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镇安坊刺杀高俅(一)

A+A-

    \"高太尉上月强占城南百亩良田,逼得七户农家投了汴河。\"



    师师突然抬头,眼中锋芒乍现,\"昨日他还托太监送来一对夜明珠,要给我嵌在鞋上踏着玩,此人真会逢迎。\"



    李师师忽然站起,面向雕花窗,指着远处一片灯火辉煌处:\"那是高俅的别院,他每夜要换三处住所。\"



    师师转过身来,发间金凤钗的流苏扫过燕青面颊。



    \"三日后官家要来听新谱的雨霖铃。\"



    卢环看见燕青突然攥紧了拳头。



    李师师却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狡黠:\"放心,我不会让他碰我一根指。\"



    燕青相信师师是干净的。



    当更鼓敲过四下时,计划已定。李师师送他们到后门,忽然拉住燕青衣袖:\"乙哥可还记得那年上元夜?你等天下清明\"



    燕青以指封唇,从怀中取出那支碧玉簪,轻轻别在她鬓边:\"等此事了结,我带你去雁门看雪。\"



    晨雾中,卢环看见李师师倚门而立的身影渐渐模糊,她鬓边那点朱砂般的红,成了灰暗晨曦里唯一的亮色。



    暮春的汴京城,杨柳依依,御街两侧的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



    燕青站在镇安坊后院的梨树下,望着满树白花,中捏着一封刚写好的信笺,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乙哥,你当真要这么做?\"



    李师师从回廊处走来,素白的裙裾扫过青石板,眉间锁着一抹忧色。



    燕青转过身,那张俊朗的面容上已没了往日的风流笑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决绝的冷峻。



    \"师师姐,高俅那厮害得梁山兄弟死伤无数,卢员外家破人亡。此仇不报,我燕青枉为男儿。\"



    李师师轻叹一声,葱白的指抚过燕青中的信笺。



    \"你可知此事若败露,便是诛九族的大罪?\"



    \"所以我才要你置身事外。\"



    燕青握住李师师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信由我送去,你只需装作不知情。事成之后,我带你离开这是非之地。\"



    李师师凝视着燕青的眼睛,那里面燃烧着她从未见过的火焰。



    良久,她轻轻点头:\"我信你。\"



    三更时分,燕青换上了一身太监服饰。



    铜镜中,他头戴软巾幞头,身着绛紫色圆领袍,腰间系着犀角带,活脱脱一个宫中内侍的模样。



    卢环站在他身后,正在往脸上贴着假须。



    \"乙,你这模样,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卢环笑道,中动作不停,将早已经准备好的“龙袍”穿在身上。



    虽然皇上出门都是便服,但只有这件龙袍才能震慑住高俅,让他相信自己是真正的皇上。



    燕青对着镜子调整帽冠:\"千岁,你扮官家可要心些。高俅那厮可是官家眼前的近臣,稍有差池便会识破。\"



    卢环拍了拍燕青的肩膀:\"放心,我虽不及你灵,但这点场面还是应付得来的。再,谁会想到有人敢在汴京城内假扮天子?\"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却都藏着深深的仇恨。高俅不仅使人暗杀了卢俊义,害得梁山兄弟死伤无数,更是直接导致了林冲家破人亡。



    今夜,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讨回这笔血债。



    



    五更天,燕青揣着伪造的书信,悄悄离开了镇安坊。



    晨雾中的汴京城静谧而神秘,街巷间偶尔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



    他熟门熟路地穿过几条巷,来到了高俅府邸的后门。



    \"谁?\"守门的侍卫警觉地喝道。



    燕青压低声音:\"宫里来的,有密旨给高太尉。\"



    侍卫借着灯笼的光打量了一番燕青的装束,见是宫中内侍,不敢怠慢,连忙引他入内。



    穿过几重院落,燕青被带到了高俅的书房。



    府内总管听宫中内侍驾到,连忙出来迎接。



    总管脸上一副谄媚之色:“中官大人,贵尊如何亲自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高大人何在?”



    “不巧,一个时辰之前,高大人已经离开此府,前往离府去了。”



    “速速请他回来,圣上有密旨于他。”



    “中官大人,请你在此稍候,高大人正在离府之中,我这就去请。”



    总管将燕青让进书房,便匆匆离去。



    两名丫环上来,给燕青泡上热茶便出去了。



    燕青心里道:这高俅果然是狡兔三窟,只有府内总管才知道他的去向。



    他四处打量这间书房,见这房中哪里有什么书籍,尽是高俅收藏的古玩字画。



    那些博古架上的古玩都价值连城,燕青拿起一尊玉佛看了看,居然是唐代宫中的东西。



    他又看到墙上挂着一幅花鸟图,竟是徽宗赵佶的亲笔御作。



    燕青心里道:除了赵佶赐他的这幅画,这架上的东西都是贪贿之物。恐怕当年杨志送他的花瓶都上不了这博古架。



    燕青欣赏片刻高俅收藏的古玩字画,便坐在桌前品茶。



    一盏茶的功夫,门开了,侍卫走了进来:“中官大人,高大人到了。”



    侍卫刚出门,就见总管走了进来。



    他的身后跟进一人,身长八尺,约莫五十出头,面容白净,眉宇间透着几分阴鸷,一双三角眼蕴含精光,颚下花白的胡须,穿一身紫色官袍,正是高俅。



    他看到燕青,眉头微皱:\"中官大人,让你久等了,只是本官怎么没见过你?\"



    燕青躬身行礼,声音尖细得如同真正的太监:\"回太尉的话,的是新调来伺候官家的。因与李师师有些亲戚关系,官家特意留的在身边使唤。\"



    高俅眼中闪过一丝狐疑,但听到李师师的名字,神色稍缓:\"哦?李行首近来可好?\"



    \"托太尉的福,师师姐一切安好。\"



    燕青从袖中取出信笺,\"这是师师姐让的转交给太尉的。官家今晨在镇安坊,有要事与太尉相商,特命的来请。\"



    高俅接过信笺,借着烛光细看。信中字迹娟秀,确实是李师师的笔迹,内容也如燕青所,是宋徽宗密召他前往镇安坊议事。



    高俅心中暗喜,近来朝中风云变幻,官家深夜密召,必是有重要差事相托。



    \"你且稍候,本官更衣便来。\"



    高俅转身回房,不一会儿便换了一身便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