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最后一拨,干完走人

A+A-

    李龙过来找李向前,主要还是因为抬把子的运输事宜。



    今年因为要给牧民们翻修冬窝子,所以李龙把编抬把子的事情交给谢运东他们之后,基本上就没再去管。



    哪怕是检查验收点数都是由供销社派人完成的。



    他只是两次协调了车去把那些编好的抬把子验收完拉回来,自己从头到尾都没跟着。



    眼下翻新冬窝子的事情已经完成了,抬把子的编制工作也到了尾声——上两次拉回的抬把子就近三千个了,两个点位三十个人,每天能编出一百多抬把子来,从上次拉完开始到现在,不到十天就能把剩下的抬把子编完。



    这一次抬把子编完之后,李龙以后也就不用再管这事了。



    当然事后还要给人把账结清。



    因为剩下的这个一千多台把子,李龙想着一次性拉完,还要把山里的人接回来,所以就想着提前两天和李向前把这事定,到时多派两辆车。



    “没问题,你个准时间,我提前让运输股把车协调好。”这个事情李向前肯定是支持的,他道,“这可不光是你的事情,也是咱们社里的一个大任务。把最后这一趟拉完之后,不论是你还是咱们社里,都能松口气。”



    “那我明天进山一趟,”李龙道,“去清点一下,算一算抬把子的数量大概哪天能够,从山里回来我就能确定具体的拉运时间。”



    “行。”李向前点点头,“别忘了抽空去感谢一下马干事,给人家送点东西。买东西的钱到时候到社里来报销。”



    “好的好的,这事呆会我就办。”



    运输的事情商量完了,李龙就出了供销社来的百货大楼,买了一兜子吃的用的然后去县委大院,把马晓燕叫出来,把这兜子东西送给她。



    通过这几次进山,李龙发现马晓燕的家庭情况一般,与其送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不如直接送这些生活里能用到的实在东西。



    果然,看到李龙送的这些东西,马晓燕还挺开心的。其实大家彼此都知道,采访上报纸这件事情是双赢的。李龙李向前他们得到了实惠,领导关注,单位出名,马晓燕也是一样的。



    这么好的素材,能上自治区日报和州日报,马晓燕自己也能得到表彰和奖励。



    这年头往各个等级的新闻媒体上上稿都是有奖励的,不光有现金奖励,在升职评职称方面也会有加分。



    所以马晓燕也会和李龙他们拉近关系。在她看来,李龙就是个素材宝库。和李龙搞好关系,每年在自治区级别的报纸上上一两篇是没问题的。



    这边送完之后,李龙就回到了大院子,继续折腾那些药材。



    甘草锁阳党参,这些药材也不是收上来就能用,和贝母一样,同样需要清理清洗。贾天龙他把这批贝母发走后,过几天就会过来拉运其他药材,李龙是想等着他来之前就把这些东西收拾好。



    和贝母相比,这几种药材的数量不是特别大,但那也只是相对而言。



    几种药材加一起有个几百公斤,林林总总的也值个几几千块钱。



    不是数目。



    李龙也没有因为卖贝母一下赚了好几万,就看不上这几千块钱。



    他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几千块钱对于普通人来,那就是一笔巨款,对他来也不是钱。



    李龙在院子里洗着药材,顺便看着明明昊昊,杨大姐收拾着院子和屋子,把一些被褥拿出来晒上,然后去买菜,准备做饭。



    有李龙在的时候,杨大姐会更自由一点,去市场里转一转,上一趟乌伊南路的院,出趟门就能发现一些新鲜事。



    回来的时候杨大姐就给李龙:



    “我在市场里,看到那个收购站跟前,又有人和收东西的吵架了。他们收的东西价格不对,比咱们这个收购站的价格要低得多。



    那个收东西的就东西不一样,价格肯定也不一样。卖东西的就骂他们奸商,结果就吵起来了。”



    李龙笑了笑,没什么。



    这玩意儿有竞争,肯定就有比较。顾博远在这方面情商还是高的。再了,本身上过大学,阅历也丰富,不会主动去和人吵,讲道理肯定能把那些人过、懂、通。



    所以收购站放到他里李龙是放心的。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等杨大姐把厨房收拾完接明明昊昊之后,他开着吉普车先去了馕铺子,把今天早上刚打出来还没卖完的二十多个馕席卷一空,然后又去了百货大楼买生活用品。



    李龙离开之后没多久,有几个阿达西来买馕,看到馕坑边上空空如也,他们忍不住冲打馕的伙子抱怨:



    “馕呢,还没有打出来吗你今天是不是起晚了”



    “你们来晚了,让人买走了嘛。”打馕的伙子笑着:



    “再等一会儿,等一会下一坑馕才能烤好。”



    这些人很不开心,却又没有办法,只能站在馕坑边上等着——这时候来买馕的都是不用急着上班的。那些着急上班的,往往头天就把第二天早上的馕买好了。



    李龙买完东西就开着车出县城,上了乌伊公路往西而去。到清水河村的时候,把车开到麦场那里,和队长何玉清聊了几句。



    “现在我们这有成品的抬把子三四百个,合格率保证在九成以上。”何玉清这方面很有信心,“老孟他们翻新完冬窝子之后就没过来再编,不然的话还能更多一些。”



    孟海为什么没来李龙没问,他过来除了要统计抬把子的数量,还要把上两次的钱给何玉清结清。



    上两次拉抬把子的时候,李龙只是把车引过来之后就走了,这边和供销社那边都只记了个总数,每个人编抬把子的具体数目何玉清这里记着,编抬把子的人也记着。



    李龙没有管那么多,他把总数和何玉清对完,然后就把钱付给了他。



    怎么分钱的是何玉清的事情,他不参与。



    何玉清收到钱之后挺开心。这段时间他还是有点压力的,去年编抬把子是收走一次就给一次的钱。



    今年收了两次都还没给钱,他和孟海是信任李龙的,知道李龙不会把他们的钱黑掉。但村里面其他人就不好了,涉及到钱的事情,而且数目不,这些人不可能不多想。



    现在钱到了,那就放心了。送走李龙后,何玉清过去对着那些编拨把子的人:



    “都缓一缓,过来分钱!”



    着他从上衣内兜里掏出个本子,这上面记着每个人编的数目,还有这些人的签名。



    李龙离开清水河村后,加大油门往红山嘴开去。



    进山之后他轻车熟路的往白杨沟方向开着,快到沟口的时候,看到前面右侧的山坡上有东西在动。他放慢了速度,探头仔细看了看,发现那里有一群十几头野猪,正在拱着什么东西吃着。



    李龙急忙停下车,伸从副驾驶上捞过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打开车门下车就准备瞄准。



    但吉普车过来的时候,引擎声已经惊动了那群野猪,李龙下车的时候,那群野猪已经撒开腿朝山上跑过去。



    等他瞄准的时候,视野里已经一头野猪都没有了。



    李龙急忙提着枪向山上冲去,等他冲上山坡的时候,发现对面是一片林子,最后一头野猪,半个身子已经进到林子里了。



    李龙端枪就打,“砰砰”两枪,那头野猪身子一晃,倒进的林子里。



    李龙急忙提着枪冲了过去,下山再上山,跑到林子边缘,他看到了那头被打倒的野猪。



    野猪也就是二三十公斤的样子,身边一滩血,头部中弹,已经死透了。



    李龙端着枪左右看了看,林子里现在已经没什么动静,其他野猪早跑远了。



    他便一提枪,一提着野猪往回走。



    回到刚才野猪拱开的地方,李龙仔细看了看,这里长了一片党参苗子,还有一片刚结果的野草莓。



    野草莓还是青疙瘩,野猪在吃这玩意吗



    



    他不确定是不是,反正看见那些野草莓青疙瘩有好些已经被嚼烂了。



    马上到白杨沟了,李龙也没有在这里收拾那头野猪,他提着这头野猪带着枪上了车开着继续往前走。



    等到了白杨沟之后,立刻就闻到了熟悉的烧条子的味道。空气中也弥漫着烟气,跟雾一样。



    吉普车开到地窝子跟前,李龙下车后把那头野猪拽了下来。



    大部份人都在地窝子边上编抬把子,有几个人不在,应该是去割条子了。



    谢运东过来和李龙打个招呼,正在灶台前忙活的老黄也走了过来,笑着道:



    “嘿,龙,这又打着东西了刚才听到的枪响是你开的吧”



    “嗯,还没进沟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群野猪,等下车大部分都跑掉了,就打着了这么个家伙,你给收拾收拾,中午咱们加餐。”



    “好好好,前两天你大哥打着了一只狍鹿子,个头不大,这两天让我们吃的差不多了。你这打来的野猪,刚好把肉给续上。”



    老黄乐滋滋的提着野猪过去收拾了,李龙跟着谢运东一起去,看编抬把子的情况。



    “现在每个人编好的抬把子有三四十个,”谢运东边走边,“合格率是越来越高。主要是大家都是熟了,以往不合格的问题都好避免。”



    每个人的操作台前面都堆得高高的抬把子,看到李龙过来,他们都主动打着招呼。



    李龙把这边看完,和大哥了两句话,然后去看许海军和梁文玉那边的情况,他发现三组的进度都大致差不多。



    看完之后,李龙估算了一下,目前合格的台把子有一千一二左右吧,他打算等明天再编一天,后天直接过来拉。



    到时候有多的台把子,供销社如果收就让他们收走,如果不收,李龙就准备拉到收购站的大院子里放下,卖也可以,自己用也可以。



    计划就是这样,李龙又转回来的时候,谢运东把他拉到一边声:



    “这两天,有人编完抬把子之后,跑到附近的沟里去挖贝母。林业队那边的护林员没人过来,他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是不是许海军他们那一组的人”李龙也声的问,“咱们这边都是老人,应该都懂。”



    “嗯,是的,我看海军也有点纵容,这事”



    “不用管,待会我会给大家,明天再编一天,后天早上就收拾东西准备回了,他们也再没多少会去干其他事情”



    “那我建议你最好别。”谢运东想了想:“你了他们肯定会有人想着趁着最后一天搞点啥事儿。



    不如干脆后天早上你早早的带车过来,趁着大家吃早饭的时候,把事情一宣布,然后点验,点验装车后直接拉人回家,有些人就算想搞事儿也没时间了。”



    李龙想想也对,就答应下来了。



    中午饭很丰盛,老黄把那头野猪剥皮之后拆了肉,直接酸菜炖了一个大菜,剩下的骨头煮了汤。



    野猪本身就不大,两道菜直接做完。主食就是李龙带来的一部分馕,剩下的几个馕李龙打算拿过去放到孙家强那里。



    孙家强不擅长蒸馒头,李龙得时不时给他提点这种发面食品,免得吃不好。



    吃饭的时候李龙看编抬把子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胡子拉碴头发很长,反倒是来过几次那些老人,个个都挺注意的。胡子是刮过的,头发也修剪过,脸也洗了。虽然有点烟熏火燎的,但看着还基本上干净。



    年轻人对比就相对邋遢一些,大都不怎么顾自己的形象。



    吃完之后,李龙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就开着车去往木屋那边。



    路上走的时候,李龙还特意放慢了速度,想看看路边山上能不能再碰到猎物。



    不过一直走到木屋跟前,啥也没有碰到。



    孙家强一如既往的在那里淘洗贝母,看到李龙过来之后,甩了甩站了起来。



    “吃了没有我带着馕过来。”李龙下车后看到灶台底下没火,便问笑着的孙家强。



    “还没吃呢,早上吃的比较晚,现在还不咋饿。不过你一馕,我还真有点想吃了。”



    “我卸东西,给,你去吃吧。”李龙把那袋馕交给孙家强。



    “不急不急,一起卸完再吃。”孙家强看李龙打开后备箱便把馕放在案子上,然后跟着一起搬东西,边搬边:



    “这两天来换贝母的人有点少,不知道啥情况”



    “可能是林业队那边加大了巡查力度,有些人不敢出山了。”李龙道。



    去林业队拉了两趟贝母之后,李龙是听波拉提的。艾里组长让他们这些护林员加大巡查力度,碰到挖贝母的,就去把他们的贝母没收了,这样能多分些钱。



    有的狠人甚至直接押着挖贝母的到他们地窝子那里,把他们的库存一并收了。



    这样的话,这些挖贝母的人一个个都藏着躲着,轻易不敢出来了。



    这玩意有利有弊吧。好处自然就是从林业局那里能收到大宗的贝母,不好的,就是木屋这边生意就不好了。



    左右反正都是烂在锅里,不管哪边收的,最终都到李龙的口袋里,所以他也不在意。



    把物资都卸到孙家强的木屋里,李龙和孙家强一起把他收的洗干净的那些贝母装到袋子里,放进了吉普车里。



    已经淘洗干净的贝母有六七十公斤,其中只有不到十公斤是完全干的,剩下的都是干鲜不等,需要继续晾晒。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县里,先去了供销社。



    “后天一早是吧没问题,我现在就给运输股长,让他安排三台卡车。”李向前听了李龙的汇报后道,“后天清早你过来带车进山就行了。”



    “主任,你还要安排点验的人。”



    “检验的不需要三个吧,两个就够了吧”



    “两个就行。”



    “那好,还是上次他们俩吧。”李向前道,“你去忙你的,这边我来安排,多余的抬把子,只要是检验合格的,咱们供销社收了,那些人也可以用卡车拉回去,我会给司直接送到村里,”



    李龙出了供销社,然后去了县运输公司。



    吉普车又开了一段时间,需要好好保养一下。



    第二天李龙在家休息,第三天早上吃过饭,他开着吉普车,到供销社把人和车带上直接去拉抬把子。



    一辆车放在清水河这里,两辆车直接开往白杨沟。



    白杨沟这边编抬把子的人也才吃过早饭,有些吃的快的人拿着工具准备去割条子。



    看着大卡车过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例行的收抬把子,只有少数老人猜出来这是要回了。



    最近这两年抬把子的数量是固定的,每年每个人编多少他们心中都有数。



    所以李龙当宣布编抬把子这件事情到此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人一脸诧异,少部分脸上的表情是果然如此。



    不管行不行,反正就是这样了。



    “检查验收完拉抬把子,一部分人坐汽车回,一部分人坐我大哥开的拖拉回。”李龙道,“验收完的,记完数字后就直接收拾东西吧。”



    和头两次一样,这一次他也没有参与,把事儿完之后,过去和大哥聊了两句,然后就开着吉普车离开了。



    李龙也算是偷了个懒,他打算进山里采点羊肚菌。



    他不确定是不是,反正看见那些野草莓青疙瘩有好些已经被嚼烂了。



    马上到白杨沟了,李龙也没有在这里收拾那头野猪,他提着这头野猪带着枪上了车开着继续往前走。



    等到了白杨沟之后,立刻就闻到了熟悉的烧条子的味道。空气中也弥漫着烟气,跟雾一样。



    吉普车开到地窝子跟前,李龙下车后把那头野猪拽了下来。



    大部份人都在地窝子边上编抬把子,有几个人不在,应该是去割条子了。



    谢运东过来和李龙打个招呼,正在灶台前忙活的老黄也走了过来,笑着道:



    “嘿,龙,这又打着东西了刚才听到的枪响是你开的吧”



    “嗯,还没进沟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群野猪,等下车大部分都跑掉了,就打着了这么个家伙,你给收拾收拾,中午咱们加餐。”



    “好好好,前两天你大哥打着了一只狍鹿子,个头不大,这两天让我们吃的差不多了。你这打来的野猪,刚好把肉给续上。”



    老黄乐滋滋的提着野猪过去收拾了,李龙跟着谢运东一起去,看编抬把子的情况。



    “现在每个人编好的抬把子有三四十个,”谢运东边走边,“合格率是越来越高。主要是大家都是熟了,以往不合格的问题都好避免。”



    每个人的操作台前面都堆得高高的抬把子,看到李龙过来,他们都主动打着招呼。



    李龙把这边看完,和大哥了两句话,然后去看许海军和梁文玉那边的情况,他发现三组的进度都大致差不多。



    看完之后,李龙估算了一下,目前合格的台把子有一千一二左右吧,他打算等明天再编一天,后天直接过来拉。



    到时候有多的台把子,供销社如果收就让他们收走,如果不收,李龙就准备拉到收购站的大院子里放下,卖也可以,自己用也可以。



    计划就是这样,李龙又转回来的时候,谢运东把他拉到一边声:



    “这两天,有人编完抬把子之后,跑到附近的沟里去挖贝母。林业队那边的护林员没人过来,他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是不是许海军他们那一组的人”李龙也声的问,“咱们这边都是老人,应该都懂。”



    “嗯,是的,我看海军也有点纵容,这事”



    “不用管,待会我会给大家,明天再编一天,后天早上就收拾东西准备回了,他们也再没多少会去干其他事情”



    “那我建议你最好别。”谢运东想了想:“你了他们肯定会有人想着趁着最后一天搞点啥事儿。



    不如干脆后天早上你早早的带车过来,趁着大家吃早饭的时候,把事情一宣布,然后点验,点验装车后直接拉人回家,有些人就算想搞事儿也没时间了。”



    李龙想想也对,就答应下来了。



    中午饭很丰盛,老黄把那头野猪剥皮之后拆了肉,直接酸菜炖了一个大菜,剩下的骨头煮了汤。



    野猪本身就不大,两道菜直接做完。主食就是李龙带来的一部分馕,剩下的几个馕李龙打算拿过去放到孙家强那里。



    孙家强不擅长蒸馒头,李龙得时不时给他提点这种发面食品,免得吃不好。



    吃饭的时候李龙看编抬把子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胡子拉碴头发很长,反倒是来过几次那些老人,个个都挺注意的。胡子是刮过的,头发也修剪过,脸也洗了。虽然有点烟熏火燎的,但看着还基本上干净。



    年轻人对比就相对邋遢一些,大都不怎么顾自己的形象。



    吃完之后,李龙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就开着车去往木屋那边。



    路上走的时候,李龙还特意放慢了速度,想看看路边山上能不能再碰到猎物。



    不过一直走到木屋跟前,啥也没有碰到。



    孙家强一如既往的在那里淘洗贝母,看到李龙过来之后,甩了甩站了起来。



    “吃了没有我带着馕过来。”李龙下车后看到灶台底下没火,便问笑着的孙家强。



    “还没吃呢,早上吃的比较晚,现在还不咋饿。不过你一馕,我还真有点想吃了。”



    “我卸东西,给,你去吃吧。”李龙把那袋馕交给孙家强。



    “不急不急,一起卸完再吃。”孙家强看李龙打开后备箱便把馕放在案子上,然后跟着一起搬东西,边搬边:



    “这两天来换贝母的人有点少,不知道啥情况”



    “可能是林业队那边加大了巡查力度,有些人不敢出山了。”李龙道。



    去林业队拉了两趟贝母之后,李龙是听波拉提的。艾里组长让他们这些护林员加大巡查力度,碰到挖贝母的,就去把他们的贝母没收了,这样能多分些钱。



    有的狠人甚至直接押着挖贝母的到他们地窝子那里,把他们的库存一并收了。



    这样的话,这些挖贝母的人一个个都藏着躲着,轻易不敢出来了。



    这玩意有利有弊吧。好处自然就是从林业局那里能收到大宗的贝母,不好的,就是木屋这边生意就不好了。



    左右反正都是烂在锅里,不管哪边收的,最终都到李龙的口袋里,所以他也不在意。



    把物资都卸到孙家强的木屋里,李龙和孙家强一起把他收的洗干净的那些贝母装到袋子里,放进了吉普车里。



    已经淘洗干净的贝母有六七十公斤,其中只有不到十公斤是完全干的,剩下的都是干鲜不等,需要继续晾晒。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县里,先去了供销社。



    “后天一早是吧没问题,我现在就给运输股长,让他安排三台卡车。”李向前听了李龙的汇报后道,“后天清早你过来带车进山就行了。”



    “主任,你还要安排点验的人。”



    “检验的不需要三个吧,两个就够了吧”



    “两个就行。”



    “那好,还是上次他们俩吧。”李向前道,“你去忙你的,这边我来安排,多余的抬把子,只要是检验合格的,咱们供销社收了,那些人也可以用卡车拉回去,我会给司直接送到村里,”



    李龙出了供销社,然后去了县运输公司。



    吉普车又开了一段时间,需要好好保养一下。



    第二天李龙在家休息,第三天早上吃过饭,他开着吉普车,到供销社把人和车带上直接去拉抬把子。



    一辆车放在清水河这里,两辆车直接开往白杨沟。



    白杨沟这边编抬把子的人也才吃过早饭,有些吃的快的人拿着工具准备去割条子。



    看着大卡车过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例行的收抬把子,只有少数老人猜出来这是要回了。



    最近这两年抬把子的数量是固定的,每年每个人编多少他们心中都有数。



    所以李龙当宣布编抬把子这件事情到此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人一脸诧异,少部分脸上的表情是果然如此。



    不管行不行,反正就是这样了。



    “检查验收完拉抬把子,一部分人坐汽车回,一部分人坐我大哥开的拖拉回。”李龙道,“验收完的,记完数字后就直接收拾东西吧。”



    和头两次一样,这一次他也没有参与,把事儿完之后,过去和大哥聊了两句,然后就开着吉普车离开了。



    李龙也算是偷了个懒,他打算进山里采点羊肚菌。



    他不确定是不是,反正看见那些野草莓青疙瘩有好些已经被嚼烂了。



    马上到白杨沟了,李龙也没有在这里收拾那头野猪,他提着这头野猪带着枪上了车开着继续往前走。



    等到了白杨沟之后,立刻就闻到了熟悉的烧条子的味道。空气中也弥漫着烟气,跟雾一样。



    吉普车开到地窝子跟前,李龙下车后把那头野猪拽了下来。



    大部份人都在地窝子边上编抬把子,有几个人不在,应该是去割条子了。



    谢运东过来和李龙打个招呼,正在灶台前忙活的老黄也走了过来,笑着道:



    “嘿,龙,这又打着东西了刚才听到的枪响是你开的吧”



    “嗯,还没进沟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群野猪,等下车大部分都跑掉了,就打着了这么个家伙,你给收拾收拾,中午咱们加餐。”



    “好好好,前两天你大哥打着了一只狍鹿子,个头不大,这两天让我们吃的差不多了。你这打来的野猪,刚好把肉给续上。”



    老黄乐滋滋的提着野猪过去收拾了,李龙跟着谢运东一起去,看编抬把子的情况。



    “现在每个人编好的抬把子有三四十个,”谢运东边走边,“合格率是越来越高。主要是大家都是熟了,以往不合格的问题都好避免。”



    每个人的操作台前面都堆得高高的抬把子,看到李龙过来,他们都主动打着招呼。



    李龙把这边看完,和大哥了两句话,然后去看许海军和梁文玉那边的情况,他发现三组的进度都大致差不多。



    看完之后,李龙估算了一下,目前合格的台把子有一千一二左右吧,他打算等明天再编一天,后天直接过来拉。



    到时候有多的台把子,供销社如果收就让他们收走,如果不收,李龙就准备拉到收购站的大院子里放下,卖也可以,自己用也可以。



    计划就是这样,李龙又转回来的时候,谢运东把他拉到一边声:



    “这两天,有人编完抬把子之后,跑到附近的沟里去挖贝母。林业队那边的护林员没人过来,他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是不是许海军他们那一组的人”李龙也声的问,“咱们这边都是老人,应该都懂。”



    “嗯,是的,我看海军也有点纵容,这事”



    “不用管,待会我会给大家,明天再编一天,后天早上就收拾东西准备回了,他们也再没多少会去干其他事情”



    “那我建议你最好别。”谢运东想了想:“你了他们肯定会有人想着趁着最后一天搞点啥事儿。



    不如干脆后天早上你早早的带车过来,趁着大家吃早饭的时候,把事情一宣布,然后点验,点验装车后直接拉人回家,有些人就算想搞事儿也没时间了。”



    李龙想想也对,就答应下来了。



    中午饭很丰盛,老黄把那头野猪剥皮之后拆了肉,直接酸菜炖了一个大菜,剩下的骨头煮了汤。



    野猪本身就不大,两道菜直接做完。主食就是李龙带来的一部分馕,剩下的几个馕李龙打算拿过去放到孙家强那里。



    孙家强不擅长蒸馒头,李龙得时不时给他提点这种发面食品,免得吃不好。



    吃饭的时候李龙看编抬把子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胡子拉碴头发很长,反倒是来过几次那些老人,个个都挺注意的。胡子是刮过的,头发也修剪过,脸也洗了。虽然有点烟熏火燎的,但看着还基本上干净。



    年轻人对比就相对邋遢一些,大都不怎么顾自己的形象。



    吃完之后,李龙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就开着车去往木屋那边。



    路上走的时候,李龙还特意放慢了速度,想看看路边山上能不能再碰到猎物。



    不过一直走到木屋跟前,啥也没有碰到。



    孙家强一如既往的在那里淘洗贝母,看到李龙过来之后,甩了甩站了起来。



    “吃了没有我带着馕过来。”李龙下车后看到灶台底下没火,便问笑着的孙家强。



    “还没吃呢,早上吃的比较晚,现在还不咋饿。不过你一馕,我还真有点想吃了。”



    “我卸东西,给,你去吃吧。”李龙把那袋馕交给孙家强。



    “不急不急,一起卸完再吃。”孙家强看李龙打开后备箱便把馕放在案子上,然后跟着一起搬东西,边搬边:



    “这两天来换贝母的人有点少,不知道啥情况”



    “可能是林业队那边加大了巡查力度,有些人不敢出山了。”李龙道。



    去林业队拉了两趟贝母之后,李龙是听波拉提的。艾里组长让他们这些护林员加大巡查力度,碰到挖贝母的,就去把他们的贝母没收了,这样能多分些钱。



    有的狠人甚至直接押着挖贝母的到他们地窝子那里,把他们的库存一并收了。



    这样的话,这些挖贝母的人一个个都藏着躲着,轻易不敢出来了。



    这玩意有利有弊吧。好处自然就是从林业局那里能收到大宗的贝母,不好的,就是木屋这边生意就不好了。



    左右反正都是烂在锅里,不管哪边收的,最终都到李龙的口袋里,所以他也不在意。



    把物资都卸到孙家强的木屋里,李龙和孙家强一起把他收的洗干净的那些贝母装到袋子里,放进了吉普车里。



    已经淘洗干净的贝母有六七十公斤,其中只有不到十公斤是完全干的,剩下的都是干鲜不等,需要继续晾晒。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县里,先去了供销社。



    “后天一早是吧没问题,我现在就给运输股长,让他安排三台卡车。”李向前听了李龙的汇报后道,“后天清早你过来带车进山就行了。”



    “主任,你还要安排点验的人。”



    “检验的不需要三个吧,两个就够了吧”



    “两个就行。”



    “那好,还是上次他们俩吧。”李向前道,“你去忙你的,这边我来安排,多余的抬把子,只要是检验合格的,咱们供销社收了,那些人也可以用卡车拉回去,我会给司直接送到村里,”



    李龙出了供销社,然后去了县运输公司。



    吉普车又开了一段时间,需要好好保养一下。



    第二天李龙在家休息,第三天早上吃过饭,他开着吉普车,到供销社把人和车带上直接去拉抬把子。



    一辆车放在清水河这里,两辆车直接开往白杨沟。



    白杨沟这边编抬把子的人也才吃过早饭,有些吃的快的人拿着工具准备去割条子。



    看着大卡车过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例行的收抬把子,只有少数老人猜出来这是要回了。



    最近这两年抬把子的数量是固定的,每年每个人编多少他们心中都有数。



    所以李龙当宣布编抬把子这件事情到此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人一脸诧异,少部分脸上的表情是果然如此。



    不管行不行,反正就是这样了。



    “检查验收完拉抬把子,一部分人坐汽车回,一部分人坐我大哥开的拖拉回。”李龙道,“验收完的,记完数字后就直接收拾东西吧。”



    和头两次一样,这一次他也没有参与,把事儿完之后,过去和大哥聊了两句,然后就开着吉普车离开了。



    李龙也算是偷了个懒,他打算进山里采点羊肚菌。



    他不确定是不是,反正看见那些野草莓青疙瘩有好些已经被嚼烂了。



    马上到白杨沟了,李龙也没有在这里收拾那头野猪,他提着这头野猪带着枪上了车开着继续往前走。



    等到了白杨沟之后,立刻就闻到了熟悉的烧条子的味道。空气中也弥漫着烟气,跟雾一样。



    吉普车开到地窝子跟前,李龙下车后把那头野猪拽了下来。



    大部份人都在地窝子边上编抬把子,有几个人不在,应该是去割条子了。



    谢运东过来和李龙打个招呼,正在灶台前忙活的老黄也走了过来,笑着道:



    “嘿,龙,这又打着东西了刚才听到的枪响是你开的吧”



    “嗯,还没进沟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群野猪,等下车大部分都跑掉了,就打着了这么个家伙,你给收拾收拾,中午咱们加餐。”



    “好好好,前两天你大哥打着了一只狍鹿子,个头不大,这两天让我们吃的差不多了。你这打来的野猪,刚好把肉给续上。”



    老黄乐滋滋的提着野猪过去收拾了,李龙跟着谢运东一起去,看编抬把子的情况。



    “现在每个人编好的抬把子有三四十个,”谢运东边走边,“合格率是越来越高。主要是大家都是熟了,以往不合格的问题都好避免。”



    每个人的操作台前面都堆得高高的抬把子,看到李龙过来,他们都主动打着招呼。



    李龙把这边看完,和大哥了两句话,然后去看许海军和梁文玉那边的情况,他发现三组的进度都大致差不多。



    看完之后,李龙估算了一下,目前合格的台把子有一千一二左右吧,他打算等明天再编一天,后天直接过来拉。



    到时候有多的台把子,供销社如果收就让他们收走,如果不收,李龙就准备拉到收购站的大院子里放下,卖也可以,自己用也可以。



    计划就是这样,李龙又转回来的时候,谢运东把他拉到一边声:



    “这两天,有人编完抬把子之后,跑到附近的沟里去挖贝母。林业队那边的护林员没人过来,他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是不是许海军他们那一组的人”李龙也声的问,“咱们这边都是老人,应该都懂。”



    “嗯,是的,我看海军也有点纵容,这事”



    “不用管,待会我会给大家,明天再编一天,后天早上就收拾东西准备回了,他们也再没多少会去干其他事情”



    “那我建议你最好别。”谢运东想了想:“你了他们肯定会有人想着趁着最后一天搞点啥事儿。



    不如干脆后天早上你早早的带车过来,趁着大家吃早饭的时候,把事情一宣布,然后点验,点验装车后直接拉人回家,有些人就算想搞事儿也没时间了。”



    李龙想想也对,就答应下来了。



    中午饭很丰盛,老黄把那头野猪剥皮之后拆了肉,直接酸菜炖了一个大菜,剩下的骨头煮了汤。



    野猪本身就不大,两道菜直接做完。主食就是李龙带来的一部分馕,剩下的几个馕李龙打算拿过去放到孙家强那里。



    孙家强不擅长蒸馒头,李龙得时不时给他提点这种发面食品,免得吃不好。



    吃饭的时候李龙看编抬把子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胡子拉碴头发很长,反倒是来过几次那些老人,个个都挺注意的。胡子是刮过的,头发也修剪过,脸也洗了。虽然有点烟熏火燎的,但看着还基本上干净。



    年轻人对比就相对邋遢一些,大都不怎么顾自己的形象。



    吃完之后,李龙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就开着车去往木屋那边。



    路上走的时候,李龙还特意放慢了速度,想看看路边山上能不能再碰到猎物。



    不过一直走到木屋跟前,啥也没有碰到。



    孙家强一如既往的在那里淘洗贝母,看到李龙过来之后,甩了甩站了起来。



    “吃了没有我带着馕过来。”李龙下车后看到灶台底下没火,便问笑着的孙家强。



    “还没吃呢,早上吃的比较晚,现在还不咋饿。不过你一馕,我还真有点想吃了。”



    “我卸东西,给,你去吃吧。”李龙把那袋馕交给孙家强。



    “不急不急,一起卸完再吃。”孙家强看李龙打开后备箱便把馕放在案子上,然后跟着一起搬东西,边搬边:



    “这两天来换贝母的人有点少,不知道啥情况”



    “可能是林业队那边加大了巡查力度,有些人不敢出山了。”李龙道。



    去林业队拉了两趟贝母之后,李龙是听波拉提的。艾里组长让他们这些护林员加大巡查力度,碰到挖贝母的,就去把他们的贝母没收了,这样能多分些钱。



    有的狠人甚至直接押着挖贝母的到他们地窝子那里,把他们的库存一并收了。



    这样的话,这些挖贝母的人一个个都藏着躲着,轻易不敢出来了。



    这玩意有利有弊吧。好处自然就是从林业局那里能收到大宗的贝母,不好的,就是木屋这边生意就不好了。



    左右反正都是烂在锅里,不管哪边收的,最终都到李龙的口袋里,所以他也不在意。



    把物资都卸到孙家强的木屋里,李龙和孙家强一起把他收的洗干净的那些贝母装到袋子里,放进了吉普车里。



    已经淘洗干净的贝母有六七十公斤,其中只有不到十公斤是完全干的,剩下的都是干鲜不等,需要继续晾晒。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县里,先去了供销社。



    “后天一早是吧没问题,我现在就给运输股长,让他安排三台卡车。”李向前听了李龙的汇报后道,“后天清早你过来带车进山就行了。”



    “主任,你还要安排点验的人。”



    “检验的不需要三个吧,两个就够了吧”



    “两个就行。”



    “那好,还是上次他们俩吧。”李向前道,“你去忙你的,这边我来安排,多余的抬把子,只要是检验合格的,咱们供销社收了,那些人也可以用卡车拉回去,我会给司直接送到村里,”



    李龙出了供销社,然后去了县运输公司。



    吉普车又开了一段时间,需要好好保养一下。



    第二天李龙在家休息,第三天早上吃过饭,他开着吉普车,到供销社把人和车带上直接去拉抬把子。



    一辆车放在清水河这里,两辆车直接开往白杨沟。



    白杨沟这边编抬把子的人也才吃过早饭,有些吃的快的人拿着工具准备去割条子。



    看着大卡车过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例行的收抬把子,只有少数老人猜出来这是要回了。



    最近这两年抬把子的数量是固定的,每年每个人编多少他们心中都有数。



    所以李龙当宣布编抬把子这件事情到此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人一脸诧异,少部分脸上的表情是果然如此。



    不管行不行,反正就是这样了。



    “检查验收完拉抬把子,一部分人坐汽车回,一部分人坐我大哥开的拖拉回。”李龙道,“验收完的,记完数字后就直接收拾东西吧。”



    和头两次一样,这一次他也没有参与,把事儿完之后,过去和大哥聊了两句,然后就开着吉普车离开了。



    李龙也算是偷了个懒,他打算进山里采点羊肚菌。



    他不确定是不是,反正看见那些野草莓青疙瘩有好些已经被嚼烂了。



    马上到白杨沟了,李龙也没有在这里收拾那头野猪,他提着这头野猪带着枪上了车开着继续往前走。



    等到了白杨沟之后,立刻就闻到了熟悉的烧条子的味道。空气中也弥漫着烟气,跟雾一样。



    吉普车开到地窝子跟前,李龙下车后把那头野猪拽了下来。



    大部份人都在地窝子边上编抬把子,有几个人不在,应该是去割条子了。



    谢运东过来和李龙打个招呼,正在灶台前忙活的老黄也走了过来,笑着道:



    “嘿,龙,这又打着东西了刚才听到的枪响是你开的吧”



    “嗯,还没进沟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群野猪,等下车大部分都跑掉了,就打着了这么个家伙,你给收拾收拾,中午咱们加餐。”



    “好好好,前两天你大哥打着了一只狍鹿子,个头不大,这两天让我们吃的差不多了。你这打来的野猪,刚好把肉给续上。”



    老黄乐滋滋的提着野猪过去收拾了,李龙跟着谢运东一起去,看编抬把子的情况。



    “现在每个人编好的抬把子有三四十个,”谢运东边走边,“合格率是越来越高。主要是大家都是熟了,以往不合格的问题都好避免。”



    每个人的操作台前面都堆得高高的抬把子,看到李龙过来,他们都主动打着招呼。



    李龙把这边看完,和大哥了两句话,然后去看许海军和梁文玉那边的情况,他发现三组的进度都大致差不多。



    看完之后,李龙估算了一下,目前合格的台把子有一千一二左右吧,他打算等明天再编一天,后天直接过来拉。



    到时候有多的台把子,供销社如果收就让他们收走,如果不收,李龙就准备拉到收购站的大院子里放下,卖也可以,自己用也可以。



    计划就是这样,李龙又转回来的时候,谢运东把他拉到一边声:



    “这两天,有人编完抬把子之后,跑到附近的沟里去挖贝母。林业队那边的护林员没人过来,他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是不是许海军他们那一组的人”李龙也声的问,“咱们这边都是老人,应该都懂。”



    “嗯,是的,我看海军也有点纵容,这事”



    “不用管,待会我会给大家,明天再编一天,后天早上就收拾东西准备回了,他们也再没多少会去干其他事情”



    “那我建议你最好别。”谢运东想了想:“你了他们肯定会有人想着趁着最后一天搞点啥事儿。



    不如干脆后天早上你早早的带车过来,趁着大家吃早饭的时候,把事情一宣布,然后点验,点验装车后直接拉人回家,有些人就算想搞事儿也没时间了。”



    李龙想想也对,就答应下来了。



    中午饭很丰盛,老黄把那头野猪剥皮之后拆了肉,直接酸菜炖了一个大菜,剩下的骨头煮了汤。



    野猪本身就不大,两道菜直接做完。主食就是李龙带来的一部分馕,剩下的几个馕李龙打算拿过去放到孙家强那里。



    孙家强不擅长蒸馒头,李龙得时不时给他提点这种发面食品,免得吃不好。



    吃饭的时候李龙看编抬把子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胡子拉碴头发很长,反倒是来过几次那些老人,个个都挺注意的。胡子是刮过的,头发也修剪过,脸也洗了。虽然有点烟熏火燎的,但看着还基本上干净。



    年轻人对比就相对邋遢一些,大都不怎么顾自己的形象。



    吃完之后,李龙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就开着车去往木屋那边。



    路上走的时候,李龙还特意放慢了速度,想看看路边山上能不能再碰到猎物。



    不过一直走到木屋跟前,啥也没有碰到。



    孙家强一如既往的在那里淘洗贝母,看到李龙过来之后,甩了甩站了起来。



    “吃了没有我带着馕过来。”李龙下车后看到灶台底下没火,便问笑着的孙家强。



    “还没吃呢,早上吃的比较晚,现在还不咋饿。不过你一馕,我还真有点想吃了。”



    “我卸东西,给,你去吃吧。”李龙把那袋馕交给孙家强。



    “不急不急,一起卸完再吃。”孙家强看李龙打开后备箱便把馕放在案子上,然后跟着一起搬东西,边搬边:



    “这两天来换贝母的人有点少,不知道啥情况”



    “可能是林业队那边加大了巡查力度,有些人不敢出山了。”李龙道。



    去林业队拉了两趟贝母之后,李龙是听波拉提的。艾里组长让他们这些护林员加大巡查力度,碰到挖贝母的,就去把他们的贝母没收了,这样能多分些钱。



    有的狠人甚至直接押着挖贝母的到他们地窝子那里,把他们的库存一并收了。



    这样的话,这些挖贝母的人一个个都藏着躲着,轻易不敢出来了。



    这玩意有利有弊吧。好处自然就是从林业局那里能收到大宗的贝母,不好的,就是木屋这边生意就不好了。



    左右反正都是烂在锅里,不管哪边收的,最终都到李龙的口袋里,所以他也不在意。



    把物资都卸到孙家强的木屋里,李龙和孙家强一起把他收的洗干净的那些贝母装到袋子里,放进了吉普车里。



    已经淘洗干净的贝母有六七十公斤,其中只有不到十公斤是完全干的,剩下的都是干鲜不等,需要继续晾晒。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县里,先去了供销社。



    “后天一早是吧没问题,我现在就给运输股长,让他安排三台卡车。”李向前听了李龙的汇报后道,“后天清早你过来带车进山就行了。”



    “主任,你还要安排点验的人。”



    “检验的不需要三个吧,两个就够了吧”



    “两个就行。”



    “那好,还是上次他们俩吧。”李向前道,“你去忙你的,这边我来安排,多余的抬把子,只要是检验合格的,咱们供销社收了,那些人也可以用卡车拉回去,我会给司直接送到村里,”



    李龙出了供销社,然后去了县运输公司。



    吉普车又开了一段时间,需要好好保养一下。



    第二天李龙在家休息,第三天早上吃过饭,他开着吉普车,到供销社把人和车带上直接去拉抬把子。



    一辆车放在清水河这里,两辆车直接开往白杨沟。



    白杨沟这边编抬把子的人也才吃过早饭,有些吃的快的人拿着工具准备去割条子。



    看着大卡车过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例行的收抬把子,只有少数老人猜出来这是要回了。



    最近这两年抬把子的数量是固定的,每年每个人编多少他们心中都有数。



    所以李龙当宣布编抬把子这件事情到此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人一脸诧异,少部分脸上的表情是果然如此。



    不管行不行,反正就是这样了。



    “检查验收完拉抬把子,一部分人坐汽车回,一部分人坐我大哥开的拖拉回。”李龙道,“验收完的,记完数字后就直接收拾东西吧。”



    和头两次一样,这一次他也没有参与,把事儿完之后,过去和大哥聊了两句,然后就开着吉普车离开了。



    李龙也算是偷了个懒,他打算进山里采点羊肚菌。



    他不确定是不是,反正看见那些野草莓青疙瘩有好些已经被嚼烂了。



    马上到白杨沟了,李龙也没有在这里收拾那头野猪,他提着这头野猪带着枪上了车开着继续往前走。



    等到了白杨沟之后,立刻就闻到了熟悉的烧条子的味道。空气中也弥漫着烟气,跟雾一样。



    吉普车开到地窝子跟前,李龙下车后把那头野猪拽了下来。



    大部份人都在地窝子边上编抬把子,有几个人不在,应该是去割条子了。



    谢运东过来和李龙打个招呼,正在灶台前忙活的老黄也走了过来,笑着道:



    “嘿,龙,这又打着东西了刚才听到的枪响是你开的吧”



    “嗯,还没进沟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群野猪,等下车大部分都跑掉了,就打着了这么个家伙,你给收拾收拾,中午咱们加餐。”



    “好好好,前两天你大哥打着了一只狍鹿子,个头不大,这两天让我们吃的差不多了。你这打来的野猪,刚好把肉给续上。”



    老黄乐滋滋的提着野猪过去收拾了,李龙跟着谢运东一起去,看编抬把子的情况。



    “现在每个人编好的抬把子有三四十个,”谢运东边走边,“合格率是越来越高。主要是大家都是熟了,以往不合格的问题都好避免。”



    每个人的操作台前面都堆得高高的抬把子,看到李龙过来,他们都主动打着招呼。



    李龙把这边看完,和大哥了两句话,然后去看许海军和梁文玉那边的情况,他发现三组的进度都大致差不多。



    看完之后,李龙估算了一下,目前合格的台把子有一千一二左右吧,他打算等明天再编一天,后天直接过来拉。



    到时候有多的台把子,供销社如果收就让他们收走,如果不收,李龙就准备拉到收购站的大院子里放下,卖也可以,自己用也可以。



    计划就是这样,李龙又转回来的时候,谢运东把他拉到一边声:



    “这两天,有人编完抬把子之后,跑到附近的沟里去挖贝母。林业队那边的护林员没人过来,他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是不是许海军他们那一组的人”李龙也声的问,“咱们这边都是老人,应该都懂。”



    “嗯,是的,我看海军也有点纵容,这事”



    “不用管,待会我会给大家,明天再编一天,后天早上就收拾东西准备回了,他们也再没多少会去干其他事情”



    “那我建议你最好别。”谢运东想了想:“你了他们肯定会有人想着趁着最后一天搞点啥事儿。



    不如干脆后天早上你早早的带车过来,趁着大家吃早饭的时候,把事情一宣布,然后点验,点验装车后直接拉人回家,有些人就算想搞事儿也没时间了。”



    李龙想想也对,就答应下来了。



    中午饭很丰盛,老黄把那头野猪剥皮之后拆了肉,直接酸菜炖了一个大菜,剩下的骨头煮了汤。



    野猪本身就不大,两道菜直接做完。主食就是李龙带来的一部分馕,剩下的几个馕李龙打算拿过去放到孙家强那里。



    孙家强不擅长蒸馒头,李龙得时不时给他提点这种发面食品,免得吃不好。



    吃饭的时候李龙看编抬把子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胡子拉碴头发很长,反倒是来过几次那些老人,个个都挺注意的。胡子是刮过的,头发也修剪过,脸也洗了。虽然有点烟熏火燎的,但看着还基本上干净。



    年轻人对比就相对邋遢一些,大都不怎么顾自己的形象。



    吃完之后,李龙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就开着车去往木屋那边。



    路上走的时候,李龙还特意放慢了速度,想看看路边山上能不能再碰到猎物。



    不过一直走到木屋跟前,啥也没有碰到。



    孙家强一如既往的在那里淘洗贝母,看到李龙过来之后,甩了甩站了起来。



    “吃了没有我带着馕过来。”李龙下车后看到灶台底下没火,便问笑着的孙家强。



    “还没吃呢,早上吃的比较晚,现在还不咋饿。不过你一馕,我还真有点想吃了。”



    “我卸东西,给,你去吃吧。”李龙把那袋馕交给孙家强。



    “不急不急,一起卸完再吃。”孙家强看李龙打开后备箱便把馕放在案子上,然后跟着一起搬东西,边搬边:



    “这两天来换贝母的人有点少,不知道啥情况”



    “可能是林业队那边加大了巡查力度,有些人不敢出山了。”李龙道。



    去林业队拉了两趟贝母之后,李龙是听波拉提的。艾里组长让他们这些护林员加大巡查力度,碰到挖贝母的,就去把他们的贝母没收了,这样能多分些钱。



    有的狠人甚至直接押着挖贝母的到他们地窝子那里,把他们的库存一并收了。



    这样的话,这些挖贝母的人一个个都藏着躲着,轻易不敢出来了。



    这玩意有利有弊吧。好处自然就是从林业局那里能收到大宗的贝母,不好的,就是木屋这边生意就不好了。



    左右反正都是烂在锅里,不管哪边收的,最终都到李龙的口袋里,所以他也不在意。



    把物资都卸到孙家强的木屋里,李龙和孙家强一起把他收的洗干净的那些贝母装到袋子里,放进了吉普车里。



    已经淘洗干净的贝母有六七十公斤,其中只有不到十公斤是完全干的,剩下的都是干鲜不等,需要继续晾晒。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县里,先去了供销社。



    “后天一早是吧没问题,我现在就给运输股长,让他安排三台卡车。”李向前听了李龙的汇报后道,“后天清早你过来带车进山就行了。”



    “主任,你还要安排点验的人。”



    “检验的不需要三个吧,两个就够了吧”



    “两个就行。”



    “那好,还是上次他们俩吧。”李向前道,“你去忙你的,这边我来安排,多余的抬把子,只要是检验合格的,咱们供销社收了,那些人也可以用卡车拉回去,我会给司直接送到村里,”



    李龙出了供销社,然后去了县运输公司。



    吉普车又开了一段时间,需要好好保养一下。



    第二天李龙在家休息,第三天早上吃过饭,他开着吉普车,到供销社把人和车带上直接去拉抬把子。



    一辆车放在清水河这里,两辆车直接开往白杨沟。



    白杨沟这边编抬把子的人也才吃过早饭,有些吃的快的人拿着工具准备去割条子。



    看着大卡车过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例行的收抬把子,只有少数老人猜出来这是要回了。



    最近这两年抬把子的数量是固定的,每年每个人编多少他们心中都有数。



    所以李龙当宣布编抬把子这件事情到此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人一脸诧异,少部分脸上的表情是果然如此。



    不管行不行,反正就是这样了。



    “检查验收完拉抬把子,一部分人坐汽车回,一部分人坐我大哥开的拖拉回。”李龙道,“验收完的,记完数字后就直接收拾东西吧。”



    和头两次一样,这一次他也没有参与,把事儿完之后,过去和大哥聊了两句,然后就开着吉普车离开了。



    李龙也算是偷了个懒,他打算进山里采点羊肚菌。



    他不确定是不是,反正看见那些野草莓青疙瘩有好些已经被嚼烂了。



    马上到白杨沟了,李龙也没有在这里收拾那头野猪,他提着这头野猪带着枪上了车开着继续往前走。



    等到了白杨沟之后,立刻就闻到了熟悉的烧条子的味道。空气中也弥漫着烟气,跟雾一样。



    吉普车开到地窝子跟前,李龙下车后把那头野猪拽了下来。



    大部份人都在地窝子边上编抬把子,有几个人不在,应该是去割条子了。



    谢运东过来和李龙打个招呼,正在灶台前忙活的老黄也走了过来,笑着道:



    “嘿,龙,这又打着东西了刚才听到的枪响是你开的吧”



    “嗯,还没进沟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群野猪,等下车大部分都跑掉了,就打着了这么个家伙,你给收拾收拾,中午咱们加餐。”



    “好好好,前两天你大哥打着了一只狍鹿子,个头不大,这两天让我们吃的差不多了。你这打来的野猪,刚好把肉给续上。”



    老黄乐滋滋的提着野猪过去收拾了,李龙跟着谢运东一起去,看编抬把子的情况。



    “现在每个人编好的抬把子有三四十个,”谢运东边走边,“合格率是越来越高。主要是大家都是熟了,以往不合格的问题都好避免。”



    每个人的操作台前面都堆得高高的抬把子,看到李龙过来,他们都主动打着招呼。



    李龙把这边看完,和大哥了两句话,然后去看许海军和梁文玉那边的情况,他发现三组的进度都大致差不多。



    看完之后,李龙估算了一下,目前合格的台把子有一千一二左右吧,他打算等明天再编一天,后天直接过来拉。



    到时候有多的台把子,供销社如果收就让他们收走,如果不收,李龙就准备拉到收购站的大院子里放下,卖也可以,自己用也可以。



    计划就是这样,李龙又转回来的时候,谢运东把他拉到一边声:



    “这两天,有人编完抬把子之后,跑到附近的沟里去挖贝母。林业队那边的护林员没人过来,他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是不是许海军他们那一组的人”李龙也声的问,“咱们这边都是老人,应该都懂。”



    “嗯,是的,我看海军也有点纵容,这事”



    “不用管,待会我会给大家,明天再编一天,后天早上就收拾东西准备回了,他们也再没多少会去干其他事情”



    “那我建议你最好别。”谢运东想了想:“你了他们肯定会有人想着趁着最后一天搞点啥事儿。



    不如干脆后天早上你早早的带车过来,趁着大家吃早饭的时候,把事情一宣布,然后点验,点验装车后直接拉人回家,有些人就算想搞事儿也没时间了。”



    李龙想想也对,就答应下来了。



    中午饭很丰盛,老黄把那头野猪剥皮之后拆了肉,直接酸菜炖了一个大菜,剩下的骨头煮了汤。



    野猪本身就不大,两道菜直接做完。主食就是李龙带来的一部分馕,剩下的几个馕李龙打算拿过去放到孙家强那里。



    孙家强不擅长蒸馒头,李龙得时不时给他提点这种发面食品,免得吃不好。



    吃饭的时候李龙看编抬把子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胡子拉碴头发很长,反倒是来过几次那些老人,个个都挺注意的。胡子是刮过的,头发也修剪过,脸也洗了。虽然有点烟熏火燎的,但看着还基本上干净。



    年轻人对比就相对邋遢一些,大都不怎么顾自己的形象。



    吃完之后,李龙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就开着车去往木屋那边。



    路上走的时候,李龙还特意放慢了速度,想看看路边山上能不能再碰到猎物。



    不过一直走到木屋跟前,啥也没有碰到。



    孙家强一如既往的在那里淘洗贝母,看到李龙过来之后,甩了甩站了起来。



    “吃了没有我带着馕过来。”李龙下车后看到灶台底下没火,便问笑着的孙家强。



    “还没吃呢,早上吃的比较晚,现在还不咋饿。不过你一馕,我还真有点想吃了。”



    “我卸东西,给,你去吃吧。”李龙把那袋馕交给孙家强。



    “不急不急,一起卸完再吃。”孙家强看李龙打开后备箱便把馕放在案子上,然后跟着一起搬东西,边搬边:



    “这两天来换贝母的人有点少,不知道啥情况”



    “可能是林业队那边加大了巡查力度,有些人不敢出山了。”李龙道。



    去林业队拉了两趟贝母之后,李龙是听波拉提的。艾里组长让他们这些护林员加大巡查力度,碰到挖贝母的,就去把他们的贝母没收了,这样能多分些钱。



    有的狠人甚至直接押着挖贝母的到他们地窝子那里,把他们的库存一并收了。



    这样的话,这些挖贝母的人一个个都藏着躲着,轻易不敢出来了。



    这玩意有利有弊吧。好处自然就是从林业局那里能收到大宗的贝母,不好的,就是木屋这边生意就不好了。



    左右反正都是烂在锅里,不管哪边收的,最终都到李龙的口袋里,所以他也不在意。



    把物资都卸到孙家强的木屋里,李龙和孙家强一起把他收的洗干净的那些贝母装到袋子里,放进了吉普车里。



    已经淘洗干净的贝母有六七十公斤,其中只有不到十公斤是完全干的,剩下的都是干鲜不等,需要继续晾晒。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县里,先去了供销社。



    “后天一早是吧没问题,我现在就给运输股长,让他安排三台卡车。”李向前听了李龙的汇报后道,“后天清早你过来带车进山就行了。”



    “主任,你还要安排点验的人。”



    “检验的不需要三个吧,两个就够了吧”



    “两个就行。”



    “那好,还是上次他们俩吧。”李向前道,“你去忙你的,这边我来安排,多余的抬把子,只要是检验合格的,咱们供销社收了,那些人也可以用卡车拉回去,我会给司直接送到村里,”



    李龙出了供销社,然后去了县运输公司。



    吉普车又开了一段时间,需要好好保养一下。



    第二天李龙在家休息,第三天早上吃过饭,他开着吉普车,到供销社把人和车带上直接去拉抬把子。



    一辆车放在清水河这里,两辆车直接开往白杨沟。



    白杨沟这边编抬把子的人也才吃过早饭,有些吃的快的人拿着工具准备去割条子。



    看着大卡车过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例行的收抬把子,只有少数老人猜出来这是要回了。



    最近这两年抬把子的数量是固定的,每年每个人编多少他们心中都有数。



    所以李龙当宣布编抬把子这件事情到此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人一脸诧异,少部分脸上的表情是果然如此。



    不管行不行,反正就是这样了。



    “检查验收完拉抬把子,一部分人坐汽车回,一部分人坐我大哥开的拖拉回。”李龙道,“验收完的,记完数字后就直接收拾东西吧。”



    和头两次一样,这一次他也没有参与,把事儿完之后,过去和大哥聊了两句,然后就开着吉普车离开了。



    李龙也算是偷了个懒,他打算进山里采点羊肚菌。



    他不确定是不是,反正看见那些野草莓青疙瘩有好些已经被嚼烂了。



    马上到白杨沟了,李龙也没有在这里收拾那头野猪,他提着这头野猪带着枪上了车开着继续往前走。



    等到了白杨沟之后,立刻就闻到了熟悉的烧条子的味道。空气中也弥漫着烟气,跟雾一样。



    吉普车开到地窝子跟前,李龙下车后把那头野猪拽了下来。



    大部份人都在地窝子边上编抬把子,有几个人不在,应该是去割条子了。



    谢运东过来和李龙打个招呼,正在灶台前忙活的老黄也走了过来,笑着道:



    “嘿,龙,这又打着东西了刚才听到的枪响是你开的吧”



    “嗯,还没进沟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群野猪,等下车大部分都跑掉了,就打着了这么个家伙,你给收拾收拾,中午咱们加餐。”



    “好好好,前两天你大哥打着了一只狍鹿子,个头不大,这两天让我们吃的差不多了。你这打来的野猪,刚好把肉给续上。”



    老黄乐滋滋的提着野猪过去收拾了,李龙跟着谢运东一起去,看编抬把子的情况。



    “现在每个人编好的抬把子有三四十个,”谢运东边走边,“合格率是越来越高。主要是大家都是熟了,以往不合格的问题都好避免。”



    每个人的操作台前面都堆得高高的抬把子,看到李龙过来,他们都主动打着招呼。



    李龙把这边看完,和大哥了两句话,然后去看许海军和梁文玉那边的情况,他发现三组的进度都大致差不多。



    看完之后,李龙估算了一下,目前合格的台把子有一千一二左右吧,他打算等明天再编一天,后天直接过来拉。



    到时候有多的台把子,供销社如果收就让他们收走,如果不收,李龙就准备拉到收购站的大院子里放下,卖也可以,自己用也可以。



    计划就是这样,李龙又转回来的时候,谢运东把他拉到一边声:



    “这两天,有人编完抬把子之后,跑到附近的沟里去挖贝母。林业队那边的护林员没人过来,他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是不是许海军他们那一组的人”李龙也声的问,“咱们这边都是老人,应该都懂。”



    “嗯,是的,我看海军也有点纵容,这事”



    “不用管,待会我会给大家,明天再编一天,后天早上就收拾东西准备回了,他们也再没多少会去干其他事情”



    “那我建议你最好别。”谢运东想了想:“你了他们肯定会有人想着趁着最后一天搞点啥事儿。



    不如干脆后天早上你早早的带车过来,趁着大家吃早饭的时候,把事情一宣布,然后点验,点验装车后直接拉人回家,有些人就算想搞事儿也没时间了。”



    李龙想想也对,就答应下来了。



    中午饭很丰盛,老黄把那头野猪剥皮之后拆了肉,直接酸菜炖了一个大菜,剩下的骨头煮了汤。



    野猪本身就不大,两道菜直接做完。主食就是李龙带来的一部分馕,剩下的几个馕李龙打算拿过去放到孙家强那里。



    孙家强不擅长蒸馒头,李龙得时不时给他提点这种发面食品,免得吃不好。



    吃饭的时候李龙看编抬把子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胡子拉碴头发很长,反倒是来过几次那些老人,个个都挺注意的。胡子是刮过的,头发也修剪过,脸也洗了。虽然有点烟熏火燎的,但看着还基本上干净。



    年轻人对比就相对邋遢一些,大都不怎么顾自己的形象。



    吃完之后,李龙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就开着车去往木屋那边。



    路上走的时候,李龙还特意放慢了速度,想看看路边山上能不能再碰到猎物。



    不过一直走到木屋跟前,啥也没有碰到。



    孙家强一如既往的在那里淘洗贝母,看到李龙过来之后,甩了甩站了起来。



    “吃了没有我带着馕过来。”李龙下车后看到灶台底下没火,便问笑着的孙家强。



    “还没吃呢,早上吃的比较晚,现在还不咋饿。不过你一馕,我还真有点想吃了。”



    “我卸东西,给,你去吃吧。”李龙把那袋馕交给孙家强。



    “不急不急,一起卸完再吃。”孙家强看李龙打开后备箱便把馕放在案子上,然后跟着一起搬东西,边搬边:



    “这两天来换贝母的人有点少,不知道啥情况”



    “可能是林业队那边加大了巡查力度,有些人不敢出山了。”李龙道。



    去林业队拉了两趟贝母之后,李龙是听波拉提的。艾里组长让他们这些护林员加大巡查力度,碰到挖贝母的,就去把他们的贝母没收了,这样能多分些钱。



    有的狠人甚至直接押着挖贝母的到他们地窝子那里,把他们的库存一并收了。



    这样的话,这些挖贝母的人一个个都藏着躲着,轻易不敢出来了。



    这玩意有利有弊吧。好处自然就是从林业局那里能收到大宗的贝母,不好的,就是木屋这边生意就不好了。



    左右反正都是烂在锅里,不管哪边收的,最终都到李龙的口袋里,所以他也不在意。



    把物资都卸到孙家强的木屋里,李龙和孙家强一起把他收的洗干净的那些贝母装到袋子里,放进了吉普车里。



    已经淘洗干净的贝母有六七十公斤,其中只有不到十公斤是完全干的,剩下的都是干鲜不等,需要继续晾晒。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县里,先去了供销社。



    “后天一早是吧没问题,我现在就给运输股长,让他安排三台卡车。”李向前听了李龙的汇报后道,“后天清早你过来带车进山就行了。”



    “主任,你还要安排点验的人。”



    “检验的不需要三个吧,两个就够了吧”



    “两个就行。”



    “那好,还是上次他们俩吧。”李向前道,“你去忙你的,这边我来安排,多余的抬把子,只要是检验合格的,咱们供销社收了,那些人也可以用卡车拉回去,我会给司直接送到村里,”



    李龙出了供销社,然后去了县运输公司。



    吉普车又开了一段时间,需要好好保养一下。



    第二天李龙在家休息,第三天早上吃过饭,他开着吉普车,到供销社把人和车带上直接去拉抬把子。



    一辆车放在清水河这里,两辆车直接开往白杨沟。



    白杨沟这边编抬把子的人也才吃过早饭,有些吃的快的人拿着工具准备去割条子。



    看着大卡车过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例行的收抬把子,只有少数老人猜出来这是要回了。



    最近这两年抬把子的数量是固定的,每年每个人编多少他们心中都有数。



    所以李龙当宣布编抬把子这件事情到此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人一脸诧异,少部分脸上的表情是果然如此。



    不管行不行,反正就是这样了。



    “检查验收完拉抬把子,一部分人坐汽车回,一部分人坐我大哥开的拖拉回。”李龙道,“验收完的,记完数字后就直接收拾东西吧。”



    和头两次一样,这一次他也没有参与,把事儿完之后,过去和大哥聊了两句,然后就开着吉普车离开了。



    李龙也算是偷了个懒,他打算进山里采点羊肚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