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山河誓

A+A-

    杨炯一路缄默不语,随着萧瑟瑟、萧奴二人,穿宫过殿,行至奉先殿前。



    抬眼望去,只见耶律南仙一身素白孝服,神色哀戚。杨炯见状,不禁幽幽叹了口气,举步缓缓踏入殿内。



    殿中气氛庄严肃穆,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纸灰气味,杨炯悄然走近,并不言语,俯身拿起纸钱,一张张地投入帝后二人棺椁前的金盆之中。



    待他刚要起身之时,一道清冷的声音骤然响起:“磕头!”



    杨炯身形一僵,伫立原地,许久,终是一声长叹。他缓缓双膝跪地,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看向耶律南仙,神色间满是复杂难言的情绪。



    耶律南仙面色稍稍舒缓,一边往金盆中投放纸钱,一边悠悠开口问道:“你可怨我?”



    “过去的事,我不愿再提。”杨炯神色平淡,语气中透着几分疏离。



    “如此,那便是怨了。”耶律南仙轻声呢喃,语气笃定。



    杨炯一时语塞,唯有沉默回应。



    “你心中,可有不甘?”耶律南仙眼眸低垂,神色复杂难辨,往昔那娇艳动人的面庞,此刻愈发憔悴。



    杨炯只觉心中憋闷得慌,定了定神,认真道:“我并无不甘。只是这结局,实在配不上我当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那份决心。我拿出了我最大的诚意,于此事,问心无愧。”



    “你难道从未觉得,我是在骗你?”耶律南仙忽然抬眸,目光灼灼地看向杨炯,眼中似有万千情愫涌动。



    杨炯嘴角泛起一丝轻笑,故作洒脱道:“有些事,不可细究,更不能拿尚未发生之事,无端揣测。”



    “真是个实心眼的笨蛋。”耶律南仙声音发颤,眼眶微微泛红,金盆中的纸火忽明忽暗,映照得她的面容愈发凄楚。



    杨炯忙背过身去,暗暗握紧双拳,强忍着心中如刀绞般的疼痛,岔开话题道:“被子呢?怎么不见他的身影?”



    “他身受重伤,时而昏睡,时而清醒。子时我要带他去北州迎大兄回家,让他先睡会儿吧。”耶律南仙抬抹了一把眼泪,声音带着浓浓的哽咽。



    杨炯听了这话,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哽住,动了几下,才沙哑着道:“对不起,是我没照顾好他。”



    耶律南仙轻轻摆了摆,幽幽叹道:“他性子使然,你拦不住。”



    杨炯听后,心情愈发沉重,抬头望向那漆黑如墨的夜空,沉默良久,轻声提醒:“时辰差不多了,该出发了。”



    耶律南仙缓缓站起身来,努力扯出一丝微笑,看向杨炯,言辞恳切道:“你且等我片刻。”



    杨炯并未起疑,点了点头,目送耶律南仙与萧瑟瑟的身影渐行渐远。



    此时,奉先殿外冷风呜咽,金盆纸灰打着旋儿卷上雕梁,声景极哀。



    良久,忽有珠玉琳琅声自回廊深处漫来,鎏金铜鹤衔着的长明灯晃了晃,照见耶律南仙一身九凤红嫁衣灼灼如血,衣摆逶迤三丈金砖。



    这云锦织就的嫁衣裹着她纤秾合度的身段,金丝绞作百鸟朝凤纹自肩头盘桓至腰际,九尾火凤衔着东珠在裙裾间作振翅欲飞之态,每片羽翎都缀着米粒大的红珊瑚,华贵夺目。



    其腰间悬七宝璎珞禁步,玛瑙与青金石交缠成并蒂莲状,随着她莲步轻移,碎响泠泠,声夺心魄。广袖随身翻涌,赤若云霞,袖口暗藏白线挑绣的折枝白梅,原是那孝服改就的嫁衣,生生将缟素揉进喜红之中。



    “当啷”一声脆响。



    九凤衔珠金步摇重重一颤,映出她描画精细的眉目。黛眉斜飞入鬓,额间垂着赤金花钿,偏那对眸子似浸了寒潭秋水,纵然妆艳绝,眼底却凝着化不开的哀愁。



    那一头青云鬓衬得她脖颈愈发纤长,金累丝项圈压着伶仃锁骨,倒像是要将这副玉骨生生锁在锦绣牢笼之中。



    “南仙!”杨炯喉间愈发干涩,心中那股酸涩越发浓烈。



    耶律南仙驻足金盆前,火光照亮嫁衣上密匝匝的缠枝纹。忽有纸灰沾贴上嫁衣上的凤凰眼,她抬拂尘间皓腕凝霜,震荡得嫁衣来回摆动,腰间水云青木福寿佩一闪而现。



    耶律南仙唇角笑意未达眼底,倒似檐角冰凌映着残阳,美则美矣,却透着彻骨冰寒。



    “这嫁衣原是备着与你去阿尔山的,如今穿与你看,你我灵前拜堂,也算是了我一桩心事,其余的话我也不必再,你恨我怨我,我都认。”耶律南仙神色郑重,屈膝直接跪倒在帝后棺前。



    杨炯听了这话,目光投向耶律南仙,心间陡然泛起一股兰因絮果之叹。



    耶律南仙性子刚烈矜傲,往昔旁人皆难近其身,唯有对着杨炯,才这般不厌其烦地解释。



    只是,二人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弑君一事引发出的信任危,像一团阴霾,笼罩着往昔种种,致使双方对彼此的感情都生出了疑窦。



    于杨炯而言,背负弑君骂名并非不可承受之重。



    然而,关键在于,杨炯代表的是大华,耶律南仙则是大辽真正的主人。起初,杨炯连同老爷子,都试图将此事局限于家事纷争,尽量避免事态扩大,以免在两国间种下民族仇恨的种子,为日后冲突埋下隐患。



    可耶律南仙的种种举措,却似步步为营,处处留有余地。辽皇的最后推动,更是让局势急转直下,二人想要重回往昔,已然难如登天,两国之间的战争,似已不可避免。



    一个国家若想从伤痛与废墟中浴火重生,要么得有一位宛如神明的精神领袖,要么就得树立一个共同的外敌,激发民众同仇敌忾的斗志。显然,耶律南仙与辽皇对此心知肚明,故而都刻意保留了这恢复元气的治病良方。



    曾经,杨炯与耶律南仙相处时,虽时有打闹,甚至还曾经历生死较量,但他从未怀疑过耶律南仙的初衷。



    可如今,一桩桩变故,让他的信念逐渐开始动摇。



    



    男女之间的情谊,一旦开始猜忌发心,往往难以善终。



    更何况,杨炯身后是整个大华,肩负着众多责任;耶律南仙则身为大辽的最高掌权者,一举一动都关乎国家兴衰。



    二人皆聪慧过人,本应洞察世事,可却都被自身的身份和责任所困,犹如深陷牢笼,虽有心随性而为,却终究身不由己。



    耶律南仙见杨炯目光呆滞、神思游离,当下黛眉微蹙,声音清冷道:“杨炯,我只给你这一次抉择的会!若与我拜堂成亲,我便从此身属于你,还可保华辽两国十年太平。可要是你拒绝,休怪我日后行事不再留情,哪怕是你,我也绝不软。”



    “你这是什么意思?补偿?亦或是安敌之心?”杨炯皱眉反问。



    耶律南仙听闻此言,眼底寒光一闪,伸便要扯下身上的嫁衣。



    “扑通”一声闷响,杨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双膝跪地。



    耶律南仙一怔,旋即转过头来,狠狠瞪了杨炯一眼,没好气地嗔怪道:“你就非得气我这一回不可?”



    “问问都不行嘛!”杨炯缩了缩脖子,声嘟囔着。



    “你问个你爱怎么想怎么想,现在就拜堂!”耶律南仙气得浑身颤抖,脏话刚要出口,念及此时此景,银牙紧咬,冷声吩咐身后的两个丫头主礼。



    二人得令,萧瑟瑟捧鎏金青玉盘,萧奴执错银鹤颈壶,绕灵前三圈,重摆红果,酹酒于地,燃四支高香,以告帝后。



    未几,萧奴大声启礼:“时,二月初十,启礼!”



    声落,殿外忽起三声铜磬,余音传遍皇宫,震得殿内纸灰纷扬如雪。



    萧瑟瑟展赭皇帛书,高声唱诵:



    “两姓缔盟本循天地正序,然逢国殇蔽月,权借灵枢为证。今有大辽耶律氏南仙,并大华杨氏子炯,上告昊天上帝、后土神只,下启列祖英灵、幽冥往圣。虽兵戈横阻山河,然赤绳早系夙缘。九凤衔珠代三书,青庐燃烛充六礼。以山河为誓,许鸾凤和鸣,止干戈十载,倘违今朝誓约,甘受雷霆万世。”



    “一拜紫微镇山河!”萧奴扬臂挥洒五色粟,金盆骤爆火星。



    二人闻礼,面北而跪。



    “二拜幽都证鸳盟!”萧瑟瑟掀开帝后梓宫前素帷,露出并排而置的玄纁二圭。



    杨炯右掌压左拳行稽首礼,耶律南仙行送灵印,双双叩拜。



    “夫妻交拜锁同心!”此声方落,殿外忽起大风,吹入殿中,灯火剧烈晃动,素幡猎猎作响。



    二人相对而立,杨炯袍上衣角,正勾着嫁衣火凤的珊瑚眼。耶律南仙俯身时金步摇扫过杨炯发际,十二旒玉藻受风一荡,缠作死结。



    “礼成!”萧瑟瑟同萧奴眼眶泛红,齐声高呼。



    二人缓缓起身,耶律南仙瞥见杨炯头发竟缠住了她的金步摇。她微微一怔,随即抬,自发髻间轻轻抽出金步摇,动作轻柔地解开缠绕的发丝,将金步摇稳稳放入杨炯中。



    她凝视着杨炯的眼眸,忽然开口:“你若有什么要求,今日一并来,我耶律南仙一并偿还于你。”



    杨炯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在灵堂之前举行婚礼,更未料到,婚礼誓词并非寻常的祝福之语,竟是订立两国盟约。



    听到耶律南仙这番话,杨炯凝视着她的双眸,一咬牙,沉声道:“你给我的已经足够,不必再多此举。过往之事,我也无心再问。至于往后,一切听凭天意吧。”



    耶律南仙瞳孔猛地一缩,心间瞬间酸涩弥漫。



    她深知,自己与杨炯皆为刚强骄傲之人,到了这般境地,终究谁都不愿率先低头。最终,二人还是割舍了儿女私情,选择了各自的家国。



    想到此处,耶律南仙强忍着满心苦涩,抬脚迈出奉先殿,悠悠道:“走吧,要到子时了。”



    言罢,她脚步匆匆,引领着杨炯穿过重重宫殿。



    一路上,二人皆沉默不语,径直朝着东门奔去。



    两辆马车早已在东门等候多时。待二人走近,耶律南仙伸出玉指,指向身旁的马车,轻声道:“弟弟在车上,他一直念叨着你。”



    话落,未等杨炯回应,便率先登上了马车。



    车轮辘辘作响,耶律南仙倚在马车壁上,像霜打的花枝般瘫软下来。泪水悄无声息地滚落,她忙用死死捂住嘴,把头深深埋进九凤嫁衣里,身子止不住地颤抖。



    不知过了多久,耶律南仙面上的铅华被泪水冲得七零八落,浑身软绵,没了一丝力气。她扶着车壁,缓缓直起身子,目光落在身上的嫁衣之上。指尖轻轻抚过腰间的水云青木福寿佩,往昔与杨炯相处的画面,如同走马灯在脑海中一一浮现,桩桩件件,仿若就在昨日。



    耶律南仙定了定神,抬擦去脸上的泪水,平复了一下剧烈起伏的胸口。而后,一寸一寸地缓缓褪去身上的九凤嫁衣。这动作看似缓慢从容,实则每一下都似在剜着她的心,痛彻心扉。



    半晌,嫁衣滑落在地。



    耶律南仙俯身,心翼翼地将嫁衣叠好,玉轻轻抚摸着自己选了很久的嫁衣,眼神中满是眷恋。



    旋即,她目光落在腰间的水云青木福寿佩上,犹豫再三,指几次想要扯下玉佩,却始终下不了决心。



    耶律南仙眼眶泛红,幽幽叹了口气,轻声呢喃:“娘、大兄,就容仙儿留个念想。我就任性这一回,你们泉下有知,莫要怪我。”



    车外风声呼呼,无人应答,无声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