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东窗事发

A+A-

    “锦娘,这是送给你的。”吴买莱跑进后厨,将一个盒子塞进王氏的里就跑了。



    王氏一脸的尴尬,其他人则是捂嘴偷笑。



    胡氏一脸的无奈,她上次就跟吴买莱清楚了,让他不要纠缠王氏,想不到,那傻子反而像是下定某种决心一般,每天变着花样送这送那的。



    他还真诚所至金石为开,总有一天会感动王氏的心。



    王氏自始至终没有给过他回应,甚至两人都没有过几句话,但这子每天风雨无阻的跑过来。



    进来之后,先是东张西望,看看有没有王氏,要是看到王氏的话,脸色瞬间变得通红,他也不话,就这么低着头。



    王氏一走开,他又忍不住抬头寻找那道身影。



    王氏有时会回头怒瞪他,觉得这人好烦,他又害羞的低下头。



    之后点了份鱼粉,慢条斯理的吃着。



    吃完之后,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送到王氏的里,撒腿就跑。



    刚开始王氏一脸的懵,追出去,想把礼物还给他,只是他跑得太快,连个影子都看不到。



    第二天,王氏看到他过来,忙把昨天的礼物还给他,他死活都不收回,又拿出一个盒子,结结巴巴的道:“这,是,送,给你的。”



    昨天的没有还回去,今天的又来了。



    王氏火了,还没有开口骂人,吴买莱已经跑了。



    之后的几天,吴买莱学聪明了,不敢吃鱼粉了,放下盒子就走。



    他挑选的礼物也是用了心思,什么耳环、镯,再到后来孩子的衣服,应有尽有。



    王氏再怎么不开窍,也知道了吴买莱的心思。



    吴买莱给她的印象就是很斯文的一个伙子,待人接物很有礼物,很有素养的一个人。



    只是,两人并没有深刻的交流过,仅限于点餐的时候一两句客套话。



    她就想不明白,那伙子喜欢她什么。



    如此过了一个月,吴买莱还是每天雷打不动的过来,送出的礼物都是变着花样,没有一件是重复的。



    胡氏终于忍不住跟王氏坦白:“锦娘,买莱是我远房亲戚,他喜欢你已经很久了,我也劝过他,你没有再嫁人的打算,可这傻子就是一根筋,非你不娶”



    王氏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他的名字,忍不住笑出声,买来,有这么取名字的吗,他的父母是有多敷衍了事。



    躺着中枪的吴买莱的父母,这跟我们没有关系,全都是他奶奶的错,当年孩子身子弱,奶奶找了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取这个名字好养活,果不其然,取了这个名字之后,孩子再也没有生过病。



    是买莱不是买来,算了,他们也懒得解释了,买来就买来吧。



    王氏叹了一口气:”胡婶,你也知道我的情况,我是不打算嫁人的,就这么守着宝过,你帮我劝他死了这份心思吧。”



    胡氏能怎么办,只能去转告了。



    其实她也希望这两人能走到一起,买莱那孩子脾气很好,家里条件也不错,不用担心的日子。



    然而,还没有等她去找吴买莱,吴买莱的母亲亲自上门了。



    “欢迎光临,客官想吃点什么?”李大彪热情的迎客。



    来的是位大娘,上提了很多东西,身材有点发福,她大声问道:“谁是王锦娘?麻烦把她叫出来。”



    李大彪心里一咯噔,这是来闹事的?



    他立刻板起了脸:“这位客官,如果你是来吃粉的,我们无比欢迎,要是你来闹事,抱歉,大门在你后面,好走不送。”



    大娘瞬间哭笑不得,这伙子敢情把她当成闹事者了,她乐呵呵一笑:“伙子,我是吴买莱的娘,我是来看看我未来儿媳的。”



    “什么?你是吴买莱的母亲?”



    李大彪有点为难了,他知道吴买莱,也知道吴买莱喜欢王氏,这是公开的秘密。



    但,这位大娘要看未来儿媳,这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呢,话得太早了。



    李大彪:“大娘,这不太好吧?”



    大娘明显是个急性子:“有什么好不好,你不叫她出来,我自己去找她。”



    王氏正好端着一碗鱼粉出来,大娘立刻问道:“她就是王锦娘吧?”



    王氏吓了一跳,中的碗差点掉在地上,里面的汤泼了出来烫到她的,背都被烫红了。



    大娘赶紧出声道:“别怕,别怕,我不会吃了你。”



    待王氏将粉给客人放好,李大彪走了过去,声的道:“嫂子,这是吴买莱的母亲,她是专门来找你的。”



    王氏皱眉,一脸的疑惑:“她找我干嘛?”



    “不清楚,只是来看未来儿媳。”



    大娘没等她走过来,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走了过去,她自来熟的拉着王氏的:“锦娘,我是买莱的娘亲,今天突然登门拜访,真的很抱歉。”



    王氏着急道:“大娘,别误会,我和吴买莱真的什么都没有,我甚至连话都没有跟他过几句,我们之间是清白的。。。。”



    一到吴买莱,大娘十分的嫌弃:“我知道我都知道,你们两个是清白的,不然我今天就不会上门。唉,那傻子就是榆木脑袋,都这么久了,还不能抱得美人归。”



    王氏:“”



    大娘继续道:“那傻子喜欢你,却又不敢开口,我这个当娘的都看不下去了,像他这样子,都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抱孙子。



    特意过来帮他探探口风,你对他印象如何,给个实话,要是你不喜欢他,我就让他死了这份心。



    要是喜欢他,我马上请媒婆上门,三书六礼一样不少。



    还有,你不用担心婆媳关系,我这个人很好相处的,只要你们成亲,我立刻搬回乡下,不打扰你们,也绝对不给你们添乱。



    生了孩子,我出钱给你们请奶娘,但是逢年过节的,必须回来看看我这个老婆子,不然我会难过的。”



    王氏听得一愣一愣的,谁能来告诉她,这是什么情况?



    要是李凌云在这里,肯定会竖起大拇指,大娘,你的思想太前卫了,楷模呀。



    大娘不管王氏有没有把她的话听进去,她一脸心疼的看着王氏的:“孩子,你这是吃了多少苦呀,放心,以后娘来疼你。”



    这速度也太快了吧,这就开始自称娘了。



    王氏上的伤痕是以前在李中勇家干活时留一下的,时间太久,已经留下疤痕。



    李大彪几个看得瞠目结舌,王氏则是羞红了脸,这大娘太热情了,她招架不住。



    幸亏胡氏出来解围,不然大娘非得让王氏当场应下不可。



    临走之前,大娘将刚才提的大包包一并塞到王氏的里。



    里面有一布,也有已经做好的衣服,有孩的,也有大人的,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但都是有两份,且都是一份大人一份孩的,可见大娘真的用了心。



    大娘是个急性子,得不到王氏的回复,当天傍晚就风风火火的去了岩风村,找的是李凌云。



    



    她之所以知道的这么多,全亏胡氏这个内鬼,可以是把王氏从里到外全都卖了。



    其实胡氏之所以这么多,就是想让他们知难而退,王氏都了不想嫁人,知道她和离了,还带着个孩子,正常人的反应肯定是这女人不能娶,之后就会不了了之,什么情深意重,都是骗人的。



    但吴买莱母子俩,不,应该他们一家子就不是一般人,他们就是认准了王氏这个人,管她有没有孩子。



    至于年龄的差距,不是有句话吗,女大三,抱金砖,这不是正好吗。



    此时的岩风村炊烟袅袅,王氏等人也从县城回来了,此时正在厨房做饭。



    大门被敲响,是宝开的门。



    宝歪着头问道:“爷爷奶奶,你们找谁?”



    宝是个乖孩子,看到年纪大的,一般都称呼为爷爷奶奶,年轻的就是哥哥姐姐,再年长的就是叔叔阿姨。



    谁知,这一声爷爷奶奶可把俩老家伙的心都融化了。



    来人正是吴买莱的父母吴金良和姚氏。



    姚氏笑得像狼外婆一样:“你就是宝吧?”



    宝一脸的警惕:“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姚氏:“我不但知道你叫宝,还知道你今年6岁了,你娘亲打算开春就送你去县城读书,你的姑姑是李凌云,是她教你习字。还知道宝很棒,现在已经开始学雕刻了。”



    宝第一反应就是这人是人贩子,不然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他脸色苍白,转身直接跑去找李凌云,并大声喊道:“姑姑,姑姑,外面有两个坏人,想把我拐走。”



    姚氏和吴金良:“”



    。。。



    “娘子,这钱你拿着。”刚刚值夜回来的杨六将5文钱交给他的妻子,妻子一愣:“还没到发工钱的日子,你怎么有钱呢?”



    “是我预支的工钱。”



    “相公,这是这个月的第几次预支了?爹的药还能撑一段时间,就不要总是预支了,我还是喜欢一次性领工钱,那才踏实,而且还能存起来。“



    “好!”



    “你睡一会吧,值了一个晚上的夜,也困了。”



    “不困,先帮你干点活,晚点再睡。”



    “不用,我一个人能忙得过来。”



    “无妨,我晚点睡也没关系,你一个人操持这个家不容易。”



    夜已深,到处静悄悄的,冬天的夜里,连只蚊虫都没有,更不用鸟叫声。



    石丰村的荒地上,却突然传来一阵布谷鸟的叫声,紧接着,值夜的房间亮起了灯火,之后,圈舍的大门被打开。



    “这是三十文钱。”



    “今天要拉多少?”



    “老样子,咱们做事还是要谨慎点。怎么,跟我混,没有亏待你吧?”



    “是是是。”



    “那母猪什么时候下崽?”



    “应该就这几天了。”



    “你盯紧一点,要是晚上的话,咱们就出,白天就算了。”



    “行。”



    三天过后,还是同一时间,那盏荒地上的灯又亮了。



    “快快快,那头母猪要生了。”



    他们没有等待多久,母猪生了,一共生了头猪。



    他们将早已准备好的笼子拿了出来,将六头猪全部抱了进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杨木森就迫不急待的赶了过来,人还没进来,声音就传了过来:“六,母猪生了没?”



    他昨天晚上就来了,只是那时候的母猪还没有发作,且杨六一再催促他回去,这里有他就行了,再三保证一定会照顾好它们。



    杨六一夜未睡依然精神抖擞,他高兴的大声道:“生了,生了五头猪。”



    杨木森大喜:“真的生了?还生了这么多!”



    “是的,你快来看。”



    猪圈里,母猪正在给五头猪喂奶。



    为了保暖,杨六特意在地板上垫了厚厚的稻草。



    这几头猪可把杨木森稀罕的不得了,这可是荒地上的第一件喜事,他迫不急待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凌云。



    平常是铁柱来送猪食的,恰巧今天来的是李凌云。



    李凌云喜出望外:“这么快就生了?”



    她还以为还要过几天呢。



    两人去了猪圈,猪圈被打扫得很干净。



    杨木森怕母猪受冷,还将家里不要的烂棉被拿了过来垫在地上。



    猪仔浑身乳白色,身体软软的,稍微带点毛毛,身子很,大概有十厘米左右,此时正挤在母猪的身下喝奶。



    这是李凌云第一次看到猪仔,不由得惊呼:“好可爱。”



    杨木森嘿嘿一笑:“确实很可爱。”



    李凌云交待他一定要搞好母猪的伙食,而且不能吃生食。



    人要坐月子,咱养的猪也要坐月子。



    而且煮过的猪食,猪也爱吃,容易长膘。



    杨木森将马车的食村卸到库房里,犹豫再三,还是问了一句:“李姑娘,最近买的食材是不是不够称?”



    李凌云:“不可能的,每一样我都有复称。”



    杨木森:“那就奇怪,最近的食材好像消耗的特别快。”



    以往,同样是喂三餐,但现在,晚上那一餐就明显少了。



    晚上那一餐,多一点,少一点也没有关系,只有不是真的饿着它们,就不会嗷嗷大叫,就是十分饱和九分饱的差别。。



    这句话如同警钟敲在李凌云的头上,这是出问题了,具体出在哪个环节,还得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