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变 化

A+A-

    听南又恢复了上学、练功、跑货、忙家务的日子。只是身边多了一个良师益友,将她装点得“有文化”。



    左锦月看听南语文、数学都不用她操心,就专注培养听南的语感,那真是用心良苦的。



    听南练功时不能在旁边诵读,那就上下学路上,干家务时,睡觉前,甚至听南洗个脚,她都见缝插针的在旁边英文。听南总感觉左老师的嘴里,随时会冒出一串洋文,她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接着。



    一段时间后出成果了——听南也时不时的冒出一句洋文,先沉浸式地听,然后,听南这语言天赋让左锦月激动不已,也特有成就感。想要与高浩然分享,却找不着人,她还殊不知正有危险靠近。



    宋听南却有着甜蜜的负担——在外跑货时得提醒自己中文,中文。wy?她的客源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中老年人,且有经历过风雨的,县城的更是有不少退休、退伍的老党员,听南怕被举报。



    当宋听南生活按部进行时,宋家村却有了些变化。不少年轻人开始外出务工了,包括邻居家岁的玲玲姐。



    她,不想那么早生儿育女,然后一辈子混混沌沌地过活,她父母也就依了她。



    宋万里在家里:“这次一起去的年轻女子不少,有些女孩才4岁,玲玲还算大的。”



    “跟什么人去的呀?去做什么工呀?”听南有点好奇。



    “听是进服装厂,跟着邻村一个媳妇娘家的表姑姐家的姨侄女去的。”宋万里现在喜欢四处溜达,都成为家里的八卦源了。



    “这关系有点远呀,不过总是有个熟人引路也好。玲玲那丫头,文静巧进服装厂倒合适的。”钱淑贞。



    这点波动,没有波及到听南家,反正她家没有适合外出务工的人,大家安分地忙着自己的事情。



    



    郑瑞东来信了,按寄信时间推算,不安份的郑向前已混进一家红砖厂,当学徒。



    信中,这家厂离家挺远的,大哥住在厂里。只准备秋收请几天假回来帮忙,忙完还得继续去,所以请外婆大舅原谅,妈妈回娘家的时间会推迟。宋秀英不放心瑞东一个人在家,他既要上学自己做饭,还要喂鸡鸭一堆家务事。



    钱淑贞知道后,有些失望:“想见她一面咋就这么忙?”



    但同为人父母也理解,孩子们总是摆在前面的,推迟就推迟吧,总会回来的,等着。



    郑向前也不想失言的,他知道妈妈想回娘家了。



    可进了这家红砖厂,打开了他的新视野,光听听南着就够震惊了,亲眼所见就更加心潮澎湃。



    他想起自己以前,真扇两个大耳光——荒废青春呀。在这里虽然累点,但他学到很多东西,长见识。



    这家老板是从外地回来的,他的境界让郑向前感觉自己就是井底之蛙。也庆幸没有凭着一腔热血就开干,这里面的学问大得出了。



    不掌握烧红砖的火候是必备的,就是建筑工地的基本知识,厂子的管理、红砖的推销这些核心知识都必须掌握在自己中,这些都是建厂的法宝。



    如果像以前一样当甩掌柜,把什么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那就是蠢人,将来也是为别人作嫁衣。



    这一刻他也无比感谢郑瑞东抢走了,听南给的一百元钱。买完旧缝纫,又依瑞东的,买了几尺白色的确良,他自己屁股上也就拴了一串铃铛------穷得叮当响了,要不然



    认识到位,目标清晰,郑向前全副身心扎了进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