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夕

A+A-

    到了临江渡,郭文和晓梅正吃着不知何处摘来的果子,卢林问道:“文子,你们怎么不去坊里吃饭?”



    郭文道:“那范先生的数算的学问很厉害,更是结合实地建造讲述,受益极多,后来水芸嫂子要送范先生回天狱镇,我们就跟着去了,请范先生吃饭后又多听了半个时辰。”



    卢林问道:“范先生没住在坊里,住在天狱镇?”



    郭文道:“戴老板安排的,租了个三进大宅子给范先生住,路也是从天狱镇这边开始修往临江坊的,范先生只让戴老板付了半年的租金,半年内酒楼和客栈就能够建造起来。”



    晓梅听见道客栈,问道:“林子,你是不是帮我们取名字了?”



    卢林听见晓梅问话,想起那日和戴水芸过的,道:“是啊,水芸嫂子的酒楼我帮她取名‘风芸酒楼’,你们的客栈我帮你们取名‘青梅客栈’,怎么样?水芸嫂子没告诉你们?我是不是也很有才。”



    晓梅听了道:“水芸嫂子你取名没叫什么,让我们问你。你取这名字什么来由?”



    卢林笑道:“我帮你们两个铸剑,一柄叫‘寒梅’,一柄叫‘玄青’,各取一字,就叫‘青梅’了,何况你们两个不也算是青梅竹马么?”



    晓梅啐了一口道:“等我去问过文英再。”



    卢林接着道:“你那大堂还可以请个书的,客人们喝着青梅酒听着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这青梅酒不愁卖的,怎么样?”



    郭文听见‘青梅酒’,道:“梅子酒新淦、恩江和临江府一带比较盛行,这个主意不错。”



    晓梅听见郭文如此,就不再话了。



    卢林道:“文子,可以啊,看来去了几次临江府见识多了啊。”



    到临江府,郭文问道:“林子,我都忘记问你了,昨天药铺多了几个药童了,郑药师是你让他找的?”



    卢林道:“是啊,那天我去药铺看见药童配药,你不是一直嚷嚷着让我帮晓梅嫂子想法子解决配药的事么?”



    晓梅听得卢林如此,羞红了脸,转过头。



    郭文问道:“那你就这样解决?”



    卢林道:“郑药师还不错,培养那俩药童脚麻利得很,这不让黄云峰在想法子解决么,没那么简单,要点时间的,以后搞好了,晓梅嫂子配药带上这几个药童去,估计一月一趟就够了。”着转过头对着晓梅问道:“晓梅嫂子,你这样行不行?”



    晓梅没有转头过来,只是轻声“嗯”了一句。



    郭文知道了也不再问了,道:“先去过渡。”



    过了渡,在马车上郭文和卢林起下午听来的数算运用之法,卢林也听得入神,晓梅不是补充一两句。等到送完玉宁和晓梅回家,卢林拉着郭文回房,让郭文再细细把下午听来的讲了一个来时辰。



    晚上卢林再看那些数算书竟别有收获,把过往王文英出的题重新做了一些,也学得一些另解之法,暗合了一些当初自己另答题之思路,有些喜不自胜,升起一股急于和王文英理论的一番的念想,卢林觉得这样似乎不太正常,出门用井水冲了个澡才平静下来。



    



    次日卢林开始铸造神器,之前铸剑三柄,就打算先把大商尘影、大周岚夜和大晋星痕铸造出来。每日放了课吃过饭卢林就钻进匠房了,不断熔炼异铁金石,偶尔晚饭的时候炉火也不停歇,吃过晚饭继续熔炼,十数日都是如此。



    直到立秋第二天,王文英来了一趟铺子,到匠房没呆一会就受不了,连忙跑了出来搬了个凳子躲树荫下等卢林。这天七月初七,放了课郭文和晓梅一同去了糕点铺子那边,都没在铺子里。过得一刻钟,卢林把炉火调好才出来。



    王文英看着灰头土脸的卢林,问道:“卢林,你每日就是如此铸造?”。



    卢林道:“是啊,我们做铁匠的活计就是如此。”



    王文英感叹不已,她是第一次进匠房,冬天或许舒服许多,这三伏天,一般人是吃不消的,道:“你们也真不容易,我都呆不了几息,难怪郭文不喜欢铸造,在外面到处跑了。”



    卢林笑道:“文子是对铸造没兴趣,他和我一样都是从在这铺子里长大,这些都习惯了,都是平常事,他如今偶尔也会来匠房锤炼锤炼。”着看了眼额头脸上仍有汗水的王文英,起身道:“文英才女,你且再坐着歇息一会,我去去就来。”



    王文英见卢林匆匆忙忙拎了个篮子出去了。过来片刻,卢林带着一个西瓜和两碗冰凉粉回来,卢林将凉粉递给王文英,道:“这天热,你们不习惯,先吃碗冰凉粉解下暑气。”接着又拎着装着西瓜篮子到井边,用钩子勾住篮子放入井水中。



    忙完了,卢林搬了个案几和凳子坐到王文英旁边一起吃着凉粉,王文英吃得斯文,一调羹一调羹口的吃着,卢林则是三下两下就下肚了。卢林吃完抹了下嘴,问道:“文英才女,怎么今日有空?不在书院用功?”



    王文英道:“卢林,早过不要喊我什么才女了,叫我文英就行了。”



    卢林道:“好的,文英才女。”



    王文英白了一眼卢林,道:“过几天我就要去豫章了,还有一个月就要乡试了,得提前去熟悉一下那边的环境。书院从今日起就不去了,昨天就把东西都收拾回家了。”



    卢林道:“也是,起来是快了,那就提前祝文英才女高中了。”



    王文英笑道:“就这么相信我?”



    卢林郑重道:“别人我不知道,但是对于文英才女是坚信不疑的。”



    



    王文英放下还有一半凉粉的碗,从袖中掏出一本书和一叠写满题目的纸张递给卢林,道:“这一去就都仲秋之后回来了,这书是夏侯阳算经你们如今可以多看看了,里面都是实用的乘除便捷之法。至于题目,暂且出了一百题,想来可以做到等我回来了。”



    卢林听了连忙致谢,问道:“为了我们,文英才女如此费心,会不会耽误了乡试。”



    王文英笑道:“那倒不至于如此,你们这几个月做题也帮了我不少,我一人是算不来那么多的,这一个多月徐志高他们几个学了数算也帮了我不少,不然很多问题解答还要费我不少时间。”



    郭文和晓梅不在,卢林趁将他另答的思路和王文英探讨了起来,王文英初听不介意,听到后面也颇为讶异,道:“这些方法是可行的,就是如今你还不能完善,这些法子恐怕对院试无助,反而会拖累考官评审。”



    卢林道:“这个我也知道,只是如此想过后,不出来,憋着也有些难受。”



    王文英正要话,卢林想起了炉火,赶紧去趟匠房再来。



    待得卢林再过来了,王文英已经凉粉吃完了,王文英见卢林来了,道:“你这些想法很别致,算是另辟蹊径,若是你能够得出一套完整的论述,乡试你大可过了,会试也行的。”



    卢林闻言惊讶不已,道:“文英才女,你莫不是玩笑,有这等功用?”



    王文英笑道:“这些来简单,只是很多人穷一生也不能完善。”



    卢林这时想起了范先生,道:“前些日子去临江坊,水芸嫂子也在学这数算,天狱山那边建坊市,戴老板请了位先生,姓范,那天遇见水芸嫂子求学于范先生,我们听了一会,大为不凡,我这些想法许多都是受范先生而想到的,那天我有事,只听了大半个时辰,文子和晓梅他们听了一个下午,很多都文子回来时转述给我听的。”



    王文英听了顿时来了兴趣,问道:“那范先生何许人物?”



    卢林道:“我也不甚清楚,水芸嫂子范先生曾经在工部任职,是将作监少匠,精通兴造之众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熟稔天下虞衡、山泽之事以及桥道、舟车之事。如今是告老还乡了,不知怎么被戴老板请过来了。”



    王文英听了沉思了一会,道:“将作监少匠精通这么多,不是一般将作监少匠了,怕得是有将作监大匠的能耐才行。”接着王文英就问起卢林范先生讲述的东西,两人就这样商讨一个下午,期间卢林去了几趟匠房。



    直到申时过半,郭文和晓梅两人肩并肩拎着两大包什物进来,看见王文英和卢林在树下赶紧分了开来。卢林看见他们两个回来了,由他们和王文英继续范先生的事,他的肯定不如郭文和晓梅清楚。卢林想起井水中还浸泡着西瓜,应该凉透了,就去把西瓜拿来切了分食了。郭文和晓梅两人刚回来,正觉得热得很,吃了西瓜直呼惬意。



    卢林连忙钻进匠房去了,没多久郭文也进来了,和卢林道:“林子,人家才女要去乡试了,你不送点什么东西?”



    卢林根本没想过这事情,道:“我没想过啊,你送什么?这现在去买也来不及了,这会去怕是铺子都差不多关门了。”



    郭文道:“要不在这铸造点什么?”



    卢林觉得有些怪异,看了眼郭文,狐疑的道:“铸什么?扇子休想?”



    郭文赶紧解释道:“林子,我可没这意思,今天不是七夕么,一会还要拜魁星的,何况才女教了我们这么多,要去乡试了,不送点什么好像有些过意不去。”



    卢林道:“文子你如今不光精明多了,还会来事了。你也会铸造,你怎么不铸造?又不是铸刀铸剑。”



    郭文嬉皮笑脸的道:“林子,哥哥怎么能和你比?一事不烦二主,你一并帮我铸了得了。我刚和晓梅了,让她留才女在铺子吃饭。”



    卢林问道:“那给我们文英大才女铸把剑还是铸把刀?”



    郭文笑道:“林子你笑了,这是去考文举人又不是武举人,还刀剑,要不来把斧头?看看文英拎得动么。”



    卢林道:“那你铸造点什么?”



    郭文道:“容我想想啊。”



    郭文想了有一刻钟,道:“林子,我记得以前夫子带我们郊游时,背着个画板,带着个笔船,这个乡试可以带进去,用得上,还有压尺,这个也有用的。”



    卢林听了后,想了想,道:“这两样倒不是太难,费不了多少工夫,不过,这模子文子你来刻。”



    郭文应了下来。两人就开始在匠房忙活起来,卢林挑了点铁、锡、银,主料是青铜和黄铜开始熔炼。



    制作压尺的模子郭文刻了一副鱼嬉莲叶的图案,卢林看了后让郭文去找两块青白色玉块。



    待郭文找来玉块,卢林已经将笔船浇铸出来了。玉块拿来了,淡青色,卢林在模子上比划了下位置和大就细细将玉块磨成形,两个压尺两端各一,然后浇铸成形,玉块镶嵌在压尺两端。



    卢林正准备打磨的时候,晓梅来喊吃饭了。大夏天的,菜不多,二掌柜炒了五个菜,一个蕹菜、一个南瓜花炒鸡蛋、一个茄子炒肉、一个辣炒泥鳅、一个炒田螺肉,蒸了盘火腿还有一个酸菜蛋汤。没有酒肆的繁杂,井水冰了点甜酿,家常便饭,半个时辰就吃完了。



    吃完饭,卢林又一头钻进匠房打磨去了,郭文和晓梅在院子摆上了香案,两个香案,一边一个,右边的摆上了瓜果、脂粉、鲜花和一个香炉;左边的香案立着一个纸人,蓝面环眼,锦袍皂靴,左斜捋飘胸红髯,右执朱笔,据魁星就是如此形象,还有一个空盘子,等着放羊头的,羊头这会还在锅里煮着。



    忙完这些,郭文和晓梅二人把案几摆在树下,用盘子装了瓜子花生,泡好了茶水,和王文英闲聊了起来。晓梅起卢林取名的事情,王文英听了后不错,卖青梅酒听青梅煮酒的故事也不错,晓梅听了倒是愣了一下。王文英还建议‘风芸酒楼’叫‘风云酒楼’不要那艹头更好。



    待到戌时过半,夜色已浓,一轮弯月悬空,郭文把卢林叫了出来,摆上羊头,四人拜了一番纸人魁星。然后晓梅又拉着王文英又去了右边的香案拜了一番七娘。



    这一通下来已经是亥时了,卢林回匠房将笔船和压尺用盒子装好放在一个袋子交给郭文了,让郭文送王文英到家时给她。



    王文英离去时卢林只送到铺子门口和王文英,还得回匠房继续熔炼,不能送她回去了,让郭文和晓梅两人送王文英回内城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