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统筹之争Ⅲ5 冷战2.5?竞选收场

A+A-

    公元250年9月30日星期二,海王星天文观测基地。



    陆鹏飞是这里的主要观测员。他的任务是搜寻可能存在生命的系外行星。



    这是他毕生的梦想,所以他主动申请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基地。



    也因此,他鄙视王宁这样的人。



    整日懒散毫无斗志,被人家扔到这里还能美其名曰享受清闲。



    反正他被调回地球了,跟自己也没了关系。



    搜寻任务进行了十多年,毫无进展。



    但现在他知道了,是封锁线屏蔽了那些信号,因此人类找不到外星生物。



    决战过后,封锁线破坏了一些,探索任务就有了希望。



    领导层也开始重视这边。



    他们意识到仅凭地球文明的力量恐怕很难打破封锁,得联合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



    陆鹏飞的窗口上标出了一些坐标,其中一个是火种文明的。



    这个方向上有很多行星,也是受到屏蔽最严重的。



    这时候,窗口弹出了一条提示,紧跟着就是一系列数据。



    “发现疑似生命迹象!”



    陆鹏飞立刻将其调出。那里距离地球约3300光年,是一颗类地行星。



    温度也比较合适,足以保存液态水。



    更关键的是,它的大气层中同时含有氧气和甲烷。



    这是生命存在的征兆,因为自然条件下两种气体不可能同时长期存在。



    消息很快传到了地球总部。



    总部这边,王宁在思考04可能的动向。



    决战结束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了,但敌人却依然没有什么动作。



    他们放任平行皇帝内斗,仅仅是切断了对面抵抗组织与我们的联系。



    042事件前后,黑影的目标转为了本空间。可现在他们又没动静了。



    他们的损失也不大啊,为什么不组织反扑呢?



    王宁想到了一种可能,他们的目的也许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



    但怎么就达到了?本空间



    (时间线错误,时间线错误,已自动修正)



    王宁想到了一种可能,他们的目的发生了调整。



    甚至,以前对它们目的的判断是错误的。



    本空间中也没有什么。它们不过是顺攻击下空间皇帝。



    对啊,除了042有写故事的需要,其他黑影也没特地针对他们啊。



    现在想想04的位置。它想要影响时间,就必须潜伏在离这里很近的地方。



    王宁一边想着,一边在窗口上写报告。



    504号:“等等,它要离得太近了,不就会被我们发现了吗?”



    王宁:“哎呀,这倒也是。”



    “但报告就随便写写就行了。我也懒得多想了。”



    504:“这不行,你看看最近的新闻。”



    王宁:“我看看哦,就是有一颗有生命的星球被发现了。”



    “这个名字好像很熟悉啊。”



    这时候,王宁突然感觉自己的灵感迸发。



    “太好了,这报告还能多凑几个字。”



    他于是接着写道:



    “该星球发现的时很巧,04可能埋伏在必经之路上。”



    



    本空间,空间时5年月,凌晨。



    房之中依然灯火通明,唐朝皇帝大多都在那里加班。



    嬴政和刘邦两人再度碰面。这是因为他们想到了危险的可能,空间冷战。



    嬴政:“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其实与冷战也没区别了吧。”



    “这个制度就算是已经崩溃了。”



    刘邦:“唉,明天就出结果了。现在也就有两种可能,要么我们赢,要么他赢。”



    “对了,政哥,王莽有暗示过唐朝的国祚吗?”



    嬴政:“他倒是含糊其辞”



    “哦,唐朝作为大一统王朝,会按照一般的规律往前走。”



    “在差不多的时候,它就自然灭亡了。”



    两人很快抓住了关键词,“一般的规律”和“差不多的时候”。



    前面能参考的大一统王朝只有两汉了。但唐朝可没有“西”和“东”的分法。



    刘邦:“唉,那就肯定超过两百年了。”



    “李世民应该也能算到,那这样的话冷战应该打不起来了。”



    嬴政明白了刘邦的意思,接着道:“前提是我们这次能赢。”



    唐朝还有一百多年呢。就算李世民这次输了,他下次的会也很大。



    因此他不会有发动冷战的急迫性。



    而嬴政和刘邦不同,如果这次输了,他们的急迫感可是相当的强烈。



    最后,刘邦恶狠狠地道:



    “李世民啊李世民,你得冠冕堂皇,想让空间停止内斗。”



    “不最后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你和我们之间哪有区别啊?”



    “你啊,根本就用不着改革。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暴力统一空间,就没内斗了!”



    刘邦这样完,嬴政瞬间就有了主意。



    “刘老三啊,你可真行。这话虽然不能明,但暗地里传播也是可以的。”



    “所以,我们两个阵营的行为完全是正当的!是为了保护大局,扞卫空间和平!”



    “只有让我们赢了,冷战才不会爆发!”



    很快,在嬴政二人的授意下,这套逻辑被迅速地传开了。



    然后刘恒、曹丕、孙权、高欢等人就接着为传言补充细节。



    “哎,你李世民会不会有一天脑子一热,发现开战比改革的效果更好?”



    “有道理啊。不定,他表面上研究改革的细节,实际上在策划政变。”



    “这话不能乱,他不定原本还没这个想法呢,现在”



    到了早上,这些传言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看向旁边家族的其他人,李渊和李重茂不在。



    “行,李治,你跟我一起再找一次隋文帝。”



    李治:“是,父亲,最后一天了他们还能弄出这些破事。”



    “等等,父亲,难道”



    李世民直接踹了李治一脚,“不许乱话!”



    之后,他们三人商量的时候,杨坚很识趣地帮李世民把他的想法了出来。



    “那帮人真不知道感恩。决战的时候是谁功劳最大,现在又是谁在为空间好?”



    “到头来吃力不讨好。他们就不想想,真要把我们逼急了”



    李世民:“隋文帝,这种事我们不做,但这话也不能由我们出来。”



    “他们不是为了大局可以委屈我们一次吗?”



    “我们就反着来,以退为进。只要能落实改革,选没选上无所谓。”



    李治也接话道:“再了,他们失败了,他们不服输不是他们的问题吗?”



    此时,感染者那边,王莽很快就成了传言的焦点。



    因为唐朝能存在多久会影响之后的格局,叛乱还没平定,不确定性很大。



    而王莽又是唯一知晓一切的。他们就来王莽这边问问题。



    王莽:“嗯,这个问题确实重要,也很关键,正所谓问题的关键。”



    “因此呢,我们要正确把握关键问题”



    胡亥:“王莽,人话。”



    “好吧,你们看看现成的例子就行了啊。规律又都差不多。”



    人群很快就散了。弄清楚王莽的暗示后,传言又发生变化了。



    唐朝国祚绵长,你李世民不差这一次,输了又能怎么样。



    这个传言可以直接由杨坚和拓跋珪来反驳。



    



    拓跋珪:“愿赌服输,我们难道不能争取吗?”



    “再了,人家李世民的事,跟我们的争取又有什么关系?”



    杨坚:“到这个份上,我有话就一起了。”



    “我们都希望空间变好,只要改革顺利进行,其他的都无所谓。”



    宇文泰刚要反驳,但杨坚没给他这个会。



    “鄙人不才,都是靠人提携才到了这个位置。才能也不算突出。”



    “所以,你们要选出最合适的人。”



    对,现在要放低姿态,见好就收。



    杨家本来就一无所有,就是现在失败了,至少也有了影响力。



    另一边,李世民很快就猜到了那些传言的来源。



    不可能是感染者,只能是嬴政和刘邦。



    原因很简单,感染者其实比谁都害怕冷战的发生。



    事实也正是如此,王莽一回到屋里,就立刻给他们发了意识通讯。



    “听着,你们一定要想办法阻止冷战的发生。如果输了也要劝住嬴政和刘邦啊。”



    “要是真到那一步,李世民正好可以借此顺消灭我们了。”



    孙权:“王莽,你是想把李隆基及后面的唐朝皇帝都拉过来吗。”



    “我现在完全明白你之前的话了。”



    王莽没有回复,算是默认了。



    刘义隆:“那冷战的事我们再想想办法吧。至少要先撑过这几天。”



    “明天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陈霸先:“我其实觉得冷战不可能打的起来。”



    “李世民没有这个意图,刘邦他们也没有这个准备。”



    “先看看明天的结果吧。”



    



    这天晚上也出了不少事。



    姚苌最近一直躲着,但还是没躲过。一群蒙面人把他从房间里拖了出去一顿殴打。



    而姚兴和姚泓特别“巧合”地被叫到后勤组工作了。



    司马懿倒是没挨打,也就是被堵在楼里不让出来了而已。



    李家的人依然在房加班,顺便看看大唐的情况。



    李世民把战报丢在了一边,连连叹气。



    “唉,没法看,就是在菜鸡互啄。”



    父慈子孝之后,安庆绪却没有能力,还与史思明关系不和。



    但在叛军分裂的同时,唐朝也在内斗。



    妃子张良娣与太监李辅国结盟,利用李倓和长子李豫敏感的关系,让李倓背上黑锅。



    李亨为稳住李豫的地位,将李倓处死。



    没收到李亨登基的消息时,李隆基还让李亨的弟弟李璘任节度使,以此分割李亨的权力。



    李亨登基后,李璘没有认清自己的地位还意图在江南造反,最终被平定。



    前线,张巡和许远在睢阳坚守长达十个月,以不到一万的兵力杀敌十二万。



    5年0月,睢阳被攻破,此时城中的百姓大多都被吃完了。



    前线的将士作战如此卖力,但并没有得到中央军的救援。



    李泌、郭子仪都认为,此时应当优先进攻叛军大本营范阳。



    只要范阳被攻破,叛军大乱,就被困在了长安和洛阳,自然就被平定了。



    李亨:“前线的将士只要奋勇杀敌就可以,朕要考虑的事就多了!”



    太上皇怎么能待在蜀地呢?应该先收复长安,将父皇接回照(控)顾(制)才行。



    李亨不听李泌的建议,就是要反攻长安,然后官军大半年的时间用了三次都没拿下。



    没办法,李亨只能联合回纥向其借兵,约定事成之后放任回纥兵劫掠长安和洛阳。



    5年9月,收复长安,0月,收复洛阳。



    在主帅李豫的斡旋之下,回纥没有劫掠长安,只是劫掠了洛阳而已。



    河南也被收复,李亨进行了一些改制,也赦免了一些叛军人士。



    这本来是好的,但李亨幻想能通过诏安彻底平定河北。



    史思明向朝廷假意投降,叛军明面上只剩下安庆绪了。



    李亨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围攻安庆绪,但没有设置主帅,让太监鱼朝恩为监军。



    原因很简单,他疑心病重。



    郭子仪功高震主,不能让他做主帅。李豫做主帅的话要是效仿自己在前线登基呢?



    史思明降而复叛,安庆绪在围攻下向他求援,承诺将皇位让给他。



    史思明立刻同意,南下攻打朝廷。安庆绪被唐军围在了邺城长达七个月。



    59年月,史思明称燕王。虽然他击败了几次唐军,但就是故意吊着安庆绪。



    唐军本来就指挥混乱,又在围攻邺城中被消耗了不少。



    3月,史思明终于坐收渔翁之利,在邺城击败唐军。



    之后,史思明将安庆绪杀害,然后称帝,国号依然为燕。



    叛乱就这样死灰复燃。



    



    李世民:“军队也是临时拼凑的。各方面全有问题。”



    “李亨的疑心本质上就是他能力不行。”



    不过唐朝的事先放一放吧,现在天已经亮了,最终的结果就要出来了。



    所有皇帝都聚集在了中央广场上,他们很明显地分成了两组。



    四位确定的统筹就站在各自队伍的前面。



    后勤组的代表全都走到了前面,宣布了最后的结果。



    刘裕当选。李家阵营没有控场。



    意料之中,剩下三个人中杨坚是最弱的,而拓跋珪毕竟从来没当过,没有经验。



    所有感染者都松了口气,这下他们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嬴政和刘邦也轻松了一些,总算把李世民给压住了。



    接下来就看大唐后面的发展了,然后再想出新的对策。



    现在这个叛乱反反复复的,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平定。



    李世民有些失望,这下以后的改革的阻力就大了。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推行下去。而且,只要大唐能撑到50年,后面的会依然很大。



    这一次的竞争就把空间推入冷战的边缘了,要是不改革,下一次会更加严重。



    至少自己上任了,对付感染者就更加方便了。现在他脑子里就有了个计划。



    



    下午,王莽刚从工业空间回来,上拿着武则天的一份声明。



    她就要离开了,而且绝对不会带走任何资源。离开的飞船是完全靠自己造出来的。



    “王莽,你是2世纪的人,应该更理解我的想法。”



    “这份声明就麻烦你交给后勤组或者统筹皇帝了,在此谢过。”



    但就在这时候,他恰好遇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又看到了他上的报告,就问了一句。



    遇到谁不好,怎么偏偏遇到的是他啊。



    李世民是统筹皇帝,而且人物关系摆在那,他无疑是最时候接下声明的人。



    王莽没有任何理由回绝,只能硬着头皮在那里周旋。



    李世民叹了口气。



    “唉,有这种事,见丑了。也真是麻烦了你一趟。”



    王莽:“哎呀,那里那里。”



    才麻烦我一趟而已,没什么,你本人麻烦我的次数多了去了。



    好,现在他没有话,我可以趁离开了。



    但王莽刚没走几步,李世民冷不丁地把他叫住了。



    “我直了,有件事情想找你商量。”



    “什么?”



    “是有关晋宣帝的事,我想与你们合作。”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