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答谢夫子

A+A-

    宾主尽欢。



    衙役们酒足饭饱后就告辞了。



    到了村口,跟从的弟疑惑道:“老大,你很看好沈公子?”



    要他,每年永安县都会有一个县案首。



    最好不得罪,但他们也没必要这么敬着。



    而且沈遇安家境也不怎么样,瞧着刘氏也是一个粗俗的乡下妇人而已。



    “对啊,老大,你没必要这么敬着沈家吧。”



    “这沈家瞧着可不是什么简单人家,你们啊,就瞧着好了。”



    虽然不解,但是他们到底拿了沈家的赏银,所以几人也不再什么。



    他们可是摸过了,瞧着最少是半钱银子。



    衙役一走,沈遇安和沈族长在聊天。



    至于王氏,这会儿张氏正在不停地着夸赞沈遇安的话。



    “哎呦,怪不得老头子老遇安是沈家最出息的孩子,这不,就考了一个县案首回来,这么大的喜事,一定要开宗祭祖。”



    听到张氏的话,沈族长也赞同地点头。



    不过被沈遇安拒绝了。



    “县试完还有府试和院试,咱们沈家的情况,不适合太过高调。”



    沈族长觉得沈遇安得在理。



    沈族长是越看沈遇安越喜欢。



    这要是一般孩子,这会儿不得意忘形,也会志满意得。



    但是沈遇安才多少岁,竟然能在考中县试第一的时候,还能这么稳重。



    他敢,沈遇安比他那已经当祖父的儿子还要稳重。



    没见他儿子正在和刘氏口吐白沫地着话么。



    沈族长摇头,这么大的人了,一点都不稳重。



    “遇安得在理,这件事咱们沈家还是低调些好。”



    沈族长嘱咐家里人少拿沈遇安出去炫耀。



    至于王氏,沈族长觉得不用,对方也知道怎么做对遇安好。



    王氏会看好刘氏的。



    沈族长刚交代完家里人,门外响起敲门声。



    没一会儿,沈家的院子里站满了沈氏族人。



    谁来都要和沈遇安搭上两句,沈遇安脑壳发痛。



    找了个温书的借口回了房间。



    虽然沈家想要低调,但这件事当天就在宁安村传开了。



    上门做客的人越来越多,沈遇安第二天一早就前往永安县。



    一到庐舍,就被金子来几人锁喉质问。



    “好啊你,考这么好,还坑我们几人帮你端茶倒水。”



    沈遇安闻言,面上的笑容克制不住。



    哎呀,前段时间他在书院过得爽极了。



    这以后怕是没这端茶倒水的好待遇了,沈遇安这么想着,嘴上开始求饶。



    因为万文山竟然挠他脚底板,就算他是硬汉,这酷刑也遭不住啊。



    在沈遇安给出两顿饭的道歉礼之后,庐舍内的人才放过他。



    “我你们几个,搞这么大的症状,结果就为了两顿饭啊?”沈遇安失笑地看着几人。



    “你不知道,我们多久没吃到你家的菜了,可馋死我们了。”



    前些时候确实是为了安慰失落的沈遇安,但几人也有些心思的。



    比如,沈家的菜。



    这不,虽然和之前想得不一样,但最后靠端茶倒水,他们还是吃上了沈家的饭菜。



    这个时节,沈家的蒜苗和韭菜应该也差不多长出来了。



    沈遇安庆幸家中虽然不知道要不要继续大面积种菜,但也种了些自家吃。



    不然还真不能和几人赔礼道歉。



    这几人就为了口吃的,还真是能做得出来在庐舍给他端茶倒水的活计。



    沈遇安起身,正了正神色道:“行了,别闹了,我要去夫子那里一趟。”



    几人放开沈遇安。



    



    “是该要去拜谢夫子。”



    按沈家人都要过来道谢的,但是家中还没备好礼。



    他奶商量着明天再携礼上门道谢,他奶还写了拜帖让他交给夫子。



    杜夫子看着中的拜帖,上面是娟秀的楷,一看就不是沈遇安的字迹。



    再听沈遇安的话,想到之前见过的王氏,猜测是对方写的拜帖。



    “书院收了束修,倒也不必特意过来道谢。”



    “没有夫子,就没有遇安今日,还请夫子不要推辞。”



    “成,明日我和你师母亲自接待你家人。”



    这倒是让沈遇安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好像有点兴师动众了。



    不过沈家也应该郑重和杜夫子道谢,想到这,沈遇安又觉得没什么了。



    第二天,沈家人大包包到了百川书院。



    孙大爷一见到刘氏,那叫一个热情啊。



    “夫子已经交代了,要是夫人过来,让我带你们进去呢。”



    “劳烦了。”王氏笑呵呵地点头。



    刘氏更甚,也不知从哪里掏出了几颗鸡蛋,然后递给了孙大爷。



    孙大爷不肯要。



    “您啊就拿着,遇安过了县试,可是我家的大喜事嘞。”



    刘氏热情地让孙大爷收下鸡蛋,孙大爷抬头看向王氏。



    这可是好几个鸡蛋呢。



    “您收下吧,刘氏作为遇安的母亲,这会儿高兴得恨不得全村送鸡蛋呢。”



    “哎,那多谢了,老头子也沾沾遇安子的福气。”



    杜夫子听到叁沈家人来,让学堂内的学生温书。



    喊了沈遇安就离开了课堂。



    一到厅堂,就见王氏和杜夫人聊得不错。



    二人着书院里的事,杜夫人笑容满面地着沈遇安读书天赋。



    “杜夫子来了。”王氏起身微微福了一下。



    “万万不可,老夫人,这可是折煞我了。”



    王氏年岁比他大,虽然他是沈遇安的授业恩施,但也不能受这个礼。



    “沈老夫人,这可不合礼数。”杜夫人着把王氏拉到一旁的椅子上。



    沈遇安上前,恭恭敬敬鞠躬行礼。



    “多谢夫子这两年悉心的教诲。”



    杜夫子不能受王氏的礼,却是能受他的。



    杜夫子慈爱地看着沈遇安。



    这孩子是他教的,但他这个先生最了解学生。



    沈遇安基本靠的是自己。



    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这孩子自律的可怕。



    他这个先生帮助有,但不多。



    他要是真这么牛,他家儿子早就有功名了。



    这么想的,杜夫子也是这么的。



    “沈老夫人,沈夫人,这孩子靠的都是自己。”



    接下来就是双方互夸孩子了。



    沈遇安老老实实地听着,点到他的时候,含笑点头就行。



    “府试在四月,你们家里也要做好准备,遇安的话,我建议安心在书院读书。”



    府试不到两月,杜夫子还是想让沈遇安抓紧。



    沈遇安情况和一般人不一样,要是别的,只要是县案首,府试怎么都能过。



    好歹有个童生的功名,虽然比不过秀才,但多少也能有点用处。



    “老身也是这么想的,最近家里上门的亲戚多,不适合遇安温习。”



    杜夫子了几句就起身走了。



    他可还有几个学堂的学子要讲学呢。



    因为沈遇安这个学生,他的学堂又多了不少毛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