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孙匡接掌东吴,唐剑马踏彭泽

A+A-

    死人自然是不会回答问题的。



    东吴这边也是一样。



    谢灵毓在孙权灵前哭成了泪人,问哪个杀的取走了孙权首级,让她夫君死都不得全尸。



    可是,如今就连孙权都挂了,江东四美克夫一事就像是彻底坐实了一样!



    民间都在传,大乔克死了孙策,乔克死了周瑜。



    徐灵姬克死了孙翊,如今谢灵毓又克死了孙权。



    听孙权在临战之前曾经找人算过,要想避祸,就得将夫人赶回老家居住,否则必有大祸。



    结果孙权因为合肥之战,忙不过来做这件事,所以现在孙权果然被克死了。



    这件事又传到吴国太耳朵里,她本来就悲痛欲绝,又比较迷信,听到人们都这么,便将罪责怪罪到谢灵毓身上。



    大乔过去劝她,结果连大乔都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她们是灾星,还要让她给孙权陪葬。



    谢灵毓听了很害怕,哭了半夜,然后当晚上就收拾包袱逃回会稽老家去了。



    大乔也赶紧跑回到乔国老的府中居住。



    经过吴国太这么一闹,孙权的棺椁都已经发臭了。



    鲁肃只得向孙匡建议,用黄金铸造一个孙权的头像,拼在身上,先将孙权下葬。



    等以后找到了孙权的首级,再行合葬。



    孙匡从其言,以黄金铸孙权首,葬了孙权。



    随后孙匡又召集江东文武,商议发兵报仇一事。



    结果还没商议出个所以然来,就得知唐剑麾下大将傅婴,率兵马两万,已经袭取始新。



    并且傅婴帐下有许多将,像是女散花一样散了出来,各带五百到一千兵马不等,各攻一座城。



    并且这些家伙打起仗来妙计百出,防不胜防。



    所以一日之内被傅婴连破九城!同时山越各部也起大军四万响应,杀奔潘阳、临川而来!



    大有要一举扫平江东的势头!



    孙匡听后大怒!



    孙家的儿子,除了孙权之外,几乎都很容易就暴怒!



    劝都劝不住那种。



    再加上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如今刚刚接江东,唐剑的麾下大将就来攻打,这让他暴脾气顿时就上来了!



    于是他一拍桌子,脸上充满愤怒,道:“这个唐贼,孤还没去找他报仇,他反而先派兵来攻孤,真是岂有此理!”



    “真当我孙家儿郎都死绝了不成?要取孤的江东,得先问问孤中的宝剑答不答应!”



    随后,他拔剑而起,喝道:



    “诸位将军,谁愿领兵随孤一同出剿傅婴,挫一挫唐贼锐气?”



    鲁肃和张昭等人见到孙匡这个表现之后,顿时都暗暗摇头。



    心这娃怕不是当主公的料吧?



    勇气倒是有了,但是没有半点脑子。



    上来就要带兵去出战,可孙权竭泽而渔,凑出来的十万大军有五万被他断送在了去合肥的路上。



    还有五万,在陆逊里,正在皖城一带和魏延僵持。



    现在柴桑以及各地城中,治安、守备军士全部加起来也不到八千人。



    就是因为孙权抽调的太厉害,所以这才导致各城守备空虚,出现一就被人连下九城的情况。



    基本上,现在潘阳湖以东的城池,都已经被傅婴散出来的兵马占据,就是有几个城,也已经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了。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让陆逊回兵,以长江作为防线,挡住唐剑、魏延的大军。



    再分出一军,派能征善战的将领去挡住傅婴席卷而来的攻势!



    孙匡仗剑在,左右环顾,但是却无人响应。



    于是他怒道:



    “莫非诸位皆怕那傅婴,不敢随孤出剿?”



    鲁肃见气氛一度陷入尴尬,于是站起身来道:



    “将军,眼下各地兵员紧缺,都被吴侯调去了合肥庐江一带,如今就连柴桑,也不过两千守军而已,再无征讨之力。”



    “为今之计,只能派人通知陆逊,让他将前线兵马撤回,先退傅婴之兵。”



    孙匡听后不满的道:“难道非要等陆逊回来吗?区区一个傅婴,孤只带三千人马亦能击败,何必劳师动众?”



    众人听他这么一,顿时一阵无语。



    这子可能从以孙策为榜样,时间长了就真把自己当成孙策了。



    就连所需要的人马都一模一样,只要三千。



    主打的就是一个自信!



    张昭也出列劝道:“将军,贼军势大,不可贸然出击,况且贼军分两路而来,将军又该去迎击哪一路呢?”



    “以老臣之见,不如固守城池,再设法征调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兵马粮草前来支援,方为上策。”



    张昭这么一,众人也都跟着附议。



    最后孙匡见拗不过众人,很不高兴,但是也没有办法,只得让众人散了。



    次日。



    孙匡接任江东之主和傅婴攻打豫章两个消息同时传到皖城。



    陆逊这两又和魏延、法正激战数次,但是都没能讨到便宜。



    如今得知东吴危在旦夕,也就不在皖城纠结了,随即下令全军渡江返回东吴。



    但是法正也早已看穿他的动向,哪里容得他退走。



    法正趁夜与魏延各领一军出来劫营,但是却误中陆逊的空营之计。



    法正率军冲入陆逊大营,却不见半个人影,法正知道是中计了,连忙下令后退,这时四面八方都是东吴兵马杀来,法正引军死战。



    由于装备上的优势和讲武堂的学习,法正和他带领的一支军马即便在被困的时候,也保持了极高的战斗意志。



    并且冷静指挥,竟然与东吴数倍于己的东吴军马杀的难解难分。



    随后是魏延又带一军从后杀来,与吴军激战半夜,一直杀到明,魏延率骑兵左冲右突,阵斩三千余,吴军大败,陆逊急忙收兵,退出皖城一线。



    



    魏延仗着自己骑兵比陆逊多,发动骑兵的速度优势,各种袭扰、穿插战术层出不穷,配合法正咬住陆逊不放。



    陆逊的兵马虽然超过魏延法正两倍,但是兵员素质、装备质量、还有战斗意志都明显弱于对方。



    双方持续在皖城一带激战焦着,也是各种用计,双方大战数日,互有胜负。



    唐剑搞定了孙权,可以是完成了一个曹操和刘备都无法完成的壮举。



    这个消息要是透露出去,那么无疑将会引起巨大的震动。



    而自己现在并没有全据江东,如果消息传遍下,那么曹操和刘备必然会采取行动,来占据江东的地盘。



    所以唐剑认为现在并不是松懈的时候,反而是要更加迅捷的夺取江东全境,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做到江东易主!



    但是现在他要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



    首先,董袭下有七千兵马,拒绝投降唐剑,并且还派人往江东积极联系,想确认孙权的死是不是真的。



    陆逊在皖城一带与魏延、法正二人率领的两万兵马作战,法正、魏延虽然擅长奇袭,但是陆逊谨慎多谋,人数上也处于绝对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顶多能打成一个拉锯战,双方谁都不可能打出一个让对方彻底失败的决定性战果。



    而唐剑却不能等,他需要速取江东。



    所以在舒城等到庞德赶来汇合之后,他立即召集众将,做出了部署。



    首先,他让邓艾引四千人,押送庞德在濡须坞俘虏的一万多名敌军士兵、还有降降鲜于丹等,借道乌江,送往广陵、丹阳,交给陈登安置。



    要知道,在这个总人口只有千把万的时代,孙权穷兵黩武,才凑齐十万军马。



    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加剧,人口恐怕还会下降。



    唐剑夺取江东以后,也需要更多的军马来扩充实力,守住自己打下来的地盘。



    他现在已经和当初只有一个郡的时候不一样了。



    那时候就算有更多的兵,他也养不起。



    可现在不一样,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霸主,所以这些兵员是不能随便放弃的。



    就算养不起,也要千方百计的养着。



    但是也不能把这么多人全部集中在一个地区。



    好歹一万多人呢,万一要乱起来,对于一个郡来是相当要命的。



    所以唐剑才让邓艾分别将这些人送往广陵、丹阳等地。



    让各郡分化吸收,一家分一些,然后提高待遇,开始操练。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人转化成为自己的战力。



    如今各地兵员也是紧缺,相信陈登会很乐意看到这些俘虏。



    这可是一万多人,广陵、丹阳、吴郡,会稽四个郡一家分去三千人,都还富余。



    如此一来,四个郡的守备就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充实。



    甘宁的副将并未成功招揽到董袭,唐剑也不打算将精力放在他这边。



    董袭固然值得招揽,但是如果对方不同意的话,唐剑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兵力都用在这里空耗时间。



    随后,唐剑直接放弃了舒城、舒县两个占领的城池,同时也放弃了濡须坞一带。



    然后命庞德、陆况各引一万人马在前,自己率领三十多名讲武堂学员在后,自铜陵一带渡江,意图从背后包夹陆逊,最终与魏延、傅婴两部兵马,在彭泽会师。



    自从朱然的水军大营被唐剑阴掉以后,这孙吴的水军就没有了什么足够的威慑力。



    并且唐剑的水军也并不弱。



    所以他现在随便在什么地方过江都可以。



    但是过江之后,他还是安排了自己麾下的学员,分兵开始在各个江断的渡口驻守,扫荡以前孙权时期留下的驻军,巩固江防。



    战船靠岸。



    无数军马从船上下来,排着长队往西边进发。



    前方已经传来消息,前方将士已经攻下了池县,向前包夹陆逊在江东的补给线。



    陆逊得知以后,不得不将兵马全部撤往寻阳,然后意图返回柴桑。



    唐剑再令皖城的法正、魏延二人迅速向西攻击前进,两支大军隔着长江,一支在江南,一支在江北,江中还有唐剑的水军大船,数支兵马同时齐头并进,杀奔柴桑而来!



    而傅婴率领的部队也已经打到了潘阳,并成功的夺取城池。



    五日后,各路兵马在彭泽会师,法正、魏延也率军渡过了长江,与唐剑合兵一处。



    现在,唐剑麾下有魏延一部两万人马,自己麾下两万,傅婴麾下两万,共六万人。



    跟出兵的时候基本持平。



    当然打仗总会有损失,但是却也能在战场上得到补充。



    六万大军陈兵彭泽、潘阳一带,潘阳湖上停满了战船,一眼望不到边。



    临时搭建的营帐之内,唐剑端坐在正当郑麾下文臣武将济济一堂。



    一名学员正在向唐剑做陈述报告:



    “启禀主公,我水军先头部队已经和孙吴水军交锋数次,击毁对方舰船十一艘,杀敌四百五十人,俘获敌军一百三十人。我方损失舰船六艘,士兵阵亡一百二十人。”



    “陆逊已将兵力布置在潘阳湖一线,鲁肃、张昭等人奉吴国太之命,尊孙匡为新的江东之主,目前孙匡已经亲率五千人马屯于九江口,准备与我军在潘阳湖上一决雌雄。”



    众人听后,不免各自交头接耳起来。



    这一场对决,早在沙盘之上,就已经被推演过无数次。



    所有的学员都不陌生。



    只不过,现在的情况和当初预想的略有不同。



    当初的战略假想敌是孙权,而如今却换成了孙匡。



    唐剑对于孙匡这个人并不熟悉,即便是在记载中,也只有寥寥数语。



    基本上是个毫无存在感的透明人。



    如今这样的一个人突然成了江东之主,唐剑也不知道他的弱点,就不知道要怎么对付他。



    于是,唐剑就问在座的众壤:



    “诸位可知这孙匡这个人能力如何?”



    虞翻站起身道:“回主公,孙匡其人,有其兄孙策的暴烈性格,却没有孙策的人格魅力。”



    “有其父孙坚的勇烈果敢,却没有孙坚那样的能力和段。”



    “再加上年纪尚轻,被外放到郡县历练,其才能并不足以统御江东之众以御主公,只不过孙权的儿子尚,孙权死后,江东群龙无首,这才被吴国太召回,继任吴侯之位,属于是临阵换将,他本人并无多大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