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裁缝铺

A+A-

    毕竟驴子不像老牛那般力大无穷,但它胜在灵活轻便,本就是专门用于拉运货物的好帮。



    现在是非农忙时节,家中的驴子闲置无事,如果将其出租给陈云,每天赚取一些工钱,那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负责赶车的年轻伙名叫李勇,是村长略有亲缘关系的远方亲戚。



    因这层关系得以塞入此工作岗位,每跑一趟便能获得一元钱的酬劳。



    李勇干活倒是踏实可靠的,让陈云还算是比较满意!



    三辆板车上满载着重达两千三百余斤的螺蛳,缓缓驶出家门。



    车轮在湿润的泥土路上压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仿佛大地留下的记忆。



    早春的雾气弥漫,挟带着丝丝凉意,与驴子脖颈上悬挂的铃铛声交织在一起,悠然地朝着三江县的方向前行。



    当陈云行至罗青志家门前时,竟出乎意料地瞧见他正伫立于此,好似是专程等待自己一般。



    罗青志身着一袭深色长衫,那原本黑白参半的头发已被山间浓重的水汽所浸润,山风肆意吹拂之下,变得凌乱不堪,湿哒哒地紧贴于额头之上。



    待到望见陈云徐徐而来,罗青志方才疾步上前数步,而后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物,郑重其事地递向陈云。



    罗青志一脸认真地道:“我知道你平日里忙得很,根本抽不出太多时间来学习。所以啊,这些可都是我亲自抄并且精心挑选出来的英文单词。”



    “你呀,就把它们带在路上背诵吧,等到了晚上,我可是要抽查检验成果的!”



    紧接着,他又补充道:“还有之前你答应过我的那两个时课程,千万不能忘记。要是真的实在没有时间的话,那晚上我就直接去你家里给你上课。”



    “放心,相关的教材我都已经整理好了。咱们读书学习这事可耽误不得,必须得争分夺秒才行!”



    陈云满心感动地接过那一沓略显干燥的英文单词,只觉得一股暖流瞬间涌上心头,让整个心窝都变得暖洋洋的。



    与此同时,他也迅速从身边拿起一个用干净的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搪瓷缸子,不由分地塞进了罗青志的怀中,然后咧嘴笑道:“老师,这里面装的是茶叶蛋,您快尝尝!”



    还没等罗青志来得及开口拒绝,陈云便用力地挥了挥,转身匆匆赶着驴车继续前行,同时大声呼喊着:“老师,您赶紧趁热吃呀!千万别放凉了!”



    望着渐行渐远的陈云以及他那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驴车背影,罗青志不禁微微一愣神儿,就这样呆呆地站在原地好一会儿。



    一直到陈云的驴车彻底走远,再也看不见踪迹的时候,他才如梦初醒般地点了点头。



    上午十点钟整,经过一路的奔波,三辆驴车终于顺利抵达了县城。



    待卖掉所有的螺蛳后,陈云便与陈光等人相互道别,随后独自牵着那头骡子来到了城门口附近的一家铺子旁边。



    只见他动作熟练地将骡子拴在了一根木桩之上,并随从兜里掏出一枚一角钱的硬币递给了铺子里负责照看牲口的伙计当作看顾费用。



    做完这一切后,他便毫不犹豫地迈开大步,径直朝着隔壁街道快步走去。



    在这个繁华的县城里,有一条街道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街道的一角矗立着一家颇具历史底蕴的新华书店,它可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单位,有着稳定的编制!



    



    从这家书店往旁边延伸过去,可以看到一系列充满生活气息的店铺:有理发店、鞋店,甚至还有一家散发着复古韵味的老式照相馆。



    与隔壁那条熙熙攘攘的大街相比,这里的人流量或许稍显逊色。



    然而,来到这儿的人们大多都怀揣着明确的消费需求。



    毕竟这些商铺所提供的服务和商品,更多地侧重于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需要,具有很强的功能性。



    陈云此次前来的目标,正是位于这条街上,乃至整个县城范围内最为出色的裁缝铺子,巧裁缝铺。



    时光流转到现今,国家对于经济制度的管控已然有所放宽。



    只要开店经营时,雇佣人员未超过三人且经济规模适度,那么这样的生意便是完全合法合规的。



    正因如此,沿着这条街道一路走来,映入眼帘的几乎全是些规模的夫妻店。



    而这家巧裁缝铺,同样也是由一对夫妻共同打理的店。



    尽管开业才不过短短的前年时间,但凭借其多样的款式设计以及制作出的那些时尚又漂亮的衣裳,成功吸引了众多顾客的目光。



    短短两年间,它的生意蒸蒸日上,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兼并了两家相邻的店面,就连门头招牌也更换了好几次,成为了当下整条街最响亮的金字招牌。



    当陈云来到裁缝铺外时,发现这里简直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



    人们熙熙攘攘地挤在铺子门口,喧闹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扯着嗓子向里面高声询问着当下最为时髦的服装款式。



    这家裁缝铺的主人是一对引人注目的老夫少妻。



    只消看上一眼,便能察觉出这二人都是极为精明之人。



    他们之间有着颇为明显的年龄差距,对于这个情况,陈云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裁缝铺并非土生土长于三江县,而是由外地人所开设。



    而且,如今的这位老板娘也并非最初的那位。



    想当年,她还只是这铺子里的一名学徒罢了。



    这姑娘身世可怜,自幼便失去双亲,孤苦伶仃。



    好在命运眷顾,让她遇上了这对善良的老夫妻。



    由于夫妻俩膝下无子,无法生育后代,索性将这姑娘视作亲生女儿一般悉心照料。



    不仅把自己毕生所学的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更是对其宠爱有加,犹如呵护稀世珍宝那般心翼翼地养育着。



    但



    正所谓世事无常、难以预料。



    并非世间所有人都会怀揣感恩之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