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恩威并施下的朝堂大清洗!

A+A-

    “陛下,现如今太子殿下的兵马已经完全接管了长安城,我们的兵符在长安怕是已经形同虚设了。”



    尉迟敬德眉头紧紧地皱成一团,他刻意压低声音,声音中却仍难掩紧张。



    李世民微微点头,神色如古井无波般沉稳。



    “无妨,只是长安暂时不受控制罢了,出了长安朕还是皇帝。且看看承乾这孩子到底想做些什么。”



    他目光望向远方,像是要穿透那层层宫墙。



    深邃的眼眸中思绪翻涌,若有所思地道:“这子这些年能够不动声色地发展出如此规模的兵马。”



    “还不知从何处弄来那么多精铁,藏得可真够深啊。”



    话语中既有对李承乾段的惊讶,又有几分欣慰。



    “朕的儿子竟有如此能耐,观音婢要是能看到这一幕就好了。”



    他喃喃自语,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温情与思念。



    



    不出半天的时间,李承乾已然实际控制了整个长安城。



    在那如林般密密麻麻的兵马簇拥下,他身着一身华服,器宇轩昂的入住了太极殿。



    踏入大殿,他神色从容,缓缓坐上那把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威严。



    “陛下万岁!”



    百官朝拜,声音如滚滚雷鸣,在大殿中久久回荡。



    大大的官员从各方赶来,将整个大殿挤得满满当当,显得拥挤而又肃穆,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凝重的气息。



    长孙无忌被麻绳紧紧地、结结实实地捆住双双脚,麻绳深深嵌入他的肌肤,勒出一道道红痕。



    他跪在大殿中央,身躯微微颤抖,尽显狼狈。



    一群世家官员战战兢兢地跪在长孙无忌身后,他们低垂着头,身体却抑制不住地轻微晃动,然而他们的眼中却难掩喜色。



    此次必然是大功一件!



    房玄龄站在文官首位,他目光温和如水。



    带着些欣慰地看着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孩子,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感叹:“真的长大了。”



    李承乾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目光如炬,缓缓环视着大殿两侧的文臣武将,心中感慨万千。



    底下站着的这些人,可都是大唐的中流砥柱,是大唐的全明星阵容啊!



    军神李靖站在武官之首,身姿挺拔如山峰,面色沉稳似磐石。



    这就是后世所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李靖。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着,却有一种无形的气场,让人心生敬畏。



    距离龙椅最近的有三人,所有人都知道,这如今名不见经传的三人日后必将成为大唐最显赫的人物。



    军师齐先生,面容清瘦似竹,眼眸深邃如渊,透着睿智的光芒。



    将军秦如召,身材魁梧如熊,一身英气似剑。



    护卫张显怀,目光如电,犀利无比,时刻警惕地关注着周围的动静。



    李承乾能积攒下如此雄厚的家业,离不开这些人的辅佐。



    他们就像李承乾的左膀右臂,是他坚实的后盾。



    “来人,给长孙大人松绑。”



    李承乾一声令下,声音洪亮威严。



    两名三大营的士兵迅速上前,脚麻利地解开了长孙无忌身上的麻绳。



    松绑后的长孙无忌跪在地上,缓缓抬起头,他的脸上满是泪痕,浑浊的老眼中满是悔恨。



    看向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外甥,此时他终于忍不住了。



    两行浑浊的老泪流了下来,那泪水如决堤的江水,声音哽咽:“陛下,老臣糊涂啊!老臣捏造圣旨,罪该万死,无颜下去面见先帝啊!”



    着,他以头抢地,重重地将头磕在地上,了。



    一下又一下,每一下都带着无尽的悔恨,似是要将所有的罪责都通过这磕头来偿还,额头很快就渗出了鲜血。



    李泰咬了咬牙,嘴唇都被咬出了血印。他从人群中站出。



    脚步沉重地走到长孙无忌的身旁,“噗通”一声跪下,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响亮。



    “皇兄,臣弟伙同长孙无忌捏造圣旨,臣弟死罪!”



    两人都将头深埋在地上,等待着李承乾的发落。



    他们的亲信在这一刻竟无一人出言规劝。



    整个大殿顿时安静得只能听见众人的呼吸声,那呼吸声急促而沉重,气氛凝重得仿佛要凝固一般。



    坐在龙椅上的李承乾闭着眼睛,眉头微微皱起,也不知道在等待着什么。



    房玄龄叹了口气,那叹气声中满是无奈。他拿玉圭,神色庄重地走了出来,每一步都走得缓慢而沉重。



    “陛下,魏王和长孙大人虽然犯下重错,可看在魏王为我大唐着书有功,长孙无忌为我大唐鞠躬尽瘁的份上,还请陛下能留他们一命!让其戴罪立功!”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哀求。



    房玄龄话刚刚落音,程咬金、尉迟敬德也都站了出来,他们身形魁梧,气势不凡,齐声道:“还请陛下饶他们一命吧!”



    魏征却面无表情地走了出来,他目光犀利如刀,看向众人,似要将众人的心思都看穿。



    



    “魏王伙同长孙无忌捏造圣旨,歪曲圣意,甚至想要在陛下入城之时调兵抵抗,一意扶持晋王上位。”



    “先帝驾崩,他们竟敢私自封锁消息,将陛下隔于长安之外,还假传陛下病危,药石无医。”



    “此二人罪行罄竹难书。微臣请求陛下将二人处死,明正典刑!”



    “否则日后必然后患无穷,谋反乃大罪,绝不可饶恕!”



    魏征的话语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让朝堂上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房玄龄更是面色复杂,眉头紧锁,心中暗暗叫苦,额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来之前,李世民特地吩咐了,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这两人的性命。



    如果李承乾一意孤行,李世民也只能亮明身份。



    豁出这张老脸不要,也要救下这两人,那场面将不堪设想。



    李承乾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威严的扫过下方的众人。



    “魏王李泰,是我的亲弟弟,虽犯下大错,但归根结底,是受人蛊惑。”



    “即日起,减免一切俸禄,居于武德殿中,没有朕的旨意不得外出,给朕去好好反省!”



    李泰一听,猛地抬起头来,眼中满是感激之情,那感激似要溢出眼眶。



    虽然被软禁了,但至少保住了亲王之位,捡回了一条命。



    “臣弟多谢皇兄开恩。”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有劫后余生的庆幸。



    “至于你,长孙无忌,你是朕的舅父,是先帝的左膀右臂,怎么也如此糊涂,被人当了枪使?”



    李承乾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眼中闪过一丝痛惜。



    “即日起,长孙无忌削去一切官职,贬为庶人,上缴九成家产,不得旨意,不得外出。”



    听到李承乾的话,长孙无忌一下子抬起头来。



    他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陛下?老臣如此糊涂,你也不杀老臣明正典刑吗?”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满脸的惊愕。



    李承乾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神色缓和了些,眼中有一丝温情。



    “你是先帝最信任的人,是他的左膀右臂,哪怕你犯下如此罪行,朕也不杀你,好好回去反省吧。”



    “臣谢恩!”



    长孙无忌老泪纵横,不停地将头磕在这金銮殿的地面上,每一下都饱含着复杂的情感,有悔恨,有感激,有自责。



    魏征听到李承乾的判决,直接忍不住开口:“陛下!如此判决,实在太过轻浮,不利于人心教化,日后若有人有样学样,那大唐将陷入永无止境的内乱啊!还请陛下三思!”



    他的语气急切,眼中满是忧虑。



    李承乾看了魏征一眼,语气坚定地道:“魏征,你是朕的老师。。”



    “但这是朕的意思,朕意已决,朕不是先帝,退下。”



    他的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魏征脸上神色变换,嘴唇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挣扎,终究没有硬刚李承乾。



    正如他所,李承乾不是先帝,并且还没有正式上位,他需要威严。



    无论如何,现在的魏征都不会去损害李承乾的威名。



    李承乾的决断让不少人内心生出了侥幸心理。



    好人容易被欺负,好皇帝似乎也是如此。



    魏王和长孙无忌犯下了如此大的错,陛下却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日后若是轮到自己,恐怕陛下也会因为心软而大事化,事化了。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阿谀奉承的圣明之声不绝于耳,那些声音嘈杂而谄媚。



    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紧张的气氛似乎一下子消散了许多。



    可没想到李承乾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凌厉起来,犹如苍鹰盯着猎物。



    “朕刚刚了,朕的弟弟和舅父只是受人蛊惑。”



    “现在朕要除首恶。”



    “来人,把以崔尚书为首的世家官员全部给朕拿下,朝堂上最后五姓七望官员全部出列,让朕好好看看你们!”



    他的声音如雷霆般炸响。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面露惊恐之色。



    除了站在龙椅下方的三人,就连以强硬着称的魏征也脸色大变,急忙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他的声音都有些变调。



    崔阐、崔胜、王岩夫、卢向俊等等世家官员一时间还觉得是自己听错了。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愕。



    然而,三大营的士兵可不管世家不世家的,他们只听从李承乾的命令。



    咸阳的大世家早就被陛下清理干净了,如今对这些世家动,他们也只觉得理所应当。



    他们毫不犹豫地朝着那些世家官员走去,眼神中透着冷酷与决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