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班师回朝

A+A-

    拉泽想开口话,但嘴巴被踩在泥土里,连呼吸都困难,更不用讲话。



    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一生下来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时受过这种窝囊气。



    上一个这么对他的人就是李凌云,只不过,当时有死士在身边,他只是受了伤,并没有遭到这种耻辱的击杀。



    上官景、李凌云,你们两个我都记住了,等我翻身之日,就是你们死亡之时。



    上官景根本没有给他开口的会,拉泽、萧翔川,包括他们的下,他都不会放过,凡是欺负过云儿的人,都给我洗干净脖子等着。



    远在大燕的萧翔川突然打了个喷嚏,怎么突然觉得凉飕飕的,好像被什么冰冷的动物盯上一样,可是他看了一下四周,却什么都没发现。



    认为自己可能是因为长途跋涉,身体疲惫才会产生幻觉。



    但他的一个心腹却不这么认为,他曾经提醒过萧翔川,当初就不应该去北狄,不应该去找李凌云的麻烦。



    江湖不管朝廷的事,朝廷也不管江湖的事,井水不犯河水。



    前任阁主萧天擎已经打破了这一规矩,但他已经死了,也就当作没有发生过。



    萧翔川这一趟北狄之行,就是犯了大忌,总有一天,上官景慧找上门来。



    萧翔川冷冷一笑:“在他找上门之前,我先把他给灭了。”



    心腹摇摇头,对付的可是几十万西北军,一个擎天阁拿什么来抵抗。



    等到拉泽可以话的时候,他却已经不出话来了,身上没有一处完整的地方。



    牙齿被打掉了几颗,胳膊被砍断了一个,不知是被野狗吃了还是被秃鹰叼走了,左腿被乱刀砍掉了一截,被战马踩踏,早已惨不忍睹。



    他昏死之前,只能用含恨的目光看着上官景。



    上官景在乎吗?



    当然不会。



    此时的皇宫里,早就乱成一团。



    他们自顾不暇,谁还会想到还有一个二皇子在西北军的上。



    宫里的人能逃的早就逃了,逃不了的,只希望西北军能放他们一马。



    北狄皇帝慢点绝望的坐在龙椅上,没有人能体会他一刻的悲凉。



    他已经没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一杯鹤顶红结束了他的性命。



    一个时代就此落幕。



    皇室里有几位适龄的公主,北狄皇室想以和亲的方式议和。



    他们不想死,愿意俯首称臣,签订和平条约,年年上供。



    他们愿意重新扶持一个皇帝,一个只听命于大燕皇帝的傀儡皇帝。



    上官景冷冷的道:“我过,不接受和亲,也不接受投降。”



    众人一脸的绝望:“你打算怎样?”



    上官景:“北狄亡。”



    霎那间,皇宫里人人痛哭流涕。



    所有的皇子皇孙无一活口,宫门外的血早已成河。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何必为自己添堵。



    况且,北狄是好战分子,只要留着种子,他们就会生根发芽。



    宫女和太监提着水冲洗了一遍又一遍都未能洗干净。



    有人,每到夜幕降临,宫门口就会看到无数的黑影晃动,惨叫连连。



    至于其他人,上官景并没有杀他们,而是向他们自行离开。



    北狄的辉煌与壮丽,终于走到了尽头,今天,所有人亲眼见证这个国家的彻底灭亡。



    无数人哭成了泪人,恨自己国家无能,更恨自己国家为什么要挑衅大燕,自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不好吗。



    上官景的名字永远刻在部分北狄人的骨子里,告诉他们的祖先后代,就是这个人让他们的国家灭亡,于是传了一代又一代。



    自此,北狄成为了历史,再也没有重新出现过。



    在大燕的统治下开启新的篇章。



    留下部分队伍驻守在北狄,等待朝廷派官员前来接,其他人则随着上官景离开。



    经过短暂的休整,上官景并没有班师回朝,而是转道去了大齐。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首先发难的是户部和兵部。



    继续打仗,意味着要准备更多的粮草辎重以及各种兵器。



    户部尚书指着西北的方向骂了整整一个晚上:“上官景,就你能是吧,你进把北狄拿下了,你还想怎样?难不成你还想把大齐给灭了?你们是很能打仗,可以有没有想过粮草供应,为了你们放心的打仗,全国各地征收粮食,百姓们已经怨声四起,你真是要把我们逼上绝路吗”



    兵部尚书骂得更脏:“好你个上官景,你他娘的逞什么能,打完仗就赶紧回来,别自己找罪受”



    而龙椅上的皇帝却暗喜,如果真的能够把大齐拿下,大燕图又扩大,



    而此时已经是岁末年关。



    在大齐的边境,迎来了除夕之夜。



    整个军营热闹非凡。



    因为是战争时期,大家不能喝酒,只能大口吃肉。



    虽有遗憾,但必须遵守。



    不然,个个都喝得醉醺醺的,敌人半夜摸上来,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被一刀一个脑袋的收割。



    除了岗哨的士兵们,其他人以队为单位,围坐在篝火旁,谈的皆是一路走来的战绩。



    李凌云和上官景也坐在篝火旁,跟他们坐在一起的都是像施瑞晨这样的将领。



    这些将领和李凌云混熟了,什么话都敢,什么话都敢问。



    比如:“李公子,大将军真的会做饭吗?”



    比如:“李公子,大将军真的把衣服洗破了吗?”



    越问,上官景的脸色越黑,不用怀疑,这些都是施瑞晨出去的。



    感受到上官景的死亡凝视,施瑞晨嘿嘿一笑:“不是我的,但是他们瞎猜的。”



    在将士们的面前,当然要维护自己男人的面子,私底下两个人怎样相处都无所谓。



    李凌云笑着:“你们的大将军不但是个能带兵的好将军,也是个好男人、好女婿,在我们岩风村,他就是榜样,不管什么累活重活都是他做,而且还很有生意头脑”



    有大夫好奇地问道:“李公子,你的医术如此了得,令尊是杏林院的吗?”



    李凌云摇摇头:“不,家父是做棺材生意的。”



    上官景深情的看着侃侃而谈的李凌云,眼中全是笑意。



    这边相谈盛欢,不时有人哈哈大笑,引来了不少将士的注意,



    “咱们今天就来一个拉歌比赛,赢了,这一头羊就是他们的,大家觉得如何?”



    



    “恭喜你发财,恭喜你精彩”



    “好一朵迎春花,人人都爱它”



    李凌云不知道的是,在上官景平定北狄的这段时间,遭受的暗杀已经数不胜数。



    有来自北狄皇室派出的,也有大齐派出的。



    北狄曾经与大齐合谋,派出大军抢了大燕四座城池,而如今,北狄已经灭亡,大齐怎能安心,所以派出的杀不比北狄少。



    其他国家的也有,只是来做做样子,刺探情报而已。



    天地一片昏暗,鲜血浸泡大地,喊杀声震耳欲聋。



    这是一支强大的部队,这是一支曾经以少胜多的伟大部队,他们创造了历史,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杀!”震天的怒吼声淹没了所有的声音,兵器铿锵,排山倒海的人拥了上来,和这群视死如归的战士绞杀在一处。



    狼烟起,战刀砍,飞溅的血肉和肢体漫天飞舞。



    战马凄厉哀鸣,慌乱的人群互相践踏,残忍至极。



    天色越来越黑,夜幕完全笼罩下来,四面八方都是喊杀声。



    西北军兵锋正锐,大军一路朝大齐开进,如同一支无法抵挡的利剑,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便直插大齐中部,大齐大部分的地区都尽数落入西北军中。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齐各大城池相继失陷,西北军军心大振,锐不可当,



    面对大齐的节节败退,大齐皇帝力不从心起来,大病一场,卧榻不起,朝中的大臣多抱有消极的态度,整个大齐朝堂一片死气沉沉。



    直到大齐的第二重城洛城被攻破,大齐皇帝大慌,朝堂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最终大齐皇帝终于顶不住西北军铁骑即将攻入的压力,给西北军递了降书,准备进行和谈。



    趁你病要你命,大齐的邻国也开始趁打劫。



    上官景的意思十分坚定,那就是大齐并入大燕的图,从此以后再无大齐。



    和北狄一样,大燕派出官员进驻大齐。



    大齐当然不同意,上官景指着后面几十万大军道:“那就继续打。”



    大齐的武将表示哪怕是死也要抗战到底。



    文官则表示,只要活着就有复仇的希望。



    意见不同意,整个朝堂吵得不可开交。



    但,上官景没有再给他们选择的会,大军直接冲进皇宫。



    自此,大齐和北狄一样,成为了历史。



    六月初,上官景带着部分西北军浩浩荡荡的班师回朝。



    西北军总共有几十万人,不可能全部带回去。



    要是全带回去的话,皇帝还以为你造反,不吓死才怪。



    况且禁卫军和五城兵马指挥司加起来才多少人,战斗力根本就不能与沙场下来的西北军相比。



    上官景只带了万将士凯旋而归,而真正能入宫的只有不到200人。



    晨阳初升,万丈光芒照耀着京城。



    天刚还没破晓,城门便已大开,红毯从宫门口一直铺到城门口,只为迎将士凯旋而归。



    大街上百姓如潮,五城兵马指挥司执腰刀列两旁,那场面实在是壮观。



    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都在谈论着,想不到有生之年竟然看到大燕的国土又扩张了。



    大家翘首期盼,只为看到那些神奇的少年郎。



    这一等,就是半天时间。



    午后的阳光很毒辣,姑娘们的脸晒得红彤彤的,不时有人拿出水粉补妆。



    却没有一个人想离开。



    不知谁喊了一声:“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霎那间,所有的目光紧盯着城门口。



    为首之人端坐神驹之上,银白铠甲,头戴头盔,按佩剑,英姿飒爽,气概干云,一身青色铠甲更显得他身材挺拔,俊朗不羁。



    那人的旁边,没有猛将相随,只有一个身穿便衣的少年郎。



    整齐列阵,刀枪林立,铁甲流彩,天边白云舒卷,轻风拂面。



    众人看着这壮观的场面,只觉得血管里的血液顿时沸腾了起来。



    西北军,这是西北军回来了。



    戍守国门的战神们,得胜归来。



    



    这是一支强大的部队,这是一支曾经以少胜多的伟大部队,他们创造了历史,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杀!”震天的怒吼声淹没了所有的声音,兵器铿锵,排山倒海的人拥了上来,和这群视死如归的战士绞杀在一处。



    狼烟起,战刀砍,飞溅的血肉和肢体漫天飞舞。



    战马凄厉哀鸣,慌乱的人群互相践踏,残忍至极。



    天色越来越黑,夜幕完全笼罩下来,四面八方都是喊杀声。



    西北军兵锋正锐,大军一路朝大齐开进,如同一支无法抵挡的利剑,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便直插大齐中部,大齐大部分的地区都尽数落入西北军中。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齐各大城池相继失陷,西北军军心大振,锐不可当,



    面对大齐的节节败退,大齐皇帝力不从心起来,大病一场,卧榻不起,朝中的大臣多抱有消极的态度,整个大齐朝堂一片死气沉沉。



    直到大齐的第二重城洛城被攻破,大齐皇帝大慌,朝堂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最终大齐皇帝终于顶不住西北军铁骑即将攻入的压力,给西北军递了降书,准备进行和谈。



    趁你病要你命,大齐的邻国也开始趁打劫。



    上官景的意思十分坚定,那就是大齐并入大燕的图,从此以后再无大齐。



    和北狄一样,大燕派出官员进驻大齐。



    大齐当然不同意,上官景指着后面几十万大军道:“那就继续打。”



    大齐的武将表示哪怕是死也要抗战到底。



    文官则表示,只要活着就有复仇的希望。



    意见不同意,整个朝堂吵得不可开交。



    但,上官景没有再给他们选择的会,大军直接冲进皇宫。



    自此,大齐和北狄一样,成为了历史。



    六月初,上官景带着部分西北军浩浩荡荡的班师回朝。



    西北军总共有几十万人,不可能全部带回去。



    要是全带回去的话,皇帝还以为你造反,不吓死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