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学生去向

A+A-

    “老爷,我回来了!”



    张义走进书房,向萧思礼拱行礼。



    萧思礼指着桌上的公文:“我正在看朱韬下发的公文呢!”



    着,不免露出笑意:“你子做的不错!”



    “哪里,子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没有老爷在后面撑腰,朱韬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范。”



    张义态度恭敬,不见丝毫得意。



    “你子啊!哈哈哈!”



    萧思礼大笑,随即想起什么:“怎么回来这么晚?”



    张义就等对方这句呢,连忙解释:“子刚去了一趟国子监。”



    着,就进前几步:“老爷,子在怀仁任知县的时候,招收过一批学生。您还记得吗?”



    见对方点头,他就继续道:“这不是大战在即吗?子怕到时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就提前过去安抚一下。”



    “这有什么可安抚的。”



    萧思礼很不以为然,撇了下嘴:“那群西夏的狗东西又打不进来,能有什么影响?”



    张义连忙解释:“老爷,话虽这么,可他们终究买了三百枚炸弹。到时,整天轰轰轰的震天响,别是一些学子了,怕是城里的守军心里都不踏实。”



    这一次,不等对方出声,他就试探道:“老爷,子想求您件事。”



    着,就心翼翼的看向对方:“子想能不能把那些学子送回析津府去,安排在那边的国子监读书。”



    “你想给他们送到析津府?”



    萧思礼完,就想起了什么,眼中充满玩味:“子,是长大了啊,都知道培养自己的亲信了。”



    “老爷!子绝没有那个意思!”



    张义被的脸色涨红,慌忙解释:“老爷,子也是想着为老爷多培养些可用之才,绝不敢有别的心思。”



    “行了!瞧给你吓得!”



    萧思礼没好气的道:“就算有也没什么!今时不同往日,你一个堂堂萧府总管,底下没有几个可用之人怎么成?”



    张义一听就知道对方在试探自己,否则应该是另一套话术。



    他苦着脸解释:“老爷,子真不是为了自己。那几个是可造之材,都是奔着镇守一方的官员培养的。让他们留在子底下做事,反而浪费了一身才学。”



    于则成的这一想法,萧思礼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不过,当时并没有往心里去。此次,又谈及这个话题,见对方这番表现,才不得不重视起来。



    “镇守一方?哈!怕是言过其实了吧!”



    萧思礼用审视目光看向对方。



    张义态度坦然:“老爷,这些话不是子的,是国子监的祭酒和诸位教谕的一致评价。”



    着,就把这些孩子的过往,从不惜花费重金挖来生源,到请来五岳先生悉心教导,方方面面讲的很是详细。



    临了,才轻声道:“老爷,子是个没多少学问的,就算进了官场也走不远。但这些孩子不同,只要认真栽培,有一番作为是迟早的事。”



    这番话,在张义心里盘算了许久。



    长期以来,张义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培养萧思礼的野心。加之近期家族突生变故,萧思忠因为痛失独子,身体再不复往日康健。这就促使萧思礼的野心达到一个不可抑制的程度。



    有了争权夺势的心,就要有与之匹配的团队。



    张义正是把握住了这点,趁把张虎等人介绍给对方。



    尽管,萧思礼求才若渴,但依旧对这些孩子保持怀疑态度。



    “真有你的这么好?”



    “老爷,不是我他们好,是国子监的先生们都这么。”张义话的语气坚定。



    萧思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的意思。



    张义试着建议:“老爷,要不,等得空了,您见见这些孩子?”



    



    “见就算了!”



    萧思礼断然拒绝。



    他始终信奉一点,一个人好不好用,是不是可造之材,只有用过才知道,看是看不出来的。



    片刻功夫,萧思礼已经拿定主意:“则成!”



    “老爷,您!”张义束而立。



    只听萧思礼缓缓道:“这样吧,如今事忙,你先让人把那些学生送到析津府去。待忙过这段时间,老爷我再逐一考察。”



    张义拱行礼:“子代那些学子拜谢老爷。”



    萧思礼见正事完,对方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就好奇问道:“还有事?”



    张义露出讨好笑容:“老爷,那个五岳先生留在大同浪费了,您看能不能也。”



    “行!怎么都是一位大儒,带回析津府也好!”



    萧思礼答应的很是痛快。



    张义再次拜谢过后,才倒退着出了房间。



    一番忙碌,等送走杨晖和那些孩子,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天。



    这天下午,张义正陪着萧思礼在整理往来公文,就接到守卫送来的消息。



    是大同守备朱将军的亲兵,在府门外求见,还有重要军情通禀。



    张义看向萧思礼:“老爷,要不,子去外面看看?”



    萧思礼略一思忖就对守卫吩咐:“把人带进来!”



    “是!”守卫转身离开。



    一会儿功夫,就将亲兵领了进来。



    亲兵施礼过后,就急促道:“禀使君,据斥候回报,三界山一带发现大批西夏敌军。”



    “多少人!”萧思礼立即追问。



    “人数不下两万!将军邀请使君,立即去守备衙门参加集议!”



    亲兵完,就等待对方回复。



    “不下两万!”



    萧思礼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前军都这么多,那后面。”



    到一半,慌忙看向于则成:“则成,节度使刘辉的十万人马到哪儿了?”



    张义连忙翻找过往公文,随即找到一封:“按照时间推算,现在应该进入西京道地界,再有三天时间,就能到大同附近。”



    “三天啊!”



    萧思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吩咐侍卫为其备马。



    又对于则成吩咐:“你随老爷我一起去!”



    “是!”张义应声称是。



    等张义陪同萧思礼赶到守备衙门的议事厅,朱韬以及各级官员将领早已等待在此。



    稍作寒暄,朱韬就开始介绍情况。



    “据前方斥候送回的消息,两天前,西夏前军约两万余,正翻越三界山,预计目标是我大同。”



    不等他把话完,一名校在门外朗声报名。



    随即来到朱韬身侧,在其耳边低语了几句。



    也不知道了些什么,只见朱韬表情愤愤。



    待打发走了那人,朱韬撑着桌案起身,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良久,沉声道:“刚接到的消息,大同以南,边境地带,有大批宋军正在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