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高子赞

A+A-

    孙家人不欢而散。



    等人走了,孙夫人还是有些不解气。



    “老头子,为什么不让我把沈公子的事上一呢?”



    “沈公子还未考中秀才,再两家也隔了一层,倒不好拿来显摆。”



    等沈遇安高中,再让人过来走动一下,到时候看二弟三弟家还有什么好嘴的。



    起这个,孙掌柜想了一下道:“过些时日就下定了,婚期选在八月吧。”



    现在才四月底,婚期定在八月不早不晚。



    而孙掌柜把老闺女的婚期定在八月也是有些心思的,六月院试,那会儿不出意外,沈遇安已经高中秀才。



    以沈遇安现在的名次,不得还会考来一个廪膳生来。



    这可比一般的秀才功名还要荣耀许多。



    以亲家和沈家三房的亲近,到时候暗示一下,沈遇安过来一趟,看谁还敢他老闺女嫁了个泥腿子。



    云天那孩子都当了账房先生,老二老三总拿那狗眼看人低去。



    既然准备去县学,沈遇安在书院和县学办理了一些入学的资料。



    县学的人都等着沈遇安过来呢,事情办理得很顺利。



    还让和沈遇安见过面的吴夫子带着他。



    “县学的钟教谕博学多才,乃同进士出身,不过人有些古板。”吴夫子声在沈遇安耳边道。



    这钟教谕按现代来可是校长一样的职位,吴夫子能私底下提醒他,也算是关照他了。



    县学有童生功名才能入学,当然,也有一些有权有势之人操作可以入。



    比如那傅县令的公子就在县学。



    “那老头子不是当官的料,可对于有大才之人,却也颇为爱惜。”



    还有道消息县试的时候,钟教谕对于沈遇安这个县试第一有些微词。



    但对方又急切地让他邀沈遇安入县学,吴夫子只能,钟教谕脾气古怪了些。



    “除了钟教谕之外,县学还有孔、曹两位训导,以及包括我在内的陈、杨三位夫子。”



    那算起来人不少了,且虽然他了解的不多,但也知道县学的学生没多少。



    拢共还没杜夫子那里的学子多。



    不过沈遇安一想,这永安县本是贫瘠县,也没多少学子有功名。



    听吴夫子,钟教谕把条件放宽,一些家贫却有天赋的学子也可进入县学。



    “县学的庐舍比百川书院好上许多,不过还是需要二人住一间,安排你和一位叫高子赞的学子住一起,这位学子虽沉默寡言,却不是什么多事之人。”



    吴夫子完,二人没多会儿也走到庐舍前。



    吴夫子上前敲门。



    “叩叩叩。”



    门一打开,沈遇安和门内的青年四目相对。



    “夫子。”高子赞对吴夫子作揖。



    吴夫子摆,“这是先前和你过的沈遇安。”



    高子赞看了一下沈遇安,对他颔首。



    “高兄。”



    高子赞看着少年脸上的稚气,下意识轻笑一声:“呃,沈贤弟。”



    高子赞把吴夫子和沈遇安迎进庐舍。



    沈遇安今天带了不少东西来,因为方便,背了一个很大的背篓。



    一般学子都会背个笈装些衣物和书,沈遇安这孩子倒是实在,直接背了那么老大的背篓。



    看着沈遇安把背篓放在炕上,高子赞眼神微闪。



    一早就看到沈遇安背着这大背篓了,但吴夫子没想到沈遇安装了挺多东西。



    “你这是把百川书院里的物什都搬了来?”吴夫子打趣道。



    



    沈遇安点头,这都转到县学了,肯定要把书院的庐舍空出来给别的学子。



    只是收拾东西的时候,金子来几人哭成了狗。



    吴夫子看着天色,让高子赞照顾一下沈遇安就走了。



    吴夫子一走,庐舍内就安静了下来。



    沈遇安看得出来,对方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



    怪不得吴夫子和他高子赞是个沉默寡言之人。



    沈遇安把自己的东西归整好,掏出家里带过来的咸菜。



    “这是自家做的咸菜,还请子赞兄不要嫌弃。”



    高子赞推辞了一下,但沈遇安热情地塞到他中:“就一瓶咸菜,子赞兄不用客气。”



    想了一下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高子赞便收了下来:“那沈贤弟有什么事可以问我。”



    抿了抿唇,高子赞觉得有些别扭,便问:“我可以叫你遇安吗?”



    “当然可以。”



    高子赞脸色微红地把咸菜放好,还帮沈遇安抹了一下桌椅。



    等收拾好,二人坐在炕上,气氛倒是好了许多。



    “听闻遇安你县试和府试皆是第一名?”



    沈遇安县试府试第一名,永安县的读书人应该没有会不知道了。



    高子赞这么问,也是想打开话题。



    “侥幸。”



    高子赞微微摇头:“你能考两次第一,绝不是侥幸的事,也非等闲之辈。”



    两人就此打开话茬,沈遇安发现高子赞的文采不错。



    聊着聊着,又聊了一下各自的情况。



    稍微一了解,沈遇安便猜到高子赞家境不是很好。



    发现高子赞竟是三年前永安县的县试第一,府试也顺利通过,可院试却铩羽而归。



    “三年前的院试有八百人之多,可只录了五十多人。”



    听到这录取率,沈遇安有些咋舌。



    这参加院试的人越来越多,到时候肯定会更难。



    “今年的院试六月举行,子赞兄要参加吗?”



    “自当要参加,就是没考中,也当个经验。”



    沈遇安发现高子赞心态挺稳的。



    有这心态,高中只是时间问题。



    “遇安可要参加今年的院试?”



    “自是要去的,子赞兄也了,就是不中,也全当个经验。”



    高子赞欲言又止地看着沈遇安。



    以沈遇安的县试和府试的名次,院试不出意外考官也会给沈遇安一个名次。



    只是高子赞觉得如果沈遇安下次参加院试会更稳妥一些。



    这么想,高子赞便也建议道:“院试三年两次,遇安不如下次参与更稳妥,名次也会更好。”



    不定能得个三元呢。



    他一直参加是每一次对他来都是一个会,但沈遇安不一样,对方既能考了府试第一,那过院试是迟早的事。



    高子赞是真心实意提的建议,沈遇安看得出来。



    不过他还是想早点高中。



    秀才和童生差距太大了,再下一次院试时间上他会有些被动。



    他想今年过了院试,有会去府学进学。



    县学不是他的目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