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元始收徒,阐教众仙

A+A-

    巫妖大劫过后,天地重归清明,世间万物逐渐恢复生。



    众圣有感于天地间人才凋零,纷纷开始收徒,以传承自身大道,护佑天地安宁。



    在巍峨的昆仑山,三清聚首。



    老子率先开口:“如今巫妖大劫已过,天地间急需人才重振生,吾等是否应当开山收徒,传道教化众生?”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道:“兄长所言极是,吾亦有此想法。”



    通天教主朗声道:“我等既为圣人,当担此重任,广纳门徒,以兴我玄门。”



    三清之中,老子向来崇尚无为之道,此前已收玄都大法师为徒,此次收徒之事,他便未再参与。



    元始天尊在昆仑山玉清宫中,精心立下一座神秘莫测的阵法,以此来遴选令他心仪的弟子。



    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无数求道者怀着满心的期待与憧憬,从四面八方纷纷涌向昆仑山,皆渴望能有幸入元始天尊门下,求得大道真传。



    这一日,玉清宫前,人头攒动,喧闹异常。



    元始天尊高坐云端,神色威严庄重,其目光如炬,凌厉地扫过下方熙熙攘攘的众人。



    “今日,吾以阵法选徒,能通过此阵者,方可入吾门下。此阵考验心智、天赋与毅力,望尔等全力以赴,莫负自身求道之心。”元始天尊的声音犹如洪钟大吕,响彻天地之间,其声中蕴含的威严与庄重令人心生敬畏。



    众人闻言,皆面露紧张之色,但眼中却满是坚定和对大道的渴望。



    阵法开启,光芒闪耀,神秘的力量如水波般弥漫开来。



    一些求道者刚一踏入阵法,便被其中强大的力量瞬间弹飞出去,摔得狼狈不堪。



    有一位玄仙修士,名叫广成子,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不移的信念。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沉稳地踏入阵法之中。



    阵法中的压力仿若排山倒海般滚滚袭来,仿佛无数重山岳齐齐压在他的身上。



    但广成子凭借着自身出色的天赋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咬紧牙关,一步步艰难却坚定地向前迈进。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脚下似有千钧之力拖拽。



    然而,他心中的求道之火燃烧不息,那炽热的火焰支撑着他继续砥砺前行。



    在那仙云缭绕、神秘莫测的仙境之中,广成子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成功突破了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阵法。



    阵法之前,一位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道人负而立,此人正是南极仙翁。



    元始天尊迄今为止,仅收南极仙翁一人为记名弟子。



    南极仙翁早在巫妖大劫前拜元始天尊为师,早年便跟随元始天尊修道。



    如今已然臻至太乙圆满境界,只差那临门一脚,便能突破桎梏,踏入大罗金仙之境。



    因其修行时的刻苦执着,加之天赋异禀,故而深受元始天尊的器重。



    今日,他受元始天尊之命,前来接引即将入门的众仙。



    南极仙翁面带和煦的微笑,目光温和如水,凝视着广成子,缓声道:“恭喜道友成功通过阵法,能有如此成就,想必道友定是天赋出众、心性坚毅之辈。我奉师尊元始天尊之命在此接引,随我来吧。”



    广成子闻言,脸上满是恭敬之色,连忙行礼道:“多谢仙翁指引。”



    南极仙翁轻拂衣袖,引领着广成子缓缓来到元始天尊面前。



    元始天尊目光如炬,仿佛能洞悉一切,上下仔细地打量着广成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之色。



    “不错,不错,你乃先天生灵所化,跟脚深厚,资质出众,更难得的是能通过此艰难阵法,足见你心性极佳。从今日起,你便是吾之弟子。”



    广成子听闻,内心狂喜,激动得浑身颤抖,连忙跪地叩头,声音激昂而响亮。



    “弟子广成子,拜见师傅!愿终生追随师傅左右,潜心修行,不敢有丝毫懈怠。纵使前路崎岖,弟子也定当披荆斩棘,不负师傅厚望!”



    就在此时,又有几位天赋出众的求道者相继通过阵法。



    赤精子来自太华山云霄洞而来,身着一袭素袍,身具独特灵根,仙风道骨,步履轻盈似风,每一步都仿佛带着空灵之意。



    黄龙真人来自二仙山麻姑洞,神色坚毅,目光炯炯,此人颇为特别,乃是山中龙脉化形,周身散发着雄浑的气势。



    惧留孙来自夹龙山飞云洞,步伐沉稳,自某地坚定走来,目光中透着执着与坚定。



    太乙真人来自乾元山金光洞,周身仙气缭绕,飘逸出尘,仿若天外仙人。



    灵宝大法师来自崆峒山原阳洞,神情肃穆,庄重有加,一举一动皆合乎礼法。



    



    文殊广法天尊来自五龙山云霄洞,身姿挺拔,英气逼人。



    普贤真人来自九宫山白鹤洞,慈悲之态尽显,让人如沐春风。



    慈航道人来自南海普陀山落伽洞,温柔和善,气质高雅,乃是一位女仙,其身姿婀娜,却又不失端庄。



    玉鼎真人来自玉泉山金霞洞,英姿飒爽,器宇不凡,眼神中充满了对大道的渴望。



    道行天尊来自金庭山玉屋洞,仙风拂面,道韵悠长,周身似有大道之音环绕。



    清虚道德真君来自清风山紫阳洞,风度翩翩,超凡脱俗,仿佛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他们一一来到元始天尊面前,被元始天尊收为亲传弟子。



    元始天尊目光扫视众人,看着新收的十二位弟子,个个都是化形不久,俱是先天生灵,玄仙修为,根基深厚。



    满意地道:“尔等既入吾门下,当知修行之路漫漫,充满无尽艰辛与磨难。需潜心钻研道法,恪守正道,不为外物所惑,不为心魔所侵。切不可心生懈怠,更不可为恶世间,堕入魔道。吾之法门,博大精深,蕴含着天地至理,需用心领悟,用一生去追寻。日后当以弘扬正道、拯救苍生为己任,方不负吾之期望。”



    十二位弟子齐声应道:“谨遵师傅教诲,弟子们定当努力修行,不负师恩。纵使千难万险,也定当勇往直前,扞卫正道,拯救苍生!”



    此刻阵法之中,光芒闪烁,云雾缭绕。



    终南山炼气士云中子步伐稳健,神色从容。



    他本是鸿钧老祖成圣时头顶上空的一片祥云,受鸿钧老祖成圣功德,通了灵智,化为人形。



    云中子天生具有非凡的福缘,万劫不沾身,一心向道,只为寻求更高深的修行法门。



    云中子脚踏七星,双掐诀,口中念念有词。



    阵法中的压力如泰山压顶般袭来,但他凭借着坚定的道心和深厚的修为,步步为营,逐渐接近阵法的核心。



    而在另一边,一位神色略显疲惫的道人也在艰难地前行。



    此人比较特殊,乃是那燃灯道人。



    话那燃灯,自东海与金灵争夺灵宝一战,不敌金灵法宝,被打成重伤逃亡。



    经过漫长的养伤,许久才恢复如初。



    这段惨痛的经历让他痛定思痛,觉得金灵敢如此猖狂,依仗法宝欺负人,全是因为拜师通天,有三清庇护。



    于是,燃灯也萌生了拜师圣人的念头,妄图弄几件灵宝防身,提升自己的实力。



    燃灯在修行途中,也曾遇西方二圣。



    二圣见他颇具慧根,有意将其引入西方,许他做那西方教三教主之位。



    然而,燃灯嫌弃二圣穷酸,又觉西方贫瘠,难有大作为,便婉言拒绝了。



    此时正值元始天尊收徒,燃灯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会,便决定前来碰碰运气。



    “我燃灯,怎能甘心居于人后!此次,定要拜入圣人门下,获取强大灵宝,以雪前耻!”燃灯道人心中暗暗发誓。



    就在燃灯道人苦苦支撑之时,云中子已然成功突破阵法,来到了元始天尊的面前。



    元始天尊端坐在云台之上,目光深邃,周身散发着无尽的威严。



    他看着云中子,微微点头,道:“你能通过此阵,足见你道心坚定,修为不凡。”



    云中子恭敬地行礼,道:“天尊,弟子云中子一心向道,久闻天尊道法高深,故而前来,愿追随天尊,求得大道真谛。”



    元始天尊微微沉吟,道:“你本体乃是祥云,受道祖成圣功德而化形,此乃莫大的缘。吾观你根骨奇佳,福缘深厚,但我门下十二亲传弟子已全,此乃天数,今收你为记名弟子,与南极一般,位同亲传,日后当勤加修行,莫要辜负了这一番造化。”



    云中子大喜,连忙叩头谢恩:“弟子定当谨遵师命,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时,燃灯道人也终于冲破了阵法的重重阻碍,来到了元始天尊面前。



    他气喘吁吁,狼狈不堪,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元始天尊目光扫过燃灯道人,默念天,掐指一算,微微皱眉,道:“燃灯道友,你已是大罗金仙之境,道途已明,时一到,可达大罗彼岸,混元可期,何需再拜贫道?”



    燃灯道人一听,心中一急,连忙跪地哀求道:“天尊,弟子一心求道,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此地。但求天尊给弟子一个会,让弟子能在您座下听道修行。”



    元始天尊沉默不语,神色间似有犹豫。



    燃灯道人见状,继续道:“天尊,弟子愿以赤诚之心,为阐教尽心尽力。只求天尊收留!”



    元始天尊长叹一声,道:“罢了,吾见你如此执着,便在贫道座下听道。只是道友曾在紫霄宫中听讲,如今也是一方大能,入我阐教,可为我阐教副教主,你我二人互称道友,日后道友若是反悔。也可来去自由。”



    燃灯道人心中大喜,赶忙道:“多谢老师慈悲!弟子定当竭尽全力,为阐教贡献力量。”



    元始天尊见此,也就随他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