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终定计

A+A-

    吱扭



    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狄青走了进来。



    张义忙停止了与老太监的谈话,转而看向狄青:“怎么样?”



    “定下来了!”



    狄青顺势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我和诸将领商议了一下,元日应该是个合理的日子。还有半个月的时间,郎君也能准备充分一些。”



    张义心中盘算了一下,就轻声道:“可以,那我现在就走了。”



    “慢来!慢来!郎君,狄某还有话!”



    狄青将对方请回到椅子上,就继续道:“是这样的。狄某对郎君的本事,没有丝毫怀疑。不过,为保万无一失,你我能否约定一个暗号。”



    见张义眼中充满疑惑,狄青就解释道:“就比如郎君烧平安仓吧,一旦火起,燃起的黑烟怕是十几里外都能看见。可刘辉那队人马呢?何时抽调走的?又抽调了多少数量。你我是不是约定一个暗号,这样狄某也好选择合适的时。”



    不等张义表态,一旁的老太监就语带埋怨的道:“狄枢密,你这就过分了。”



    见对方看向自己,老太监继续道:“秘谍行事本就冒着极大风险,能成事已实属不易,实不该再提出更高要求。”



    狄青老脸一红,也知道自己提的要求过分了些。可他的初衷也是为了减少将士伤亡,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思。



    成了,皆大欢喜。



    不成,也无所谓,他有必胜的把握。



    狄青刚要行礼致歉,就听张义道:“狄帅,你提的这条,子答应了。”



    “子,可不要逞能!”



    老太监连忙出言提醒。



    张义向老太监歉然一笑,算是领了这份人情。随即转头对狄青:“狄帅,你需要什么样的暗号?”



    狄青自问,今天已经收获很多了,哪里还敢强求。



    “郎君觉得怎么方便就怎么来,只要能让狄某了解营中的辽军数量。”



    张义点了点头,表示了解。随即,便陷入了沉思。



    狄青和老太监见此,都不敢轻易打扰,只是坐在一旁耐心等待。



    也不知过了多久,张义眼睛一亮:“有了!”



    “哦?郎君出来听听!”



    狄青脸上一喜,连忙追问。



    只听张义轻声解释:“是这样的,咱们就以辕门前的旌旗为号!”



    到这里,他语气加重:“我的不是刘辉和部将的旌旗,特指萧字旗。插一面旗子代表抽调走了一万人马,两面就是两万,往后以此类推。这样,远处的斥候也能看清。狄帅以为如何?”



    狄青稍一盘算,就欣喜答应:“这个方法好!锦旗在几里外就能看清,便于斥候观察。”



    倒是老太监提出心中的担忧:“子,军营悬挂旌旗都是有规制的,可不是随便什么都能挂的。萧家有人在刘辉帐下听令还行,可若是没有,他能让你随便挂萧字旗吗?”



    对此,张义只是不以为意的摆了摆::“多谢老爷爷提醒。不过,子自有办法。”



    老太监见状,也不好再什么。



    三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才算结束这次会面。



    临别之时,老太监扶着张义的肩膀:“子,在那边万事心。真若遇到危险了也别硬抗,你已经做得足够多了,就算跑回来也没什么丢人的。”



    “老爷爷,子省的!”



    张义回以一个大大的笑容。



    三天后,张义刚一回到大同,就感觉城里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询问了一名路过的官员,是西夏大军连破两条防线,前锋距离大同已不足两日路程。



    



    当张义来到后院书房,就见萧思礼正在家丁的服侍下,试穿一套铠甲。



    “老爷!您这是?”张义脑海中满是疑惑。



    “嗨!先试试装备,免得乱中出错。”



    萧思礼边,边用指了下一旁的椅子,示意对方落座。



    良久,萧思礼才脱下铠甲,又出些许不足之处,让家丁去找工匠修改。



    打发走了众人,萧思礼就来到摇椅上躺下:“事情办的如何?”



    张义连忙起身:“老爷,事情办的还算顺利。至少,见到了狄青,该的话也了。”



    “嗯!”



    萧思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你认为,他信了吗?”



    张义在路上早已想好对策:“老爷,事前子不就过吗?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信不信那些话已经不重要,只要让他在心里产生怀疑就够了。怀疑子去的目的,怀疑子那些话的出发点。只要起了疑心,他就不敢轻易越过边境,向我军发难。”



    良久,萧思礼才点了点头:“嗯!兵不厌诈,虚虚实实。”



    着,看向于则成:“这两点,算是让你子玩明白了!”



    “还不是老爷教导的好!”张义连忙送上一记马屁。



    萧思礼的脸上倒是没有太多喜悦,而是继续道:“你怕还不知道吧?西夏大军已经冲破了围堵,前锋即将兵临城下。”



    张义忙收起笑容,苦涩道:“进城的时候听了,是折损了不少人马?”



    “嘿!别提了!”



    萧思礼表情郁郁:“谁也没想到,敌军会如此凶悍,根本就不与守军缠斗,上来直接用炸弹开路,再趁着我方阵脚大乱,就借掩杀过来。着实让我军吃了不少苦头。”



    张义听的心情激动,就试探问道:“那朱将军可有退敌之策?总不至于,束待毙吧?”



    “他?他有个屁的退敌之策啊!”



    萧思礼听到有人提及朱韬,气就不打一处来:“那人就特么一废物!集议不知道召集了多少次,每次除了埋怨别人,他是一点对策都想不出来。”



    “那您就没给上京递个折子?皇上总不会置之不理吧?”



    张义的话音刚落,就惹得萧思礼一声长叹。



    “哎!皇上也难啊!”



    只听萧思礼继续道:“自西征兵败以来,各部兵员还未补齐,国库也没有多少钱粮可供支配。你让皇上拿什么来救大同?”



    正在二人话之际,府里侍卫在门外报名。



    “报!老爷,大老爷遣人自上京送来书信。”



    萧思礼烦躁的挥了挥,示意于则成去取信。



    稍后,等他接过书信,展开观瞧,不由得被信中内容,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嘶,怎么会是这样!!!”



    “老爷,怎么了?”张义连忙轻声询问。



    萧思礼依旧是那副难以置信的模样,抬起头看向对方。



    “三叔和六叔被人弹劾了!”



    “啥?!”



    张义惊诧出声。



    只听萧思礼继续道:“是,是有人将他俩私卖官仓粮食的事情,透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