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统筹之争Ⅲ2 理念冲突 天宝危机

A+A-

    王莽就低着头跟在李世民的后面走,一句话都没有。



    同伴告诉他,要想获得主动权,必须想办法知道他的目的。



    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他好像暗示过,他希望知道一些事情。



    这样自己就躲不过去了。以他的性格,不达到目的绝不会善罢甘休。



    即使这次勉强躲过去了,也一定会有下次。



    所以自己还不如就这样告诉他一些事情。



    假如这次顺利过关,或许能争取到二十多天的时间,到那时李隆基都来了。



    “喂,孙权,你在那边什么呢?这里的局面显然更重要啊,给点建议啊。”



    “王莽,你在想什么呢?”



    李世民特别巧合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王莽:“哼,那你觉得呢?”



    他没有回应。之后他们就在这种诡异的沉默中走到了栅栏区。



    李世民做了一个势,“王莽,请坐。大战刚结束,空间还是以和平为主。”



    “我们两方的事情,当然要坐下好好地谈一谈了。”



    王莽:“哎呀,您这样我真是诚惶诚恐。”



    “但我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怎么能代表我所属的集团呢?”



    王莽决定先装糊涂拖延时间。



    李世民:“你误会了,我并不是想知道集团本身的事。”



    “就直了,我想知道你们的最终目的。你应该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一直在观察着王莽的神色。他感觉王莽一直在与他的同伴偷偷联络。



    也许是用了什么隐藏的技术段。



    这个问题有些出乎预料,王莽陷入了思考,没有回应。



    李世民的语气稍微轻松了一些。



    “好吧,我换一种方式阐述吧。”



    “不管你来自于哪个时代,你都是未来人。你的视野宽阔,也有坚定的理想。”



    “我不知道精神污染到底是什么东西,但不定也有其好处。”



    “或许你们真的能对空间好。若真如此,我们完全可以放下彼此的成见。”



    王莽依然保持沉默。



    而另一边,曹操愣在那里有一段时间了。



    武则天:“哼,你大概就没把这件事当真,这可不行。”



    “提前好,我也在学习,对那些科技设备也略知一二。”



    “我身上就装着一个隐藏摄像头。所以最坏的结果无非是鱼死破罢了。”



    意思很明白,曹操就别想轻易反悔甚至是动了,冷处理是不可能的。



    而现在对武则天有利。她有视频证据,甚至通过剪辑,之后的做法可是相当灵活的。



    曹操突然感觉有些兴奋了,“没想到啊,这事还能有这样的发展。”



    “没关系,不就是把事情闹大吗?我魏武帝很大方,当然能满足你的要求了!”



    曹操突然转头看向别处。



    “仲谋,别躲了,出来吧!顺便把李治也叫过来,人越多越好。”



    孙权走到了两个人的中间,一边用意识通讯给感染者发消息,一边用通讯器联系李治。



    武则天:“吴大帝,您都看到了,所以愿意做这个公证人吗?”



    孙权:“当然可以。”



    李世民后院起火了,这样他不定就没办法缠着王莽不放了。



    王莽那边,李世民再次转换了语气。



    “这个空间的内耗一直很频繁,难道就没有办法终止这一切吗?”



    “难道大家不能团结一致吗?就不能把所有的力量整合到一起吗?”



    “虽然我也不知道能否成功,但我希望对这个空间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但一切改革都是有阻力的”



    李世民的语气变得强烈,已经几近于威胁了。



    “如果你们也是阻力的一部分,我会想办法清除掉你们。”



    “所以现在,我需要了解你们的目的,我们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



    “你不,或者谎也没有关系。那样我不过是麻烦一些,多去除一些不稳定因素罢了。”



    李世民软硬兼施,已经摊牌了,现在他要逼迫感染者阵营也一起摊牌。



    宇文泰:“事到如今,你就把一切目的都交代吧,这已经没有什么了。”



    陈霸先:“没办法,他应该已经摸清我们的底细了。”



    “虽然他们三大阵营联合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我们现在也只能搏一搏了。”



    王莽叹了一口气,抬头望向李世民的眼睛。



    “竟然知道那么多了。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就直接交底吧。”



    “我们的目的很简单,我们希望这个空间再无任何内斗和争端。”



    “我们也希望一些被误解和冤枉的皇帝能够正名。”



    另一边,李治赶到了现场,同时孙权也把曹丕叫了过来。



    “喂,你爹出事了。”



    李显和李旦也迅速赶到。这样当事人基本集齐了。



    然后现场的观众也越来越多,大家都是来看乐子的。



    李治刚到就开始了嘲讽,“呵呵,你们可真厉害,闹得挺大啊。”



    曹操:“要不是当时在大战,你那个时候估计也一样。”



    李治就扫了武则天一眼,然后道:“差不多得了,再闹下去对你有什么好处?”



    武则天:“哎呦喂,这话的,现在对你自己才没有任何好处吧。”



    李显和李旦在后面急得直跺脚。他们当然希望这个闹剧能快点结束,但又不知道怎么办。



    曹丕拿出了一个笔记本,津津有味地记录着这一切。



    别忘了,他可是史书编纂组的成员。



    李治:“好吧,我也不想跟你谈感情了,我们就谈利益吧。”



    “你是想跳槽到那个集团?还是想自己独立出去?可能吗?”



    (你武家也没别人啊。你到哪里不都是一样的吗?你武则天应该向我服软。)



    不还好,现在武则天已经彻底激怒了。



    “哈哈,还真的跟我想的一样啊。”



    她本来的想法是自己在两边摇摆,从而最大程度抬高自己的价值。



    自己的想法可真别扭,而且与前世的所作所为有些相似了。



    这样来,自己还是遵循着封建父权的那一套逻辑,无非是把自己当作男性看待罢了。



    这里的所有人都是这个逻辑,他们乐忠于这一套,也不会有所谓的平等。



    但“女儿国”那里倒是有这种平等。



    武则天的语气变得平静了。



    “唉,真扭曲啊。只有当这里彻底改变,彻底进步,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她就到这里,让公证人孙权记录下自己的话后,就甩开众人离开了。



    回到王莽那边。



    李世民:“这就是全部了吗?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你身后同伴共同的想法?”



    王莽:“唉,都在这了。”



    “我们希望能够远离政治,过上安稳的生活,可就是做不到,怎么都做不到!”



    王莽越越激动,他已经站了起来。



    “呵呵,你凭什么觉得你的改革能够成功呢?”



    “你又凭什么觉得你不会走始皇高祖的老路呢?”



    “不对,只有我们能改变一切。我们才能让空间没有任何内斗。”



    “你其实也不用威胁我们。虽然我们现在还很弱,肯定赢不了。”



    “但至少能决定谁赢。就这样吧。”



    司马绍、宇文邕和陈蒨鼓动王莽撂下了一句狠话,就让王莽赶紧离开。



    宇文邕:“就是赌,就是虚张声势,也不知道能取得什么效果。”



    



    李世民站在原地,仔细思考着他们的理念。好像与自己的相似,但就是感觉有哪里不对。



    王莽刚走,他就接到了李治那边的消息。



    “哎呀,真不让我省心!这都什么事啊!”



    



    人间,大唐在盛世的表象下出现了危。



    42年,李隆基宣布改元“天宝”,并进行了多项改革,但大多都没有什么用。



    到这时,边疆地区布满了节度使,一共掌握了约五十万的兵力。



    节度使制度更加灵活,也让朝廷对外取得了不少战果。



    可这些节度使为了让自己存在下去,不惜养寇自重。



    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朝廷的财政陷入了危。



    到这时,唐朝已经是一个火药桶了,迟早会炸掉。



    至于是“炸”还是“王炸”,将取决于李隆基接下来的操作。



    李隆基:“接着奏乐接着舞!朕都辛劳半辈子了,玩一玩怎么了。”



    失去动力的李隆基在宫人的介绍下接触到了儿子李琩的媳妇杨玉环。



    这一年,李隆基59岁,杨玉环25岁。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45年,杨玉环被封为贵妃,杨家也跟着鸡犬升天。



    杨贵妃的姐妹和堂兄弟开始了卖官鬻爵。



    另外,杨贵妃有一个堂兄杨钊,他本姓张,随母亲改嫁到杨家才改姓。



    杨家得势后,他从蜀地回到长安,又靠着巴结李林甫获得了权力。



    4年,他被赐名“国忠”,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国忠。



    中央朝政如此糜烂,边疆地区也不安稳。



    节度使制度的隐患其实也在可控范围内。



    李隆基觉得自己有识人之明,只要节度使足够忠诚不就没有问题了吗?



    就比如忠诚的安禄山和史思明。



    32年,安禄山在幽州偷盗被抓,但节度使张守珪觉得他样貌奇特,就放了他。



    安禄山留在了军中,然后结识了史思明。



    他在朝中各种运作,李林甫在收钱后也对他赞不绝口。



    44年,李隆基让安禄山兼任了数个节度使。



    45年,唐朝联合回纥灭掉了后突厥。



    同年,安禄山为捞取军功,故意逼反了奚和契丹。



    两个部落很快被安禄山击败,安禄山也获得了入朝的会。



    安禄山满嘴马屁,李隆基很高兴,觉得他憨厚老实,能堪大任。



    



    有些皇帝意识到了唐朝的问题,但他们还是不觉得问题有多大。



    其实在这个时候,面对复杂的信息,他们都不一定能注意到安禄山这个人物。



    李世民只能希望于李隆基能早点清醒过来,虽然盛世保不住了,但至少能平稳落地。



    他现在思考着感染者的理念。现在的情况好像介于求同存异和需要彻底消灭之间。



    这可就复杂了。之后又该怎么针对他们进行改革呢?



    那天结束后,他把李治带了回去,又打了他一顿。



    “真能作啊!这么关键的时刻你竟然还敢给我添乱?”



    李治嘟囔了几句,“又不是我的问题,要怪去怪她啊。”



    “还敢顶嘴?”



    “我给你两天时间,不管用什么方式,马上把这个破事给解决了!”



    “虽然我不太担心,但也不能让她把那些信息都卖了,影响不好!”



    李治在父亲的逼迫下只能去找了武则天。



    他决定退一步,维持表面和平就行了,这样面子上都好看。



    很自然地,他吃了闭门羹。



    李治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政治立场不同,要低头也是她低头。



    武则天觉得在封建体制下,他和李治两人的关系不可能正常,更没法恢复。



    现在武则天谁也不见,消失在了诸位皇帝的眼中。



    除了自己的屋之外,她会去工业空间,学着使用那些器。



    她也开始自学操作飞船和使用武器了。



    对,这样才是正常的道路,自己不应该靠任何人,只能靠自己。



    有了武力,才能让自己获得尊重。女儿国的人过不来,自己就想办法过去。



    另一边,在嬴政集团的会议上,高欢特地调侃了曹操。



    “您可真行啊。也不知这件事对竞争有多大的影响。”



    “我们怎么最大程度利用这件事呢?”



    嬴政听着头疼,“利用什么利用?他们都不是候选人,这事更影响不到李世民了。”



    宇文泰接到了孙权的意识通讯,“貌似这事对李旦和李显的影响挺大的。”



    “尤其是李旦,他看上去特别厌恶他的父母。”



    同时,宇文泰也举发言道:



    “李世民推选了杨坚,我们对付杨坚还不容易吗?”



    “我就有了个主意”



    宇文泰的话音刚落,嬴政就提到了王莽。



    “听李世民去找你了,你们有些什么吗?”



    王莽:“还是那些事。刘氏的怀疑全都转移到他的身上了。”



    嬴政:“唉,难为你了。你作为我们阵营的中坚力量,也自然会这样。”



    在嬴政和刘邦看来,自己先放任隐藏集团一段时间,等干掉李家后再处理他们。



    这样他们始终是弱势,不会对格局产生什么冲击。



    但他们此刻还不知道,李隆基进来后,情况会完全超出他们的预料。



    



    宇文泰针对杨坚的计划很快实施了。



    第二天,宇文泰父子三人就拿着大喇叭到处讲话。



    “治家都不行,人品也不行,何以治空间呢?”



    “平心而论,你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不比他差,他一个外戚凭什么上位呢?”



    相比于前两次,宇文泰可不怕回旋镖。



    杨坚知道自己一旦退缩,肯定就没希望了。他强行顶了上去。



    “功过什么的自有人评。治家和治空间也没有绝对的关系。”



    “确实,我的武功不如很多人,而治空间也不能只靠武功吧。”



    “取其长而补其短,不正合适吗?”



    宇文泰:“呵呵,你文治就行了?”



    “可能比不过一些人,但,这里和治国也不是一回事啊。”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辩论起来。杨坚的劣势还不算太大。



    同时,孙权回想起了王莽在对峙过程中的一句话。



    “我们可以决定谁赢。”



    有些冒险,但如果我们一致支持确切的一位皇帝,是不是可以把他推上去了?



    当然,投票明细会把我们全都暴露。



    所以为了安全,这个皇帝最好就不要是感染者了。



    “你们的意见如何呢?这可相当于是破釜沉舟的一招了。”



    



    而在空间皇帝竞争的同时,平行皇帝那边也有了结果。



    两边的内斗其实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平行皇帝那边已经开始撕裂了。



    他们大致分成了立场不同的三派。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