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讨好

A+A-

    第2章讨好



    正当李嬷嬷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之时,端坐案前的萧掌事仿佛是看透了李嬷嬷的心事,边翻看着各宫衣物领取的记录,便道:“本座已有为独孤婕妤打理舞衣的人选,就不劳你费心了!”



    听着这话,李嬷嬷心里的希望终于破灭,面如死灰。



    李嬷嬷颤颤巍巍,有些失落地回了句。“是,一切都听大人的”便失魂落魄行了个礼,往屋子外走去。



    “浣衣局从不参与后宫争斗,也不站队”



    萧掌事幽幽出声道:“你若是有攀附之心,还是尽早向皇后娘娘请旨调去别处,若不然,再有言语举止不敬主子的事,本座就只好将你捆了,送去掖庭,听候发落!”



    听得这话,李嬷嬷浑身一激灵,立马转过身回望着萧掌事,只见对方仍在翻看簿子,姿势如旧,神色并无异样,可方才听到那些话时,李嬷嬷感到背后一阵寒意绝不是错觉!



    联想到自己昨日去重华宫要人时的倨傲态度,言语间的咄咄逼人,李嬷嬷便知道萧掌事的话是在警醒何事。



    不敢再在屋子里多待,李嬷嬷面露惊慌,仓促间急行一礼,然后大跨步,逃跑一般地离开此处。



    屋子里再无她人,萧掌事才抬起头望着门口发神,浑浊的眼睛里时而透露出狠厉,时而透露出悲悯,叫人害怕!



    重华宫中,梅儿来回话时,见着新巧、疏雪两人正伺候着苏暄妍画画,只见一位丹凤眼,卧蚕眉,阔面重颐,络腮长胡,威风凛凛的男子跃然纸上,像是在长生殿外贴的门神画像似的。



    想起近些日子重华宫总不得安宁,像是招了什么东西,况且又是年下,梅儿深觉苏暄妍画个门神贴在宫门前阵一阵殿,去一去晦气是应该的,便自言自语,“才人这门神画的极好,只是这门神揖而笑,中也没个长刀、金锏,怕是阵不住那些脏东西!”



    “噗呲——”



    梅儿这话引得几人发笑。



    新巧更是夸张,便是在苏暄妍面前尽力克制,也还是笑出了声来,“哈哈哈哈”



    梅儿盯着眼前三人,一脸无辜、不解。



    新巧捧腹大笑,收着笑声,问着梅儿,“门门神?哈哈哈哈谁告诉你这是门神的?”



    被新巧这话一问,梅儿意识到自己可能闹了什么笑话,脸刷得一下红透了,人也局促不安起来,埋着头,不敢再看着三人。



    看着梅儿有些窘迫,苏暄妍眼神示意新巧动作太夸张了,吓到梅儿了。



    接收到苏暄妍的示意,新巧察觉自己失仪,忙控制住表情,面露歉意。



    



    “这画的是三皇五帝的瞬,不是什么门神。”苏暄妍向梅儿介绍着图画中的人物。



    “瞬?”



    梅儿抬起头,眼底带着迷惑。



    “瞬是传中的帝王,有治理洪水,巡游天下的政绩还是个有名的大孝子,这画的就是二十四孝图中有关于瞬的孝感动天图。”



    苏暄妍怕梅儿听不明白,便把有关于瞬的所有传都口述了一遍,便于梅儿知晓得更全面、透彻。



    梅儿回忆着苏暄妍的故事,久久不能回过神来,满眼崇拜与痴迷,喃喃道:“听着倒和咱们的皇上差不多”



    苏暄妍只觉得梅儿有些可爱,有些宠溺地笑了笑,便拿起案上的毛笔沾了颜料为这画上色。



    “奴婢以前也经常伺候别的主子画画,不过大多都是画的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画见的少。再者又没读过什么书,不知道这些典故,实难晓得这画里头的故事。”



    疏雪边服侍着苏暄妍作画,递给苏暄妍沾着各色颜料的毛笔,又接回上一只,一边着‘自己’的事,为梅儿化解着尴尬。



    新巧也察觉到疏雪的心思,立马转移话题,问着苏暄妍,“才人,好端端的您怎么想起画这个?”



    新巧这么一问,疏雪和梅儿果然来了兴趣,也都齐齐望着苏暄妍,等着苏暄妍为她们解惑。



    “马上就是除夕了,按理各宫妃嫔是该为皇上准备一份节礼,以示心意。我思前想后,皇上坐拥江山,万国朝拜,寻常的珍宝怕是难得皇上喜爱,歌舞弹唱又没什么新意”



    苏暄妍画完最后一笔,将中的毛笔搁在笔枕上,双捏着画纸两端,轻轻抬起,心翼翼地吹着墨迹未干的地方,然后细细赏鉴这画一阵后,露出满意神色,才接着道:“此画由我亲画就,里头的情意,用心自是不必,画呢也是选自二十四孝图,更能够彰显、颂扬皇上对太后的孝心,以及众望所归的天命,这的确实我能送出的最好的,最能合乎皇上心意的礼物。”



    疏雪明白苏暄妍此举的用意,会心一笑,“才人明智,人人都拿这除夕夜宴当作是自己向皇上展示自己的绝好会,不遗余力的向皇上展现姣好的容颜,曼妙的身姿以及出众的才艺,以求能够顾盼得怜,吸引皇上的目光。竟忽略了收礼人的感受,真是本末倒置!”



    “皇上与太后母子心有间隙多年,如今太后虽然重回宫中,可与皇上却也不似从前那般情深,想必皇上为修复与太后的母子之情十分苦恼。若才人此时献上您亲画的这幅孝感动天图,再在皇上对太后的孝心上略述几句,想必定能在皇上和太后心中留下好印像。”



    原就觉得疏雪敏,看事通透,如今苏暄妍听她将这些事分析得头头是道,能够很好的体察自己的用意,自然是有些欣慰,忍不住地点头,“不错,食君之禄,忠君之忧,能解君忧者,自然能够在夜宴上拔得头筹,脱颖而出!”



    听得苏暄妍为着除夕夜宴的事这么上心,新巧有些不解,犹豫道:“才人以往对这些事都不怎么上心的,如今可是想明白,要同其他人争宠了?



    “我自有我的打算”



    苏暄妍本不想多,就只回这么一句,然而觉得这话又有些冷漠,又怕新巧等人多想,便补充道:“肖宫人的事少不得要皇上点头,总得投其所好,讨以讨皇上的好,便于助我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