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小季的觉悟不错

A+A-

    2月2日,周二。



    上午,季宇宁又来到全国作协主办的剧本创作座谈会的会场。



    这次座谈会已经进行到了第2天。



    今天和明天是这次座谈会的最后两天,这两天将是中宣部的领导最后做关于这次座谈会的总结性发言,两天都是长篇发言,所以季宇宁也不得不来。



    这次22天的长会,季宇宁翘会的时间可是相当不短的,他就没开几天会。



    他的请假理由是老婆怀孕七八个月了,他得在家照顾。另外家里有海外亲戚在2月初到南年这一段时间也来京城探亲。所以他也要陪着。



    实在是这些事儿都赶到一块儿去了。他请假,也是没辙。



    不过他今天刚到会场,就有一些这次参会的熟人悄悄告诉他,这些天已经有不少人在会后议论他,他翘会,是因为翘尾巴了。



    而这些私下里对他不满的,居然差不多都是一些资历颇深的老前辈。



    这让季宇宁越来越觉得,这两年所谓的思想观念的争论,实际上在深层次,就是争话语权,争关注度的问题。



    本质上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有些在文学圈子中出道很早的老人,但现在写的东西基本上没有人看,现在的文学评论也不关注他们了。看见新冒出来的一代作者,自己实际上是比不上,可又不甘心。



    就只能是找些其他什么思想原则上的问题,给人家新人找不自在。给所有人添麻烦。



    反正自己不爽,别人也不能好过。



    最可恨的,是这些人还要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所谓的为公不为私。



    更可悲的,这些理由就是前些年加诸于他们身上的那些东西。



    这让季宇宁是真觉得恶心了。



    还好,季宇宁现在身上光环有的是,他现在是代表一个方向,而且明面上也不能他的是非,所以有些人现在只能在底下议论或者是私下里反映问题。



    下午,他回到家的时候,看见朱琳正在那儿欢天喜地的。



    “阿宁,我姐他们家节前就要回来了,这回是算正式调回来了。



    我姐是昨天下午在乌市上火车前,才发的电报,今天上午我妈才打电话告诉我。



    他们一家三口要在腊月29号晚上才到京呢。



    这次我姐他们一家也赶上回来过年了。”



    朱琳的姐姐一家,去年就想调回来,但一直是原单位不放,因为他们两口子属于单位的技术骨干。



    去年下半年,实在没辙了,季宇宁是求他贺叔帮着托了托关系。



    贺叔找了疆省那边的关系。好像也是部队的战友。这才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



    但没想到这工作调动办的还挺快,春节前那边单位放就放了。



    京城这边的单位是早就联系好了。是朱琳的外公帮着联系的一家医院。



    “我姐他们两口子这次回来,安排的还挺好的,我姐和姐夫都分到同一个医院,医院也不错。也是大医院。



    他们一家三口就住我爸妈那儿,那三间房也完全住得开。”



    还好,他老婆没要把华侨公寓那套房借给她姐一家住。



    看来朱琳也不傻。



    朱琳的姐姐一家回来,确实也是个喜讯。那这样的话,他丈母娘一家,平常也不至于只有老两口俩人在家了,朱琳的姐姐平常可以照顾他们。



    



    另外,建军今年下半年也可能要回京上学了。



    这样,季宇宁就是下半年要出去,在京城他父母这边,贺叔家,还有他岳父岳母那里,也总有个人照应。



    朱琳估计这两年也是要跟着出去的。



    2月3日。



    上午,季宇宁继续去开那个座谈会。



    今天是座谈会的闭幕式。



    昨天领导的长篇发言没讲完,今天继续讲。



    季宇宁感觉今天会场上的众位代表,脸上的表情明显都轻松下来了。



    他猜,这是因为今天这三周多的会,终于开完了,后天就是除夕了,要过年了。



    中午吃完饭,李季把季宇宁叫过来,要跟他聊聊。



    “季啊,这上半年文联有一些活动安排,嗯,想跟你。



    现在已经确定了,节后咱们作协要恢复以前的文学讲习所。



    3月份召集学员在京报到。4月日开学。讲习所的学习,大约是半年左右。



    具体的人数,还没完全确定,估计30多人吧。现在各省市单位也在分配名额。



    之前咱们作协开会,有人也提到你,后来我你还上学呢,没必要参加了。”



    “对对对,李老师,我就没必要参加了,我现在在京城大学西语系,实际上我们学校西语系和中文系也不怎么分的,我现在学的就是语言文学专业,所以没必要专门还去这个讲习所了。”



    季宇宁估计推荐他去讲习所的人,也是背后里捣乱。



    “另外4月份还有一次比较大的活动,就是咱们作协组织一个代表团去日本访问,大约三周左右,嗯,代表团是巴老爷子牵头,他是团长。



    这个代表团的成员确定,也是在3月份。



    这次的代表团规格比较高。也要考虑有各方面的代表性。



    你去年在文学上的成就很瞩目。所以我也听听你的想法。



    你子想不想去?”



    “李老师,我就算了吧,我去年已经去了趟欧洲,这个再有出国的会,就让作协的其他人去吧,别老是我去,否则别人也会有意见。”



    今年开始,出国是有200块钱置装费的,还有30美元的零用钱,另外回来还可以免税带一件日本的电器,所以实际上是有不少人盯着这个会的。



    “还有,北美有一个国际写作计划,在北美中部的衣阿华州,去年咱们作协是第次派人参加这个写作计划,大约是在那边待半年左右。去年是肖老去的。他以前就曾经是驻欧洲的记者,外语很好的。



    今年第2期参加这个写作计划的作家,大约也是三个人左右,是月下旬出发。



    目前在考虑人选,我也想听听你的想法。”



    季宇宁知道这个写作计划,他记得今年应当是王老哥,还有那位艾老爷子两口子去的。



    他去的话,资历还够呛,虽然他去年的成就瞩目,但他也不想出这个头。



    关键的是,下半年他自己要出去。



    他再次推辞。



    “嗯,行,那就以后再安排你,你子这觉悟不错,我就季的觉悟比好多老同志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