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可遇不可求

A+A-

    那管事道,“只要都像今天这个品质,量大的话,价格从优。”



    棉娘又趁给盛老爷子的摊位的好东西推销,“谢谢管事。对了,大管事,我阿爷这里也有些好货卖,您看看,收不收?”



    “什么好货?皮子之类的,我们四季堂不收的,只收草药相关的。”



    棉娘道,“皮子按理来,有的也可以入药,但是,要特殊的皮子,我们自然是懂的,我的是这几样,虎骨,牛角,鹿角这几样,都是极好的入药材料,你看看?”



    “哦?”那矮胖管事看向牛车之上。



    盛老爷子与二郎赶紧把摆在牛车里面的几块骨头拿了出来。



    这些东西,他们每次摆摊都拿出来卖,不过很少有人买,价格贵是一个方面,一般人买不起,买去了也不会用。



    再一个,按他们的想法,好东西就得有好位置,就没有摆地上,而是摆在牛车上后一排,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忽略过去。



    矮胖管事拿过去,看了看,又放在鼻子



    “什么价格?合适的话就要了。”正好省城那边正在寻找至阳方面的药材,据有个病人得了寒证,要用至阳之物压制。



    这虎骨就是极少的至阳之物。



    盛老爷子忙道,“一看大管事就是厚道之人,我们乡野民,也不知道卖多少合适,您看着给价吧。”



    短胖管事掂量了一下里的东西。



    虎骨不多,也就一两斤的样子。



    其它更少了。



    一起给了五十两银子。



    盛老爷子再三感谢。



    “大管事当真是厚道人,中中中”



    那矮胖管事又问,“这虎骨还有吗?”



    盛老爷子摇头。



    “这东西可遇不可求,没有了,就偶尔得了这么一点点。”



    还是前几年的事情了。



    大野山里闹大虫,吃了好几个人了,镇衙门悬赏去打虎,他亲自带着盛家几个儿孙去山里转悠了半个月,终于把大虫弄死了,抬去镇衙门复命,解了百姓之苦。



    只留下被三郎斩断的半条虎腿,他们收集了起来。



    那老虎尸体被镇衙门当作功劳,又献到了县衙门,后面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那矮胖管事甚觉可惜,压低声音道,“下次还有这种狠货,还是上县城里去找我们四季堂,我姓张,找我老张就行。”



    “哎,好的,好的。”



    送走了张管事。



    棉娘清点今天收获,她所有的草药加起来,一共卖了大略八九两银子。



    辛苦进山采了半个月的时间。



    虽然赚得多,但都是辛苦钱。



    而盛老爷子他们卖了大几十两,因为光虎骨都卖了这么多。



    盛二郎很是高兴,“三弟妹,得亏你推荐,要不然,咱们今天卖不了这么多银钱。对了,三弟妹,你咋会知道省城里的四季堂的?”



    棉娘微微一笑,“我听镇上草心堂的古郎中的,古郎中,有时候他店里没有草药了,都是找四季堂拿的货”



    盛老爷子点点头。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没有多问了。



    今天收获不错。



    都拿着银子去买东西了。



    盛老爷子他们自然买的是米面等粮食方面的,以及腊肉,猪油,砂糖,以及一些家里的日常用品。



    棉娘给三妹买了一串糖葫芦,三妹欢喜得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还假装客套,“不要,三嫂,我这么大了,我不要。”



    最后被棉娘塞入嘴里的时候,一个劲儿真甜。



    只吃一颗,剩下的给五哥带回去。



    这样,棉娘又买了三串,盛五郎一串,大房里的盛童学与盛童霜两孩子,各一串。



    家里的东西,公中都出银子买了。



    她采药的钱也想交一点给盛老爷子的。



    盛老爷子道,“家里的男丁挣了银钱要上交,你们是儿媳,好不容易挣来点,就的银钱不用交了,留着自己用。等家里真困难了,到时候再。”



    棉娘其实早就从五郎三妹嘴里得知了盛家的这个规矩。



    只是她这次收入的银子不少,盛老爷子他们都看见了。



    八九两呢。



    这搁一个正常农家,全年收入都可能没有这么多。



    所以,她就问了一嘴。



    没想到盛老爷子真不要。



    再想想她前世,她但凡做什么挣一点银钱,都被宋婆子盯在眼里,全部没收。



    盛家与宋家比,真正是高低立判了。



    棉娘细声道,“那我拿银子再去药店里买些药,我打算给二婶子治病,采到的药,能用得上的都留下来了,还差一些采不到的药。”



    盛老爷子闻言,“大约要多少银钱,公中给出,不要你掏钱,你自己挣得辛苦钱自己留着。”



    着,让盛二郎跟棉娘去了药铺子。



    棉娘买药,盛二郎付钱。



    原本她只打算买一次治疗的药,盛二郎听要治好需要几个治疗疗程,就一次性的买了三次的药份。



    一共花了一二十两。



    “我娘她很苦,如果真能治好她,三弟妹,你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我记下你的大恩情。”



    “一家人不这话,我尽力而为。”



    所以,棉娘的银子,还是她自己的。



    后面去接盛二妹,她在选新布头,棉娘跟着看了看。



    给三妹买了红头绳,给盛五郎买了几双鞋面子,打算给他做几双鞋,男孩子整天上窜下跳的费鞋,夏天穿草鞋,入了秋,穿草鞋就冷了。



    她自己买了一个药箱。



    用来装银针,常备药丸,羊肠套,各种消毒的用品。



    这些东西有些费钱,都是精细的物品。



    好些赤脚大夫都舍不得买的。



    最后,她还买了几斤新鲜的猪肉。



    她今天去卖集上卖草药的,卖了些银钱,不交公中,拿点钱出来,给全家人改善一下伙食什么的,也是她的一番心意。



    头上就只剩下二两银子了。



    加上,上次挣的那一两,一共是三两银子的私房钱了。



    东西买好,还有余钱,就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满足感。



    棉娘忙活完东西买好了,就先与盛三妹到自家的牛车边上等其他盛家人了。



    盛家人各分东西,还在买东西没有回来。



    姑嫂两人有有笑。



    来到了牛车边上。



    突然,盛三妹的耳朵一动,“三嫂,咱们牛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