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东宫六傅

A+A-

    就算马匹失控冲过来,也要迈过这三道沙袋墙,就足以圣懿公主做出反应,不仅如此,她又下令家丁们在那里建了一座凉亭,考虑到日后炎热的时候。



    不过算算时间,圣懿公主觉得自己应该是赶不上夏季了,临产以前必定是要回公主府待产的,她顶多在这里住上三个月,看祝久儿为她张罗就有些过意不去。



    “你生完孩子以后公主府也只有你们两个主子,到时候难道不过来打发时间?”



    “久儿,你对我太好了。”圣懿公主忍不住揽住祝久儿的腰:“若有下辈子,咱们总得有一个投胎为男人,这样才能永远地在一起。”



    话音落下,身后响起萧天洛的声音:“殿下过分了哈,这样把我置于何地?”



    萧天洛过来紧盯着圣懿公主不那么老实的,啧啧称奇,这算是怎么回事,好在他今日来是带了新消息过来的:“你们不出侯府,知道外面发生何事?”



    “不是有你在,咱们想知道什么,有你就够了,宫里的事情本宫是知道的——皇后的病不药而愈,儿子成了太子,这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



    圣懿公主颇是嘲讽地道:“本宫实在不知道父皇是怎么想的,但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解释了,与其让母家羽翼丰满的老四上位,还不如让老二上呢。”



    不等夫妻俩答腔,她又道:“等着吧,贤妃岂能受这种憋屈,人家以为自己运筹帷幄。”



    这一波嘲讽拉得太满了,祝久儿笑而不语,贤妃为立得住这个贤字,不惜假装淡泊,这一装就是数年,成日礼佛茹素,却也错失了争宠。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大皇子不中用,自己的亲儿子有上位的会,却是功亏一篑。



    她也好奇现在的贤妃与安北侯府是何想法?



    安北侯府从前与宣武侯府有多亲近,后来的疏离就有多背刺,现在野心暴露,祖父对安北侯自然是失望至极,现在这结果,祖父淡然对之,并未意外。



    看着远处正在练功的萧佑等人,萧佑本人也是知道他的父亲立了太子,但这子半点影响也没有受到,一如从前,这般表现让老侯爷等人都赞不绝口。



    若是因为这件事情就萎靡不振,才对不起皇帝这般的为他筹谋。



    这子能在不知道皇帝心思的情况下稳如泰山,十三岁的孩子能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不怨得祖父等人对他赞不绝口。



    圣懿公主有这般优秀的兄弟却不得而知,但也被萧佑的身影吸引,自言自语道:“怪哉了,这么多子里,我怎么觉萧佑最顺眼呢?”



    那是血缘的羁绊,不过,祝久儿仍旧从公主的脸上瞧出一丝忧思,皇后得逞,最受打击的自然是贵妃与贤妃,但对圣懿公主来,也不是一件好事。



    对上祝久儿的眼神,圣懿公主反倒是笑了:“你可是在担心本宫?”



    “眼下只是立太子,二皇子要坐稳东宫之位没那么简单,群臣都张大了眼睛监督太子的一举一动,皇后眼下高兴得还太早,你莫要着急。”



    圣懿公主苦笑道:“眼下是不是只有指望本宫的驸马爷了?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那人远在千里之外,如何行事更不是她能控制的,她现在算是知道了,自己似乎是执棋之人,可当这棋局展开,走的每一步却都不在她的控制之中,这才是最难受的地方。



    萧天洛是心中有数的,现在却不是摊牌的时候,皇帝不发话,他哪敢让公主知道实情。



    皇后不治而愈,整个人精神涣发,不过儿子虽然成了太子,但她并没有如期拿回宫务。



    她在试探皇帝想法的时候,皇帝却太后与皇贵太妃打理得极妥贴,皇后身体总是不适,省得再因宫务耽误凤体,让她安心调养身体。



    而二皇子因为成为太子的原因,虽册封之事还要等段时间,此事之外,皇帝更是因为立了东宫,而效仿前朝为东宫设立了东宫六傅。



    哪怕皇帝自己当太子的时候也只有三傅,到了二皇子这,突然就从三傅到了六傅。



    高相声称这是陛下对太子期待甚高,所以铁了心要好生培养,但对刚晋升为太子的二皇子来,压力巨大。



    东宫六傅,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其中以太子太师为尊,太子太师教导的是如何治理国家,这也是身为储君最重要的环节,由高相亲自担任太子太师一职,对太子进行教导。



    太傅则是管理太子的言行举止,尤其是道德层面的监管。



    而太子太保则是负责太子的饮食起居。



    太子少师、少傅、太子少保则是给太子太师及太子太傅打下,形同副。



    皇帝如此上心,群臣们纷纷赞不绝口,皇后母子按理没有什么不满意的,皇帝甚至为了太子改了祖制,这是何等地另眼相待,可是,皇后气恼的是她中意的人选没有一个入东宫。



    能进东宫听全是皇帝的亲信,以高相为首,内阁大学士们为辅,连宫女太监都经过高相等人的精心挑选,她这个皇后半分都不能染指,更别提安插自己信任的人了。



    东宫六傅轮不到她做主,没有掌宫权的她连一众下人也无从安排!



    但瑕不掩瑜,这些都比不过二皇子顺顺当当地坐上了东宫之位,喜气迎面而来,皇后内心的郁结之气散了不少,只是她一时间高兴过头,又险些出了昏招。



    皇后想让太子出面召回自己犯了过错被贬官外放的舅舅,未曾想这太子也只是个名头,现在一举一动都要经过东宫六傅,高相得知后只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就让太子铁了心不理会。



    如今是皇后的母家重要,还是太子稳固东宫之位重要,请太子自行定夺。



    哪来的自行定夺,若是他听从母后的话,必定招来高相不满,父皇不喜,文武百官指责。



    到时候何需要御史台出面,百官们的口水就能将他淹没。



    皇后被儿子拒绝后也没有太恼怒,但随后得知此事的皇帝却将她训斥一番,让皇后在喜气洋洋的一刻感受到了挫败,从此以后,二皇子不再是从前那个唯母命是从的皇子了。



    作为太子,即是未来的皇帝,九五至尊,岂能再听从一妇人的话,哪怕她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