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人能阻止我们

A+A-

    第45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人能阻止我们卖北川老师的!



    99年0月日,0月号文艺于上午点准时登陆日本国内各大知名书店。



    三天前,三菱、住友两大财团针对北川的围追堵截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在一片又一片浩荡的声讨浪潮中,北川的销量比之上月腰斩近三分之一。



    虽后来靠着浅草红团的口碑与质量,以及后续文学评论界和读者圈的力推,北川又起死回生了一阵。



    但两大财团造成的恶性影响已经难以挽回,北川秀是否配得上日本文坛“天下第一”的名号,也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既然都已经撕破了脸,三菱和住友当然不会在关键时刻收。



    北川只是一道开胃菜,他们的终极目标依旧是北川秀和出界的龙头企业河出书房!



    针对号发售的文艺,三菱和住友加大了抹黑力度,听在宣发和公关上又投进去上亿円的资金。



    两大财团完全控股的书店叫苦不迭,不销售北川他们还能接受,不卖纯文学界最火的文艺,那损失就有点大了。



    还有北川秀出的所有单行本图书,这也是书店的一大收入来源。



    上面禁售这两样东西,等于把这些书店的收入砍了一大半,店长和店员顿时成了这场无硝烟商战的第一批牺牲品。



    财团高层只管下达命令,根本不关心书店的收益,也没有任何补偿措施。



    这让员工心里更加不爽了。



    大学学术界和日本文学学会的守旧派文人们还在大放厥词,用各种角度无差别攻击着北川秀派的文人们。



    北川秀与河出书房拉走了一大波年轻作家,让日本文学学会遭受重挫,代理会长长崎野“痛心疾首”的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宣布开除北川秀这个名誉副会长,并表示永远不接纳他再度入会。



    接替北川秀成为新副会长的是永井和风。



    六十多岁的老头最近意气风发,也不知道财团给了他多少好处,让他敢站出来和北川秀对抗。



    永井和风通过新闻发布会告知所有国民,他和他旗下的守旧派文学家们将展开一波声势浩大的新书浪潮。



    从下个月起,到999年年初,他们的新大本营新文象会上线一大批新书,让读者们享受一次别样的“文学时代浪潮”。



    在永井和风提供的“出山作家名单”里,读者们看到了不少熟面孔,这些人都是昔日叱咤日本文坛的名宿大佬,确实让人颇为期待。



    死气沉沉的日本文坛被永井和风这块石头激荡起了一圈圈涟漪,就是不知道这些涟漪能持续多久,是不是能撼动北川秀无人可敌的文坛地位。



    在如此恐怖的攻势之下,文艺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读者粉丝粘度。



    业内普遍认为在三菱和住友这么变态的打压下,背后没有其他财团撑腰的河出书房会难堪重负,大概率选择避其锋芒,暂时认怂。



    可实际情况是,文艺该发售就发售,线上预售、线下加印、书友交流会等所有活动照常进行。



    这三年时间,也有不少大书店被河出书房完全控股,在东京都地区,只是文学市场角力这块,河出静子是完全不虚三菱和住友的。



    北川文娱的线上销售渠道做的如火如荼,虽大家不太信任刚起步的北川和大众,但非常认可口碑销量都一直很稳定的文艺。



    0月日晚,北川文娱线上销售渠道共预售了30万册0月号文艺,河出书房自家的线上渠道也卖了近0万册。



    有这40万册保底,0月日当天的销量压力骤减不少。



    读者们的热情也比之前买北川时高涨了不少。



    一次两次三次没买到,他们依旧会去新的书店尝试第四次,第五次。



    除了大火的恶女外,文艺上还有其他火爆的连载,这些新生代作家的读者群体也不容觑。



    比之老一代从看报纸看电视过来的读者,这些年轻读者更粉圈化,也更疯狂。



    为了自家偶像,他们愿意跑断腿,去几十公里外的书店买书,甚至愿意一人买上十几二十本来支持偶像。



    北川秀在很早之前曾对河出静子她们预言过日本偶像的“下沉化”和“普适化”。



    他觉得未来的偶像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电视电影明星,而是那些粉丝们伸一伸就能碰到的普通人。



    粉丝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投入在偶像身上产生影响,能跟着偶像一起成长,变强。



    这种养成式偶像模式,会取代过去的所有模式,成为主流。



    起初河出静子、斋藤玲奈她们还不认同,尤其是身处艺能界的蛇喰丽,更是对这个法嗤之以鼻。



    但北川秀硬是让蛇喰丽走这个风格,她也无可奈何,只好顺从。



    时间流逝,北川秀的预言一一应验,让众女惊讶不已。



    文学界亦是如此。



    一直秉持着“大家庭”经营模式的河出静子终于看到自己的长期策略开结果了。



    在三菱和住友疯狂打压之下,河出书房旗下的作者们反弹之力也很恐怖。



    到0月日下午3点,实时传来的销售数据令人欣喜,从数据样本看,0月号文艺似乎没怎么受到两大财团的影响,和三天前被打得措不及的北川完全不同。



    文艺的读者用实际行动告诉了高高在上的财团们,有些东西不是靠砸钱就能砸出来的。



    另一边。



    到了下午四五点,终于有书店承受不住重压,准备铤而走险,用“下有对策”来抗衡财团的“上有政策”。



    浅草站附近的静嘉堂书店就是第一批“反水”的大书店。



    0月日这一整天。



    类似静嘉堂书店这样的头部大书店呈现出了诡异般的两极分化现象。



    与河出书房、北川文娱合作的那些大书店,人流攒动,来买书的读者络绎不绝,都快把书店门槛给踏破了。



    而那些被财团完全控股,于三天前就已经彻底下架所有和北川秀相关书籍的大书店,则变的门可罗雀,客流量骤减到惨不忍睹的地步。



    静嘉堂书店的店长眼睁睁看着客人不断流逝,却无能为力。



    起初还有不少客人来店里闹事,来询问北川老师新书和北川、文艺的读者也不少。



    之后第二天,这些人就少了,还会过来的基本是要求退出书店会员的客人。



    到了第三天,连退会的客人也没了。



    直到现在。



    静嘉堂书店,从店长、副店长到售卖权的中型书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泡沫经济破裂后,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渐渐从日本职场“神隐”。



    如今员工们的工资福利和店面营业额直接挂钩,店里生意好,大家就赚的多。



    因此现在无论是老员工还是实习生,都焦虑不已,分分钟想改变这个糟糕的状况。



    他们眼巴巴看着店长,店长神色凝重,除了挠头好像什么都干不了。



    



    “店长,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一名十年老员工壮着胆子关上书店玻璃门,然后扭身冲店长道:“店长,这三天的总营业额加起来还不如以前一个时的营业额,这样下去,我们迟早都会被总部辞退的!”



    命令是总部下达的,要上面的人没有考虑过营业额问题,那肯定不可能。



    但考虑归考虑,上司的过错不是下属来承担,难道还会是上司自己去背负么



    最终倒霉的肯定是他们这群底层员工。



    他们不想坐以待毙,更不想在经济大环境如此糟糕的时候,失去这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



    “是啊,店长,总部可不会管我们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营业额骤减!



    那群只知道把黑锅推给我们,把功劳抢走的家伙才不会管我们的死活呢!”



    有人出头,立即就有人跟着附和了起来。



    “可是,不准销售文艺是总部下达的死命令”



    店长同样心急如焚,但让他冒着被总部严惩甚至开除的风险顶风作案,他也不敢。



    早就知道他会这么的那名老员工立即走近一步,对他轻声出了自己的“对策”。



    老员工不担心这些问题,他就怕店长食古不化,非要遵循总部的命令。



    现在见到店长已经心动了,他立刻就把想好的计划告诉了店长。



    “这么做好像也不是不行。”店长有些犹豫,但一想到一塌糊涂的账单,马上下定了决心。



    不这么做,这个月的营业额势必会跌入谷底,到时候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



    这么做,也许会遭到总部的严惩,但至少有一线生!



    “店长您的意思是”那名老员工眼前一亮。



    “就按照川田桑的做吧!”店长一咬牙,不再迟疑。



    “明白!我这就让大家行动起来!”老员工川田喜上眉梢,赶忙跑回去和其他店员们沟通了起来。



    下午6点。



    下班不久的薰子坐电车来到了浅草社区附近。



    弓子和梅吉写的生活在浅草的我们反响很不错,借着北川老师浅草红团的热度,收割了不少读者。



    对于毫无文学功底的新人作家而言,能不被腰斩就是最好的结果,现在还能有所成就,简直就是天大的福音。



    他们两人也是薰子独立签约的第一个作者,薰子很上心。



    为了保证后续的质量,每次兼职结束,薰子会先来这边找两人协商,然后再去千代田区的补习班补课——



    高三的她既不想延误北川这边的工作,也不愿意高考失利,同时还要兼顾下作者的,已经处于连轴转的忙碌状态。



    虽然很忙,但她乐在其中,丝毫不觉得疲惫。



    现在编辑部的大家都开始开玩笑,薰子已经得了北川老师“工作狂”的真传。



    “让弓子和梅吉把第一部写成大长篇,这样既能保证他们的稿费收入,也能让他们锻炼写作能力。



    这样的话,等写第二部时,他们不好就能一飞冲天了。”



    薰子边走边思考一会儿该怎么和两人讨论,就在这时,对面静嘉堂书店传来的异动吸引了她的注意。



    原本客流量大减的静嘉堂书店莫名其妙的又火爆了起来。



    薰子记得这家书店就是弓子和梅吉的,第一批抵制北川老师的知名书店。



    按照现在的情况,这些书店应该大受影响才对啊。



    她好奇的往前走去,但还没到书店门口,就被一个店员打扮的女人给拦住了。



    “抱歉,请问姐您是想去静嘉堂书店买书么”女人凑近薰子低声问道。



    薰子愣了下,微微点头:“是,我想去看看有什么新到店的书。”



    “请问您是想买文艺么”



    女人像做贼一般,凑得更近了,声音也更了。



    像她这样拦住路人询问的书店店员还有好多,就这么分散在静嘉堂书店的外围。



    薰子更好奇了。



    想到自己确实还没拿到最新一期的文艺,她又点了点头。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女人拉了拉她的袖子,像地下党般道:“好的,那请您跟我到这边来。”



    薰子跟着她往书店侧门走去。



    行走的过程中,她发现那些源源不断进入书店的顾客,都会被询问类似的问题,然后一个接一个被带到侧门处。



    在侧门后方的展台上,薰子看到了一沓又一沓的日刊体育新闻报。



    “一份0円,承惠。”女店员拿起一份日刊体育新闻报递给了她。



    薰子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向她。



    现在最贵的报纸售价才250円,他们怎么敢卖那么等等。



    她接过报纸,发现这份报纸特别厚实。



    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夹着一本崭新的文艺!



    薰子瞬间了然。



    这是在打擦边球做销售啊!



    难怪静嘉堂书店没有受到波及,还有那么多人来买书!



    如果被人发现问责,他们完全可以是卖报纸送书——



    书店的赠品不归总部公司管,如果是书店自费赠送的赠品,更加不需要总部批准。



    要是总部还依依不饶,他们也可以在总部调查员来之前,先把这种捆绑销售的商品处理完。



    总部调查员总不能一直蹲在书店门口看守他们吧



    对于读者而言,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卖书,反正我能买到我想买的东西即可。



    静嘉堂书店这么做,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大量读者前来购书。



    没到半个时,大半个东京都地区的书店纷纷用起了这种赖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