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提前改变的生活习惯

A+A-

    (今天有事,只有一章)



    让李龙也没想到,准备进山前,他提议去石城百货大楼采购,哈里木和塔利哈尔两个人买的最多的东西,竟然是牙刷、牙膏和香皂等个人生活用品。



    理发后的两个人看着和普通的平原人区别不大——当然,除了衣服。塔利哈尔被李龙直接拉到了医院,衣服都没换。在医院里面还好,穿的是病号服,大家区别不大。



    但出了医院后,他身上那件中山装和有点破旧的大衣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如果不是理了发,刮了胡子,恐怕大家目光就会更加异样了。



    这也是李龙出来后就带着他们理发的原因——国营理发店师傅的艺没得,理成李龙这样的平头,再刮刮胡子,显得年轻不少。



    然后李龙带着塔利哈尔去买了衣服,原本他想着给哈里木也买套衣服的,哈里木坚决不要。



    换了衣服之后,塔利哈尔的形象就改变了不少,明明一个帅气的哈族伙子嘛,民族特征比上一世阿勒泰那个片子里的巴太还要帅气——按本民族讲,毕竟那个演员本身不是哈族。



    照完镜子后的塔利哈尔自己也比较满意,特别是那个牙,他觉得这几天刷牙特别有感觉。



    所以才会有想去买牙刷牙膏的打算。



    看着哈里木和塔利哈尔两个人一起买了这么一大包生活用品,李龙也乐了。



    这算是提前改变了这边的生活习惯吗



    实话这时候就是四队,许多大人都不见得会天天刷牙,对于这些事,孩子们遵守的反倒好一些。



    李龙开着车把哈里木和塔利哈尔他们送到冬窝子的时候,哈里木的妻子和孩子,以及老太太都惊讶坏了。



    “爸爸,你帅气多了啊!”纳森反应最快,大叫着扑过来,抱着哈里木的腰。



    萨斯肯也跟了过来。



    出院是上午,买完东西,喝奶茶吃馕,加上理发,等李龙把人送到,已经是下午了。



    在冬窝子里喝完奶茶后,李龙就匆匆赶回去了。塔利哈尔的马还在哈里木这边,估计他今天肯定也会赶回去。



    李龙回到大院子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这趟把塔利哈尔接回来,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李龙自己也觉得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塔利哈尔并没有在哈里木的冬窝子久呆。他等李龙走后没多久,套上自己的马,把买的东西提上,骑上马和哈里木他们告别,也往家赶去。



    买的东西不少,所以塔利哈尔专门买了个大黑提包。他把黑包放在身前,心翼翼的提着缰绳,在马上往家里赶。



    雪还很深,马对这条路很熟悉,可能也是因为好些天没回家,它也比较兴奋,走着走着,碰到平路就习惯性的跑起来。



    每当这个时候,塔利哈尔就会微微拉一下缰绳——主要是医生在医院里提醒过他了,动作要一些,不要影响到伤口,尽量别让伤口再撕裂。



    这一次受伤塔利哈尔是真的吃到教训了,他决定等回去后,第一件事情是要找回自己的枪,以后还会打猎,但会非常的心。



    塔利哈尔在病床上的时候和李龙交流过,李龙出来的自己的经验,对塔利哈尔来非常的有用——



    打猎的时候能不靠近最好别靠近。



    不光是野猪、狼、黑熊这样的动物很危险,以人的身体,哪怕是被马鹿顶一下也是很容易受重伤的。



    这一条塔利哈尔认真的记下了。



    目前整个部落里,闲时经常打猎的就他一个,他觉得有必要以后有空的时候把这个给其他伙子教一下。



    回到冬窝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奶奶看到塔利哈尔回来,真的非常开心,她抱着孙子亲了亲他两边的脸颊,庆祝他的归来。



    “你现在就跟李龙一样,像个外面的人了。”奶奶在木炕上评价着。



    塔利哈尔就笑。



    他打开黑包,把自己从城里带回来的那些东西分发给家里人,然后演示着使用办法。



    “看我的脸,看我的牙,真的会好很多。”塔利哈尔觉得要改变家里人的生活习惯。



    不光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他问了,医生,护士,包括李龙就给他了。



    “经常刷牙,能让嘴里不臭,能让我们的牙到老了不容易掉,还能让我们的牙变的白一些”



    这时的塔利哈尔像极了后世生涩的推销者,他把李龙他们的话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告诉了家里人。



    刷牙其实是真的挺容易习惯的——想想你刷了一个星期,突然不刷的时候,第二天舌头舔过牙的时候感觉到上面一层牙菌斑,那种不舒服感觉让你第一时间就想去刷一下。



    家里人新奇的看着塔利哈尔递到里的牙刷牙膏,看着塔利哈尔给他们演示着,看着那个白白的沫子从嘴里出来,一个个都笑开了。



    一个的改变,就此展开。



    哈里木家里同样发生着类似的事情,只不过因为哈里木算家长,他给母亲和妻子给了牙刷牙膏,然后让纳森和萨斯肯教她们用。



    纳森和萨斯肯两个非常的积极。从都是大人教他们做事,现在轮到他们教大人做事,真的非常的兴奋,而且非常认真和主动。



    接下来一段时间,玉山江家里也用上了牙刷牙膏——哈里木给带的。



    不光他们家,其他人家串门的时候,也被感染了。毕竟刷完牙之后,口气、牙齿的白度都有改变,这是显而易见的——李龙恐怕也想不到,下一次他过来的时候,大家想让他带的最多的,竟然是牙刷和牙膏。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天气也慢慢变热了起来,室外的温度从最冷的时候白天零下三十度晚上零下三十五六度,到慢慢的白天零下十几度,阳光明显暖和起来。



    这段时间李龙隔一两天去收购站那里摸鱼打扫一下,一方面是那些库房,一方面是后院的雪需要清一下,免得到时开化流的满院子都是。



    只要收购站开门,每天依然能有人过来卖东西,有时候能收一麻袋,有些时候能收大半麻袋。



    几乎每天李龙都要放出去几百块的现金,目前大院子里的一间厢房快堆满了。



    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李龙知道得找个人帮着自己收东西了。收购站的院子不错,院墙也是砖墙,两米高,距离派出所也不远,挺安全的。



    所以到时这院子里住了人,后面改造一下开出片菜地来,也挺不错的。



    就是要看谁过来住了。



    “要不让老爹老娘过来吧。”晚上,明明和昊昊睡着了,李龙和顾晓霞商量着,“你爸那边要看农资商店,也不好兼顾,不如就把老爹老娘接过来,反正就收个东西嘛。”



    “老爹老娘能干这个吗他们在队上呆着多自在”顾晓霞不知道公爹和婆婆愿意不愿意来。



    这种事情肯定是要找自己人,但顾晓霞上班,不可能看店,李龙自己也不想一直被这个收购站拴着。



    眼下他倒是有些后悔了,早知道不折腾这个多好,非要把自己拴着。



    事情越多,搞的越麻烦啊。



    “或者就这么隔三岔五的开着也挺好。”李龙又想着,“反正自家的店,那不是想啥时候开就啥时候开”



    “你倒是轻松了,但那些人哩县附近的还好些。远点儿的,像沙窝边上的那些人,过来得一天,结果你没开,那不空跑了”顾晓霞考虑的客源的问题。



    李龙想反驳,那也不能自己天天守着那里啊。



    但想想顾晓霞分析的也没错,既然要开,那就正正经经的开。



    李龙和顾晓霞没商量出结果来。其实杨大姐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但目前明明和昊昊还需要人带,她也离不开。



    李龙打算明天去队里看看,现在已经是二月份,马上到年了,去看看大哥家过年的东西准备了没有,准备的怎么样了,看能带回来些什么。



    像麻叶子、馓子之类的,如果炸好了,李龙是肯定要带回来的。



    很自然的想法,习惯了,那也是自己的家嘛。



    过去自然是要把韩芳带上,这几次来回,韩芳和李娟已经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上一次塔利哈尔住院,李龙把孟海送来的那些公鸡母鸡都宰了,韩芳攒了许多好看的鸡毛,做了三个毽子,她打算把其中的一个送给李娟。



    铜钱是李龙给她的,这段时间收来的铜钱也不少,品相都还不错,不是那种刚从土里挖出来的,至少绿锈不是很多,应该是屋子里存放的那种。



    地里挖出来的满眼绿的李龙也收了一些,就是表面绿锈,用刷子刷下就能刷掉,大都是清时的。



    



    那种锈透了,一掰就断的,李龙直接就给打回去了——这玩意儿彻底就没用了。



    一路上韩芳都挺兴奋的,大约有半个月和李娟没见面,她是挺想的。



    “芳,你的作业写完了没有”李龙一边开车一边问道。



    “写完了的。”韩芳乖巧的道,“我还把语文书的上课文都背下来了!”



    真利害!李龙是自愧不如。



    眼下李娟和韩芳两个女孩的学习都非常好,李强的成绩也慢慢好起来,这是真的挺好。



    “你们还没开始学英语吧”



    “没有,晓霞姨等我们初中了才学。娟姐好学的很,多背就行了。”



    “噢,那就好好学,以后考个好学校。”



    吉普车到了李家院子,前面的空地上此刻没有孩子们在踢足球,李强在院子里练着球技。眼下快过年了,各家都在忙,有些孩子则在赶着作业——过完年就该开学了,大部分孩子的作业还没怎么写。



    李强除外,有李娟看着,他的作业不需要李建国他们管。



    所以眼下他只能一个人踢足球。



    听到吉普车响,李强立刻抱起足球往前跑几步,然后就往边上靠。



    吉普车停在院子里,李强冲到了门口开门,同时冲屋子里喊:



    “爸,我叔回来了!”



    李龙下来的时候,两个屋门都打开了,那边杜春芳慢慢走了出来,这边屋子先飘出一股子油炸东西的香气。



    梁月梅系着围裙,里拿着筷子,正在炸麻叶子。



    她看着李龙,笑着:



    “来的刚好,今天炸好了,你带一些回去。”



    “那我来的真是时候,嫂子,你先关门,外面冷,我去和老爹老娘聊聊。”李龙笑着应了一句,然后去和杜春芳打招呼。



    李龙扶着杜春芳进屋,李青侠正在屋里听收音,看李龙到了,笑着问道:



    “这咋有空了”



    “县里也没啥事,我就过来看看。”



    “没啥事那你带枪没”李青侠一听李龙没啥事,眼睛一亮,问道。



    “带了,咋”



    “大强他爹给我,他邻居有亲戚在北面沙窝里,那边黄羊都一群一群的,你知道不知道那边咋走不远不远”



    “远倒不算远,得有个六七十公里吧。”李龙道,“路不是很好,开车得两个时吧。”



    “才两个时,那要不要去一趟”李青侠这几天都没去砸冰窟窿,主要还是鱼太多,去县里卖划不着,卖不到几个钱,但去石城吧,又太远。



    蹬自行车也很费劲的。如果不是了生存,只是为了赚钱,锦上添那种,李青侠还真就不怎么想去了。



    坐车还差不多。



    但大冬天发动拖拉实在是有点费劲。



    呆在家里又无聊,听收音打发时间,比出去差远了。



    所以他才鼓动着李龙想去北面看看。



    真要碰到一群黄羊打一打,那多美



    李龙也有些心动,不过他还是问道:



    “那咱们也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啊总不能到那里瞎摸吧”



    “嘿,我知道哩。那地方的村子名我都记下来了,找到那个村子,找人一问不就知道了”



    看来老爷子对这边的人还挺信任的,相信只要一问就能问出来。



    他其实也想过去转转的,主要是想看看那边的黄羊群,看能不能搞到一些黄羊娃子。



    能搞到的话,带回来养着就好了。



    现在老马号里的那些母羊已经开始陆续下羊娃子了,想来北面沙包里还没往南迁徙的黄羊,应该也带着有羊娃子吧



    这时候李建国刚好推门进来。



    刚才他和梁月梅配合着正炸麻叶子,现在忙完了,就过来看看。



    “你们聊啥呢”李建国进来的时候端着一些麻叶子,一边递给靠在火墙边上的老娘一边问道。



    “他们要去北面沙窝打黄羊。”杜春芳接过话道,“六七十公里哩,你爹也是闲的快疯了,能想起来跑那么远去打黄羊!”



    “嘿,那边我去过!”李建国一听乐了,“实话那边的黄羊还真应该不少,我当时在兵团连队里当司务长的时候,连长就带着职工打黄羊改善生活,打不少哩!”



    “那就走,今天刚好龙过来了,有车,又有你,知道地方,咱还等啥”李青侠激动了。



    李龙有点不明白,自己这老爹是在等自己过来吗



    李建国倒没意见,走就走呗,反正今天的主要的活也干完了,不过这是不是有点草率,他看向李龙。



    李龙要是没啥事,那就去吧,反正择日不如撞日。



    “行。”李龙也没二话,反正老爹喜欢嘛。



    “今天不喊晓霞他爹了,昨天他还过来了,咱们先趟趟道,有收获再叫他。”李建国如是。



    那就走吧。



    梁月梅知道他们要往北去一趟,也没什么,现在还不到饭点,只是让他们带一些吃的,不然去一趟没地方吃饭也麻烦。



    吉普车开出四队,开到乡道上,到乡里的时候,往北拐,一路往北,用本地话,“一头攮下去,就能到地方了。”



    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往北几公里就到了后世的呼克公路,也就是20省道,不过这时候还没修。这时候的路大多还是土路,好在上面有了雪,路面冻的结实,反倒好走一些。



    越往北路面上的痕迹越少,有一些马车或者驴车压过的印子,反倒是野生动物的印子多了起来,偶尔还能看到野兔在野地里奔跑。



    一路上人烟越来越少,一开始还能碰到几个村子,越往后,村子越少,间距越大,而且雪地里的植被也慢慢减少了。



    “以前在连队之间办事,都得扛个棍子。”李建国看着外面感慨的道,“就是怕被狼给围了。”



    “那时候没枪”李青侠好奇的问道。



    “那普通职工自己办事去,哪能带枪除非连队的公事”



    “现在狼也没那时候多了。”李龙一边开车一边道,“大都在沙包里面和山里面,人多了,狼就少了。”



    远处已经有起伏的沙包出现在视野里。沙包上长着红柳和梭梭,这些是沙漠中为数不多能存活的植物。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南面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的一点,是这里沙丘基本上不移动,都算是固定沙包,甚至在沙漠中存在大大的绿洲,以及植被。



    虽然同样是沙漠,这里的生命痕迹要比南边的那个多太多了。



    然后,李龙他们看到了一群奔跑中的动物——野驴



    p:在络上看到有人在长江里放铅酸蓄电池,这应该是犯法了吧这些玩意儿怎么这么坏据那个人发布的消息还要去长江源头放,这真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