖的关子,现在要揭开来给我看了?



    可纸价、印刷效率问题能这么快就得到解决吗?



    朱雪宁表面虽然没什么。



    心中却是嘀咕起来。



    只见朱允熥点了点头道,不以为意地淡淡一笑:“皇姐便拭目以待吧。”



    罢。



    便转而看向面前领头的王应辛,问道:“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



    王应辛应声道:“陛下交代的事,不敢耽搁。根据陛下的指示,草民带领家中犬子认真钻研揣摩,已经在三日前,造出了磨石磨木,又经前日一整日的调试,成功磨制出廉价木浆并产出了第一批纸。”



    “此外,从旌德县运来的三万余木活字,经过清洗整理过后,已经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朱允熥心中一喜,道:“那二皇姐就随朕去看看吧。”



    朱雪宁有些懵逼,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



    心里却更嘀咕了。



    磨石磨木?廉价木浆?木活字?这都什么跟什么?



    不过她也知道朱允熥肯定不至于把她喊过来寻开心,这些她不甚明白的东西,肯定是各有作用的。



    朱雪宁揣着一脑子的疑惑,跟着朱允熥深入这处新设立的工业司之内,里面飘荡着一股浓厚的草木清香。



    不多时。



    她和朱允熥便被引入了一间工房。



    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两摞厚厚的纸,只是这纸不似宣纸一般雪白细腻,颜色呈灰色,看起来有些粗糙。



    朱雪宁忍不住蹙了蹙眉道:“这纸的品质不高。”



    或者不高都算是保守了,讲真话是,品质很低。



    吓得旁边的王应辛立刻就跪了下去:“宜伦长公主恕罪,草民这都是按照陛下的意思来的,这已经是经过调试后的最佳结果了。不过草民已经试过,这纸卖相虽不佳,但完全可以满足印刷文字的要求。”



    朱允熥不以为意地摆了摆道:“你不用慌,这个品质已经可以了,基本与朕的预期相符。”



    王应辛这才长舒了口气。



    朱允熥看向朱雪宁道:“皇姐是否忘了,朕要的是报纸,只是一份可以传阅消息给天下百姓的媒介,并非是要做成可以长久留存的书籍。”



    “既然最终的目的是每日一,那便是看了就可以丢的东西,反正第二日也会有新的,基于这种性质,用来承载文字的纸,何必要那么高的质量?”



    用来印刷报纸的纸。



    朱允熥并没有用上烧碱(氢氧化钠)这种化学方法去制备纸浆,而是给王应辛简要描述了一下现代的械制浆原理。



    通过磨石、链条传动装置、材料箱等组合在一起,省去诸多繁琐工序,直接将木料、草料磨成纸浆造纸。



    



    王祯本就在械设计制造方面有颇深的造诣。



    其后人王应辛也没让他失望。



    当然。



    这种方法磨出来的纸浆生产报纸,强度、白度、稳定性都较差,比之这个时代生产的宣纸质量还不如。



    但胜在成本低。



    做报纸是最合适的。



    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报纸,也是用的这种质地粗糙的暗灰色的纸,毕竟看了就可以丢的东西,造得精细实在没必要。



    当然,用这种报纸当英语卷子属于是反人类行为了。



    但朱允熥没这个需求。



    嗯,未来让欧美人拿这种报纸学中文才好。朱允熥在心里有点恶趣味地吐槽了一句。



    听到朱允熥的解释,朱雪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陛下所言的确有理,倒是臣一时考虑不周了。只是雕和印刷又如何处理才好?”朱雪宁忍不住问道。



    现在好像只剩下这个问题了。



    朱允熥笑了笑,看向旁边的王应辛道:“王应辛,此事你来给朕的皇姐解惑如何?就以三字经和千字文为例吧。”



    王应辛当即恭敬道:“自然愿意为陛下效劳。”



    罢。



    他朝外面招了招。



    几个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先是朝朱允熥和朱雪宁行了礼,随后便拘谨地走到了此间的另外一侧,各自分工,在一批摆放整齐的“木方块”之中寻找了起来。



    三字经一共一千一百四十五字。



    千字文一共一千字。



    相应需要的文字很快就被一个个找了出来,按照三字经和千字文的内容顺序整齐排列,形成了一块块印。



    接着便是刷墨,印字。



    几乎没耗费多少时间,便有三字经、千字文各十篇被印在了那些暗灰色、品质不佳的报纸上。



    “原来如此!还有这种操作!”朱雪宁脸上顿时露出恍然之色,一双眸子里满是惊奇。



    活字印刷!



    虽然宋朝就发明了活字印刷。



    但目前来主流的还是雕印刷,在这种信息不流通的年代,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活字印刷,即便有所耳闻,对活字印刷的印象也是觉得其有些鸡肋。



    “可以随意进行排,所以只要传媒司把内容敲定了下来,这边就可以按照内容快速排,安排印刷。”



    “此等技术放在报纸这种每天内容都不一样的东西上,简直再完美契合不过了!”



    朱雪宁几乎失声惊叹道,一双眸子都亮了。



    纸解决了,印刷解决了



    这听起来天方夜谭的“报纸”,居然真的能发行出去!



    想到这里。



    她忍不住用惊异的眼神看向朱允熥,略带端详。



    也是万万没想到,在短短几天的时间之内,自已这个弟弟居然搜罗了这么多匠人,还有这些木活字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