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赵家班老师傅
A+A-
填报完志愿生活重归平静,有许多同学就此开启了旅游的征程,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在各个知名景点打卡拍照,而王二则把所有的热情都投身到杨爷爷家唱本的学习研究上。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已经能像识别简谱那样识别工尺谱了,王二发现唱本里面的许多桥段都是用唢呐演绎出来的,原本只能演绎悲哀的唢呐竟然可以出现在很多欢乐喜庆的场合!
就拿百鸟朝凤来吧,可以细分为三部曲,浴火、重生、百鸟朝贺,其中浴火最为常见,每场白事吹奏的都是浴火这一段。
重生在戏文里经常出现在孩子的满月宴上,百鸟朝贺就是抬花轿的原曲,戏文里抬花轿时演绎得曲子就是这一段。
还有金榜题名时的庆官生、媒婆出场时的喜上眉梢、老人过寿时的松鹤延年、描写战场厮杀时的破阵子等等,用唢呐吹演绎起来更烘托气氛彰显宏大,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棺,就是拜堂!不知从什么时候唢呐成了白事乐队的专属,反正他从跟着爷爷吹奏唢呐就没有接过一次喜事!
当然,在上一搜欢乐喜庆的曲子更多,有好多博主都把唢呐玩出花了,一首tepetre都能把魑魅魍魉炸的摇头晃鸟惶惶不可终日!
这天王二在皂荚树下演奏喜上眉梢的时候一只画眉竟然也落到了不远处的枝头上,竟然跟着伙子的节奏一声声的鸣叫起来!
王二吹奏一段长音,那画眉跟着鸣叫一次长音,王二来一段吐音,画眉跟着一段短鸣!二者像是一曲唱段里的两个主唱,一唱一和的十分默契!
让一边的两个老爷爷都惊呆了,他们玩了半辈子唢呐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离奇的事情,王玉良很是时髦的拿出拍下了这神奇的一幕!
巨大的皂荚树枝叶繁茂,虽然找不到那只画眉的身影,但是那清脆的叫声却是切切实实被记录了下来!
而此时的王二闭着眼睛对这一切一概不知,他已经沉迷于这首喜上眉梢的曲子当中,眼前出现了一幅十分喜庆的画面。
一对佳人在媒婆的撮合下初次见面,公子深情款款才华横溢,姐婀娜多姿娇羞切诺,虽然谁都没有话但两个人都明白彼此的情谊,整个画面都充满浓浓的爱意
最重要的是就在二人的不远处出现了一只虚幻的的画眉!
画眉仿佛是由光线凝聚而成,通体透明但又异常明亮,更像是舞台上通过某种高科技投影出来的形象。但是王二知道那就是画眉的灵魂!
老祖宗万物皆有灵,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是因为有了灵魂才能产生自己的形态,或本能或有意的发生某些行为。虽然玄之又玄不清道不明,但已经能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灵魂的存在!
毫无疑问,二哥的的唢呐技艺又提升了了!通过演绎勾勒出画面,虽然许多歌曲也能做到,但别忘了歌曲是有歌词的,只要演唱的不是太差描绘出画面并不困难。
没有歌词全靠乐器演奏想勾勒出画面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满级的钢琴师都未必能够做到,更何况是唢呐了!
正是因为把这首喜上眉梢演绎到一定境界才能引起画眉的共鸣跟着鸣叫,虽然远没有达到石板上的“以魄医疾,动魂除病”,但至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活着灵魂的存在。
这应该就是石板上的“感魂动魄”吧!若是没有引起画眉的共鸣如何能引得它跟着鸣唱呢?
“好!好呀!你子这是把这首喜上眉梢演活了!活了一辈子这是第二次听到这种级别的唢呐曲!上一次还是师傅在戏台上演绎得破阵子!”
“是呀是呀!那时候我才十五六岁,穆桂英挂帅正是班子最拿的曲目之一,师傅那一首破阵子一出戏台子
“哈哈,想想那时候每天听着师傅的教导还真是幸福呀!可惜我们都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没有一个让师傅省心的,更没有一个真正得到师傅的传承!破阵子之后再无唢呐曲”
“是呀!当时师傅对我们是真好”
“那个,能师爷的故事吗?你们都是在戏班子里学的艺?”
老听两位爷爷总提起他们师傅王二很是好奇,两个人都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了,提到师傅都很高敬重,这可是十分难得!
现在的学生还能记起学或者初中的老师吗?除非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否则就是见了面也未必能认出彼此!
“你猜的没错,当时我们就是跟着赵家班学艺的。我们的师傅叫叶长虹,是赵家班的乐器大拿。你杨爷爷、成子、张根道、刘金明都是跟着师傅学艺的学徒。现在就剩成子我们仨了”
根据两位爷爷所赵家班是解放前后这一带十分有名的戏班子,附近的三县二十八乡都有赵家班活跃的身影。台柱子赵光耀更是远近闻名的名角,刚解放时演绎得二黑家喻户晓,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儿都能哼唱两句。
后来到达运动的时候戏班子散了,赵光耀和戏班子的主要成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他们的师傅叶长虹也是在那时候落下的病根,大运动结束后没两年就故去了。
他们几个学徒那几年都不敢承认自己跟过师傅学艺,师傅叮嘱他们要把自己成是受到迫害的工这才躲过一劫。以至于师父去世的时候他们都不敢给老人家大办,悄无声息的安葬。
“人越老过去的事情就越清晰,要不是师傅故意让我们往他身上泼脏水我们几个都逃不过去!这个情咱们得记着!”
“是!师父待我们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以后每次给师父上坟也该让子孙们去了,一代一代都不能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