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扎马步

A+A-

    “放弃吧,陛下恕尔等无罪”



    “坚持到现在,你们已经很出色了,放弃也不丢人”



    劝诫众人放弃的话语不停在耳边响起。



    宇文衍甚至让王鹰命人端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和香喷喷的肉包子穿梭于军阵之中。



    大声地提醒他们,只要放弃,马上就能喝上热汤,吃上肉包子。



    高台之上,王轨,颜之仪,乐运三人看得嘴角直抽抽。



    到这个时候,他们自然看出皇帝的用意。



    这样的选拔方式确是让他们眼前一亮。



    简单!



    直接!



    有效!



    选出的军士不仅体力、耐力上佳,心性也差不到哪去。



    后期再调教一番,单兵素质肯定要比一般的军士高上几个档次。



    一个七岁的孩子竟能想出这样的方法,只能用聪慧过人来解释。



    在羊肉汤和肉包子的诱惑下,又有大量军士选择了放弃。



    其中也有一些是体力不支,瘫倒在地的。



    等到一千军士最终选拔出来,时间已过了两个半时辰。



    能坚持五个时,宇文衍心中甚是满意。



    “恭喜大家,从现在起,你们便是陛下亲军中的一员,从此”



    作为宇文衍的心腹,王鹰了些鼓动性话语。



    把这样的会成是祖坟冒青烟的好事情。



    一千军士激动心情溢于言表。



    而被淘汰的以及超龄没能参加选拔的军士却是艳羡不已,心中多少有几分失落。



    天子亲军!



    世间独一份,其地位自然比一般军士要高上一头。



    宇文衍勉励了其他军士一番,让他们好生训练。



    就算不成为天子亲军,以后也有随天子御驾亲征的会。



    果然。



    其他军士闻言,失落之情瞬时少了几分。



    甚至开始憧憬着随天子亲征,上战场建功立业的场面。



    三臣见皇帝三言两语间便让一众军士对其产生一定的认同感。



    心下不由赞叹一声,脸上笑容也愈加灿烂起来。



    让王鹰把与其有过命交情的三个左武伯也调到亲军之中。



    另外三个右武伯暂时留在宿卫禁军。



    一是在王鹰的授意下时刻关注杨坚安排的六个左右武伯。



    二是尽量在军中拉拢更多忠于皇室的军士。



    一千亲军转至长安城内,宇文衍准备设立羽林卫。



    将来接替羽林率对正阳宫全天候的护卫事宜。



    他敢肯定的,左右羽林率一千多人马,肯定有相当一部分是杨坚的亲信。



    到时皇帝直接来个釜底抽薪,杨坚也只能哑巴吃黄莲。



    打死他也不会想到这是幼帝煞费苦心争取来的。



    只会在心里埋怨太上皇瞎胡闹,让一个七岁的孩子弄啥子亲军。



    再,目前杨坚也无暇顾及皇帝弄出的这点风吹草动。



    最近他正烦着呢!



    宣帝从天宫传出诏令,在朝中设置四辅官。



    任命上柱国、大冢宰、越王宇文盛为大前疑。



    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为大右弼。



    申国公李穆为大左辅。



    大司马、随国公杨坚为大后丞。



    



    这是宣帝仿古制设立的官职,意为辅佐帝王的四大近臣。



    事实上,这是宣帝为堵朝臣之口设立的虚职。



    名义上辅佐帝王处理政事,实际上宣帝仍然是放任朝权由近臣刘昉、郑译等人把持。



    可就算是一个虚职,却把杨坚这老子架到了火上烤。



    他如今身上的名头可不少,承袭父亲杨忠的随国公爵位。



    又受封上柱国、大司马,还是当朝国丈,加上这个大后丞。



    从表面上看,那已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朝野内外出现一些声音,意有所指现在的大周是杨坚的朝廷。



    宣帝自然是恨得牙痒痒,在多位朝臣面前表达了对他极大的不满。



    尽管“权势滔天”,但面对六亲不认,杀人不眨眼的宇文赟。



    杨坚内心相当忐忑,生怕一不心就给杨家招来灭门之祸。



    来也是命中注定,宣帝诛杀亲叔父,擅杀朝中重臣,可单单没有对杨坚痛下杀,最终导致宇文皇室亡国灭种。



    如今宇文衍出现,历史或许就要走向另一个平行时空的发展脉络了。



    这几天,杨坚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绞尽脑汁地想要打消宣帝对他的猜忌,以保全杨氏一族。



    史书上记载,杨坚在宣帝驾崩前一心忠于皇室,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



    这明显就是隋文帝希望史书这么写的。



    因为宣帝不死他也没有任何会,就算有此野心也不敢表露出来。



    既然没表露出来,那就是没有。



    而宣帝一死,就如天上掉馅饼,会狠狠砸在他杨坚头上。



    就算他再怎么装模作样地再三推辞,最后“勉为其难”地接受禅让。



    不过是和拥护他的朝臣们演出的一场戏码罢了。



    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他“又当又立”的篡位事实。



    你真正忠于皇室的话,就会安心辅佐幼帝,而不是逼其禅位,并将整个皇族屠杀殆尽。



    不过,在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这种政权更迭频繁的大背景下。



    天子多如狗,皇帝遍地走。



    不想做皇帝的臣子不是好将军!



    任何一个有会掌控军政大权的家族,都有一颗做皇帝的心。



    要大周的帝位也是从西魏的中抢过来的。



    可宇文家族得到的只是皇帝名份,江山却是宇文氏带领大周府兵打出来的。



    534年,北魏傀儡皇帝孝武帝元修为摆脱权臣高欢的控制。



    逃出都城洛阳,投奔屯兵关中的原武川镇统领宇文泰。



    宇文泰收留了孝武帝,随后建立政权——史称西魏。



    高欢也不是吃素的,皇帝跑了他就重新拥立一个。



    并把都城从洛阳迁至河北邺城,继续把持朝政——史称东魏。



    东、西魏形成对立态势,但却是东强西弱的局面。



    双方对峙前期,西魏的军士甚至要在冬天的时候凿破黄河上的冰层,以免东魏军队渡河偷袭。



    宇文泰拉拢关陇当地豪族,大力改革,实行均田制,又建立府兵制发展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一举摆脱羸弱的局面,发展成能与东魏直接对抗的军事集团。



    后周朝取代西魏,在武帝宇文邕的一系列改革下,变得更加强大。



    最终一举灭掉了取代东魏的北齐,实现当前北方统一的局面。



    可以。



    大周的江山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点点打出来的。



    最后甚至到了结束近三百年分裂,再次实现南北统一的局面。



    就是这种大好情势下,却被杨坚摘了桃子,实属可惜。



    如今。



    既然老天给了宇文衍一次重来的会,他就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