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义庄

A+A-

    盛二妹道,“那我们怎么办?”



    她心头如乱麻一般。



    棉娘向来头脑冷静,遇事冷静的人,思维能力也强一些,所以,盛二妹下意识地就望向她。



    盛二郎虽然是男子,但他到底不如棉娘多活了一世的人。



    也有些没主意。



    盛三妹年纪更,习惯性的将棉娘当成她们三房里的大人,顶梁柱。



    棉娘沉声道,“我们先去义庄看看,听赵大郎的尸首停在那里,应该不是随便让人看的,我们想办法去看看。”



    “好。”



    盛二妹本来就是想送赵甲最后一程的。



    不见到赵甲的尸体,她是不会回去的。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她们又赶去了义庄。



    义庄有些偏僻,十分荒凉,但是有人看守。这个义庄是停放尸体,以及给过路之人,提供歇脚的地方。



    棉娘她们假装是过路之人,要歇脚,故意晚上接近义庄的。



    看守的却是两个大汉,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们进去了。



    其中一人过来交代他们,“中间的屋子是停放尸体的,有几具涉及悬案的尸体,闲杂人等不能靠近,你们过路的就住右边屋子就行了。义庄这里常年阴气缠绕,你们多是女眷,八字不旺的,就不要晚上乱走动,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是不管的”



    这有些恐吓的性质了。



    盛三妹不由地抖了抖。



    躲到了棉娘的身后去了。



    “三嫂,我怕鬼,我害怕。”



    棉娘轻轻地安抚她,“别怕,咱们只是路过歇一宿,晚上不出去就是了。”



    “好。”



    那人见她们如此胆,也就没有多了。



    再看她们衣着打扮,一看就是乡下人,这临近县城都住不起店,只能在义庄来借宿的穷人。



    就走了。



    棉娘等那人走了之后,打量屋子的环境。



    空荡荡的,到处都是灰尘,看样子闲置很长时间了,角落里铺着一些干草堆,应该是之前别人借住留宿时使用过的。



    还有一些干柴堆。



    盛二郎去抱了一些过来,生起了一堆火。



    现在是大热天的,晚上应该不冷的,生火主要是为了照明,还有就是,心里冷。



    感觉在这阴森的义庄里,温度比外面至少要冷几度。



    可能是长年停尸,还大多是些没人要的怨尸,所以,气场比外面凉得多。



    在这空荡荡,窗户都四面漏风的屋子里,有种让人寒气直竖的感觉。



    棉娘听外面那人的脚步声远去了。



    对大家道,“别怕,这世上没有鬼,义庄这么凉,应该是地场的原因,也有心理原因,不会闹鬼的。”



    盛三妹一反之前的害怕模样,笑道,“三嫂,我是骗那人的,我才不怕鬼呢!鬼打不过我的。”



    “就你灵鬼。”棉娘失笑。



    盛二郎面色凝重,“那人应该也有武功,外围只有两个人看守,但是里面还有人话,应该是还有人在暗处。我看他们的样子,搞不好与五湖布庄的那批人是一样的来头。”



    “你们等我一下,我去找他们借个火,再探查一下。”



    “好。”



    棉娘她们是女人,不方便去探口风。



    



    男女有别。



    不是天黑的晚上。



    二郎去最适合。



    盛二郎出去之后,关上门,三妹竖起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没过一会儿,盛二郎又拿着火摺子回来了。



    “借到了。”



    面色沉重,“义庄就三间屋子,中间那间停尸的地方,左边一间大屋,右边一间,我们住右边,我刚去左边那屋子里去借火,里面分了几个间,桌椅家具齐全,应该是人不少,至少四五个,被屏风挡住了,没看清。”



    棉娘点头,嗯了一声。



    “一个义庄,平时都没人来的地方,一般只有年老的看守人,可这里却有四五个身强力壮的守卫,肯定有问题,我们想找到赵甲的尸体不容易了。”



    “确实,以前义庄我跟阿爷来借过,看守的是位老伯,今天没有见到,换成了壮年人了。”



    就在这时候,义庄外面又有人敲门声。



    之前那个接待棉娘她们的守卫十分不耐烦,从左边那屋子里,慢腾腾地挪出去。



    “谁啊!大晚上的,都来义庄做什么?也不嫌晦气!”



    外面的声音很年轻,“老哥好啊,我们是路过的人,想进来借宿一晚,您看方便不方便?”



    门外面是两个年轻人。



    像是一对穷苦主仆。



    主子穿着打着补丁的长衫,长衫洗得发白了,头上的纶巾也是旧的快要破洞,但不影响他读书人磊落大方,儒雅的气质。



    仆人穿得更破,背上背着大书箱,里还拎着行李包袱,满脸堆笑。



    话的正是他。



    那守卫皱眉,“你们是何方人士?要去哪里做甚?”



    这些都是要问清楚的。



    棉娘她们进义庄的时候也问了。



    那个仆人厮一一作答了。



    “我们是隔壁青水县人,我家公子是个秀才,现在打算去省城读书,路过金门县,借宿一晚就走,还请行个方便”



    那守卫不耐烦,一挥,“进来吧,进来吧,只要你们不嫌晦气。没钱读什么书,赶什么考,真是的”



    于是,棉娘她们这个屋里,又多了两个人。



    这回,真不好行事了。



    打乱了棉娘的计划了。



    原本只要半夜里,趁那伙人睡觉了,几人离开这间屋子,去中间停尸房看看的,因为多了几个人,反而不好搞了。



    到时候,惊动了他们,他们问她们去哪里,要做什么,有可能会把那伙守卫惊醒。



    只能不变应万变了。



    那对书生主仆,书生话不多,显得很矜持,全是那个仆人厮在话。



    喋喋不休个不停。



    把棉娘她们的来历都打听了一遍,还自我介绍了一番。



    还问棉娘她们的同意,借用了火堆,拿出罐子烧了一罐热水,烤热了馕,做这些事情都十分熟悉的样子。



    那书生显得十分的好学,在火堆旁边,还拿出一本书来看。



    因为棉娘她们是女眷,故意离得远些。



    显得颇有礼貌,知礼节。



    “你们娘子怎么也晚上去探亲,这世道可不好,白日里行走,都容易遭劫匪呢。”



    厮与棉娘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