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乡民的反应

A+A-

    ;快十岁的孩子,个子已经到余元筝的肩膀。



    “我们前天才上岛,哪有那么容易。放心,不会有影响。有句话,我再教教你,叫量变引起质变。”



    接着余元筝又给孩子们讲这句话的含义。



    听得三个孩子又长了见识。



    “母妃懂得就是多。”上官长煜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余元筝。



    余元筝看着三个懂事的孩子,心里也甜丝丝的。



    想到孩子快十岁了,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来历告诉他们?



    不然不清为什么她知道的东西比这个时代的人多,而孩子们出去和人交往,难免会起一些他们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



    很可能就会发生争执。



    找到了原因,他们就不再往其他地方走。



    一行人回到住地,叶婆婆和崔婆婆已经等着他们了。



    两人一直忐忑不安。



    看到他们回来,才把担忧了一下午的心放回肚子里。



    “太上皇,可有什么发现?”叶婆婆很想知道他们上山的结果。



    “叶婆子,王妃已经发现问题所在。



    这个岛已经不适合再住下去,朕打算把你们都迁出去。



    你们本是我大魏的子民,朕自会给你们安排好住处和种植的土地。



    你明日把乡民们都召集到一起,朕亲自与大伙儿朕的安排。”



    太上皇已经拿定主意,也就直了。



    叶婆婆和崔婆婆听了,都愣住。



    离开她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岛?



    这可不是事。



    这个决定必须和大伙儿商量一下。



    “还请太上皇告诉我们不能住的原因?”叶婆婆想把原因告诉乡民们,不然没几人愿意离开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地方。



    “叶婆婆,我来告诉你。”余元筝接过话头。



    然后用两位老人更能理解的话告诉她们原因。



    听得两人久久无法回神。



    这么好的土地,这么好的水,她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是水的问题。



    而水是生活的必须,无论如何都少不了的。



    “王妃,如果我们只喝天上落下来的雨水,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崔婆婆还想找找有没有别的办法解决问题。



    她也不想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如果出去,这个变化太大了,什么都要从头开始。



    以后的生活就是个未知。



    谁也无法接受。



    “平时的生活用水,你们是可以接天上落下的雨水,那种庄稼呢?



    你们种的土地里也一样有硫生成的酸性东西,你们吃的饭菜都会含有。这也是你们大多数乡民都只活到四十几就去世的原因。



    你们长期吃含有硫这种物质的东西,对寿命影响很大。而你们看太上皇,和你们一样年纪,你看他身体健康,精神百倍,再活几十年都没问题,而你们现在看起来起码七十岁。”



    余元筝竭力劝道。



    她也知道乡民们肯定故土难离。



    “另外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岛上的男子太少,导致近亲婚配严重,生下的孩子会越来越多不正常的。



    你们放心,太上皇和皇上都是我们大魏难得的明君,爱民如子,一定会安顿好你们以后的生活。”于元筝又道。



    两位婆婆听了她的话,面色才稍缓和了些,没有了刚才天都要塌下来的恐慌。



    这一晚,两位婆婆分头走了好些人家。



    把原因告诉乡民们,也把太上皇的意思传达。



    她们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可是个个都唉声叹气,没了主意。



    “叶姐姐,你可问过太上皇要如何安置我们?”一个姓姜的婆子听了叶婆婆的话,心里担忧不已。



    她家有三个女儿,一个已经上过山,生了一个女儿。还有两个也上过山,还没怀孕。



    



    她正愁这事。



    如果这一出去,她们要怎么生活?



    “这个没问,明日太上皇会亲自和大伙儿,到时让大伙儿问清楚吧。我这心里也没底。



    哎,我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这一出去,也不知道会埋在哪里。”叶婆婆也惆怅。



    她们祖祖辈辈都埋在这里。



    要是离开了,连个祭拜的会都没了。



    祖辈们再也享受不到她们的香火。



    直到夜深,叶婆婆才回自己家,她走访了十几家,没有一家一口同意想离开的。



    “娘,其实我也不想离开。外面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道,出去要怎么生活,心里一点成算都没有。”叶婆婆的大女儿忧心地道。



    她已经三十多岁,大女儿都十来岁了。



    还有两个的。



    要是出去,她们里什么都没有,要怎么生活。



    这两天,岛上的一些姑娘找上岛来的男人们套过话。



    也听了一些外面的情况。



    虽然个个都向往,但外面是男人的天下,她们全都是女子,突然去到那种环境,她们还能如现在这般生活吗?



    乡民们各家都是女子,而外面和她们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



    各家都是男人女人一起生活,而且还都听男人的。



    她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要是一改变,她们能适应吗?



    “明天听听太上皇怎么吧。”叶婆婆也很无奈。



    如果不出去,再过几十年,岛上就没人了。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次日。



    余元筝又是在孩子们的练武声中醒来的。



    看到活力满满的孩子们,余元筝微笑着走出屋,来到院子里一个石凳上坐下,看他们练习。



    她看到女儿一招一式,练得特别认真。



    心里有些发愁。



    儿子武功高强是好事,能保护家人。



    可是闺女武功也很高强的话,以后怎么嫁人?遇到的女婿要是太弱,怎么降得住?



    前世,她可是知道太强的女人不好嫁,就算嫁了,男人太弱的家庭也不长久。



    三个孩子见母妃特意坐下看他们练武,练得更起劲儿了。



    最后还对打。



    没想到闺女居然能和大儿子打个平。



    之前还是老大占上风的,什么时候闺女这么厉害了?



    “长煜,你最近是不是偷懒了?”余元筝看得多了,也能看出武功招式运用得如何。



    上官长煜收了剑。



    “母妃,没有的事,父王,男子汉要让着女孩子。我这是让着妹妹呢。”



    “谁让你让着我的?以后不准让我。”



    “是父王的。”上官长煜很委屈。



    “你妹妹是女孩子,你让着点是应该的。”这时上官子棋回来,正好听到母子几人的对话。



    “看,我没谎。”



    “父王,大哥要是总让着我,我的武艺就提不高,以后不许他让着我。”上官雅静撒娇道。



    “你不怕你哥哥伤了你?那可是很疼的。”



    “我才不怕。”



    这时两个丫鬟做好了早膳,端上桌。



    太上皇和老王爷也晨练回来。



    饭后。



    叶婆婆和崔婆婆把乡民们都叫到之前他们去过的那个广场,包括山上的男人们也来了。



    大家齐聚一起听太上皇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