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A+A-
第223章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大坤灭国前的冬至。
长江以北,银装素裹,来往军士,策马而驰,白芒天地,军营如豆,多数城池已挂上离字旗。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再有四个月,京师便会被太祖高皇帝领兵破城,宣告戎人在长江以北的统治彻底终结,取而代之,会是一个名为离”的大一统王朝-—----不过那是四个月后的事了。
这年,晋王洛应全还只是个七岁的娃娃,正待在太祖高皇帝的老家练武,
没人能想到他会是日后执掌二十万大军的实权藩王,更没人能想到他会被侄儿算计,差点遗臭万年。
这年,武功山的掌教还不是归一真人,他今年才十四岁,正穿着大一号的道袍,在江右洪州的一家青楼里喝花酒,然后被十四岁的青梅竹马揪着耳朵拉出青楼。
这年,燕云剑宗,晋地西天早已暗中与太祖高皇帝派来的使者接触,准备在决战之际,起兵造势,将戎人彻底赶出燕云十六州与中原晋凉之地。
而一日清晨,距离京城八百里的泉州城墙上,离字旗迎风飘扬,一位身着白甲的少年腰挎长剑,背披长弓,牵着匹马,在副将的随同下,策马而去。
大坤国运尽失,离军攻无不克,已经将战线推到泉州附近。
而此时的燕王才十岁,但天生神力,天赋绝伦,被誉为剑枪麒麟子,虽然个儿不高,但一剑一枪已经不知在战场上挑落多少戎人的脑袋,正是意气风发,鲜衣怒马少年时。
燕王是收到线报,北侧似乎有戎人股部队在山林游窜,这才带着副将一探究竟。
“少主,这种事让我们来干便是,您亲自来,若是有失———”副将在一旁低声劝慰。
“我的命是命,其他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燕王策马疾驰,不以为意,反倒桀骜一笑,“不管谁来,你看我拿枪挑不挑他!”
着,燕王便拍了拍跨下白马的马腹,那里用黑布裹着一杆大枪-—---只是这大枪的长度,都快比燕王高大半个身子了。
副将无奈,只得紧握腰间长刀,时刻注意周围动静。
策马钻进泉州北侧的林中,不出片刻,燕王便听见远处有喊杀与马蹄声。
他神情微喜,一挥马鞭,“走!”
策马而去,却见林间的官道内,入目便是一辆马车,车轮碾过官道积雪,时不时磕到雪中石子,马车当即凌空抬起几寸,颠簸无比,却不敢减速。
车夫是个穷酸老头,蓄着山羊胡,一副酸巴巴的老学究模样,但他却是腰腹胸膛两侧中箭,血流不止,可还是紧握缰绳,半点不敢松。
一个看上去还不到六岁的女娃,一紧紧着医书,另一只在脚边的药箱来回翻找,明显是想给车夫疗伤,急得都快哭了。
而在马车之后,则是二十多位身披毛皮大衣的戎人,他们皆是脚跨骏马,持短弓紧随马车之后,大喝:“休走!”
“受死!”
燕王副将认出了为首一名戎人,脸色瞬间大变,“少主,是元灵玉!身为中原人却为戎人卖命,乃戎军左先锋,宗师高!他居然来了此地!?我们先别出,等属下发信号—””
副将话音未落,却看身侧燕王已经长靴重踏马背,身形高高跃起,自林中激射而出,抬便自腰后取下长弓,长啸一声,“戎狗受死!”
这长弓乃是五石弓,弓长五尺,近乎和燕王一般高,以他的臂展,根本拉不开这弓,自然也不可能发挥出五石弓的威力。
但他身形拔地而起,长靴猛踏踩在弓身之上,抬自腰后箭筒取下三根羽箭,紧拉弓弦。
戎人听到动静,连忙抬眼看去,却看这白甲将这姿势近乎是将自己当作箭矢,抬便是三箭射出。
咻三根羽箭的破风声近乎融为一处,戎人刚听到动静,羽箭就到了脸前,在漫天风雪中射出三洞。
名为元灵玉的戎人首领脸色微变,一拉缰绳,身子在原地一扭,便见羽箭自他身侧擦过,而后贯穿身后三名戎人的心口,旋即去势不减,那三名戎人身形向后飞出,竟是直接被羽箭钉在树上。
马车车夫与女娃神情错愣,也没料到此地怎麽会突然出现个白袍将。
在燕王看来,不管戎人在追谁,先杀戎人肯定没错。
而元灵玉猜测这白袍将是来救人,长靴猛踏马背,同样飞身而起,口中狞笑一声,“辰国的狗还挺多!”
他猛然拔出腰间长刀,朝着马车的方向用力一掷,是要围魏救赵。
那长刀在雪中回旋,拉出一道白线,眨眼到了女娃近前,女娃吓得脸煞白,但就在此时,一柄长剑同样凌空飞来,只听呛铛一声,长剑与长刀在空中相撞,爆出火星,旋即两柄兵刃猛然两侧飞去。
长刀在马车车帘处划了下,车帘瞬间开裂,露出车厢内一位脸色苍白,仪态雍容的贵妇人。
长剑则朝倒插在车板之上,剑身微颤,
元灵玉冷笑一声,身处空中,凌空在身侧树干猛然一踏,自袖口滑出一柄短弯刀,朝白袍将激射而去,“看你这年纪,还没断奶就敢学侠客救人!?今日本将军就给你个教训!”
“一条戎人的狗也学会人话了?”燕王冷笑一声,虽然掷出长剑,没了兵刃,但抬便握住剑鞘,格开元灵玉的短弯刀。
元灵玉身为宗师,在没遇见天人合一者与武魁高前,谁都能打上一打,一刀不中,旋身一脚便将燕王端飞,“只会口舌之利的东西!”
“少主接枪!”副将抬抓起马腹长枪,朝燕王扔去。
燕王向后倒飞,长枪自他身侧滑过,他伸便接过长枪,身形去势不减向后倒飞,在即将触地前,他在空中旋转一圈,长枪率先触地,而后枪身近乎被压成一个长弓。
砰!
下一瞬,长枪猛然伸直,宛若绷紧弹簧,将燕王宛若离弦之矢般射出,以比原先更快的速度飞身而起,他双高举大枪,身体与大枪近乎成了一道弯月。
“今日我便试试你这所谓的宗师!”
片刻后,在场二十馀位戎人尽数被杀,元灵玉慌不择路负伤而逃。
燕王大口大口喘着气,站在戎人尸体间,畅快一笑,而后不远处传来副将声音,“少主!”
燕王回首看去,却见马车停下,那车夫已经自车上摔倒在地,周围积雪已经被鲜血染红。
他匆忙而去,却看那车夫大口大口喘着气,失血过多,眼看便要死了。
燕王将车夫翻了个身,抬便喂了那车夫一枚丹药,而后却看一枚令牌自他腰间落下,其上写着杏。
燕王微微一愣,“戎人太医院的大夫?”
太医院的牌子,都以杏为题,意思很直观,取杏林之意。
吃了丹药后,车夫气色明显好了不少,车厢内的贵妇人则提着裙摆下了马车,自发丝间取下一枚玉簪,递给燕王,“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燕王看了眼贵妇人的腹,微微隆起,明显是有了身孕,结合元灵玉方才所言,他心底对这名贵妇人的身份顿时有了猜测。
“听,辰国覆灭后,戎人对辰国国宝,九锺之一的错金博山炉有兴趣,但辰国皇室将其藏匿,戎人寻而不得,琉璃四玉又散落江湖,便绑架了当时的辰国太子与太子妃,以此为要挟,命人取错金博山炉来换人“
着,燕王又警了眼车夫,而后微微一笑,“看来辰国没交出错金博山炉,
而是潜入大内,趁着此刻国家大乱,将太子妃救了出来。”
燕王越,贵妇人的脸色便越苍白,低声问:“将军,是离军的人?”
太祖高皇帝是先统一南方,而后才举兵北上,因此辰国与离国,可谓国雠家恨算一块去了。
燕王深深看了贵妇人一眼,而后移开视线,望向面色已经好转的车夫,淡淡道:“哪有什麽离军的将军,不过一江湖浪客罢了。”
“少主,您今年才十岁,学了本事就在军中杀敌,都没闯过江湖,谈什麽浪客?而且就您这年纪,这也不合适—”
“闭嘴!”燕王红了脸,瞪向副将。
贵妇人不由噗一笑,而后嗓音柔柔问:“将军不想杀本宫?”
“我从不欺凌弱,滥杀妇孺。
贵妇人轻抚肚子,虽然没话,但意思很明显-—---斩草除根,就是她一介妇道人家也明白的道理,等她腹中胎儿出生,可就不准会做出什麽事来燕王轻笑一声,“若他想杀我,那就来,我等着他来杀,但前提是他得有那个本事---而若是他只想安稳度日,我却为一己安全,杀了你们母子两人,岂不显得我毫无仁义之心,胆怯畏缩?若我真是如此,未来何以沟通天地之桥?”
那女娃蹲在车夫面前,眼里蓄着泪,眼看车夫苏醒,当即声道:“爷爷,你,你没事吧?”
女娃并不是辰国太子妃的孩子,而是这车夫的孙女-—----不将家属带去京中,没有软肋,那戎人是不可能信任他,不可能让他入宫当太医的。
眼看车夫醒来,燕王也不打算多话,背过身,道:“我今日,从没救过人,
更没有见过什麽所谓的辰国太子妃---到底,这只是我的猜测,根本没有证据,你也没有承认,不是吗?”
贵妇人感激看了燕王一眼,提着裙摆上了马车,却看燕王好奇问:“你相公呢?”
京师大乱,本宫与他分头而逃-—----他,他还带着本宫那出生不久的娃娃-—---”贵妇人眼神黯淡,低声道,面对救命恩人,她如实来,只有一个目的。
“若,若是将军日后寻到他,请替我告诉他,他的衣儿还活着,会在江南等他—————”贵妇人的嗓音无不带着乞求之意。
燕王微微颌首,并不介意再帮衬他们一次。
等车夫上了马车,握上缰绳,准备离去时,那女娃才想起什麽,双紧握倒插在车板上的剑柄,用力拔出,脸憋着通红,喘着气道:“你,你的剑。”
燕王回首看了女娃一眼,而后微微摇头,“剑上有我离军铭文,带着此剑,没人敢刁难你等。”
着,燕王又自腰间取下剑鞘,随轻挥,“行走江湖,怎麽能没有个特徵呢?我觉得腰间佩鞘不配剑就挺不错—-等战事了结,我行走江湖,不得还能遇见你等。”
着,燕王朝女娃露齿一笑。
女娃愣了下,也朝他笑了笑,
等马车离去后,燕王才看向副将,问:“我刚才帅不帅?”
“老帅了少主,那姑娘肯定是被你迷住了。”
“哈哈哈哈燕王当即大笑,但他最终并没能如他所言,行走江湖,得遇良人,因为一个月后,他被人暗杀——-其实不是暗杀,而是有人寻上他,想要单挑。
来者自称“季公子”,是个年纪比燕王还三岁的男孩。
燕王问,“你姓季?可是戎人前国师,季应时新收的徒弟?”
季公子年纪不大,但一举一动倒是相当老成,他淡淡道:“问这麽多作甚?
打还是不打?”
“切,我会怕你?”
两人约了个地点,后燕王惨败,近乎毫无还之力,若不是军中将士来的及时,燕王就得被当场打死。
此次过后,燕王一不振,借着养伤,回了大后方——”-从此再也没有过什麽行走江湖
沟通天地之桥的话。
这事对燕王的打击太大,军中无人敢提,一问就燕王只是被贼人暗算,而不是单挑被按着揍。
等驱逐戎人,立国为离,年号洪天,定都京师后,燕王就便整日浑浑噩噩,
混迹京师,既不练武,也不用清影玉衣治疗暗伤。
就算治好了伤,又有什麽意义呢?他已经没了那颗锐意无前的武者之心。
直到洪天九年冬,燕王躺在大内一棵大槐树下,往嘴里灌着酒暖身,有几个宫女没瞧见他,路过时闲聊,道:
“听了吗,宫里来了个十五岁的娘子,江南人,混过江湖,做过女工,
最后不知从哪儿学了医术,居然通过了太医院的考核成了太医。”
“这麽厉害?听上去也是个苦出身,咱们被家里人卖进宫当了宫女,她却能成太医唉。”
燕王翻了个身子,女太医算是少见,燕王闲着也是闲着,便去太医院找了她。
那时,医女正在为太医院的前辈打下,干些抓药熬药的活,蹲在炉子前,
用扇子扇火,浓烟极为呛鼻,让医女一直咳嗽。
燕王瞧见,也被呛的不断咳嗽,甚至还吐了血---暗伤太重,而他又不在乎自己的身体。
医女被他吓了一大跳,连忙为他现熬了一锅药,让他服下。
那个时候,燕王不修边幅,胡子拉碴,明明是十九岁的少年,看上去却跟三十岁也没差别,穿衣也极为随便,因此医女也不知他是燕王的。
她为燕王把了脉,而后便骂他明明有伤,却如此不注意身体,伤势愈发严重燕王望着骂他的医女,心底第一次有了想成亲的念头。
燕王可以用清影玉衣让自己恢复健康,但他这次还是不愿-——-—-因为这样,他就能以看病的理由,来太医院找这个医女。
医女医术极好,有一门祖传针灸之法,名为点生针。
医女唱歌也很好听,两人总是半夜坐在大内的宫墙上,燕王喝酒,医女唱歌。
医女是个自恋的人,经常:“夜莺又叫夜歌,我天天在晚上给你唱歌,
岂不是成了你的夜莺?不过夜莺唱歌肯定没我好听”
燕王笑了笑。
两人洪天九年相识,于洪天十年成亲,那一年,燕王才用了清影玉衣,将暗伤一消而尽。
医女没有家人,她的嫁妆,只有一个长条状的木箱。
燕王问她这是什麽,医女总是神秘一笑,不告诉他。
燕王尊重自己的夫人,因此也从未主动打开过,
医女身体不好,时常染病,大半时间都在榻上,燕王怜惜她的身体,也便一直都没有要子嗣,更没有去他的封地,燕云-———--毕竟医女每次生病,这里都有医术最好的太医能及时问诊。
十六年后,洪天二十六年,春。
在一个月前,名为酒儿的江湖女子,在一处边陲镇上,遇见了当时的天下第一刺客,宋云。
而此时,燕王与医女在京郊踏青时,碰见了一位牵着马,一袭白衣的江湖女子。
那时年关刚过不久,京郊地上还有薄薄一层积雪,天空一缕缕雪宛若柳絮,轻飘飘洒下。
江湖女子牵着马,站在一颗柳树下,望着燕王与医女,默默无言,片刻后,
却是一言不发,转身离去。
但医女瞧见她后,脸色却是大变,连忙跟了上去。
“怎麽了?”
“有相熟的人来找我———-我与她几句话就回来。””
医女叫住江湖女子,两人就在柳树下交谈,并没有脱离燕王的视线,因此燕王也没上去插嘴。
柳树下,医女背对着燕王,双紧紧握住江湖女子的,已经泪如雨下,
“殿下,您,您是怎麽找到我的?”
酒儿微微抬眼,眼神复杂,“点生针是宋爷爷的针法,他有个孙女,我是知道的,当年听爹,与娘亲四散后,是宋爷爷带娘亲逃了。”
医女破涕为笑,哽咽着:“我去太医院,将点生针发扬光大,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殿下能找到我—————”
酒儿轻叹一口气,“瞧你与那男人举止亲密,我本是不想打扰你----能过安生日子,又何必卷入我这烂摊子事中?”
“当年是辰国救了爷爷的命,我不敢忘怀。”
酒儿沉默,而后声问:“爹爹找了娘亲一辈子,去年终于坚持不住----娘的身体可还健康?妹子呢?她就比我一岁,我,我都没见过她———”
至此处,饶是酒儿也不由用衣袖擦了擦眼。
当年辰国太子与太子妃分头而逃,自此天各一方-—---太子为了找到自己的夫人与女儿,带着酒儿几乎跑遍了江湖,但终是抱憾而归。
“江南!您可去太玄宫,只,只是——”医女断断续续,道:“迟迟寻不到太子与殿下,太子妃的身体也——前年便病逝了———”
太玄宫此时,不过一平平无奇的宗门,它成为江湖三大邪派之一时,已经是景正年间的事了。
“是吗—”酒儿沉默。
一句是吗”便已经道尽了所有的酸甜痛处。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医女忽的咳嗽了几声,让酒儿回过神来,柳眉轻,“你染疾了?”
医女脸色稍显苍白,柔柔弱弱道:“爷爷死后,我想练功,可惜急于求成,
出了岔子,走火入魔伤了根本,气血亏空,得病便如吃饭喝水,如今这麽多年过去,早已病如骨髓,药石无医,就是清影玉衣也难治。”
“还能活多久?”
医女沉默片刻,而后才声道:“怕是喝不上殿下成亲的喜酒了———”
“我怎会成亲。”酒儿微微摇头,想笑一笑,但寻了二十多年的娘亲已经死了,让她此刻的心情极为苦涩,根本笑不出。
“我不怕死的,只是-————”医女沉默片刻,转而看向不远处的燕王,而后收回视线,低声道:“我,我喜欢他,但我这幅身子骨,怕是为他生了娃娃,那娃娃遗传了我,也是个病秧子———”
酒儿愣了下,打量了燕王一眼-—-——-燕王是狗皇帝的儿子,就是那狗皇帝害得她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但既然燕王是医女的丈夫,酒儿自然也不会将仇恨带到他的头上。
她也沉默片刻,而后自怀中,取出一个木盒,将其打开,内里竟是一块红玉。
医女自然认得,眼神错愣,“绛珠玉!?”
酒儿关上木盒,而后将其放在医女上,低声道:
“绛珠玉,乃琉璃四玉之首,原因便在于,它乃错金博山炉的香芯,唯有琉璃灯的青焰方可燃烧,有平心静气,温养身体,补充气血之效-————-
我萧家世代坐拥错金博山炉,早已提炼出一门可将绛珠玉融进人体的秘法,
这也是终珠玉相传没有实体的根源所在
”等娃娃生下来,你将这玉送入她体内,至少可保她健健康康,但这法子也不是万无一失,可能会有副作用,你且做好心理准备。”
“这种贵重东西——”
酒儿没有话,只是一只按着木盒,另一只握着医女的,美目望着她。
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呢?
江湖夜雨十年灯,而这个江湖女子为了找到自己亲人,已经来往奔波两个十年,但人一辈子又有几个十年呢?
两位命途多歼的女子凝望彼此,几秒后,忽的抱在一起。
两人一言不发,片刻后,酒儿轻轻拍了拍医女的肩膀,而后转身上马,回首看了医女一眼,
“年关前,我遇见个莫名奇怪的人,事后我查了查她的身份,她似乎是江湖第一刺客宋云---她,她可能会来杀皇帝,这事怨我,你在京师,若有会,劳烦救她一命。”
“嗯。”
“祝你幸福。”
酒儿向她出最简单,也是最质朴的话语。
“嗯!
酒儿最后又看了医女一眼,便一挥马鞭,迎着风雪,朝南而去。
等酒儿离开,燕王才瞧见医女满眼通红走来。
洪天三十五年,秋,京师,燕王府。
医女怀孕了。
医女的身子骨弱,最近一直在咳嗽,按理,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她是不该怀孕的———-但有绛珠玉在,她还是想给燕王生个娃娃医女穿着宽大的衣袍,坐在躺椅上,脸色苍白,望着院中的潇潇落叶。
太祖高皇帝,日渐虚弱,听太医,恐怕今年就该有结果”
而燕王王妃,怕是也时日无多。
燕王站在她身后,负而立,与她一同望着落叶,神情带着淡淡的悲愁。
医女用着唱戏般的嗓音,开玩笑:“王爷,您的夜歌够,怕是要离你而去,前去远行了”
燕王不语,只是默默望着落叶。
医女缓缓收敛脸上的笑容,抬轻抚腹,低声道:“听太医,娃娃是个郡主—?王爷可是打算给她起什麽名儿?”
燕王还是不语。
医女生了气,从躺椅上站起身瞪他,而后却发现燕王的表情是如此难过。
医女望着他的脸,片刻后轻叹一口气,扶着腰,越过燕王,从软塌后面的隔层里,取出了个用布条包裹的,长条形的木盒。
燕王微微一愣,“这不是你的———-嫁妆?”
“嗯。”医女在软塌坐下,抬揭开布条,眼神望着木盒,声道:“我没了爹娘,一直与爷爷相依为命,自离开江南,独自来了京师后,身无长物,除了这个,什麽也没有。”
“里面是什麽?”燕王问。
医女轻抚着木盒的纹路,抬眼望着挂在墙上的那柄剑鞘-----那剑鞘,是燕王曾经的意气风发。
如今挂在那里,已经三十五年了。
医女抬打开木盒,却见内里,是一柄保养良好的长剑,长剑刻着离字铭文。
燕王呆在原地,眼神错愣。
医女指尖轻轻划过长剑纹路,朝燕王柔柔笑了下,“我的嫁妆,岂不就是王爷曾经的少年傲气?”
医女放下木盒,来至燕王面前,抬抱住他,声道:“我知道你曾被人打击,心如死灰,早便不似少年时的壮志凌云----但我一直都记得的,也一直替你存着。”
燕王眼晴又睁大了几分,下意识抬环住医女的腰,几秒后,他落下泪来。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医女朝他笑道:“等我死了,你可得把剑与鞘分开挂在墙上—--这样也显得我与你并肩作战,而不是收剑入鞘成了你的附庸不是?”
燕王紧了紧环住医女腰肢的,泪如雨下,已是泣不成声。
+
四年后。
医女死了。
那已经是景正年间的事了。
此刻的燕云锦州,剑与鞘还挂在王府墙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