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天大买卖

A+A-

    第45章天大买卖



    连续两个寒冬之后,泰昌十七年的冬天还好没有那么冷。



    但北方冬天的封冻仍旧存在,即便是渤海的边缘,诸多港口所在之处也不免海边有薄冰。



    粮食和物资的转运在这样的时候总是最大难处,而去年春夏之后,对马岛上更是大军云集,几乎全靠外部物资补给。



    从朝鲜到对马岛的海路已经是最重要的生命线。



    春寒料峭,田乐在这里过了一个年,今年他虚岁七十八了。



    不光是对马岛上,实质上如今整个朝鲜都以他为尊——那是皇帝给的旨意,仍留在朝鲜的李三才和已经开拔到朝鲜的西凉侯所率各部为对马岛上的前锋保障着物资通道。



    “老侯爷当真病重”



    田乐问麻承训,后者双目含泪:“既已报送京城,又凿开冰面遣了舟报到督帅这里,岂能有假末将忧心不已,肯定督帅派船,送末将过去探病服侍。再去搜疆,总也得等到开春粮船来岛,届时末将必定回岛报到!”



    他是麻贵的儿子,而今年的麻贵,则是虚岁八十一了。



    他久镇北疆,自然不是因为畏严寒,只不过年纪确实很大了。



    田乐思忖一番,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即便寒冬仍未完全过去,海船靠岸时只怕有些艰难。



    等西凉侯病重的消息传到御前,也不知东洋大计会不会有些变动。



    麻贵年纪本来就很大了,用他当然是因为凭他的威望镇得住诸军,麻贵又不用亲自上战场。



    君臣都考虑过他在这个过程里的万一,包括田乐本人。



    现在麻贵病重,田乐一时也心有戚戚。在对马吹了快一年的海风,他也觉得自己的身体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如果需要启用备选,效果比如今还是要差一些。



    海上行船不易,陆上却只用快马疾奔。



    雪地虽难走,传递边报却慢不了多少。消息到达御前,已经是正月二十一。



    京城里商议一天之后,快马向宣府方向而去,又有往辽宁去的。



    而这个时候,沈有容已经坐在福建东面台元岛上“笨港”岸上营寨最大的屋子里。



    他身旁站着一个拘谨又卑微的人,看着这伏波侯的亲兵从外面押进来一个五大绑的壮汉。



    这壮汉一见到他,顿时怒骂道:“杨天生你这狗才,枉老子与你这么多年交情!”



    那杨天生充耳不闻,只是弯下腰道:“侯爷,这就是那颜思齐了。”



    沈有容点了点头,看亲兵强压着他跪下。



    杨天生则态度倨傲地道:“伏波侯转战南北,功勋赫赫!侯爷面前,你还敢张狂我福顺行本就是圣恩特许拓海团练,如今侯爷有心抬举你,莫要不知好歹!侯爷有话问你,仔细斟酌答复,此事则不失为一桩缘!”



    “你”那颜思齐看了看沈有容,又看了看周围官军,“你们不是海防道的”



    沈有容嘴角露出有趣的微笑:“怎么你以为是杨天生想黑吃黑”



    杨天生表情尴尬,嗫喏道:“侯爷,没有的事。我们福顺行哪敢”



    “行了。”沈有容打断了他,“这子远远瞧着情形不对,调头就要跑。若不是定要见他一见,提前设了伏兵,倒叫他从海上又遛了。你们这么多年交道了,他还是警惕至此,足见你们福顺行出了海之后名声也不怎么样。”



    杨天生有什么话好拓海团练嘛。出了海,到了外藩地界,难道还彬彬有礼



    如今海商都必须经过皇恩特许,持牌照方能下海。但总有些或无门路、或想逃避牌照打点的人家,走私是禁不绝的。



    各家拓海团练洋行也有默契,互相之间以和为贵。但对那些走私海船,若是在海上遇见了,即便可能有同乡之谊也要看情况是不是吞下——反正海上风浪大。



    他们倒并不热衷及时把许多知道有在走私的人家信息透露给海防道,毕竟出海之后时不时能捡点外快也是好的。



    沈有容知道他们有黑吃黑的情况,那就是懒得管这些事。



    现在东洋舰队仍在筹建,这一次他是借福建海防道的船。特地来抓这个颜思齐,沈有容的目的也不是打击走私。



    因为颜思齐并不是东南沿海的走私商。



    于是他先对颜思齐了一句:“你底下的人,操舟倒是麻利,险些就被你们逃走了。”



    那颜思齐哼了一声,警惕不已地看着沈有容:“人也没想到竟劳动侯爷设伏来擒。”



    “你胆子倒是大。”沈有容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你在那九州岛,难道没听天兵将至,仍敢出海来这里去年琉球就拒了那岛津义弘索取,你途径琉球外海,没探听一二”



    颜思齐硬着头皮道:“正因如此,如今各藩才更缺好货。人本就干的刀口舔血买卖,再”



    他没有继续下去。



    “是那欧华宇下了令,你不得不冒险”



    颜思齐有些惊讶地看了看他,然后又看了看杨天生,于是就不奇怪了。



    “侯爷对长崎那边的情形一清二楚,人佩服。”



    “欧华宇和九州岛几个藩的大名都有交道,他难道不清楚如今出海凶险”沈有容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派你出海,难道没叮嘱你什么”



    “老规矩罢了,只不过如今他们万不能再去长崎,只好我们过来。”



    沈有容听完思忖了一番,随后冷笑了一声:“他倒是想待价而沽,却没把你船上兄弟的性命放在眼里。”



    颜思齐听得一头雾水。



    杨天生看了他的模样,又在一旁躬身道:“侯爷,长崎汉民足有三千,皆奉这欧华宇为首。往常嘛,一是幕府禁教锁国,九州诸藩却有地利,并不事事遵幕府之令;二是他们舍不得朱印船之利,仍私下与我们来往,所以这长崎汉民颇得重用。但如今官军已夺了对马,琉球又拒了那岛津义弘勒索,欧华宇等人自身是难保的。他们生死,一要看九州诸藩大名脸色,二要看大明脸色。”



    沈有容听得缓缓点头,开口问颜思齐:“你出海之前,在长崎没听闻什么你虽只是个头目,但欧华宇等人应该并不如往年那么逍遥自在吧”



    “人”颜思齐一时不知道该怎么。



    他也不能只是头目了,平户藩主还给了他个甲螺官职。



    但他又确实还没进入长崎汉民或者“海盗团”的最核心圈,关键是这侯爷话里有话。



    “侯爷,要不,让我来问”杨天生心请示。



    “也罢,你们总算打过很多交道。”沈有容知道颜思齐对他信不过。



    杨天生闻言站直了身子,走到颜思齐面前。此时他神情不再倨傲,反倒像以前一样和气,笑容满面:“被颜老弟这么一闹,混乱之中你船上财副倒莫名死了。要我看,恐怕他才是欧华宇这次派来探听情况、找会和我接洽之人。”



    然后笑容一收,表情凝重:“你们的处境不妙!去年北路大军搜疆只在本州岛西岸,还没到你们九州岛。但九州岛倭酋倭民,看你们这些汉民已经脸色不对了吧”



    



    颜思齐咬了咬牙,随后道:“你们擒我到底是要做什么,直吧!”



    “该做的买卖照做!侯爷的意思,要你回去给欧华宇带话,让他斟酌。”杨天生看了看沈有容,见他点了点头之后才继续,“大明远征东瀛,这次是要犁庭扫穴的!”



    “犁什么”



    杨天生神情一僵,无可奈何地道:“东瀛以后要大明做主!你们这些汉民,在那里虽然做的都是杀头买卖,但若能做侯爷内应立下大功,将来在东瀛未尝不能有一席之地,何必仰倭酋鼻息”



    颜思齐这下听懂了,他震骇地看着沈有容:“侯爷想干了那幕府”



    沈有容很无奈:“不是本侯!是大明!”



    他也站了起来走过去,居高临下审视了他一番,随后伸先拉他站起来:“我看你也是个勇武汉子,今年多大怎的流落到东瀛去的”



    “人泰昌三年受那狗官家仆欺辱,一气之下杀了那恶仆,只得找法子逃出去,辗转到了东瀛。”



    “侯爷,那时他才虚岁十五。”杨天生提醒了一下。



    沈有容点了点头:“你没谎,就是个直性子。”



    他既然专门安排一定要见到这个过来的人,当然已经听过杨天生的介绍。



    颜思齐也听明白了,这侯爷不像是要擒他杀头,那就是要留他有用。



    “侯爷要人回长崎带信给大当家”



    “是你们二当家。”沈有容纠正道,“是叫李旦吧”



    “侯爷什么都知道。”



    沈有容淡淡笑了笑,随后道:“你有勇力,但谋欠缺。那欧华宇嘛,年纪也大了。我听杨天生,长崎汉民以后大概是要让那李旦带头的。左右南北两路大军齐头并进还要两年,本侯要你带话过去,让他们早做决断。”



    拍了拍他的肩膀之后又道:“这两年仍如往常,福顺行这个口子私下还是给你们开着。你们的船过琉球,本侯不查。”



    随后就挥了挥。



    颜思齐不知所以,身后却忽然响起剧烈的铳声。



    他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只见门口一个沈有容的亲兵端着一杆铳,连珠而发。



    而这营寨大屋前面的场子间,远处依次排开的几个土块随着一声声的铳响一个个炸开。



    颜思齐张大了嘴巴,看着那亲兵连发九铳之后收铳站好,仿佛无事发生。



    “不瞒你,本侯的国公封赏,就落在东瀛。”



    沈有容的声音响起,颜思齐仍被绑得紧紧的,转身看他之后才见沈有容继续平静地道:“这九雷铳的威力,你见到了。回去之后,尽可予欧华宇和李旦听。本侯既然能率舰队远征至马六甲,逐走了葡萄牙人,那东瀛自然更不在话下。怎么助本侯速夺九州岛,下回让那李旦亲自来与本侯商议!”



    远征东瀛的北路大军已经开始他们的动作。虽然麻贵病重带来了新的变数,但对大明来无非是安排什么人接、统帅数方大军。



    而南路大军以未来的东洋舰队为主,沈有容也开始了他提前的布局。



    从多年前开始,沿海的海商就从没少过,自然也有许多亦商亦道,当年的汪直就是一个风云人物。



    而如今,在东瀛九州岛的长崎一带,则另有一批人数多达两三千的汉民。



    在拓海团练洋行设立之后,专攻东瀛方向的福顺行与他们来往颇多。德川家康禁教锁国之后,九州诸藩大名表面上不得不遵从,但实际上则通过欧华宇所掌控的这群汉民继续与大明私下贸易。



    此刻大明大军压境,他们既然有汉民身份,当然敏感。



    只不过一方面东瀛各地大名仍吃不准大明的远征目标,另一方面战时尤其需要先囤积物资,因此一时也离不开这欧华宇。



    沈有容深信这些能在异国他乡立足之人不是蠢人,他们也要为将来思考出路。只不过这一次,段拙劣。虽然有心接洽,却又要让颜思齐这样的人做头领,让大明知道他们颇有实力。



    如果不是有心接洽,他们断然不敢让颜思齐来到这台元笨港。从长崎到这里,沿途之中有太多岛了。福顺行纵然现在不能到长崎附近去,在外海岛屿交易又有什么不行



    让颜思齐过来就是让他先和大明过两。



    但沈有容不吃这一套。欧华宇是老了,现在仍由他做主。但那李旦还年轻,自然能审时度势。



    有没有他们,大明都要打过去。如果不是一心做大明内应,助沈有容以最代价拿下九州岛,那么将来他们就真的是“海盗”、“附逆明奸”了。



    三日之后,颜思齐和杨天生“顺利”地做完了交易,他受损的船只也在沈有容所带工匠的帮助下完成临时修补,扬帆归航。



    颜思齐在船头惊疑不定地回头看着那些大明海防道的战舰。



    这些年都是福顺行带货过去,颜思齐倒是已经很久没回到这边了。



    大明战舰已经那么强了以他的经验,居然当时没能带着船脱离他们的堵截。



    还有那种铳



    颜思齐吞了吞唾沫,回想着当时的情景:他根本没看见那亲兵点火绳。



    连珠九射,竟像拉弓射箭一样快。



    东瀛那些铁炮武士,恐怕会像割草一般被屠杀。



    “老大,可吓死我了。”



    他底下的水和“武士”惊魂未定。



    “有什么好怕的!咱们的本事,那大官也称赞了!”



    颜思齐在的话。



    他若是李旦一伙愿受招安,将来未尝不能做大明东洋舰队官兵。



    海贸生意嘛,仍能与福顺行照做,只不过以后要换个法子。



    一切都只看大当家二当家他们能不能为大明出力。



    颜思齐问过幕府大将军,还有京都的天



    当时伏波侯很不屑地:普天之下,除了皇帝陛下,哪还有人能僭越称皇



    颜思齐眼里多出一点热切。不管是足利家,还是丰臣家、德川家,明面上还是得奉京都为主。



    大明这是真要给东瀛把天给掀翻了!



    那样的话,东瀛汉人岂非翻身做人上人了



    他觉得这买卖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