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有两把刷子

A+A-

    待一切准备就绪,鱼塘老板一声令下:“开始!”



    钟原和方旭同步抛竿。



    钟原刻意与方旭拉开距离。



    不靠岸,也不在正中。



    “钟大师用36米的竿子?这时候鱼应该都聚在中间了吧?”



    “对,都钓一轮了,鱼肯定往中间跑,至少得用54米的竿子。”



    “大师自有大师的道理,咱们哪猜得到,跟着学吧,也许能偷师一二。”



    “嘿嘿,句难听的,钟大师的技术真没啥,饵料配比也没特别,就是运气好,天生钓鱼命。”



    “细想还真这么回事,钟大师钓鱼的运气好到让人怀疑他作弊。”



    钓友们的评论不无道理。



    钟原的技术平平,饵料也和大家无异。



    唯一不同,便是他有系统的助力,这是其他钓友所不具备的。



    他运气好,也算贴切。



    “兄弟,36米的竿子是不是短了点?”直播中的包流川问,“你看方旭,都用45米的竿子。”



    钟原回应:“竿长短对我影响不大,选短竿目的很简单,竿短,遛鱼快。”



    这根36米的竿是他刚换的。



    硬度高于旧竿,是专为飞鱼设计的。



    既然有如此利器助他飞鱼,钟原自然不会放过。



    此外,他还利用系统将诱鱼效果提升至00%。



    考虑是数量比拼,他没兑换秘制青草药,而是选择了针对鲫鱼口味的秘制鲫鱼药。



    秘制鲫鱼药只需五千积分,消耗较少。



    同时,他又不惜积分将中鱼率提高到00%。



    将中鱼率提到满分还是头一遭。



    以往并不太在意,毕竟鱼窝里有鱼开口就能钓。



    偶尔失也不着急。



    而今情况不同,生怕对藏龙卧虎,为求稳妥,所有垂钓属性都得拉满。



    哪怕消耗再多积分也在所不惜。



    毕竟,二十万,可不是个数目,绝不能让它溜走。



    唰——



    第一条鱼顺利上钩。



    钟原用抄接住,放入护中。



    用的是无倒刺袖钩,即便不太熟练使用摘钩器,也不妨碍鱼快速入钩。



    方旭的上鱼速度也极快,几乎与钟原不相上下。



    “我的天,那家伙上鱼的速度居然和钟大师差不多。”



    “我看见他调饵时加了药,肯定是药的威力。”



    “牛啊,柳一请他出山,有两把刷子。”



    “哟,两条,一次两条。”



    “钟大师怎么总是一条一条地钓?”



    “老兄,你没注意吧,钟大师昨天就是用的单钩。”



    “啥?单钩?你不我还真没留意。”



    经这一提醒,其他钓友也注意到了这点。



    钟大师竟然是用单钩在黑坑垂钓!



    即便是野钓的老,大多也会选用双钩。



    



    单钩的情况极为少见。



    在黑坑这样竞争激烈的地方,几乎无人使用单钩。



    单钩挂饵少,诱鱼、留鱼效果显然不如双钩。



    这是众人皆知的常识。



    除非是在极端环境下,才会考虑使用单钩。



    钟原选用单钩,原因很简单:他钓鱼速度飞快,无需双钩辅助;再者,双钩易结,解结繁琐。若是休闲野钓,他或许会享受双钩的乐趣,但这与多数钓友的偏好背道而驰。



    “单钩也能夺冠,真大师风范。”



    “都钓鱼人眼尖,我竟没察觉钟大师用的是单钩,惭愧啊。”



    “哈哈,我猜钟大师对双钩无感吧。”



    “瞎,钟大师肯定觉得双钩多余。”



    “”



    场景转向钟原,见方旭的钓鱼速度与自己旗鼓相当,偶尔还能一次上两条,心头不免涌上轻微的竞争感。



    然而,钟原并未效仿,坚持使用单钩,维持个人节奏。



    方旭对此同样感到震惊,难以理解为何有人在黑坑中使用单钩,更不可思议的是,用单钩的效率竟与自己无异。



    更为关键的是,钟原的状态上佳,窝中的鱼似比自己多,长远来看,败局已定。



    方旭心中盘算,片刻后决定换竿,以36米短竿替换长竿,以求提高频率。换竿后,他重做窝子,一旦中鱼,往往一对两条。



    “这家伙学钟大师用短竿了!”



    “用36米是为了加快频率,频率一快,单钩双钩都行。”



    “有道理,钟大师飞鱼直入护,短竿优势明显。”



    “没想到这优势被钟大师的对学去了,现在人家上鱼成双,钟大师可能要败北了。”



    “几分钟内,他的渔获明显超过钟大师,情况不妙啊。”



    “扯淡,你才不妙呢。”



    直播间的观众为钟原担忧,毕竟作为钟原的粉丝,他们都期待钟原获胜。钟原沉着冷静,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钓鱼频率。



    四十余分钟后,方旭的速度由起初的与钟原不相上下,逐渐减缓至每分钟仅两三条。



    “奇怪,他钓鱼速度怎么突然降了?”



    “看看时间,下午一点半,‘午时不钓鱼’没听过?”



    “那钟大师的频率为何没变?”



    “运气嘛,钟大师钓鱼靠的是运势。”



    “好像也慢了些,刚才才八九条。”



    其实,钟原的钓鱼速率确实有所下降。鱼群虽因饵料聚集,但不开口也无计可施。



    又过了半时,方旭每分钟仅能钓一条,钟原状况稍好,但也只三尾。随着时光推移,鱼情愈发不佳,方旭两三分上一条,而钟原至少一分钟一尾。



    “得想个法子。”钟原自言自语,随后转向包流川,“给我备一副20的双子线。”



    包流川立即行动,因为之前的装备都被钓友们“借”光了,只好现做一副。所幸包流川法熟练,不足两分钟就备好了双子线。



    “哎,钟大师要用双子线,是动真格了?”



    “当然,数量相差无几,不想输就得上双子线。”



    “鱼情不好不是应该用细线吗?为何是20的?”



    “我也纳闷,钟大师为何选择粗线。”



    “难道是要钓特定鱼种充数?”



    “有理!哈哈!”



    鱼闭口时,大鱼便易钓,特别是青、草、鲤等淡水鱼。钟原装好双子线,拉饵投竿。



    浮漂晃动,他猛力一提!



    哗啦——两条大鲫跃出水面,抄一兜,两条鱼进账。



    重复动作,又一次提竿,又是两条鲫鱼出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