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程家那小子当作家了!

A+A-

    第3章程家那子当作家了!



    “程开颜同志在不在,有你的信。”



    这句话很快吸引了院里所有人的目光。



    “我是,邮递员同志,我是程开颜。”



    程开颜看到院里走进来一个带着邮帽,推着自行车进来的男人,便知道是寄给儿童文学的稿子有消息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感慨,才区区一天,居然就审核完了。



    看来还是这年头的编辑有干劲,据他所知这两年正是投稿人数倍增的时候,像样一点的刊物都有很多人投稿,稿子特别多。



    前世他给几个有名的文学刊物的邮箱投过稿子,但都是石沉大海。



    后来他才了解到,人家只接受知名作家的稿子,邮箱投稿是看都不看的,都是熟悉的作家之间相互推荐。



    “你的信,签下字。”



    邮递员眼中有些莫名的神色看了他一眼,似是惊讶于他的年轻,随后便在背后的挎包中一大堆的信件中翻找出一封信递给他。



    “谢谢。”



    程开颜接过来看到是黄棕色信封上写着儿童文学编辑部几个字,心情也有些激动,中下意识的掂量掂量,信件很薄,应该不是退稿,退稿会将原稿件也退回的。



    不远处的赵瑞雪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眼程开颜,想起那天晚上看到的稿子,心中冒出一个念头,“莫非”



    扯着女儿臂的赵大娘见女儿又回头看程开颜,心中又气又恼,这个混蛋有什么好的值得你一个大学生念念不忘



    徐玉秀则好奇的跟上前去,什么人给这子写了信莫非是南疆的女战友



    邮递员等程开颜签收完,这才有些好奇的问道:“程开颜同志,你是给儿童文学投稿了吗”



    这话一出,众人都愣了下,忍不住带着惊异的目光看向程开颜。



    这子还给杂志社投稿了



    赵大娘像听到什么笑话一样,这院里谁不知道他是个刚从南疆回来的盲流,这才回了几天,成天在家无所事事,不是躺着晒太阳,就是听收音,他能给写稿子投稿



    写的哪门子文章,还投稿没这个能力好吧!



    “他真的投稿了,能通过吗”



    赵瑞雪轻咬嘴唇看着程开颜,有些期待。



    即便是北师大这样的高等学府,有自信向杂志社投稿也没几个,都是在同学间传阅。



    邮递员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程开颜同志,能问下您通过了吗我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像这几年大火的我都看过,像班主任,伤痕,宝葫芦的故事”



    程开颜听到这话,本想带回去再拆的心思也打消了。



    不过他心里也很期待,这东西就跟拆快递一样,恨不得在快递站就拆开。



    自顾自的拆开儿童文学寄来的信,一叠纸币,一封信静静躺在里面,程开颜仔细的浏览了一遍。



    “程开颜同志,见字如面,十分荣幸您选择了儿童文学,经过编辑部联合审稿,一致决定下一期刊登您的这篇夜晚的潜水艇”



    看到这里程开颜松了口气,脸上带着笑容:“通过了。”



    处女作稳稳当当通过,给文抄事业起了个好头,证明他的想法和文字在这个时代是没问题的,符合大众审美。



    通过了!!



    这话一出,院里众人纷纷盯着程开颜中的信,既有震惊,也有不可置信,有为之高兴,也有羡慕嫉妒。



    原本还想着看好戏的赵大娘刚要张嘴几句,这时也张大嘴巴不出话来了,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的盯着程开颜,整个人的表情十分精彩。



    赵瑞雪也很震惊,默默看了眼自己母亲,心神有些恍惚,心中既有高兴,也有经历过刚才之事的惆怅与复杂。



    詹心语和她妈妈王樯都为程开颜高兴,姑娘凑过来,想看欣赏写的什么。



    王樯面带笑意的恭贺道:“恭喜啊开颜,玉秀你可是有福气喽,开颜成大作家了。”



    而徐玉秀听到这里的时候,眼眶忍不住一红。



    自从儿子回来之后,就一直被街坊邻居们闲话,什么大闲人,无业盲流,今天甚至还被姓赵的一家人怼着脸指桑骂槐。



    谁能知道自己这个当妈的这些日子承受了怎么样的压力。



    不过很快她就高兴起来,徐玉秀搂着程开颜的肩膀,“开颜真厉害,不愧是我的儿子!”



    完便得意的环视四周,重点还是赵大娘母女,还有门窗紧闭的王翠一家。



    “程开颜同志,恭喜你!我就不久留了,还有别的信件要送,不过我一直都很喜欢文学,也写了一些稿子,但没敢投递,程开颜同志,以后我能向您学习学习吗”年轻的邮递员也有些兴奋的问道。



    “互相学习,互相学习。”程开颜谦虚的。



    “那太好了,恭喜你啊。”



    邮递员再次祝贺了程开颜,旋即抱歉一声自己要走了。



    这一大片区域都归他负责,任务很重,不能多留,不然他都想留在这里跟程开颜好好请教请教了。



    邮递员走后,院里众人也纷纷围了上来。



    



    “颜哥哥让我看看”



    姑娘眼巴巴的望着,想看稀奇。



    程开颜也不在意,将信给她。



    “开颜,你真投稿了,还通过了”



    赵大娘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当即问道。



    “是啊,开颜,真通过了这是大喜事啊!心语丫头,快给我看看!”



    只见东厢房的破窗户弹开,顶出一个脑袋。



    王翠那张大饼脸把正在看信的姑娘詹心语吓了一跳,连忙往旁边一蹦,姑娘惊魂未定的埋怨道:“吓死我了,王奶奶!你怎么忽然冒出来了”



    “运气运气。”



    程开颜眯着眼盯着王大娘,不出意外的话,这消息就是这个长舌妇到处乱讲的吧



    还以为这年头的人有多淳朴呢



    一派胡言,最不可直视的就是人心。



    你过好了,他们就嫉妒你,你过得不好,他们就踩你,唯有高出他们太多,高到他们无法企及,他们才会尊敬你,仰慕你



    “什么运气啊!”



    赵瑞雪听到这话,心中吐槽道,这人真是太谦虚了。



    



    儿童文学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文学刊物,即便是给儿童看的,那也是全国知名,一个月好几十万份呢。



    就连叶圣陶老先生,冰心女士都在上面发表过文章。



    更何况儿童文学的理念还是坚守纯文学阵地,含金量不比当代京城文艺这些刊物差。“那可真真太了不起了,开颜,有空教教我们家南华怎么写作啊。大娘果然没看错你,一看就是人中龙凤,不愧是书香门第,一出那叫一个深藏不漏,那叫一个一鸣惊人!”



    王翠两只爪子扒在窗沿上,伸出大肥脑袋出来,像只大乌龟,脸不红心不跳的道,完还瞥了眼赵大娘。



    虽然她在背地里了不少坏话,但此时也是真心佩服程开颜,要知道写文章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放在以前可是先生级别的人物,他虽然没读过书,但这点事还是懂的。



    而脸色最难看的,还是刚才不管不顾,当着徐玉秀和程开颜的面骂了一通的赵大娘,此时就是再不相信也只能信了,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面前。



    她这样做也是因为没把程开颜放在眼里,打心底觉得他不如赵瑞雪,这才不管不顾的骂了一通,哪里想得到他还会写文章。



    顿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一阵烧得慌,站在原地回去不是,不回去也不是。



    她在心里暗骂王翠,闲话的就是你,还有脸让人家教你儿子王南华没这个能力懂吗



    不过旋即她就开解自己,这都是王翠这个王八蛋到处瞎,要不是她,自己也不会跟徐玉秀差点撕破脸。



    不过自个儿也没跟程开颜一家没彻底撕破脸啊,刚才还让他留着复习资料好好学习。



    想明白这里,赵大娘就带着关心的笑容问:“开颜,你在上面写文章有几多钱啊”



    多少钱



    众人听到这里也很好奇,程开颜却摇摇头,笑而不语。



    这时王樯阿姨和老妈徐玉秀也反应过来:“大伙都散了吧,既然是误会,澄清了就好了嘛,不要伤了街坊邻居之间的和气,散了吧散了吧,不要总是听风就是雨!听到了吗王翠”



    听到这里,众人忍不住看向身子卡在窗户里的王翠,在众人的目光下,她厚着脸皮:“看我干啥我又不是故意的,我就是耳朵不太好使听左了。”



    众人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看着程开颜拿着信封回家的背影,赵大娘瘪了瘪嘴嘀咕道:“不就是稿费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妈!您别闹了行吗你问人家赚多少钱干嘛”



    赵瑞雪脸色不太好看的跺了跺脚。



    “你这孩子,我就好奇问两句怎么了对了,程开颜都能写文章,你可是北师大的高材生,还是中文系的,写文章岂不是到擒来你跟他关系好,你去学习学习,到时候肯定不比他差。”



    



    程开颜回到屋里书桌坐下,给老妈和王樯阿姨还有姑娘讲述经过缘由,大家心里那股新鲜劲就慢慢消散了。



    “赚了多少钱呢”



    老妈徐玉秀好奇的问道,她看信封并不怎么厚,估计没多少。



    “五十一块六毛四分钱,徐编辑给了我千字五块的价格,这篇文章字数是一万多字,妈这钱”程开颜完看向老妈。



    五十多



    已经抵得上一个月工资了!



    众人有些惊讶,他们还以为就几块钱,十几块钱呢,没想到有这么多。



    徐玉秀:“你也长大了,自己赚的钱就自己留着吧。”



    “嗯。”



    一旁的王樯阿姨笑了起来,“也是,都长成大人了,再过两年就要娶媳妇儿了。书名呢到时候我给心语买一本看看,让她跟你好好学学。”



    “儿童文学,夜晚的潜水艇,我自认为还是有点教育意义的。估计下个月一号就能看到了吧”



    程开颜想了想道,现在的儿童文学是双月刊,上次发行是十一月,下次刊登是一月份,那时候可就90年了。



    “啊好漫长啊!我现在就要看儿童文学!!”



    丫头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了,在床上打滚。



    “吃串葫芦”



    晚上,程开颜在书桌前写信,给远在江城的刘晓莉的,明天寄出,预计一周内送达。



    刘晓莉是959年生人,现在才二十岁出头。



    从就喜欢舞蹈文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这一点和程开颜比较像。



    她于90年进入江城歌舞剧院学习舞蹈专业,96年毕业后留剧院任舞蹈演员。



    早年还在歌舞剧院读书时,她母亲蒋琬陪同着,现在她长大成人之后,就是独自一个人在江城工作。



    而程开颜要比她几个月,因此刘晓莉在心中以姐姐自居,在信中立下约定,要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经常交流。



    “亲爱的刘晓莉同志,收到你的来信,我感受万分荣幸,字里行间的诚意与满满的歉意令人感动,你是如此的善良可敬。



    事实上同样作为一位知识青年,我同样无比厌恶包办婚姻,像这样强行将两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捆绑在一起是不道德的。



    爱情婚姻必须建立在完全自由的基础之上,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涉,都将成为婚姻走向破裂的导火索。



    这一点,我想我们是完全站在同一阵地上。”



    嗯



    先拉近关系,将敌对者转变为同一立场下的战友。



    程开颜玩得很溜,前世上大学的时候,他就靠着好看的脸和灵活的嘴皮子,游走在几个女孩身边,这才没饿死,相反还活得很滋润。



    甚至后来上班了,有个女孩还找到他要和他结婚。



    “哎往事随风。”



    程开颜摇摇头感叹一声。



    他在信里做了完整的自我介绍,同时放上自己的照片,最后在信里的末尾,诚恳的:



    晓莉姐,虽未见过你的容貌,但常言道见字如面,晓莉姐定当是一位温婉动人的美丽舞者,有会一定要看看你的舞蹈演出。



    此致敬礼,盼事业长兴。



    



    接下来的几天,有王大娘这个宣传器在,程开颜和赵瑞雪之间的误会也彻底洗清,胡同口易大爷扒灰重回榜一。



    与此同时,一则程开颜成了大作家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闲谈。



    至于什么无业盲流



    不好意思,现在是十里八乡,人见人爱的俊俏后生。



    日子在悠闲的时间里过着,程开颜平常就看看书给自己充充电,慢慢的融入到这个时代。



    这天姨来了,是岗位搞定了。



    二合一,懒得拆了。更新时间挪到下午,时间不定是因为没存稿,现写现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