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利益要捆绑,张昭荐甘宁

A+A-

    对于唐剑的这些骚操作,陈登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他知道这个人脑子里总是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可以很好的解决眼下的困难。



    就是不知道将来,治国理政时,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才能?



    陈登表示非常期待。



    随后,陈登又问唐剑道:“那,请问主公,今年粮税的税收的起征额度,是要定为朝廷的标准?还是郡中自行设定?”



    唐剑摇了摇头,道:“自从桓灵二帝以来,门阀兼并土地,百姓税收沉重,所以才导致了黄巾之乱。”



    “咱们不能重蹈覆辙,并且今年税收收的也比较仓促,百姓没有准备,若收的数目太多,恐怕激起怨言。”



    “要看百姓一年的产值多少,然后按照比例收取。”



    “至于份额,就按照汉初的二十税一吧。”



    “如果有多交的,就按照我的评定先进纳税光荣户,开办学堂,请个先生,让他们的孩童免费入学半年。”



    唐剑这一番操作,又给陈登解决了一个难题。



    但是,作为一个老牌士族门阀的代表,他并不能同意唐剑的做法。



    知识。



    历来都是门阀世家用来垄断人才的段,有了知识,就有了话语权。



    而唐剑先门阀兼并土地导致了黄巾之乱,现在却要用这种廉价的段,为了一个税收,就将知识传授给平民。



    这就让门阀出身的陈登心里有点不高兴了。



    他原本也不太同意讲武堂的创办。



    因为讲武堂的创办,就已经对他们门阀世家人才举荐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但是后来唐剑也优先录取世家子弟,其次再录取民间和军中的优秀人才,这才让四郡门阀出身的幕僚们闭上了嘴。



    可是现在,这个人为了税收,就要将知识免费传授给那些平民。



    这对于陈登这些门阀名士来,纯粹是一种侮辱!



    如果贱民们都学了知识,那么岂不是和我们这些门阀没有分别了?



    所以,陈登便第一时间就对唐剑的做法提出了反对。



    “主公,这样做,是否有些不妥?”



    陈登道:“要知道,下人才,必有家传。有了家传,出仕之后上能报国,下振家声。”



    “下世家皆以此为传家之道,而世家百年积累,传承家学何其不易?如今主公却只通过纳税便让平民孩童过去入学资格,此番做法,势必招来下士族的反对。”



    “如今江东未平,主公大业未定,不可以此做法,以绝下士人之望也。”



    “此中利害,还请主公三思。”



    陈登得很严重。



    一上来就是唐剑这种做法,是绝了下士人之望。



    也就是你这么干,那简直就是把士族阶层都得罪光了!



    弄些泥腿子出来和世家的百年积累竞争,并且只要纳税就能获得和世家孩童一样的起跑线。



    这哪里是绝下士人之望,简直是与下士人阶层为敌呀!



    谁也不想自己家族百年传承,好不容易累积下来的底蕴,被一群泥腿子用几袋谷子就追上。



    那样的话,百年的传承,岂不是就成了笑话?



    这些,陈登没有一一明,但是唐剑却很明白。



    自从他被诸葛孔明p走之后,他就知道了,士族才是这个时代最坚固、最强大的阶层。



    他们可以招兵买马,打掉那个连朝廷都束无策的大贤良师张角,也可以支持诸侯,成就一方霸业。



    可以下的兴亡,都在士族集团的运作之郑



    他们要下乱就乱,要下合就合。



    就算强如曹操,都不敢正面拿士族开刀。



    而唐剑的这一刀,还真就开在了士族的大动脉上!



    毕竟文化垄断,是士族的专利。



    他们垄断了文化知识,那么他们的后辈子孙,就一直可以做官。



    如果有人将知识通过这种廉价的传授给了平民,那么无疑将会对士族的垄断造成致命的冲击。



    到时候,不准自己又是另一个张角,被下诸侯群起而攻之。



    唐剑自认现在还没有那种以一人之力而抗下的实力。



    就算自己一统下,成了那个最尊贵的存在,要去动士族集团的蛋糕,恐怕还都不太可能。



    更别是现在,一个的、连江东都还没有拿下来的诸侯了。



    所以唐剑今的这个策略,并不是要直接向士族开战,而是要换一个方法,把士族阶层分批次的,绑定到自己的战船上来。



    否则,他不光会被下士族群起而攻之,同时也会失去陈登、陈矫、甚至法正、刘巴这些人。



    于是唐剑笑了笑,继续对陈登输出他的另外一个观点:



    “元龙勿忧,我这只是一个基础的想法。”



    “况且,我所的入学,授学,只是教给百姓的孩童一些简单的算术、识字等基础课程,让他们有能够看懂政策,能够有自己算漳能力,并不会对下士族造成什么损害。”



    “再者,如果这些孩子中间出了资聪颖,出类拔萃者,世家不是也可以将他们吸纳进自己家族中,壮大家声么?”



    唐剑的思维,总是远远超出陈登的预料。



    你们不同意我将税收和平民的孩童入学资格绑定,无非是害怕受到冲击罢了。



    下熙熙,皆为利来。



    那么如果我拿出一部分红利,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转移到我的麾下来呢?



    唐剑一面看着陈登脸上的神色变化,一面继续道:



    “我会每年让人统计,如果这些孩童里面,出了什么人才,我选完以后,可以让元龙先挑。”



    “如此一来,若干年后,试问下还有谁能超过你们陈家?”



    陈登怔住!



    他万万没想到,这位主公,这么快就转换了一个思维方式,不以自身对抗士族。



    而是通过部分让利,然后以士族去对抗士族!



    也就是只要加入了他的麾下,那么这些士族就会直接获得部分挑选人才的权利。



    这可比自己培养人才要快的多,也省事的多。



    一个兴旺家族的成型,通常都需要几代饶努力,出现一些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够保持住进取的势头,成为一方豪族。



    而唐剑这个挑选法,直接可以让一个新兴家族快速崛起到最强模式。



    并且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人才,为家族注入新鲜的活力!



    当然前提是,你得投在这位主公的麾下!



    只要不傻,任何人都能够想到,这是一个能够让家族快速晋级成为超级大族的方式!



    唐剑看着陈登。



    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我干的事情你不答应,那么我就把你也拉进来。



    咱们分赃。



    那么你肯定就会答应,对不对?



    而且,唐剑这个模式一出来,就完成了一个基础筛选。



    在百姓里面选择优秀人才补充进自己麾下。



    陈登可以预见,其他的世家也会被唐剑收买,然后获得挑选人才的资格。



    这种时候,就是先挑的人占大便宜,后面挑的人就相对吃亏了。



    所以,谁先答应,谁就能占住有利地位!



    陈登是个聪明人,所以他想到这里时,就已经惊愕了!



    看来自己还是太看了自家主公。



    这位爷,不光有开疆拓土之功,攻城掠地之能。



    还有超乎想象的经商才能。



    就连这对于社会阶层的经营掌控,也是不在话下。



    这样的一个人,可以是集古今文治武功于大成!



    除了稍微有些好色,喜欢狂搜寡妇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缺点!



    这样的人,是绝对能够开创大业的!



    唐剑一席话,就让陈登从世家门阀的阵营中转换了身份,转而真正绑定到唐剑的这艘战船之上。



    往后,那可真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于是陈登便当场拱,道:



    “主公妙计,登佩服万分。”



    “那今年的粮税,刨去种子和耕牛的租金,就按二十税一收取,属下这就让人在每个乡都开办一所学堂,纳粮多者,可送孩童入学学习。”



    唐剑又加了一条:“军中立功者,也可以让孩童入学,并且学费全免。”



    陈登都快麻了!



    这个货的脑子似乎是无限发散的,只要有一个突破点,他就会抓住这个点,然后发展成一个面。



    明明是纳税的事,现在却已经被他弄成了一个利益链。



    并且所有人都会欲罢不能!



    陈登心中再度暗暗震惊!



    如果这样一个鬼才,登上了那个至尊之位,那么会不会重现秦皇汉武一般的绝世功绩呢?



    陈登对这个很在意,他也在这一刻起,准备以这个为目标,全力辅佐这位年轻的主公,成就那君临下的霸业!



    唐剑和陈登只在路上就已经把这件事情谈妥,随后来到帐中之后,陈登做了一些简要的记录。



    随即又和陈矫会面,互相核实了粮草、军队的具体情况。



    回想起当初,唐剑只有少许兵马,客居于广陵,数次被孙权所逼,不得不做出反击。



    到了现在,可以主动出击,并且成功的干掉了孙权。



    陈登不免觉得恍若隔世,如同做梦一般!



    唐剑随后设宴为陈登接风,第二日,傅彤和马岱二人引大船一百余艘,艨艟、快船两百多艘,以一艘铸铁战舰作为先锋,横冲直撞,自长江而来,从湖口上杀入潘阳湖。



    唐剑这边也出兵响应,两方夹击,陆逊水军损失惨重,退入水寨不敢再战。



    随后傅彤和马岱又借着战舰之利,冲击陆逊的水寨。



    陆逊不得已,只得烧毁水寨以抵挡傅彤他们的猛烈进攻。



    双方激战两日之后,最终陆逊不敌,被唐剑围困在九江。



    孙匡得知陆逊被围,便要起兵来救。



    大厅上,孙匡身穿紫袍,在位上端坐。



    询问众将谁愿领兵出战。



    下方文武群臣排排站,虽然孙家已经势微,但是经过三世的统治,仍然有不少忠臣。



    老将黄盖、丁奉、韩当等都表示愿意领兵去救陆逊。



    鲁肃站出来道:



    “如今唐剑麾下大将陆况、庞德二人引大军已经逼近柴桑下寨,另有唐剑麾下讲武堂将数十人,每人引五百到千余人马,四处攻击县城,游击我军。”



    “而陆况又切断了柴桑通往九江的道路,要救陆逊,必须先击败陆况。”



    “可我军中并没有能够和陆况相抗衡的将领。”



    鲁肃到这里,黄盖等人也是互相看了一眼,心里发虚。



    想当年,他们十二个人,都拿不下陆况。



    如今他们已经垂垂老矣,而陆况正值壮年。



    如果在战场上遇到,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老将们的勇气却依然值得敬佩。



    只见黄盖老脸涨红,上前拍了拍胸脯道:



    “老夫愿领一军,舍命冲出,去救陆逊,如果不成,甘领死罪!”



    黄盖这话一出,堂上众人哗然!



    诚然,黄盖确实勇气可嘉,但是他的武力还有用兵,都不是陆况的对。



    这样出去,除了白白送死,没有任何益处。



    可是如今江东的大将多半都死在了江北,能够出战的,也只有他们这些老将了。



    就在这时,一直一言不发的张昭终于转了出来,向孙匡建议道:



    “我推荐一人,定可击败陆况,救回陆逊。”



    孙匡听后大喜,连忙问:“子布快讲,谁人能胜陆况?”



    张昭慢条斯理道:“若要胜陆况,非甘宁不可。”



    甘宁?



    孙匡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有些不高兴起来!



    “子布谬矣,甘宁与唐建明有旧,我押他在狱中,准备择日问罪正法,焉能使一罪犯带兵?”



    张昭道:



    “将军不如押住甘宁家,使甘宁率一军去救援陆逊。”



    “有了他的家在里,甘宁不敢不尽力尔!”



    一旁阚泽却道:“不可!甘宁性烈,若用其家为人质,只恐他深恨东吴也。”



    张昭道:“如今除了甘宁,还有谁能去救援陆逊?”



    众人面面相觑不能答,阚泽却主张去荆州向关羽求救,让关羽发兵来解江东之急。



    孙匡听后觉得可行,便问道:“谁人愿往荆州求取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