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舞女的悲哀(2)

A+A-

    对一个女孩子来,结婚后就能自己掌家,还不用伺候公婆这种事,是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夏父只思考几天后,就答应了下来。



    他不在乎周家是否富贵,只在乎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否嫁给一个好人家。



    如今这个“好人家”自己找上门来,他当然不能错过!



    他从原主是一个的粉团子开始,就对她倾注了深沉的爱意。哪怕后来有了双胎,原主在他心中的地位也没动摇过分毫。



    他看着她从牙牙学语,到如今出落得婷婷大方。



    这让他如何不为她费尽心思打算呢?



    按照夏父对原主的设想与安排,他的宝贝女儿会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独立见解能力的好孩子。



    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周家为妇。婚后和周斐琴瑟和鸣,受婆家爱护,如此平平淡淡过完一生。



    但哪曾想,天有不测风云。



    在原主十五岁这一年,夏父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表面上,夏父是因为外出躲避车辆不及时,最终抢救无效才离开人世。实际上,他是因为党派之争才被人下了黑。



    思想交替,各式各样的党派也应运而生。你方唱罢,我登场,主打的就是谁也不让谁。



    做生意,在这个时代,可不是光有经商头脑就能成的!在金钱之上,是赤裸裸的“权利”二字。



    为了寻求庇护,夏父观察的许久,才朝一方递交了投名状。



    这投名状是什么?



    当然是白花花的大洋,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了!



    好在这个党派比较争气,在沪城里得上话。



    所以这些年,凭借它的庇护,夏父的生意才能做的如此顺畅。



    夏父给它上交财物,它为夏家的生意保驾护航。在某种程度来上,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这些年都是这样做的,也算是相安无事!



    只是最近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党派,发展势头还比较猛。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急于立威的它自然得挑几个软柿子下。



    以此来告诫众人,它可不是好打发的!



    挑来挑去,夏家就这样进入了它的打击范围里。



    一个生意做的还不错的商人,又没有多少家庭背景。



    这样的人,正合适!



    在那个人权没有丝毫保障的年代,让一个人消失在世界上,多的是办法。



    人为制造的巧合,也多种多样。



    所以,夏父出车祸了!



    下的人很有素质,很快就逃离了现场。



    找不到凶,警官的搪塞之词,这让夏家人又生气又无可奈何。



    夏家突然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以前没见过的各种穷亲戚也扒了上来。



    



    夏家族长以夏天耀年幼,不能担当大任为由,带领几个族人,直接接了夏家的产业。



    原主的奶奶和母亲也不是没想过反抗,但这是族里面的主意,她们一个妇道人家,能怎么办呢?



    她们一个成年人都不知道该如何驱逐一条虎视眈眈的恶狼,更何况原主一个半大孩子呢?



    所以她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夏家族人大摇大摆地搬进了原本只属于她们的花园洋房,穿上了她们的衣裙,吃着她们平日里吃喝的玩意。



    这些人原本就是看着有好处才扒了上来,对经商这些事情是一窍不通。



    原本开的好好的铺子,硬生生被折腾成了赔钱货,全部砸在自己里了。



    没了收入来源,也供不起这些夏家族人这些高额的开销了。



    每天端上来的饭菜水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直线下降。就连用惯了的仆人,也一个接一个的撵走了。



    这些变化,原主的奶奶和母亲都看在眼里。不是不着急,而是她们没有办法。



    当初夏家族人接管夏家生意的时候曾过,他们只是暂时代为夏天耀保管家产。等他成年后,夏家的生意还是要交到他上的。



    可按照现在的样子发展下去,估计等不到夏天耀长大成人,这点家产就要被败光了。



    她们想要点钱,拿些钱财傍身。



    可每次都被这些族人以“天耀太,家产没有给外姓人的道理”这般无赖的理由给搪塞了回来。



    平日里,原主的奶奶是最看重规矩的一个人。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这些话语,都是三两句话离不开的!



    但现在面对这群无赖的人,也只能在心里暗自咒骂,让老天爷早点收了他们。



    令她失望的是,这些人不仅没事,反而活的更好了!



    他们拿着夏家的钱,如流水般花了出去。争先恐后,仿佛谁花得慢了些,就像是吃了大亏一般。



    原主的奶奶和母亲的愿望从等夏天耀长大成人好拿回家产,转变成了期望家产不被全部花光。



    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又过了两年。



    夏家的钱,终于还是用完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仆人解散,曾经住过的花园洋房也被抵押了出去。



    当收房的人来到夏家收房的时候,夏老太太简直不敢相信这张欠条上写的文字,几度就要昏死过去。



    她大声嚷嚷,这张欠条是假的,他们夏家人不认。



    可白纸黑字做不了假,上面夏家族人的印也看得真真切切。那些收房的人怎会因为夏老太太的撒泼打滚就此罢休?



    一声枪响过后,四周安静了。



    夏老太太用指着面前凶神恶煞的人,哆哆嗦嗦不出一句话来。



    她差点忘了,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夏父死后,留下他们这些孤儿寡母,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现在的他们,如果惹得大人物不快了,只需上面的人动动指头,就像撵死蚂蚁一般,让他们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最后,带着满腔的愤懑与不甘,原主一家离开了这个住了十多年的花园洋房,搬进了一栋狭窄的筒子楼。



    筒子楼不仅,而且环境也令人堪忧。可以毫不夸张地,简直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这样的居住环境,和之前的花园洋房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