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誓师北伐檄天下

A+A-

    \"但你们可还记得?\"卢环突然提高声调,\"我华夏曾是怎样的国度?秦皇汉武,开疆拓土;唐宗宋祖,文治武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何等辉煌的文明?四大发明,造福万邦;诗词歌赋,光照千秋!\"



    他的声音越来越激昂:\"而今蛮族金狗铁骑践踏我大好河山,奴役我骨肉同胞。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可忍!不可忍!\"八十万将士齐声怒吼,声浪排山倒海。



    卢环举起一卷黄绢,徐徐展开:\"今日,我卢环在此宣读讨金虏檄天桂王告天下义士书。以彰天下。



    伪金无道,夷狄乱华;中原板荡,神州陆沉!



    曩者靖康之变,二帝蒙尘;汴梁倾覆,黎庶涂炭。金虏以豺狼之性,行禽兽之举,劫我府库,戮我士民,辱我妃主,毁我宗庙。此仇不共戴天,此恨未雪,何以为人?!



    今伪酋完颜,复逞凶暴,据我河朔,僭称尊号。驱汉民为奴,毁衣冠为俗,使中原之地,腥膻遍野;华夏之民,泣血椎心!凡有血气,孰能忍之?



    环本布衣,愤金虏之猖獗,痛山河之破碎,遂聚义天桂,啸众太行。今率百万貔貅,誓清胡尘!剑指幽燕,气吞河洛;马踏贺兰,血洗黄龙!



    天下豪杰,岂无报国之心?三军将士,宁无雪耻之志?\"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今檄文所至,望风响应:农夫释耒,书生投笔,商贾辍市,豪侠仗剑!共举义旗,北驱胡虏!



    若助金者,即为汉贼,天下共诛!若从义者,皆为兄弟!



    嗟乎!胡运何长?汉祚必昌!今我大军所向,当使金酋授首,燕云重光;复我旧疆,雪我国耻!檄到之日,速决去就!丈夫建勋,只在今日!



    天桂王卢环檄告天下。”



    全场肃静,连风声都似乎停滞。



    卢环宣读完毕,继而道:\"自金人南下,神州陆沉,已有七载。七年来,我大宋将士前赴后继,血染沙场;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然金寇贪得无厌,得陇望蜀,欲亡我种族,毁我文明。\"



    卢环的声音如黄钟大吕,在山谷间回荡:\"我等身为华夏儿郎,岂能坐视祖宗基业毁于一旦?岂能容忍父母兄弟沦为奴隶?岂能眼看锦绣河山被蛮夷蹂躏?\"



    \"不能!不能!\"将士们挥动兵器,吼声如雷。



    \"今日誓师,不为功名利禄,不为封侯拜相,只为收复故土,拯救黎民!\"



    卢环抽出宝剑,剑锋在阳光下寒光凛凛,\"我卢环在此立誓:不复山河,誓不回还!若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他将剑向空中一举:\"三军将士,可愿随我北上,驱逐金寇,还我河山?\"



    \"愿意!愿意!收复失地!还我河山!\"八十万人的吼声汇聚成一股洪流,震得山谷回响,连天上的云层都被冲散。



    卢环眼中含泪,高举长剑:\"好!今日起,满江红为我北伐军歌!三军将士,随我高唱!\"



    他深吸一口气,浑厚的嗓音率先响起:\"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百名鼓同时擂鼓,以军鼓为乐,以山河为幕,八十万将士齐声跟唱。起初声音还有些杂乱,但很快便汇成一股洪流,整齐划一地冲上云霄: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歌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激昂。



    金刀王善站在队伍前列,白发苍苍却挺直腰板,唱着唱着,老泪纵横。他想起了死在金兵刀下的妻儿,想起了沦陷的故乡。



    李助也红了眼眶,他想起自己曾质疑岳飞,此刻羞愧难当。他握紧剑柄,暗自发誓要在战场上洗刷这份愧疚。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歌声达到高潮,将士们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卢环站在高台中央,看着台下如林的刀枪,如海的旌旗,听着这震撼天地的歌声,胸中豪情万丈。



    他知道,这支军队已经凝聚成无坚不摧的力量,任何敌人都将在他们面前灰飞烟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歌声继续,越来越激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高宠站在队伍中,唱得声嘶力竭。他想起自己曾怀疑岳飞抗金的决心,此刻恨不得给自己两个耳光。他誓要用敌人的鲜血来洗刷靖康之耻。



    杨再兴虽然没有跟唱,但听着这大气磅礴、气壮山河的歌声,他也流下热泪,深为这几年没有加入抗金队伍而痛悔。



    歌声中,将士们的情绪越发高涨:“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山谷中一片寂静,只有风声呜咽。所有人都沉浸在那种悲壮激昂的情绪中,久久不能自拔。



    卢环缓缓举起右,猛地挥下:\"北伐!\"



    \"北伐!北伐!\"八十万人的吼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震撼,更加坚定。



    战鼓重新擂响,节奏急促如暴雨倾盆。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八十万大军开始有序移动,准备踏上征途。



    卢环走下高台,翻身上马。他回头望了一眼这片誓师之地,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们将书写历史,要么马革裹尸,要么凯旋而归。



    \"传令三军,\"他对身旁林冲道,\"以‘不复中原,誓不回头’为号令,将讨金虏檄抄万张,沿途传发!\"



    林冲传下命令,很快,\"不复中原,誓不回头\"的口号传遍全军,八十万热血男儿的誓言,如同惊雷,响彻华夏大地。



    天桂山盟军所过之处,百姓无不殚食壶浆,热烈相迎。



    卢环的讨金虏檄激发了无数豪杰壮士的抗金保国的情怀。



    一路上,当地百姓和各路豪杰络绎不绝前来投军,到了随州时,大军暴增到一百多万人。



    而随州的江南伪军听卢环百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早吓得弃城而逃。



    卢环兵不血刃开进了随州。



    由于新投军的二十多万百姓缺乏军事素质,卢环就将他们留在随州,由赛专诸王进和金枪将徐宁负责训练新军,待一月之后再北上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