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弹簧!飞梭!工业革命萌芽!

A+A-

    “文章还能有什么文章在里面?”



    朱元璋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脑海里在思索着朱允熥的用意,像是抓住了什么,但一下子又并不完全想得通。



    毕竟这个年代还没有人意识到传媒对舆论的影响力。



    有些事情它可能就摆在那里。



    但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契,你就很难注意到它。



    譬如二十一世纪的流量,在流量真正能够变现之前,有几个人能意识到其价值有那么大?



    朱元璋此时也是这个状态。



    他觉得这份报纸很有趣,在应天府肯定也有很多人在津津乐道,但朱允熥这么大费周章地搞这种“娱乐性”的东西,他又觉得好像不太值得。



    “嘶不知为何,咱总感觉有点不太对劲。”



    这让朱元璋一时陷入了沉思。



    站在一旁的陆威听到朱元璋嘀嘀咕咕的声音,暗暗地撇了撇嘴,腹诽道:还能有什么文章?咱们这位新陛下不一向最喜欢玩儿的么?当初你还在乾清宫没“下葬”的时候,他就开始当着你的面玩儿起来了,还被朝堂上的言官给参了



    嗯还不止这些事儿呢,好像隔三差五就被参。



    不对劲,肯定不对劲啊,这才刚登基多久呢?就花大价钱玩儿这玩儿那。



    陆威深受蒋瓛的救命大恩。



    所以被安排来一路护送朱元璋去北平。



    虽朱元璋不拘节跟他称兄道弟,但他怎么都不可能把这次假死让位的细节跟一个下属去讲。



    对于陆威来。



    他就很不理解。



    明明就是个玩物丧志的孩子,陛下竟然能放心把大明皇朝交给他?也是离谱了。甚至一度猜测,朱元璋可能是被那群淮西勋贵给摆了一道。



    当然,他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自已有资格管的。



    所以最多也就是在心里暗暗腹诽,不敢表露什么。



    毕竟他从来没忘记。



    自已跟着的人,就算假死让位了,也是那个动辄好几万人头的洪武大帝。



    



    话分两头。



    应天府,乾清宫。



    “昨日报纸一开售,一万份居然没多久就卖光了。”



    “正经的内容有朝廷的时政要闻,不正经的内容有那些标题夸张的文章,还有引人入胜的话本子连载现在整个应天都等着传媒司出第二期的百姓传媒日报呢!”



    “不过许多人还是冲着你那些标题来的。”



    “虽然不正经,但的确有效呢!”



    “而且在其中加入咱们想要宣传出去的内容,效果也是潜移默化的,京中许多人都在议论,允熥你就是天命之人,这种法还在向外扩散。”



    即便是素来性子沉静的朱雪宁,此刻也有些眉飞色舞。



    她是把百姓传媒日报一负责起来的,如今看到这份报纸大成功,自然开心。



    同时,朱允熥这些天在应天府风评不佳,如今一张报纸发布出去,虽然一时不可能让口碑翻转,但情况属实好转了不少,这一点也同样令朱雪宁欣慰。



    朱允熥面上露出一抹淡笑,道:“这还只是开始。”



    舆论的力量、流量的价值会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后面随着这份报纸的知名度提升上去,发行数量、发行范围也可以逐步扩大,至于这个数量,就需要二皇姐根据前期销售情况以及民间的热度来判断了。”朱允熥提醒道。



    第一期的内容和风格相当于是他亲自操刀。



    



    以翰林院那群人的水准,一旦有了个开头,基本就不需要朱允熥再太过关心了,后面就只需要审审稿就行。



    “发行报纸的用意你和我讲过,我明白的,经过第一期的准备到发售,后面就交给二姐姐就是。”朱雪宁神色郑重地应声道。



    就在此时。



    外面看守的太监走了进来,恭敬地道:“启禀陛下,工部尚书秦大人求见。”



    朱允熥挑了挑眉,心头一跳:“秦逵让他进来。”



    他一共给秦逵交代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把弹簧整出来,做出飞梭,另外一件事情是建砖窑。



    飞梭事关织布效率。



    砖窑则事关耐火砖以及之后的大炼钢铁。



    两件事情都极其重要。



    “那臣就先行告退了。”大明素来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这个规矩对马皇后没用,对其他人却是铁律,朱雪宁自然懂这个分寸。



    朱雪宁离开的同时,秦逵也被引了进来。



    “如何?”朱允熥言简意赅地问道。



    而当他抬起眸子,看到秦逵里还端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匣子之时,心脏的跳动都不由微微加快了一些。



    砖炉显然不能装在盒子里。



    能被装在盒子里的,显然只有



    秦逵双举着盒子对朱允熥躬身一礼,道:“启禀陛下,根据陛下的指示,微臣召集工部所有铁匠集思广益,造出了此物,请陛下一观看是否合陛下心意。”



    朱允熥下眼睑微微一颤,道:“拿上来看看。”



    秦逵立刻踏前几步,将里的盒子恭敬地放在龙书案上,随后往后退了几步回到原来的位置。



    朱允熥暗暗深吸了一口气。



    打开了盒子。



    里面躺着几个螺旋状的金属零件——正是弹簧的样子。



    这些“弹簧”有粗有细,有的是泛着赤金色光泽的铜制质地,有的则是银白色光泽的铁制质地。



    朱允熥随拿起来捏了捏,上感受到弹力,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正合朕意!”



    他的目光里带着毫不掩饰的亮色。



    有了弹簧,就是有了飞梭织布,再加上王祯发明的水力纺纱,纺纱、织布的效率必定要大大提升上去!



    这不仅仅是工业革命的萌芽。



    更能让他抢在入冬之前,快速织出大量廉价可用的布匹。



    纺纱的原材料可以是更多更常见的麻、甚至实在不够了就用草木都行,反正只要有子,造的东西越多成本就越低。



    而朱允熥的目的。



    是让百姓在今年冬天能有一件负担得起的御寒衣物。



    对于那些衣不蔽体的人。



    即便纺纱织布的原材料材质再差,或许都能因此捡上一条命,过了这个冬。



    再加上山西那边已经开始开采的煤矿



    今年冬天百姓的存活率必定能有很大的提升。



    为了这个目标。



    朱允熥前期在子上亏钱进去也值得。



    毕竟生产力三要素第一点,就是劳动者和消费者,就是人!



    这也是朱允熥为什么这么着急搞纺纱和织布的原因。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